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正文 第四百三十一章 何處得安閑

作者/洪山詩人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張師兄約定的時間到了,過道上響起她的聲音。“大家到廣場去,集合,安排下午的事。”

    我也不知道有什么事,反正,跟著老向就出來了。在廣場上,張師兄安排大家下午的勞動。原來,女居士下午是布置會場,被張師兄拉到另一邊布置任務去了,明天法會的所有器具物品,以及會場服務,都歸女居士。

    男居士下午是栽樹,原來施工時平場地倒過渣土的地方,經過大半年的時間,已經具備種樹條件了。

    大概分為幾個組,分工完畢,另外一個師兄出來,給大家講所謂栽樹的要領。什么窩大地平、樹直根伸,倒是很簡單的東西。但這種集體勞動,自從離開部隊以后,我就沒有參加過了。當那人問了一聲:“大家懂了沒得?”

    下面許多人齊答:“曉得”。此時,我有一種部隊宣布作業提要后的感覺,指揮員宣布任務后,總是要問一句:“大家有沒有信心?”

    下面的戰士總是齊聲回答:“有!”熱血賁張。

    當然,此時大家回答的口氣,沒有部隊那種氣勢,倒有點像小學生,在老師問到:“明白不明白?”,下面的聲音整齊:“明白。”

    在集體里,個人的情緒往往有一種被牽引的感覺,這就是集體意識,讓個人意識變得無法表達,甚至無法思考。有一本書叫烏合之眾,只要有人引導,人們不加思考,就向那個方向走了。

    事已經說完,大家在廣場上逗留,還有幾個今天新來的,跑到刻石碑那里,看是不是在刻自己的名字。反正沒有回宿舍的意思。我正在納悶,就聽到鐘聲,這才明白,開飯了。

    開飯敲鐘,**打鼓,這是寺廟鐘鼓樓的作用。其實,相似的方式,在中國起碼有幾千年了。帶任何隊伍,如同行軍打仗,擊鼓時表示進攻,有正事要干了。敲鐘相當于鳴金,是撤退的意思,大概表示著休息。金和木是相克的關系,所以,在信號的意思里,含義相反。

    木則示天道生發成長,正是努力建功的好時機。金則表示天道肅殺,應該藏養收斂,保存實力。

    跟隨向師兄來到飯堂,這是長條的桌子和長條的凳子,好像幾條完整的平行線,整齊地劃滿了整個屋子。坐下后,背后已經有女居士,也是在廟子服務的,端著飯菜,一瓢瓢地往你面前的碗里打飯打菜。我看了一下,飯是米飯,炒青菜和燒羅卜,還有幾塊油炸豆腐。

    傳說中佛印的詩:靜山靜水誰不愛,好比油炸豆腐煮青菜。當你親眼看到它們時,總覺得這愛好,不是巧合。

    這里講究食不言,吃飽就離開。我發現,經過兩個小時的行走,大家的飯量都不錯。當然,沒有犖腥,肚子要有飽的感覺,確實是有一定容積的。

    出來后,在飯堂外等向師兄,見到張師兄出來了,她專門笑盈盈地向我靠近,說到:“莊師兄,我問過了,今天和明天,師父太忙,你如果真想皈依,明天晚上或者后天再見面,怎么樣?”

    “麻煩師兄了,我不急。”

    此時向師兄出來,張師兄被其他人拉走說話,我跟向師兄一起,在周圍轉轉。離上坡時間還有大半個小時,所以我們有時間,邊轉邊說話。

    “今天食堂的菜,你還吃得慣吧?”

    “沒問題啊,吃夠了的,我山區出來的嘛。”

    “那就好,粗茶淡飯養人,吃得太好了,反而有毛病。”

    “那是,現在的人,心腦血管病、三高、痛風,都是吃出來的。”

    “今天中午有羅卜,如果平時要打坐**,一般不吃羅卜的。”

    “這是什么講究呢?”

    “羅卜漲氣,你想,大家關在一間屋子打坐聽經,嗑頭拜佛,如果有人打屁,那怎么辦?架不住大家都吃了羅卜,大哥莫說二哥,都放起來,菩薩就不高興了,對不對?”

    我們都笑起來了,想不到,向師兄,還是一個幽默的人。我們繞著山邊小路,轉著轉著,看見向師兄望著溝那邊的樹木,說到:“夏天的時候,那林子里,雨天后,有蘑菇,松菌最好吃的了。”

    此時,我腦袋里,總是浮現出云南時,那兩個藝術家在劉大哥的民宿內喝茶談天時所講的:吃菌子吃菌子。

    “菌子可不能亂吃,我在云南時,聽說有吃菌子中毒,有的發了神經病,有的沒搶救過來,很危險的。”

    “那當然,菌子我是認識的,可以說,撿菌子的時候,好多人拿不穩,那東西能不能吃,都是我在幫忙判斷的。畢竟,我在農村生活了好幾年,那地方也產菌子。”

    “你在農村生活過?”

    “當然啦,最開始安排工作,就是在林場,后來費了好大勁,才回到重慶的。”

    年紀稍大的人,就愛回憶過去。我表示出想聽的樣子,他就給我講了起來。

    向師兄是土生土長的重慶崽兒,父親是碼頭的一個會計,母親在一個國營副食店當售貨員。小時候,這種雙職工城市家庭,還是有很多美好回憶的。

    那十年來了,他父親有一年因為算賬錯了十幾塊錢,就被定性為貪污,雖然坐牢夠不上格,但當不成干部,經常被批斗是免不了的。

    他初中畢業后,本來應該上山下鄉的,但全憑舅舅,在一個國營林場當職工,就把他招到下屬的一個偏遠山區林場當職工了。要不是他舅舅提前打招呼招工,估計上山下鄉是免不了的。

    初中畢業到一個深山老林當林場職工,最由于父親的問題,他在那里只有裝老實,拼命干活。還好,師傅們看他年紀小,就讓他學技術,因為讓他去伐木、搬木頭,畢竟沒體力,人也沒長全。

    他在那里學會了開拖拉機、起重機等,也會維修一些。他是文化不高,但腦袋還算是聰明,操作機械也算是靈活。當然,工資是學徒工資,因為父親的問題,入黨當技術工人待遇,都是不行的。用向師兄的話說,可以干師傅的活,但拿學徒的錢。

    等動亂結束后期,知青開始回城時,他的麻煩來了。他畢竟當時已經二十一歲了,也想回城成家了。但是,他不是知青,他是國營林場職工,不具備回城資格,也不能重新安排工作,這就麻煩了。

    他父親雖然復了職,但只是補了工資,沒重新上一天班,因為已經接近退休年紀了,況且,他哥也迫切要求接班,他不退,哥就沒工作。他哥哥已經上山下鄉了,剛回城,已經25歲了,回城成家的需求更為迫切。

    父親提前退休,把接班的好事讓給了哥哥。他本人就沒辦法回來了。怎么辦,如何解決個人問題呢?他母親本想自己提前退休,讓自己回來頂替,誰知道,市場改革,副食店已經從集體企業改制了,變成了社會化。他母親,就是這個企業最后一批的職工,不退休也退休了。

    他沒辦法,只好認命,不管怎么說,再偏遠的地方,也是國營單位,也有工資,總比當地的農民強。也有人在當地介紹,娶了一個當地農村的老婆。當年老婆嫁她的時候,也是興高采烈的,畢竟自己有工資,是城市戶口。

    自從老婆懷了孩子,就麻煩了,當時的戶口政策,孩子隨母親。怎么辦?我老婆天天跟我鬧她的戶口問題,我只得硬著頭皮求人。還好,舅舅還算是在上面有關系的,給人打了招呼,讓我到林業公安局去找那個局長。

    我幾乎拿出全部積蓄,因為結婚花了些錢,不剩下多少了。買了兩條中華煙和兩瓶五糧液,在人家門口等了幾個小時,終于,他喝酒回來了。

    那局長又不認識我,我求人家臉皮薄,當時幾乎結結巴巴報出舅舅的名字,那個人懷疑地看著我好半天,把我的心都看毛了。你想,公安局穿制服的,哪個不怕?

    最后,人家明白過來時,哈哈一笑,讓我回去,明天到某某辦公室找誰誰誰。

    第二天,我按約去那個辦公室,交上材料后,人家一個公章,這事就算辦妥了。我老婆轉為城鎮戶口,落在林場。我第一次嘗到,找關系的好處了。

    兒子生下來后,老婆坐完月子,開銷大了。我想,能不能給老婆安排個工作呢?又通過找林場領導,雖然舅已經退下來了,但畢竟我禮送得重,也辦成了。當然,送禮的錢是借的,要還,怎么辦?

    我每天晚上下班,就到一個當地個體的機修廠去當師傅,人家修拖拉機,我就去干活,也能夠掙些外快。畢竟,那時候管得嚴,還不敢讓林場的領導曉得,怕其它職工眼紅,說閉話。

    這樣,大概過了兩年多,錢算是還完了。老婆也有點收入,在苗圃雖然工資不高,但畢竟活輕松。

    但是,紙包不住火,我在外面干私活的事,還是被林場某些嫉妒的人,告發了。不僅不準我再去干,還降了我一級工資。另一方面,老婆又有新要求了。當時林場子弟校越辦越差,幼兒園也不行了,有關系的,都調到縣城附近去了,還有的,回重慶了。我老婆也要我找關系回重慶。

    重慶是那么好回的嗎?戶口,工作,都是難關。怎么辦?父母舅舅都退休了,沒單位沒關系,那難度可大了,不是送禮能夠解決的。何況,送禮,你送給誰呢?人家領導也不認識你,也沒中間人,人家不可能收的。

    但是,架不住我老婆天天跟我鬧,幾乎到了不讓我上床的地步。她口口聲聲說是為了孩子,但我看來,她是這山望著那山高,總是不滿意現狀。

    這事也被我父母知道了,他們也沒辦法。但是,我母親愛我,她想試試。正巧,當年我父親一個辦公室的出納,現在在碼頭當領導了。我父親出事的時候,他還為了表現積極,參與過揭發的批斗。我父親肯定是不想找他了,但我母親認為這是個機會。

    她就天天到碼頭去耍賴,到人家領導辦公室去堵門,硬說我們家小子倒霉,都是他當年為表現積極,舉報我父親造成的。人家畢竟是領導,好面子,母親這樣鬧了個把月,人家請我父母當年的朋友過來勸說,最后妥協了。

    那碼頭領導以招特殊技術工人的名義,點著招我一個人。其實就是機修工,這點技術我還是有的。但人家廠里把事情做得很正規。告示要求,既要會內燃機修配又要會起重機操作還要會一般機械保養,這種跨工程跨行業的招工模式,是專門為我一個人設計的。

    這叫羅卜招聘。

    他終于得到碼頭的正式工作,然后是解決老婆孩子的重慶戶口,走了許多彎路,求了許多人,送了許多禮。但前提是,轉戶口要求投靠,投靠我,就要求我有重慶戶口,我要有重慶戶口,必須有重慶正式工作。這一切,都是我母親耍賴,鬧來的。

    作為一個兒子,讓母親不顧臉面在外面耍賴,這事,向師兄回憶起來,心情是非常內疚的。

    下午正式上坡了,種樹對于我們來說,簡直就是輕車熟路,毫不費勁。我有力氣,向師兄是林場出身的,速度比別人快了近一倍。

    他繼續他的述說,估計一個年輕人,這樣有興趣聽他的傾述,對他的心理狀態,還是有幫助的。

    回到城里工作,麻煩更多,老婆估計是見過大世面了,她的心思也多了。我有些事情想不能,原來她在農村,看起來挺純樸的一個人,怎么要求就這么多呢?

    我跟我哥在一個碼頭工作,我哥文化比我高些,他是高中畢業,后來又讀了函授大學,后來還當了干部,畢竟每天坐辦公室。嫂子是重慶本地的,也有正式工作,與他們的情況比,我的條件是差了些。

    但是,我老婆就不服氣了。說當年讓哥哥接班,沒讓我接班,是導致我今天過得不如哥哥的原因。她的意思是,我家虧待了我,必須還回來。這不是明顯耍賴嘛,如果當年我接班了,怎么可能娶她一個農村姑娘?

    但是,她總拿小事來氣我,動不動就拿孩子出氣。后來我們生了一個女兒,她在家帶孩子,我的工資養這大一家人,也算是有點困難。所以,我后來就要求從機修調出去,去開吊車,就是龍門吊的那種,專門上夜班,主要原因是夜班補貼高,還有高空作業津貼。

    但這還不夠,父母退休的工資,也節約出來,給我們家用。兩個孩子上學,書學費都是父母給的。孩子們主要由他們媽來帶,也學會了她的脾氣,整天怨天尤人的,怪我沒本事。要說,為多掙幾個錢,我苦方想盡,也滿足不了他們的要求。

    后來,加班多了,長期在碼頭上風吹雨打的,有了風濕。兩個孩子讀書也不太好,讀了職高,出社會,也是給別人打工,我父母也先后去世。父母生病到去世,都是我哥負責的,我沒花一分錢。但是,父母的撫恤金,都被我老婆拿了,說是要給兒子準備房子,給姑娘準備嫁妝。

    我風濕痛得越來越厲害,但又不敢歇下來,畢竟任務沒完成。好不容易給兒子湊齊了首付買房結婚,姑娘的嫁妝錢又沒著落了。

    錢催得急,我身體也太差,沒辦法,就只好提前病退,拿點退休費,總算是把女兒嫁出去了。但是,提前退休,退休待遇是比較低的,沒辦法,就只好在外面給人家機修,又干回老本行,補貼家用。

    但修了幾年,身體就扛不住了,有時腰直不起來,有時手抓不住扳手,老板都不敢用我了。只好回家,天天聽老婆怨子女怪的。

    聽到他的故事,我深感同情。按他的描述,他沒做錯什么,但得到的回報,卻是這樣的人生。誰說好人有好報,不一定。

    他把他夫人,從農村帶到重慶,在當年,應該算是一步登天了,但人心不足,他夫人是個步步高的性格。現實能力跟不上**攀升,所以,他夫人也應該是活在痛苦之中吧。

    “風濕是個慢性病,也治不斷根的。何況,我們企業退休的,醫療保障水平本來就低,自己貼的錢太多,我在四處找中醫看病后,對治療它,也沒什么信心了。”

    我想了想,說到:“我知道,西醫有緩解的辦法,當然,只是緩解。中醫也有辦法,當然要碰上好醫生,針灸好像有點效果。”

    “西醫看不起,藥費報銷比例低。中醫,哪里去碰好醫生呢?這就這命。后來,碰到張師兄,她說這個山上的菩薩蠻靈,我就來拜菩薩,跟他們一起干活念經,不知道是因為心情的原因,還是因為菩薩的原因,反正,現在沒有以前那么痛了。冬天,只要手不沾冷水,還行。夏天,只有在變天時,才有隱約的痛,沒事,這扛得過的。”

    “那這里的師傅,給沒給你的病做過什么呢?”我內心強烈需要實際驗證,所以才有此一問。

    “張師兄帶我拜師那一次,師父給我化了一碗水喝了,我覺得,好像真有點作用。反正,自從那次上山來,我就不那么痛了。”

    痛是一種心理作用,或許是他心理上的原因。但是,我也不能否認,那碗水也許真的起了作用。

    “他畫水的時候,是怎么做的?”

    “好像就是一碗涼開水,他手指在畫圈圈,口里估計是在念經吧,后來聽張師兄說,是藥師咒,我沒修過那個法,不知道。反正,很簡單,前后不過一兩分鐘,就讓我喝了。”

    這個問題不好再追究。我問到:“你現在是越來越好,還是保持這種狀態?”

    “啥子喲,老毛病,怎么可能越來越好呢?保持這種狀態就不錯了。但是,我也有個體會,總是想上山。在家里聽他們的埋怨,不如上山清靜。我的理由很簡單,找師父治病,他們也不好說什么,畢竟我上山,也沒花什么錢。”

    我覺得好奇,問到:“你來山上,不捐款嗎?”

    “當時還沒有捐款刻碑的事呢。這個事,是去年才開始的,按我的算法,光這種捐款,起碼都有幾百萬上千萬,你看到的,那多碑,都刻滿了名字。我當時,只是拜師的時候,給了師傅五百塊錢的供養,那還是我存了一年的私房錢呢。”

    “什么意思呢?供養?”

    “你還不知道嗎?小老弟。”他叫我小老弟時,顯得比叫師兄親切。他解釋到:“按這里的規矩,你凡是要拜師皈依,都要給師父供養的。多少不論,據說有成萬給的,我是最少的,五百,畢竟我也沒多少錢,大家都知道。”

    我點點頭,這是拜師錢或者學費的性質。他突然望著我,說到:“小兄弟,看得出來,你經濟不差。你是想該給多少拜師錢吧?莫計較,也莫攀比,人家大老板給得起,窮人也要拜師,你給一兩千塊,也就行了。到時候,給你填個皈依證,你就算是佛門中的居士了。”

    他倒為我的錢考慮,我倒沒想過。但經他一提醒,我想起來,身上沒多少現金,但一兩千還是有的。我想,拜師那樣的場面,不至于又有人拿pos機來吧。

    我想起他說過,平時消費很低的話,問到:“你們上山來勞動或者開法會,給不給錢呢?”

    “不需要什么錢的,吃住算在一起,象征性地收每人二十塊錢一天,比家里的消費都節約,所以,這事,我老婆倒不反對我上山。如果有法會,有需求的人,比如要求菩薩保佑什么的,另外給功德,我沒什么求的,也就不需要。這個是自覺的,不強迫。”

    其實,按伙食標準和住宿條件,二十塊錢一天,是最低收費了。當然,居士們來參加義務勞動,也是變相地付出,廟子是不會給工資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息烽县| 西宁市| 乐亭县| 黄浦区| 阿鲁科尔沁旗| 嘉鱼县| 兴化市| 基隆市| 驻马店市| 张北县| 沅陵县| 凤庆县| 日照市| 温宿县| 洪雅县| 务川| 青州市| 吉林省| 竹溪县| 呈贡县| 张北县| 柘城县| 海原县| 邯郸市| 屯留县| 保亭| 万宁市| 遵义市| 东兴市| 荣昌县| 咸丰县| 肥城市| 蒙城县| 乐平市| 昌图县| 鲜城| 天水市| 洛隆县| 新化县| 密云县| 全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