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須有思想內涵
劉益善(湖北省作協副主席):一篇散文,要有深度,有思想的沉淀,要有所發現,能夠給人更多思索,才算好散文。[燃^文^書庫][].[].[cm]一個作者,不宜輕易寫散文,不宜寫太多。像武漢作家任蒙,散文得了兩次全國大獎,就寫得很少,只發表過幾篇,但每一篇都經過深思熟慮,所以他寫一篇就能夠算一篇。
建議作者在寫作時,對于選題、立意、思想要作充分的準備,寫出的文章才能有內涵,才有沉甸甸的感覺。下筆要慎重,否則,輕飄飄的散文100篇不一定抵得上別人一篇。
彭建新(武漢作協副主席):所謂大散文、小散文,不在于篇幅的大小,短小不一定就是小散文,區別在于思想的載重量。因此要從厚重的角度去著眼,比如千古名篇《岳陽樓記》、《小石潭記》,都不長,出彩的地方也就那么一點。但是,就好比戒指上的鉆石,小小的一點,但戒指的份量就完全不同。思想閃光的東西,在一篇文章中只需一點點就夠了。
謝克強(原省作協副主席、《中國詩歌》主編):文章要有作者的見地。一個作者,要寫就要寫你感興趣的題材。把你感興趣的事情做到極致,就是成功。我作了多年編輯,當年方方寫的《桃花燦爛》就是我編發的,當時把原稿刪了2萬多字。
董宏量(武漢作協詩歌創作委員會主任、《武鋼文藝》主編):寫作要寫出個性。現在是“快時代”,人們習慣碎片式閱讀、網絡閱讀,而純文學是“慢”的東西。寫作者要拿出個性來,要有思想和個性,寫出你的東西,不要說大家都說過的話。語言是可以錘煉的。年輕人不要只讀余秋雨,可以看得雜一些,很多作家的東西,如胡蘭成、簡楨、張曉風、龍應臺,等等,寫得都不錯。
游記散文太濫,文化散文難寫
劉益善:游記散文現在太多太濫了,我作為《長江文藝》雜志的主編,特別怕一些有一定地位的人投來的游記稿件,寫他們旅游考察的所見所聞,景點資料一大堆……
任蒙(武漢作協散文創作委員會主任):所謂文化散文,主要是歷史題材、對歷史的反思,對人類文明足跡的反思。只有人創造出的東西、人類留下的足跡才能叫文化。純粹自然的產物,如恐龍蛋、大峽谷就不叫文化,純寫風景的游記也不叫文化散文。寫文化散文,就是要有對歷史、文化的反思和思考。風花雪月的題材、每個人固有的感情(親情、愛情、友情等)這些題材的散文人人都能寫,但歷史文化散文一般人難得寫好。
所謂“大散文”,不是說篇幅大、題材大,而是指境界高、追求大。
董宏猷(省作協副主席、武漢作協主席):散文是多元的,不能一說文化散文就學余秋雨。我以前教中學語文時,教楊朔散文,后來我發現不能全中國都寫楊朔式的散文,專門寫文章批判過這種散文模式。
羅時漢(《長江日報》編輯、武漢作協簽約作家):在寫作技巧上,越是寫游記,越是要避開游記的元素和符號,比如講解員怎么說,導游怎么講,在景區門口花了多少錢買門票,這樣的東西一出現就不是味兒了。因為在風景區旅游,主要是面對大自然的神奇、偉力、壯觀,自然才是主角。
望見容(武漢作協簽約女作家,《武昌首義》作者):我寫過一些散文,但沒有出版過散文集。因為出版界對散文和詩是非?量痰,我的散文書稿壓到現在都沒出版,出版社的人對我說:“散文集不好賣,除非你有余秋雨那樣的名氣……”現在是網絡時代,全民寫作的時代,人人寫博客、寫散文,散文變得平民化、泛化,導致了散文寫作危機。
寫作的目的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自娛自樂,另一種是換柴米油鹽。一旦想把作品走入市場,就要考慮經濟價值,考慮能否讓人掏錢購買。
生活閱歷是基礎
羅時漢:生活閱歷是寫作的基礎,涉足文學太早并不好,所以年輕人不要急于去作文學家。抱定“靠文學吃飯”這個想法,是錯誤的,不宜以此作為人生的選擇。
在文章中,沒必要過多地表現出對于你崇拜的偶像的情感,如果你敬仰余秋雨,在文中表現出來,顯得沒有自我。應當有“舍我其誰”的氣概。
彭建新:散文是心靈的傾訴,甚至不在于有沒有讀者。但是要想寫好,還是要多讀些東西,多思考。寫山水不是寫山水,而是“品”山水。
深入了解和思考,是文學的“營養基”。我寫作《凝固的記憶———武漢老街巷》時,背著個相機在各個小巷子里轉了三年,天天觀察小巷里的世態,別人說我“像個瘋子樣的”。雖然我是武漢人,寫的是我比較熟悉的東西,但還是要花時間深入了解才能寫好。
文章應當多一些文字趣味,不論是信手拈來,看似不經意來,總之要有文人的雅趣。散文是需要品的。
寫作是一種生活方式
成君憶(著名財經文學作家,《水煮三國》作者):我的身份很奇怪,文學界把我當經濟管理學家,經管界的人把我當成作家,有點像“蝙蝠”(指其亦獸亦鳥的雙重性)。我算是一個民間學者,寫作是我的一種生活方式。
我很欣賞一句格言:“談經濟外,寧談藝術,可以給用。談日用外,寧談山水,可以息機。談心性外,寧談因果,可以勸善。”在俗世生活中,寫作可以讓人活出文學的味道來。我遇到過挑戰、失望、挫折,在一次次的失望后,我發現命運是個好東西,能讓你在失望中看到一種方向,當你最終能找到方向,就意味著找到了出路,人生的出路。這是我多年得到的感悟。
但是同時,文學只是一種生活態度,一條路徑。通過寫作,它可以帶你到達任何地方,這也正是文學了不起的地方。比如傳統的文學寫作,可以帶你發展到政治、經濟、教育、商業等領域。我和其他作家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我的寫作到達了經管領域。
寫作要有“尖尖角”,推陳出新
王石(《武漢晚報》副總編輯):散文要在語言、思想性上有作者的優長,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而要有特點。如今語言的發展變化很快很活躍,網絡語言的戲謔、佻脫、思辯,都值得借鑒。文章中可以流露出情感,可以纏綿,不必太周正。
有句名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正是這“尖尖角”才值得欣賞。文章應當有鋒芒,有尖銳的才思。像成君憶,別人都寫三國,而他把三國與管理結合起來,相當于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我看過一本《動物表演史》,這種題材的書,有獨到的價值,只要一本就夠了。作為一個作者,你的作品能從哪個角度“開一扇窗戶”?值得思考。
汪潤濤(《海員文藝》總編):歷史文化散文太多了,很多人都在寫,但是要寫得出彩,給人留下印象,就必須推陳出新。
朋友推薦的一篇文,對于愛好文學、愛好寫作的會喜歡,分享哦。
溫降了,記得把溫暖擁抱;
天冷了,記得把火熱依靠;
風起了,記得讓艷陽高照;
祝福到了,記得開心微笑。
祝福祝福:
愿你被快樂圍繞幸福籠罩!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