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軍占據北方諸地。與兩支盟友遼東公孫與董涼州連成一片。”
在這之后,發言的仍舊是荀文若,他平靜的指著眾人面前,桌上的一張地圖說道:
“董涼州所占涼、并二州。同時南方有聽令與朝廷的皇甫將軍,鎮壓漢中,面向益州。公孫遼州占據遼州,幽州。此二公相助。我軍北部,西部無憂矣。
而東部乃是大海,不足論。可慮唯在南方。”
“……”
聽荀彧這么說,郭嘉多少有點不耐煩。覺得這家伙說的都是廢話,如果自己主持發言的話肯定會比他說得好。
“所以,為什么主公總是喜歡這家伙,一點都不向著我呢?”他忍不住的這樣想:“明明論才華,我不會輸給任何人啊。”郭嘉就這樣忍不住的思前想后,但是無論如何都沒辦法得出結論。最終只好得出了,自己就好像前朝的賈長沙,還有飛將軍李廣那樣,明明時代和君主都ok,卻無論如何就是沒辦法上位的倒霉鬼。
這么一想,他的心理就平衡了很多。
“首先是兗州。”
無視掉郭嘉的心理活動,荀文若還在繼續侃侃而談:“主公,將兗州之事都交給曹陳留,真的沒問題么?”
他有些擔憂的這樣問。畢竟曹操的名聲現如今還不算大。世人對他的了解不多。他也沒做出什么深刻的功業出來。
“沒問題的。”劉備點頭:“最差的結果,也不過是兗州劉公山叛亂,與孟德各占半壁對壘爭鋒而已。”
“如此的話,兗州之事,便交給曹陳留好了。”聽劉備這么說,荀文若點點頭,算是認可了這個結論。再接下來說道:
“然后是豫州……現如今根據繡衣衛的回報,以及朝廷邸報傳遞,劉豫州(劉虞),是心向朝廷的。主公也屬意他繼續擔任豫州牧?”
“沒錯。”劉備點點頭。他對于劉虞的人品的信任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點,還是對于劉虞的心態判斷——劉虞劉伯安的心態,與皇甫嵩差不多。他們都是非常重視名節,甚至看待名節大過生命的人。這樣的人,是絕對不會做任何出格的事情的。
所以在如今的南方諸州,四位劉氏州牧中,劉虞可以看做心向朝廷的,并不算太可靠地盟友。
“只是豫州毗鄰南陽,同時豫州諸地,袁氏門生故吏頗多。
劉豫州雖是忠厚長者,卻不諳兵事。倘若袁氏首先攻打豫州,勝負難料啊。”在一旁,戲志才皺著眉,這樣說道。
“然。”劉備點頭說道:“豫州之地,只要起到推延,阻滯袁氏的作用就好。伯安兄不諳兵事。卻也無妨——云長!”劉玄德說話的同時,看向了關羽。
“末將在!”
“我給你三營兵馬,為安南將軍。助伯安一臂之力。不求敗袁氏大軍,也不求守住豫州全境,只需維持豫州與北方交通,并阻礙袁氏之兵。
戰事發起后,只需守住一月光景,便有援軍。你可愿聽令?!”
“末將領命!”
這樣獨當一面,在敵人陣營的風口浪尖阻礙敵軍的任務,也只有關云長可做了。
“拜托你了。云長。”劉備看著他,這樣說道:“備再派滿伯安、潘文珪與太史子義,助你一臂之力。”
“主公放心!”
就像是之前說的,在眾人面前,公共場合,關云長總會鄭重其事的以“主公”來稱呼劉備。
“好。”劉備滿意的點點頭:“如此一來,豫州事了。我們再談其他。”
“是的,主公。”荀彧拱手行禮,然后繼續說了下去:“再接下來,便是荊、揚二州。這兩州傳來的消息并不太好……前者劉景升態度曖昧,對于朝廷之令并無奉行之意,卻又宣稱忠于天子,絕不與袁氏亂黨同流合污。”
“這是想要兩面下注么。哼……”另一邊劉子揚輕哼了一聲:“倘若袁氏敗亡則相助朝廷,加入袁氏得勢,則加入袁氏?”
“不,嘉覺得,倘若劉景升聰明,就該反其道而行。朝廷勝則相助袁氏,袁氏得勢則相助朝廷。如此,方可維持自身之勢。”
“劉景升不過中人之姿。可不是漢初淮陰侯可比。”劉備笑著搖了搖頭——
這種在兩大勢力之間玩兒平衡的把戲,可是要很高的才能才玩得轉的。要不然,就是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就好像楚漢相爭時的韓信那樣。
當時身為齊王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