他出生在荷蘭代爾夫特市的一個釀酒工人家庭。[燃^文^書庫][].[].[cm]父親去世很早,在母親的撫養下,讀了幾年書。16歲即外出謀生,過著飄泊苦難的生活。后來返回家鄉,才在代爾夫特市政廳當了一位看門人。
由于看門工作比較輕松,時間寬裕,而且接觸的人也很多,因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他從一位朋友那里得知,荷蘭的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有許多眼鏡店,除磨制鏡片外,也磨制放大鏡,并告訴他說:
“用放大鏡,可以把看不清的小東西放大,并讓你看得清清楚楚,神妙極了。”
具有強烈好奇心的他,默默地想著這個新鮮有趣的問題,越想越產生了興趣。
“閑著也沒事,我不妨也買一個放大鏡來試試。”
可是,當他到眼鏡店一問,原來價錢卻貴得嚇人,他只好高興而去,掃興而歸了。
從眼鏡店出來,恰好看到磨制鏡片的人在使勁地磨著。但磨制的方法并不神秘,只是需要仔細和耐心罷了。
“索性我也來磨磨看。”
從那時起,他選擇了既費時又費工的打磨鏡片當自己的業余愛好,利用自己的充裕時間,耐心地磨制起鏡片來……
他除懂荷蘭文之外,其他文字一竅不通。尤其一些科學技術的著作都以拉丁文為主,所以,他沒法閱讀這些參考資料,只能自己摸索著。
經過辛勤勞動,終于磨制成了小小的透鏡。但由于實在太小了,他就做了一個架子,把這塊小小的透鏡鑲在上邊,看東西就方便了。
后來,經過反復琢磨,他又在透鏡的下邊裝了一塊銅板,上面鉆了一個小孔,以使光線從這里射進而反照出所觀察的東西來。這就是他所制作的第一架顯微鏡,它的放大能力相當大,竟超過了當時世界上所有的顯微鏡。
他有了自己的顯微鏡后,便十分高興地察看一切。他把手伸到顯微鏡旁,只見手指上的皮膚,粗糙得像塊柑桔皮一樣,難看極了;他看到蜜蜂腿上的短毛,猶如縫衣針一樣地直立著,使人有點害怕。隨后,他又觀察了蜜蜂的螫針、蚊子的長嘴和一種甲蟲的腿。
總之,他對任何東西都感興趣,都要仔細觀察。可是,當他把身邊和周圍能夠觀察的東西都看過之后,便又開始不大滿足了。他覺得應該再有一個更大、更好的顯微鏡。
為此,他更加認真地磨制透鏡。
幾年以后,他所制成的顯微鏡,不僅越來越多和越來越大,而且也越來越精巧和越來越完美了,以致能把細小的東西放大到兩三百倍。
磨呀磨,一磨就是60年,先后制作了400多架顯微鏡,最高的放大倍數達到200—300倍。用這些顯微鏡,觀察過雨水、污水、血液、辣椒水、**了的物質、酒、黃油、頭發、*、肌肉和牙垢等許多物質。先后寫給英國皇家學會的200多封附有圖畫的信里,人們可以斷定他是全世界第一個觀察到球形、桿狀和螺旋形的細菌和原生動物,還第一次描繪了細菌的運動。
憑著他研磨的鏡片,他終于發現了當時尚未知曉的另一個廣闊的世界——微生物世界。
從此,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聲名大振,被授予了對他來說原本高不可及的巴黎科學院院士的頭銜,就連英國女王都曾到小鎮看望過他。
創造這個奇跡的小人物,就是科學史上鼎鼎大名的、活了90歲的荷蘭科學家列文虎克。
列文虎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致力于打磨每一個平淡無奇的鏡片,最終他在細節中看到了“科學”這一寶藏,也從爭分奪秒里看到了自己廣闊的前景。
由于列文虎克的名氣越來越大,一天,有位記者來采訪列文虎克,向他問道:
“列文虎克先生,你的成功‘秘訣’是什么?”
列文虎克想了片刻,他一句話不說,卻伸出了因長期磨制透鏡而成為滿是老繭和裂紋的雙手。這不是一種最誠摯而又巧妙的回答嗎?
一個看門人竟登上了科學的寶座,列文虎克成功的故事中有著很多令人深思的閃光點哦...
呵呵,與朋友分享。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