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南軍,北軍。從他們的兼職與裝備上就看得出,劉備的“禁衛軍”并不是那種整天守著帝國首都,什么事兒都不干的軍隊。那樣的話,再怎么精銳的軍隊都會廢掉——甚至連盛唐的禁軍也是。
當安祿山的大軍逼近長安時,長安十幾萬理論上應該極精銳的禁衛軍只是一戰就被打垮了。在這之后,全天下的野心家們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中央的虛弱——
即使是歷史上出名的要死的秦兵,在富貴了幾十年之后,都會被泡軟骨頭。所以將禁軍丟出去,輪換著在南北地區真真正正的進行戰爭鍛煉,就是一個理所當然的,正常并且必須的事情了。
這就是劉備計劃中,超過二十萬的,在這個世界上最為強大的,無論編制,戰術,武器裝備以及戰爭理念,都領先了時代超過一千年的,傳說中的難以想象的偉大軍團。
單單是憑借這二十萬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就足以在任何一場戰爭中獲得勝利的了。
但是,當然。還不夠。因為劉玄德所期望的,是一個占據了整個亞洲,人口達到兩個億的,古典時代從沒有出現過的超級帝國。
這種情況下,單單二十萬能征善戰的禁衛軍并不夠。他還需要更多軍隊,以維持帝國疆土,以及征戰四方。
譬如說,目前正處在改造,以及被開發的狀況的北方大草原上。
以北方的廣闊草原,從云中郡到北海,從彈汗山到西域三十六國。從烏孫到河中……
劉備曾經說過,這里需要大量的騎兵。而北方軍團的禁軍只有十萬。雖然天下無敵,但是很多時候有些鞭長莫及。更不用說他們還要鎮壓中原河北。
——如果以農耕帝國的方式,在北方草原供養三十萬騎兵的話,就算強盛如漢唐一樣的帝國,恐怕也會有些吃不消。
帝國將會壓上非常強的經濟壓力,直接拖累帝國的國力——但是,如果這三十萬騎兵是以游牧帝國的方式存在的話,那就完全沒有任何問題了——
整個大草原,以劉玄德的計劃,使用了新式牧草苜蓿,以及青儲法,還有大量專業培訓出的獸醫以及畜牧業知識傳播后,養育千萬人口,甚至更多都沒有問題。
半耕半牧的狀況下,上千萬的草原游牧,每帳出一個人,甚至都能湊出百萬游牧騎兵。劉玄德期望的三十萬騎,簡直就是輕松愉快的完全不需要承擔任何問題。
那么,唯一有問題的就只有一件事,就是組織形式——
如果一個鬧不好的話,那么這些騎兵如果轉過頭來背叛帝國,事情可就大了。
所以,惟一的問題就是,這些牧民們究竟應該如何管理與掌控——
一方面,規定牧區,讓游牧改為放牧,方便管理是一回事。另一方面,解決人地矛盾,以及釋放這些游牧的破壞力,同樣是一回事。
再之后,就是經濟方面的聯系,以及信仰和文化方面。
第一的規定牧區,將游牧改為放牧,劉備已經有了一系列計劃,在他的計劃中,遼東軍的六萬人,以及他們的家屬,加起來超過二十萬人口將被遷徙到草原上——他們將在草原上建立城池,成為帝國在草原上的要塞與重心——
龍城!曾經匈奴帝國的核心,將成為真正的塞上明珠,以帝國的,漢人的方式建造城市,同時通過新的畜牧技術將城市,以及城市周邊的龐大牧區固定。
再之后,像是這樣的漢人在草原上的移民點數量將越來越多,劉備將以鼓勵,以及流放游俠兒、罪犯的方式逐漸將漢帝國的文化擴展到草原上。
這樣一來,文化紐帶,以及經濟聯系就理所當然的擁有了——草原的牛羊牲畜,羊毛紡織,礦產資源。換取內地的絲綢、茶葉、手工制品——整個草原將成為帝國經濟的工業原料產地之一。
這樣一來,時間長了,在草原上的漢民人口數量將持續增加,甚至增加到一、兩百萬,乃至更多。在這之后,帝國對于草原的控制將會穩如泰山。
至于說草原上的其他原住民么,這一點劉備也有計劃——走上層路線,利益捆綁。利用上層的游牧領主們控制這些部落,要求領主們效忠——讓這些領主們成為天單于的奴隸。
理所當然的,這對于草原的游牧領主們來說,實際上是個最好,最好的結局以及所追求的結果。因為這樣能夠穩定他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