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鄭玉梅家出來,按照孫雨晨的意思,又在雙勝村看了三家,后面這三家,都是孫雨晨隨意指出來的。巧合的是,她指的這三家,與那次師昭所選完全一樣。在看到最后一家時,村干部王存江才聞訊趕到,與孫雨晨見了面,也簡單寒暄了幾句。
離開雙勝村后,又去了于家營。看到鄉長去而復返,于金貴先是很吃驚,聽說來意后,又是欣喜非常。在于家營村,還是先去了陳雨家,然后又看了兩戶。
從于家營出來后,沒有完全按李曉禾剛剛走過的路線,而是又看了一個村子,就是尚小苗所在村子,便返回了鄉里。
回到鄉里時,已經是下午七點,李曉禾建議先吃飯,孫雨晨則主張談工作。最后順了客人意愿,直接來在鄉長辦公室,三人都坐到了沙發上。
沒有去喝剛剛沏上的熱茶,而是連著喝了幾口礦泉水,孫雨晨開了腔:“李鄉長,介紹一下貴鄉鞋墊產品特點及生產情形吧,挑重點介紹,最好不要重復。”
“好。我們鄉生產的鞋墊……”李曉禾點點頭,介紹起來,里面也避免不了一些修飾詞語。
聽完介紹,孫雨晨說:“李鄉長介紹的產品特點,整體基本符合實際,但在好多地方卻言過其實,甚至故意規避了一些方面。誠如你所說,貴鄉女同胞生產的鞋墊確實工藝不錯,這不僅是你們鄉所獨有,凡是按這種工藝方式純手工生產的鞋墊大都符合這些特點。尤其鄭玉梅、陳雨、尚小苗三位大姐做的鞋墊更是出類拔萃,明顯高于其他那些人,堪稱鞋墊工藝大師。”
聽到“大師”這樣的評語,李曉禾暗自得意:英雄所見略同。但是對方接下來的話卻讓他欣喜頓失,平添了些許煩惱。
孫雨晨語氣一轉:“固然有三位大姐這樣的大師級人物,但其他人生產的產品顯然就差了檔次,有些人做的甚至很次,存在的問題也很多。即使三位大姐技藝不錯,有些問題也未能避免,也很集中、普遍。這些問題我總結了一部分,其余的還會繼續總結。至于李鄉長講說的生產情形,那就純屬故意誆人之語了,這也符合你一慣的風格。”
聽到對方這么評價,李曉禾插了話:“任何同類產品都會有差異,即使流水線生產,嚴格來說每件產品也都不一樣。當然了,這種手工制作的產品,最高手藝與最弱水平相差會更大,更明顯。同樣,整個生產過程也存在一些問題,這個我不否認。可是你說我故意誆人,還說誆人是我一慣風格,我實在不敢茍同,其實只是有些地方表述有誤差罷了。”
孫雨晨輕笑一聲:“李鄉長,看來你對我的評價很有意見,可是我自己卻覺著品評準確,而且還委婉的多。你也別著急,我可以逐項予以說明。你說現在生產正酣,如火如荼,這絕對是你睜眼騙人。今天一走一過,我就看出來了。好多家的成品、半成品都布上了灰塵,這根本就不是連續生產的樣子。而且對方的答對也漏洞百出,你們用眼神和語句暗示對方,我早注意到了。”
這女人真夠鬼的。心里這么想,但李曉禾嘴上卻說:“孫經理真是觀察細致入微,我還真沒那么注意,也許正如你所說,有個別家沒有連續生產。我們進行適當提醒,也沒別的意思,就是想讓他們的回答符合你的提問,而不是詞不達意。”
“李鄉長,老是編瞎話,多累呀。再說了,心理也應該多少有壓力的,恐怕睡覺都未必踏實吧。有句俗話說的好,‘白日不做虧心事,夜晚叫門不心驚’。”孫雨晨的語句不無譏諷。
“孫經理真會開玩笑,也真幽默,我哪有編瞎話?”李曉禾打著馬虎眼,“你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看法,主要是你工作嚴謹,要求太嚴格了。”
孫雨晨冷哼一聲:“有些人就是不撞南墻不回頭,只要有一分僥幸,就總是謊話連篇。就拿上次親自登門來說,要不是你們實在沒有辦法,根本就不會去反思,也不會去裝出那樣誠懇的態度。眼下就是例子,沒人上門時,你們急盼著,眼珠子都盼紅了,可是我來了,你又要拿假話忽悠我。我剛才根本沒有冤枉你,完全就是事實。
我知道,鄉里是二月十六日通過的有關方案,之后就一級一級傳達,很快眾多女同胞就動了起來,沒白沒黑的生產起來。可是事實并非想象那么簡單,鞋墊生產了好多,卻一家合作商也沒找到,村里和村民急,你們也非常急。好不容易在四月底,小小開了一張,你們當時欣喜不已,村民也增加了部分信心。可是后來的景況很不好,一個多月下來也沒再接到第二單生意,村民急的找村里,村干部再找鄉里,找你李鄉長。
你和秦鄉長自是著急上火,三天兩頭的催那個鐘婉英。可是對方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既讓這事成不了,卻也給你們留著希望。后來你們心里也沒底了,就派秦鄉長到省里去了解,結果還被鐘婉英用假招蒙混了過去,得出了比較理想的判斷。可是回來等了一段,還是沒有結果,對方還是一推再推。沒辦法,在六月上旬,李鄉長親自出馬。你倆是四日晚上出發的,五日到了省城,到了我們公司,就是咱們第一次見面那次。正是在那次,你們也才知道我們公司根本沒有鐘婉英。
得知實情后,你二人又氣又惱,卻也無奈,只好打道回府。回去的時候,是六日,也是周末星期六。可是新一周的第三天,你們就收到了一份傳真,是金足生輝公司給你們下的律師函,要你們不得生產銷售同款產品,否則就是侵權,就要承擔法律責任。在周五的時候,律師函原件就寄到了鄉里。看到原件的時候,你們憤怒到了極點,卻也無可奈何,既找不到騙子,也沒有能夠維權的證據。
三千二百副同款鞋墊不能賣了,你們就繼續采取慣用手法——瞞、騙,甚至以所謂檢查質量為名,先是整體停產整頓,后來徹底停了與金足生輝注冊相矛盾的產品。三千二百副是暫時不增加了,可這些也得處理呀,你們絞盡腦汁想轍,可是又要產品換錢,又不能侵權,可把你們難為壞了。不過李鄉長也真有辦法,想出了暗渡陳倉、偷梁換柱的辦法,想以互捐為名,規避侵權行為。
想法雖好,李鄉長也跟沒頭蒼蠅一樣多處爭取,可是結果卻不理想,除了得到一些冷嘲熱諷,獲贈一頂‘鞋墊鄉長’貴冠外,什么也沒做成。在此過程中,村干部不時來找,表達村民的關切。李鄉長就用一個慣用策略——騙,編著各種理由,欺瞞、愚弄著善良的村干部和村民。可是再好的村民,也經不住這么欺騙,于是在七月十三日那天,上千女同胞到了鄉里,向鄉里要說法。
當然了,村民之所以在那天來,也與受人挑唆不無關系。這還是各村做工作的結果,否則就直接去縣里,直接找巡視組了。雖然老百姓感覺到可能受騙,雖然心焦手里積壓下的鞋墊,但還是體諒的讓鄉里只要處理了積壓就行。這就是我們善良、淳樸的百姓,可他們并不知道鄉領導在騙他們,在隱瞞著一個天大的秘密,一個足以讓他們絕望的秘密。在李鄉長刨制出所謂的收定金一事后,村民帶著感激與激動,準備撤離了。
就在此時,在有心人推動下,那個陌生女人出現了,向人們展示了有注冊商標的鞋墊,講說了多款鞋墊涉嫌侵權的事。*包終于被點燃,被愚弄的村民向你們要說法,可李鄉長還在拿著自己的五千塊錢,堅持著之前的謊言。不得不說,李鄉長的心理素質真是一流,換做一般人,那時候真的演不下去了。不得不說,你李鄉長真是撒謊頂級專家,應該獲得授勛才對。但那個女人的攪局,把你逼到了絕地,你根本拿不出合同,而且即使有,也不能拿。
就在千均一發之際,一位女士突然出現,當場展示了十六萬塊錢,讓李鄉長適時圓上了謊。一個精彩的互捐,巧妙的避開了經營買賣的特點,達到了以物換錢的實質目的。佩服呀佩服,夏女士出現的太及時了,真不愧是李鄉長的紅顏知己,也不枉同乘一車,共同完成‘開播第一犁’了。積壓鞋墊的出手,緩解了幾個月以來的壓力,但也讓人們認清了李鄉長的騙術,對鞋墊生產的熱情降低了。
銷售的事一拖再拖,村民也不敢相信,便借農忙之機,適時停產了。不愿接受這個現實,李禾長就想到了我,便左一個電話,右一個電話的聯系,還在七月二十八日到了省里。在我們公司,你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便返回了鄉里。在人們停工十多天,又不愿復工的情況下,你又采用了老辦法——騙。你騙村干部,說是有企業要來考察,村里又勉為其難的給村民施加壓力,個別人家才開始生產。我什么都知道,你騙不了我。我說的對不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