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正文 第四百九十五章 情感之迷一

作者/洪山詩人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早上聽到一陣音樂,很熟悉,但說不出名字,好像是從小胡房間傳出來的。雄渾悲壯的合唱,如同行進的交響曲,江河奔流的低吟。

    我早就起來了,只不過沒出房間,按六點半自然醒來的習慣,我就會起床整理被子。當兵時的習慣已經形成下意識的反應,睡懶覺不僅不舒服,簡直就是不道德。

    但是,為避免打擾他們兩人,我只好呆在房間內,進行周天循環法的演習,或者坐在床沿靜默,如同打坐一般。

    這音樂仿佛一種幻覺,把絕對孤獨的自己置身于一個宏大的場景之中,讓我的意識有點出離感。此時,音樂被突然關掉,我知道,剛才聽到的,是機器播放出來的。

    我的門并未關,門縫被推開,出現了萬老師已經整理清爽的發型,他輕聲說到:“小胡醒了,我才敢過來跟你說話。”

    我反應過來了:“你也早就醒了?”這句就是應付,因為他的發型已經表明,他已經洗漱完畢了。

    “后三十年睡不著,我四十歲了,當然醒得早。小莊,你三十來歲的人,也睡不好嗎?”

    “睡是睡得好,只不過,當兵時養成習慣,睡懶覺不舒服。”我解釋完畢,聽到門外已經響起嘩嘩的水聲,小胡已經開始洗漱了。

    我們三人洗漱的方式,各有風格。萬老師洗漱可以不發出明顯聲音,所以,他早起洗漱完畢,我都沒聽到響動。他總會把水龍頭流水量,控制到既能夠保證水夠用又能夠不發出聲音,那個微妙的平衡點。刷牙和洗臉時,動作幅度很小,速度很慢,有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感覺。

    而小胡,洗漱充滿著儀式感,在水池邊,他總是把牙膏牙刷毛巾臉盆依次擺好,一件一件有章法地鄭重其事的做。仿佛,這是他的早課,或者是一種必須要做完所有程序的體操。他使用的是電動牙刷,本來效率很高,但他卻要費長好時間,仿佛刷牙時間長短與牙齒壽命長短,有著嚴格的正比例關系。

    我的洗漱,有著明顯的農民式的粗糙和軍人式的草莽,重在搞過,不大管效果,不僅不需要精雕細琢,更強調節約時間。有一次萬老師看我刷牙時,笑話到:“你跟牙刷有仇嗎?如此兇狠快速,搞得自虐一樣。”當時,我們三人都笑地起來。畢竟,他說得很形象。

    今天,眼見著小胡洗漱完畢,我最后才沖出去,運用快彈猛收的口訣,迅速完成了作業。

    小胡就在我身邊,看著我口沫橫飛的刷牙、鋪天蓋地地洗臉,估計他沒見過這么豪放的風格,覺得好玩。而萬老師斜倚在門框邊,以一種意味深長的目光打量我的行為,估計是要調侃。

    輪不到他們擠眼弄眉、醞釀開頭,我以他們沒來得及的速度結束了戰斗,發起了話題。“小胡,早上的音樂是你放的?”

    這話題轉得快,他們還沒準備好說我時,我就開始打火力轉向了他,想調侃我,你們慢了。

    剛開始,小胡懵了一下。“什么,早上音樂?”他終于回過神來:“喔,你說是我手機的鬧鐘鈴聲吧?”

    不能讓他們輕易從我的火力溜走,我繼續逼近。“挺好聽的,我好像聽過,但又想不起來。”

    “神圣的戰爭,前蘇聯音樂,對吧,小胡?”萬老師加入這個話題,我放心了,成功轉換了目標。

    “沒注意,是這個,萬老師,我還真不知道。只是前幾年放的一個電視連續劇,叫潛伏,那個片尾曲,我覺得很感動,就下載下來當鈴聲了。”

    潛伏是描寫隱蔽戰線的電視劇,里面有個孤獨的英雄叫余則成,這種有英雄主義色彩的音樂,挺配的。

    “這首歌曲,流行于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當年二戰時期,蘇聯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但大國雄心與民族之火沒有熄滅,紅場閱兵時,幾十萬將士在這歌聲的陪伴下,走向了戰場,多數人已經在歌聲的余音中犧牲,所以悲壯雄大,是它的特點。”

    萬老師這一科普,將話題成功地轉移到音樂。這正是我與小胡不太熟悉的內容,且讓他繼續表演。我得加強話題集中度:“萬老師,給我們科普一下吧,音樂這方面,我們也不太懂。”

    小胡附和到:“聽了幾年的鈴聲,連它的名字與起源都不知道,請萬老師指教。”

    好為人師是人的通病,何況,萬老師本來就是人師。他當然很有興趣:“你們是想聽復雜的,還是簡單的?”

    “由簡到繁吧,畢竟我們沒什么基礎。”小胡說到。

    “你們真不太懂?這我就放心了。”萬老師用了一個相聲的梗。

    “難不成,你要故意騙我們不成?”我這個捧哏很自然。

    “好吧,我就從最簡單的說起,盡量往復雜了搞,免得你們這種聰明人,聽到沒興趣。”萬老師是以問題開頭的:“這種音樂,在小胡聽來,覺得有一種美,是不是與某種崇高或者悲劇色彩有關?”

    果然是優秀教師,一下就抓往了學生的關切點。

    “對,當時孤獨的余則成,憑什么堅持在最危險的地方,那種身邊的危險與他所擁有的理想,構成了某種崇高與悲劇的氣質。”小胡的語言中,感**彩多了起來。

    “說得不錯,小胡,你有藝術欣賞的天然能力。當然,這也與藝術作品本身的優秀程度有關。在古希臘的美學著作中,把美分為四種:崇高、悲劇、喜劇、滑稽。前兩個總是緊密相聯,后兩個也經常混在一起。所以,我們看到的優秀藝術作品,尤其是經典的,經過時間考驗的。要么是崇高與悲劇兼有,要么是喜劇與滑稽共存。小胡,你的判斷很敏銳,所以我說,你有欣賞藝術的天然能力。”

    我問到:“純天然嗎?”

    “差不多吧,小胡沒接受過專門的美學教育吧?”

    “什么意思?你是指音樂美術之類的嗎?我確實沒什么興趣。我家在縣城邊上,縣中的教育課程,當然是以應試教育為主,也就沒上過什么藝術培訓班。我們縣也沒什么少年宮、文化宮之類的,倒有幾個私人培訓機構,教什么二胡古箏的。那也是為了考藝術特長生,不是為了藝術欣賞。”

    其實,這是今天中國絕大多數美學教育的現狀。為什么藝術培訓有點火?只是因為,高考時,如果你文化水平不夠,可以用藝術特長生這個渠道,進入比較好的大學,也是為了高考。小胡天生成績就好,用不著考慮學藝術特長,起加分作用。

    反過來,我所知道的小池,甚至妍子,她們從小倒是接受過專業的藝術培訓。尤其是小池,她從小成績很好,她學藝術,是真心的進行藝術熏陶,為了給欣賞與創造美增加內涵。并不是為了高考加分。因為,富人家成長于大城市的孩子,高考反倒不是最重要的,他們有出國念書這一出路,妍子中學成績一般,不也照樣拿了美國高校的文憑。

    “所以,我說,你是天然的。其實,絕大部分人,都有天然的藝術欣賞能力,稍加接觸和開發,就可以得到豐富的美感,不需要多少成本和條件。美無處不在,只是缺少發現。”

    這最后一句,好像是句名言。但是,這句名言仿佛與他前面所講的,邏輯關系不大。擅長邏輯的萬老師,一講到藝術,就忘掉了邏輯思維習慣了嗎?

    “你在聽這歌的時候,是不是還有一種獻身與偉大的沖動,仿佛某種宗教情懷一般?”

    小胡想了想,點了點頭。其實,我聽到時,也有這種感覺,雖然說不出來,但承認,萬老師的形容是準確的。

    “這就對了,人類因為悲劇精神而需要宗教,而宗教是把悲劇變為崇高的文明手段。”哲學老師說出的結論,聽起來相當高大上。我們一臉懵,畢竟理解起來非常困難。

    “人生天然是個悲劇,畢竟生下來那天,就注定,最終的結局是死亡。那么,死亡如果無法避免,我們就得尋找另外的意義,給我們限制在現實中的無限靈魂尋找一個永生的家,這就是宗教了。宗教,用來解決生死問題,所以,是不滅的。當然,這種解決方式有沒有道理,正確不正確,這不是我們討論的。只是,它畢竟給出了一個答案,你信與不信全在你。但是,人們總是傾向于相信。人們相信那些有利于自己的事情,相信那些愿意相信的東西。這宗教提供的,畢竟有個不死的靈魂,所以,大家愿意相信它。”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但我知道,萬老師所說宗教的內容,只是他的引子,他肯定還要引出許多其它的關于音樂的判斷來。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一般是不會跑題的。

    “我們知道,邏輯推理與科學思維,借助于符號和語言,這些都是從自然界中抽象出來的。這種抽象思維,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的發展,顯示出統治力。但我們不要忘記了,直觀感受擁有更基礎的作用,更悠久的歷史。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我們人類的判斷能力,是通過直觀感受得來的。”

    雖然有哲學的影子,談抽象與具象,談推理與感受。但是,我估計,他下一步的重點,是講感受了。

    “小胡在介紹心理學時,講到潛意識對夢的統治作用。潛意識,某種程度上,有反抗白天清醒時理智、或者說抽象理性的作用。潛意識,更有具象感受的特點,并且以某種情緒特征,在夢里表達出來。這種與抽象相對抗的巨大力量,伴隨我們終身。它所反映的是感受和直觀的力量,并以情緒表達。這兩個因素的組合,就是感情。”

    他給感情加了個定義,并且是從源頭上加以論證的,遠遠超過直接的文字定義的內容,一下就被我們聽懂了。這也許,就是他所說的簡單吧。

    直觀感受所影響到的情緒,就產生了感情。用到我們人身上,就如同佛教所說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應產生六種識:色聲香味觸法。而與理智與抽象有關的,只有意,只有法。前面五種,都與身體的直觀感受有關。

    “我們的情緒大多因為身體的直觀感受而來。人類進化過程中,對所有感受進行了自然的沉淀,適合的、安全的、友好的感受,我們對它產生美好的情緒,人類就形成了自己的感情特征。”

    一步步論證,有點佛與阿難辯論的色彩了。

    “前面說到宗教,現在我們結合佛教來談。佛教中六根的前五根,是人體的感受器官,當外界的刺激被我們這五種器官感受后,因為身體的適應性與人生的安全性等方面,或者說簡單的生理需要方面,產生情緒并因為人體特點而固定下來,感情就產生了共鳴的基礎。因為大部分人的感受與情緒反應差不多,所以,大部分人的感情是可以共鳴的。”

    藝術家有國界,藝術沒國界。這是一句老話,說明藝術共鳴的廣泛程度。

    小胡問到:“你的意思說,我聽到好聽的歌曲,在大部分人心目中,也會覺得好聽?”

    “對的。西方人發明了十二平均律,但中國幾千年前也運用十二平均律,制造出曾侯乙編鐘,那時,東西方文化還沒有交流,怎么殊途同歸了呢?因為,人類共同的生理基礎與生活方式特點,決定了人們對聲音感受的好惡差不多,所以,才尋找出共同的美好聲音。”

    我說到:“這點,不管是雕塑還是繪畫,都沒有音樂來得突出。反正,不管哪個民族流行的音樂,在我聽來,都是好聽的。但繪畫,畢加索的東西,我就不太喜歡。”

    “精辟,說得對啊,莊老師,你是個敏銳發現者。這個結論,倒可以用佛教中的一段理論加以說明。在愣嚴經中,佛祖討論六根的功德時,就說耳根的功德是最圓滿的,超過了眼根。他當時解釋,無論從哪里發出的聲音,耳朵都聽得到。而眼光,只能看四面中的三面,看不到身后的東西。所以,佛教中耳根比眼根圓滿。”

    還有這種推理方法?我回憶了一下,原文好像還真是這樣說的。

    “所以,在佛教中,關于聲音的法門,數不勝數。不但觀音菩薩的法門,被所有宗派的信徒崇拜。包括持咒的密宗,念佛的凈土宗,以及讀經的,唱梵音的,無一不是聲音法門的體現。”

    小胡補充到:“這倒是,聲音法門按種類來說,在佛教中占有最大的比例。”

    “不光是佛教,任何一個流傳久遠的宗教,無不用聲音顯示教法。我們聽到最古老的經典西方音樂歡樂頌就是宗教音樂,天主教與基督教,對音樂與聲音的重視,非同一般。他們有教堂的鐘聲,我們有寺院的鐘鼓。就連伊斯蘭教,大量的經文是唱出來的,歌曲的旋律與節奏,也美不勝收。”

    這是一個普遍現象,世界上的藝術,如果說演變最復雜,形式最豐富,手段最多樣,被所有宗教運用得最多的,恐怕與聲音有關,并產生了最優秀的音樂。

    “因為,聲音是訴諸感受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這也許是佛祖說聲音法門的功德最為圓滿的原因。音樂通過直接的聽力感受,影響著我們的情緒,最容易撥動我們的感情。而對感情的直接作用,是所有藝術,包括音樂,高下層次,最簡明的判斷標準。”

    什么意思?這是指,藝術對感情的作用,直接決定了藝術的價值?

    “思維是對現實的抽象,藝術是對感覺的抽象,二者是人類意識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萬老師得出的判斷,看樣子沒什么問題。

    “但是,感覺對于人來說,更為直接更為基礎也更為強烈,影響情緒的最有效方式,人類發明了藝術。在沒有語言之前,人類就已經在崖壁上畫畫了。可見,人類在畫畫之前,那簡單的嗓音中,也包含著音階的律動吧?”

    他這段話包含了感情,有詩歌的性質,用動情的方式談感情,哲學上是自洽的。

    我問到:“對感覺的抽象,是什么意思?”

    “你想想,為什么要抽象?每人感覺不同,藝術創作者要從這大量的不同中,找出共同的感受,找出共同的辦法激發起一致的情緒,這就是抽象。比如泉水的流淌,意味著滋潤與柔和,適應人類居住與生存,那人們大多把它的聲音當成一種優美。洪水的奔騰,意味著死亡與毀滅,人類大多會把它當成悲劇與生死的恐懼。音樂家找到這種表達抽象的共同符號,創造出大部分人聽得懂的音樂。”

    他提到一個詞“恐懼”,我知道,那是人類最基礎的情感之一。希望和恐懼,決定著人們最沖動的選擇。騙子們利用它,好人也利用它。

    “音樂本身還有哪些特點呢?既然是抽象,肯定與現實有距離,對不對?”

    小胡的問題,倒很直接。萬老師表揚到:“你問得好!你已經說出其中一個特點了,距離。具體地說,在現實感覺中抽象出來的東西,總與真實的現實有距離感。距離,產生美。所有的美,都是大腦的反應,都有主觀參與的過程。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距離,造成了音樂與現實聲音的距離。”

    萬老師打了個比方:“如果我們拿個錄音機,即便是到最美麗的山谷,收錄最好聽的畫眉叫,如果原樣拿回來放,也是比較雜亂的,那不是音樂,對感情的震撼程度,也不夠。音樂家把畫眉的叫聲,通過樂器模仿出來,以一定的音階與節奏規律排列,給人一種秩序感和有規律的起伏,就是音樂了。”

    “為什么感受美感,需要距離呢?或者我想問的是那句話:為什么距離產生美?”小胡已經把問題搞復雜了。這是一個很難的思想界的問題,也是美學的大問題。

    “許多人有許多解釋,但其中兩個理由,不可忽視。第一,音樂感受是頭腦的感受,如果沒有頭腦加工的空間,就是死的音樂。比如,你聽那蘇聯歌曲,你不懂詞的。歌詞是你腦補的,畫面感也是你主觀空想的,恰恰讓你感受到主觀自己的作用。聲音是大腦請來的客人,如果喧賓奪主,只有客人,主人沒起到作用,是不舒服的。”

    “那第二點呢?”小胡刨根問底。

    “第二點,就是音樂必須符合人的生理規律。與音樂相對的聲音,我們叫噪音。其實,是與人體生理規律是否匹配造成的。我有個朋友,是個音樂家,他給我說,所有音樂的節奏,大部分是以人的心率為單位的。比如普通人的心率規律大致相當,如果激動了,心率就加快,反之亦然。所以,如果要描述激烈的音樂,就加快節奏。如果要描述舒緩的音樂,就放慢節奏。大部分音樂作品,其節奏主基調,是人的心率的倍數。”

    其實,這個規律,我原來跟小池也探討過。此次,借那個所謂音樂家朋友的口,得到了證明。

    “你的意思是,至少有兩次扭曲,造成了音樂與現實聲音的距離感。第一次扭曲,是因為要適應人體的心跳節奏,所以改變了聲音的快慢。第二次扭曲,是因為要適應大腦的想象能力與創造熱情,讓聽者有機會在欣賞時,有加工的空間,這也是距離,對不對?”

    萬老師看了看小胡,問到:“兄弟,你不學哲學可惜了。這么快的反應這么準確的語言,居然用扭曲這個詞,你可以當一個唯物主義的大師。”

    我玩笑到:“萬老師就別害人了,這么聰明的人,跟你學哲學,有什么前途。別把年輕人帶壞了,人家還有更遠大的理想呢。”

    小胡自言自語:“我只是覺得好聽,你們整出這一大套。”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川| 容城县| 林周县| 都兰县| 二连浩特市| 仙桃市| 依兰县| 察雅县| 南安市| 德江县| 滨海县| 浪卡子县| 泰兴市| 张家界市| 蒙自县| 尤溪县| 泾川县| 中阳县| 姜堰市| 临邑县| 出国| 阳城县| 河津市| 丹阳市| 新建县| 清丰县| 琼海市| 纳雍县| 潮州市| 鹤庆县| 阿坝县| 纳雍县| 阳谷县| 镇平县| 讷河市| 顺平县| 宁南县| 南城县| 二连浩特市| 出国| 大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