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北歐訪問學者曾經歷過的一件事:周末,她到當地的一個教授家中做客。[燃^文^書庫][].[].[cm]一進門,她看到了教授五歲的小女兒。小女孩滿頭金發,漂亮的藍眼睛讓人覺得特別清新。她不禁在心里稱贊小女孩長得漂亮。
當她把從中國帶去的禮物送給小女孩的時候,小女孩很有禮貌地微笑向她道謝。這時,她禁不住撫摸著小女孩的頭發夸獎道:“你長得這么漂亮,真是可愛極了!”
這種夸獎是中國父母最喜歡的,可是,她的贊美卻沒有得到教授的首肯。當小女孩離開后,教授嚴肅地對她說:“你傷害了我的女兒,你要向她道歉”。
學者非常吃驚,說:“我只是夸獎了你女兒,并沒有傷害她呀?”。教授堅決地搖了搖頭,說:“你是因為她的漂亮而夸獎她的,而漂亮不是她的功勞,這取決于我和她父親的遺傳基因,與她個人基本上沒有什么關系。可你夸獎了她。孩子很小,不會分辨,由此她就會認為這是她的本領。而且一旦認為天生的美麗是值得驕傲的資本,她就會看不起長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這就給她造成了誤區。此外,你還未經她的允許,就撫摸她的頭,這會使她以為一個陌生人可以隨意撫摸她的身體而可以不經她的同意,這也是不良引導。不過你也不要這樣沮喪,你還有機會可以彌補。有一點,你是可以夸獎她的,這就是她的微笑和有禮貌。這是她自己努力的結果。”
“請你為你剛才的夸獎道歉”,教授這樣結束了她的解釋。
這是一個典型的在“贊美”方面有關中西文化沖突的例子。對于這位中國學者來講,或者說,對于大多數中國媽媽來講,看著孩子如天使般的成長,我們便忍不住要感謝上蒼的賜予,忍不住要將諸多美好的言辭加之于孩子本身。而且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如果孩子總是被責備,他就會失去自信心;而如果他常常被夸獎,那么,他就會愛你、愛我、愛整個世界,并對未來充滿美好的憧憬。
然而,當經歷過這個小事件之后,當這位學者正式向教授的小女兒道了謙,并贊美了她的微笑和禮貌之后,明白了一個道理:賞識孩子的時候,只能賞識孩子的努力,而不應該賞識孩子的聰明和漂亮。因為聰明與漂亮是先天的優勢,而不是值得炫耀的資本和技能,但努力則不然,它是孩子后天的應該予以肯定。之后,每當她看到美麗的孩子,她都會對自己說:孩子不是一件可供欣賞的瓷器或是可供撫摸的羽毛。他們的心靈就像一塊很軟的透明皂,每一次夸獎都會留下或深或淺的痕跡。
因此,對孩子的贊美不是沒有原則的。這一原則的核心秘密就是:贊美孩子的時候,應該只贊美他的努力和成就,不僅僅贊美他的外貌。而即使是努力和成就,贊美也要盡量具體。因為贊美得越具體,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為,越容易找準努力的方向。而一些泛泛的贊美如“你真乖”、“你真聰明”、“你總是想得真周到”、“你是一個第一流的孩子”、“你真了不起”等,雖然暫時能起到提高孩子自信心的作用,但由于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那里,為什么受到贊美,很容易養成虛驕的壞習氣。
心靈絮語:淡忘孩子的聰明,肯定孩子的努力;聰明往往只能決定一時的成敗,而努力則決定了一世的命運。
~~~~~~
友誼如花,芳香心靈,絢爛生活。
友誼如河,洗去悲傷,留下快樂。
一份友誼,一片真誠,一筆財富。
祝福祝福!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