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正文 第四百零一章 多聞多不信

作者/洪山詩人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最讓我受打擊的,是下面這句話。

    “上士一決一切了,中下多聞多不信,但自懷中解垢衣,誰能向外夸精進。”

    上士這個詞我知道在這里的意思,但不由自主地想起部隊的職務。那是我的青春,那是最熱血澎湃的日子,那里曾經有我的兄弟,現在散落四方,如同水上浮萍,青春去也。

    原來我們中隊,習慣把給養員叫做上士,最開始我聽不懂,班長們為什么這樣叫他。后來時間久了,才知道,那是原來部隊的一個軍銜。原來部隊戰士的軍銜,從下到上分為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大致對應服役年限為一至五年,最高檔次是志愿兵,如同我的班長。

    后來,當我入伍后,已經更改了軍銜了,除了列兵和上等兵還保留外。其它稱為士的,都全部改為士官,志愿兵也改為士官了。

    過去部隊買菜的,一般都是資格最老的兵,他其實是掌管著部隊的伙食質量。一般是由最老的上士擔任,所以這個稱號就被習慣性地保留了下來。其實,在部隊正規的叫法是:給養員。

    采買運送和保管給養,是部隊的一項重要工作。這個工作是個肥差,主要有三個好處。第一個,不用參加日常訓練,身體上輕松,蹬個三輪車就出去了。第二,自由,長期在花花集市里跑,接觸的人多。有時,我們戰士十天半個月不出去,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的精彩,都來自于上士那張嘴里了。第三,有油水。這個采購工作,基本上都是有油水的。市場價格是靈活的,要用心思在里面摳點錢出來,那還不容易。

    正因為這樣,所以,上士這個工作,基本上是獎勵性的。如果一個戰士,干的時間太長,有功勞有苦勞,也沒當上班長,人還算靈活的話,部隊干部就安排他干一年上士,算是安慰獎。

    有時,這個獎勵,會改變命運。

    當時,我們兄弟部隊發生了一個重大事故,一個中隊,幾乎全部報銷,僅留下一個上士和一名探家回來的戰士。

    那件事情所總結的教訓是特別多的,我們也反復學習過。那是在十堰大山里面,一個中隊守著國家一個炸藥庫。

    這個炸藥庫是一個武器工廠的倉庫,當然有工人出入。我們武警戰士就專門負責外圍保護,不是工廠的職工,嚴禁進入庫區。時間混久了,工人也熟悉了,所以哨兵對他們,是否有出入證,也就沒嚴格檢查了。想是本廠職工,也沒什么破壞活動。

    進入庫區,必須有工廠簽發的出入證明,一事一簽。需要領炸藥的,就憑證明進來,不領炸藥,就別進來。當然我們哨兵,除了庫門驗證以外,主要負責周邊,防止有外人來搞破壞。據說,那個倉庫面積達幾平方公里,在一個山洞里面,山已經被挖空了的。

    那個武器工廠里有一個工人,與同廠一個女職工搞婚外戀,被工廠發現了,給了他處分,逼他與女職工分手,畢竟雙方都有家庭,這是不道德的。

    但這個職工懷恨在心,總想報復工廠。一天,他混入倉庫,哨兵看到是本廠職工,是熟人,就放他進去了,也沒搜他的身。按規矩,所有進出的人,都要搜身的,不準帶任何火種和金屬。

    這個職工進去后,點燃了炸藥!

    一時間,整個山就被掀翻了,美國的衛星偵察后,給中國求證,以為我們在進行什么核武器試驗。這事大了去了。

    鄰近廠區被摧毀,離倉庫最近的武警中隊,整個連隊的人,完全被炸飛,不剩一個人了。

    在新中國歷史上,除戰爭外,還沒有整個連隊報銷的例子,驚動了中央高層。派出大量專家進行調查,長達幾個月,才得出權威結論。

    但這中隊還剩下兩個人,他們就是接受調查的唯二武警戰士。一名就是上士。他本來買菜已經回連隊了,但是文書又讓他騎車幫個忙,到街上去取信件和報紙。

    取信件和報紙是中隊文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那時沒有手機,與外界的信息渠道,就是報紙和信件。過去的老部隊干部經常說的一句話“家信一封、意義不同”。

    當然,杜甫也說過:“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本來該文書的事,但他那天懶得出門,想讓剛回來的上士幫個忙。畢竟,從連隊到街道,光騎自行車,就得半個多小時,是個苦差事。

    文書是中隊首長身邊人,通常在中隊的地位,比干部矮一級,比所有戰士要高半級的。給養員沒辦法,只好答應了。騎車往街上趕去。

    當他在街上郵局取完信件報紙往回趕,在路上,他聽到巨大的爆炸聲音,濃煙和地皮的震動,讓人驚恐,他都幾乎騎不上自行車了,這種恐懼,沒經歷過的人是不會理解的,當灰塵和石頭從天空落下時,你能夠站穩,就是英雄了。

    他幾乎是推著車子跑回中隊的,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接近中隊的公路上,已經落滿了爆炸掉下來的石塊和物品,已經騎不了車了。

    當他一個人呆呆地站在一遍廢墟前時,整個人懵了,當他意識到事情的實質時,不愧是老兵,他知道該怎么做。因為現場沒有一個人活著,也沒有任何電話可以打得出去。

    他以最快的速度往鎮上跑,向鎮上公安匯報了情況,并打通了支隊的電話。他是第一個準確報告事故的人。

    而另一個探親的戰士,那一天也剛好返回部隊,在離那條街只一河之隔的地方,正準備坐船過河,結果聽到了爆炸,他過河后,也是以飛一般的姿態奔向中隊,發現了地獄般的情況。

    這就是著名的爆炸事件。他與上士,咬緊牙關,在原來中隊大門的位置,站得筆挺,如同石獅子一樣固定站立的哨兵,在那里保護現場,直到調查組的到來。

    上士,最老的兵。

    而這里的上士,是指具有上等智慧的人。上士一決一切了。這種瞬間悟道的經歷,在傳說中,還是有的。

    比如二祖神光大師,斷臂求法于達摩,只因幾句問答,就立即頓悟。再比如這個永嘉和尚,與六祖對話幾句,就豁然開朗。

    我曾經看過一些資料,說是禪宗,是針對上上根器而言的,對下愚之人,不適用。比如,當年六祖求法于五祖時,問六祖是哪里人,六祖回答是嶺南人。五祖反問:嶺南人也有佛性嗎?這是師傅選擇弟子,化外偏遠之地的嶺南,估計聰明人少。當然五祖是故意這樣問的,是考驗六祖的智慧。

    當然六祖回答佛教眾生平等,憑什么說嶺南人沒有佛性?六祖不識字,沒讀過書,怎么就這么有智慧呢?

    因為他是過去幾世修行的上上根器之人。這樣說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在送柴至客棧時聽到金剛經,那是一位路過住店的客商朗誦的,這部經書當時是第一次傳到嶺南,沒人讀過。六祖當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時,當場就愣在那里了,覺得太熟悉。

    這就是他宿世慧根所積累,今世當然如熟人。

    當然,以上解釋,都是佛家內部的解釋。我作為一個外行,當然不能確認。智慧是什么,我不太明白。但聰明這件事,也與天生的有關。

    我們生活中,也經常遇到這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天生學霸,他們好像不費什么力,也沒吃過什么苦,就輕松取得好成績,這不能不說,與他天生的聰明有關。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有的人,數學學得不怎么樣,可以用笨來形容,但學木匠卻很厲害。要知道,木匠的畫墨和榫鉚結構,是非常需要幾何和數學的,但他就奇怪,不需要怎么費力就學會了。而他在學校學數學,連簡單的四則混合運算,都從來沒及格過。

    人的天資有偏好,像六祖那樣,不識一個字的,居然學佛的智慧,超越古今。這也許是智慧的魅力吧,不同于我們對知識的學習。

    知識是可以用博聞強記來學習的,那只是知識,不是智慧。如果以學問大小來區分上士與中下士,那就得記住前面的一個詞“入海算沙”,肯定是不行的。

    我們學了這么多,對悟道沒什么幫助,我們還學什么勁。但今天,我只能通過學習的辦法來走近佛道,沒有明師指點,沒有自身智慧。

    按這句詩的字面理解,中士多聞,那么,最厲害的讀書人,才算得上多聞吧,即使這樣,也只能算中士了。當年在佛陀身邊,距離佛陀最親近的親人阿難,被稱為多聞第一,按今天的話來說,他就是最強大腦。

    比如,凡是他聽過的話,他都不會忘記。光這一點,就秒殺今天的所有學霸。我看過江蘇衛視的最強大腦,也聽說過古代形容一個人聰明的話:“打馬閱碑、立馬成詩”,原來以為這是夸張,因為古人寫東西,喜歡夸張,尤其是文藝作品,不要太相信它的形容。

    但看了最強大腦后,知道,真有這種人,根本不是夸張,過目不忘、快速識別的能力,算是見識了。

    但即使像他們那樣,也達不過阿難的高度。因為,阿難,凡是他聽到過的,都不會忘,這是終身的不忘。這基本上超出了現代心理學的定律。

    我們的大腦,在記憶的同時,也在遺忘。如果沒遺忘,我們就不會對新的信息,保留著記憶的活躍狀態。但沒遺忘的東西,偶爾只是出現在夢中,并且變了形。

    他的記憶,卻是精確記憶,佛陀的話,可不能隨意復述的。但就是這樣超級聰明的阿難,幾十年跟隨佛陀生活,也沒有在佛陀在世時,真正悟道。看樣子,悟道的智慧,與我們所說的聰明,關系不大。

    因為,當時佛陀的弟子中,聾的、瞎的,都有悟道的高手。所以,阿難在第一次集結經典時,沒資格參加。最后他在大迦葉的激勵下,最終開悟,才獲得了參加的條件。

    若沒有他的復述,就沒有今天如此豐富浩繁的大藏經了。可信度及權威度,經阿難口里說出來,就如同佛陀在世的復讀機了。

    那么,可以推斷,按當時阿難的條件,他才算得上中士多聞了,我按這標準,估計連中士都差得遠。

    弘學引用了一些話和解釋,他說中士聞佛法后,大概的目標就是成為自了漢,發不出大悲心,成不了菩薩,最多成為一個羅漢。

    羅漢就是多聞的最高境界了。當然,這個境界,對我今天來說,也是高不可攀。

    下士是不信的,他們即使信佛,也只是迷信。拿些香火,求菩薩保佑升官發財、福壽平安,這是賄賂吧。但,畢竟也種了一點與佛的緣分,并非完全無意義。

    夏蟲不可以語冰,下士因為自己的見識,自己只能理解可以感覺的東西,所以不信。我要不是李茅跟我解釋,自己看書思考,量子力學的一些基本概念,我是根本不會相信的。因為,它離我的經驗太遠。下士,只相信可以感受的經驗。這樣算來,我也是下士的一員。

    當年孔子有一個傳說,雖然不一定是真的,但意義還是正確。

    孔子有個學生,正在門外掃地,外面來了一個人問:“你是儒生嗎?”那學生答:“是的,我是孔子的學生。”

    “聽說孔子是天下知識最多的人,你們還說,一事不知,儒者之恥,那么,應該什么都知道。我問你一個問題,可以嗎?”

    “你問吧”。

    “你說一年有幾個季節?”

    “四季。”

    “那你答錯了,一年只有三個季節,怎么會有四季呢?你學得有問題。”

    此時孔子聽到了,立即從門里出來,與對方作了自我介紹,弟子和那個人也向孔子求證。孔子笑著對那人說:“你說得對,一年只有三個季節。”

    那人笑著離開了,覺得自己聰明。

    但孔子的弟子卻不理解了:“師父,明明一年四季,你怎么也說假話,說是三季呢?”

    孔子說到:“你沒看到,那個人是穿著綠衣服嗎?那個人就是個蚱蜢,蚱蜢從春天出生到秋天死亡,他只知道有這三個季節。你如果跟他談冬天的冰雪,那他肯定是不承認的,因為他從來沒有遇到過。如果你把這個問題拿來給他爭論,你就是徒自浪費時間了。”

    他弟子是聰明,但智慧的,是孔子。

    “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我聞恰是飲甘露,消融頓入不思議。”

    對于不理解你的人,你如何解釋都是沒有用的。一個人要是聽得見別人的勸告和解釋,那就算是有智慧了。

    別人根本不知道你擁有什么,需要什么,而以他的心量來評價甚至誹謗你,你根本不用在意。比如,有人懷里有珍寶,突然發現地上有一枚銅錢,你不去撿,反而讓別人撿,別人撿了錢,有可能說你傻,他哪里知道,珍寶就在你身上呢?

    人們總喜歡將心比心,進行道德上的評價,許多誹謗不是惡意的,只是不理解。佛教對這種不理解的辦法,就是不辯解不爭論。落葉滿街紅不掃,任它著地自成灰。

    每個人的盡量大小不同,所以不能夠相等,這就是無法將心比心。每個人的角度和立場不同,就只能求同存異。對于出世追求的修道人來說,世間的評價,幾乎沒有參考價值。

    鳩摩羅什,當他接受皇帝十個美女時,就有人批評他,甚至包括他身邊的徒弟。由于他當時擔負著譯經的大任,不能自顧自地不解釋。但他解釋的方法卻讓人不可思議,他當眾吞下了一缽鋼針,并說,如果有人能夠做到我這樣,當然也可以納妻。

    這種以事實來辨別的方法,僅限于有神通的人,也僅限于在世界有大事業要完成的人。如果對于出世思想的人來說,所有辯解從言語到行動,都不必要。

    這個比喻非常精彩:把火燒天。天是虛空,無論火有多大,永遠不可能燒壞。因為沒有,所以不壞。這是一個多么精彩的哲學比喻啊。佛講空,道講無,都含沒有的意思。既然什么都沒有,那誰能壞得了呢?能夠壞什么呢?

    徒自疲,火總有燒盡的一天,柴炭總要耗盡,那么終究的熄滅,自然就散去。人們的評價也是這樣,不可能跟隨你一生,即使跟隨你一生,也漸漸淡忘了。

    每個評價別人的人,都是在自尋煩惱。他本人的生命中,總會不斷產生新的煩惱,他終究會忘掉對你的評價,你急什么?不要在意別人對你的評價,這是智者之言。

    何況,這更是勇者之言。一個人,除非非常依賴社會和群體,才會敏感于別人的評價。如果你是自由的,離開就是了。如果你是出世的,不接觸就是了。能夠擺脫孤獨困擾的人,肯定不會理會那些流言。這是勇者,能力者,智慧者。

    我聞恰是飲甘露,按理論上解釋,是煩惱即菩提的意思,當然,這只是個理論,我根本無法體會。因為我不會清除煩惱,也沒見過所謂的菩提。

    當年東坡先生告訴佛印一首禪意思,中有一句“八風吹不動”,來形容自己悟到的定境。但佛印回了兩個字“狗屁”。東坡先生覺得不理解或者說不服氣,就乘船過江來找佛印理論。

    佛印笑到:“不是說八風吹不動嗎?怎么一個狗屁,就把你吹過來了?”

    蘇東坡這才明白,自己的境界是不可靠的。

    我不知道真正的八風吹不動是什么感覺,但我聽說過一個道理:菩薩看任何人,都是菩薩。所以,他對任何人的言行,都沒有煩惱。有詩人形容過這個境界,所謂所有山風水流,都是般若之聲音。

    如果是這樣的話,從邏輯上推,也算可以旁證,我聞恰是飲甘露了。

    消融頓入不思議。這是一個境界,也許與悟境有關,我當然無法猜測。但消融是一種能力,用道家的東西來說,就是一個“化”字。頓入,是迅速,瞬間的意思。不思議,就是境界的特點。

    不可思議的珍寶,如何說給別人聽。不要說說不出來,即使你說出來了,別人如何去理解?人們總是根據自己的經驗來理解事物,沒有經驗的,還以為你在瞎說。

    農民們以其淺顯的經驗,認為世界上最珍貴的是黃金,甚至有人說,毛爺爺,是最大的領導,肯定是扛著金鋤頭上坡的。他根本就不知道,大領導,根本用不著上坡。你要拿這話跟農民說,他不會相信。他的經驗告訴他,不上坡就沒飯吃,難道,領導不吃飯?

    他們知道黃金貴重,但他們不知道鉆石更貴重,因為他們沒見過那東西。當然,以上說的,是過去沒出過大山的農民。鄧大人上臺后,最大的好處是解放了農民,讓他們有了人生和生產自由,也讓他們開闊了眼界。一個有眼界的勤勞的農民,所開發出的巨大生產力,是中國前進的最早的原始動力。

    世界上的人,大多認為鉆石貴重,那么比鉆石更貴重的,是空氣,是水,是生命,是自然界。這話說得通,但他們不太愛往這個角度來思考,所以說了也等于沒說。

    他們不愿意相信的東西,他們就不相信。

    比如,對學佛修道的人,有的普通人不理解。不愿意相信有這種不太有他們追求的人。不好色,不吃犖,不賺錢,你們修那個道,有什么用?也沒見哪個成了神仙,整天在空中飛來飛去的,都是假的,騙人的。

    確實,普通人只相信自己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認為那才實在。出于這個角度,普通人對修道的人總是有看法。估計是裝神弄鬼騙財騙色的家伙,要不然,吃那些苦,裝那些樣子干什么。

    所以,佛教作為一個宗教,要存在于普通的人世間,就必須講戒律,不然,那些負面評價就成為真實的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宁县| 凤翔县| 涟源市| 郁南县| 乡宁县| 治县。| 马公市| 永定县| 兴仁县| 余庆县| 元江| 锡林浩特市| 中超| 漳浦县| 武隆县| 庆城县| 哈密市| 张家港市| 蓝山县| 昌都县| 临清市| 商水县| 高州市| 河源市| 方城县| 汝阳县| 乌拉特中旗| 阜宁县| 阿城市| 寻甸| 玛沁县| 揭西县| 鹰潭市| 卢龙县| 香港 | 昌黎县| 台山市| 合肥市| 连江县| 仪征市| 阿勒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