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認真的”
“國學(xué)”這個詞在最近幾年流行起來。但這個詞并不準確,新文化運動時期,大家都對它作了批判。把它概括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又好像大了點。把它概括為中國神秘文化,又好像小了點。拒我觀察,當今講國學(xué)的,忽悠的多。
我需要像南懷瑾那樣包羅萬象的老師,他會擴充你的視野,讓你有一個俯瞰式的整體把握;我也需要像季羨林那樣專攻一項的老師,讓你有一個管窺式的精確瞄準。
后來,我才知道,張思遠的想法遠遠沒有這么簡單,他思考得真是有點遠。
一來這個班,我就明白,所謂的國學(xué)大師,就是一個混飯吃的。講了一些易經(jīng)的常識,穿鑿附會的多,其最大特點:毫無實用性。比如,他說一個手掌五個手指,就是對應(yīng)五行,并且對應(yīng)五臟,手背為陽,手掌為陰。但如果有學(xué)生追問,如何利用五指看病,他就顧左右而言他,語焉不詳了。
其實,只要學(xué)過《黃帝內(nèi)經(jīng)》的人,就知道五行生克及五臟間的相互關(guān)系。但這位“大師”,連這起碼的常識都不知道。《內(nèi)經(jīng)》上講,心肝脾肺腎對應(yīng)火木土金水,如果隨意補腎水,則會克制心火,導(dǎo)致心臟出毛病,這是基本原理,“大師”竟然不知道,怪不得原來有個北京中醫(yī)藥大學(xué)的學(xué)生只聽了一節(jié)課就走了。
不僅如此,這位“大師”可以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儒釋道)簡單歸結(jié)為儒家,把儒家簡單歸結(jié)為程朱,把程朱簡單歸結(jié)為“三字經(jīng)”、“第子規(guī)”等,就不是知識不全了,完全是故意忽悠!
我不反感儒家,我認為儒家必須從《論語》學(xué)起,程朱是儒家的墮落變異,我非常反感,因為它束縛了中國人生動活潑的創(chuàng)造力和質(zhì)樸的價值觀。我不反對《三字經(jīng)》,但它只能作為開蒙參考讀本,沒多大學(xué)術(shù)意義。
我最反感的,也恰恰是這個“大師”最得意的:《弟子規(guī)》,當今是何世?還要搞奴化?這樣的人如果在中國形成氣候,中國將何以在現(xiàn)代社會自處?完全害人!
我發(fā)覺有一雙眼睛總在盯著我,沒錯,是他:張思遠。他好像對老師的上課并無多大興趣,而是總在觀察我的表情,當我擺頭看見他時,他那迅速躲閃的目光證明了我的猜測。不行,這小子有鬼,哥要找他聊聊。
“哥,你聽了兩節(jié)課了,怎么樣?”
“就那樣。”我要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看這小子耍什么花樣。
“別,哥,我早就看出你已經(jīng)不耐煩了,其實,我找你來聽這課,是有目的的。”
果然年輕,心里存不住話。“你小子,膽子大,敢誆我,說,憋什么大招呢?”
“哥,你不會生我的氣吧。”
“有屁快放!”
“其實,我早就看過這個老師的視頻,我也覺得沒什么水平。但我覺得你跟我父親那事算命,挺準的。我想,算命應(yīng)該也算是傳統(tǒng)文化吧。如果,是的話,那么,你肯定對這個老師的課聽不下去。但是,我對傳統(tǒng)文化確實想學(xué)下去。對不起,哥,這是你把我的興趣勾引起來的,你得負責,教教我,哥。”
“原來是這。開什么玩笑,我自己還半桶水,哪敢教你。”
“哥,我不這么認為。我聽了很多人的課,但我覺得管用的東西少。就你能算命這本事,就值得學(xué)。如果,你說你是半桶水,那這些教授豈不是一碗水都沒有?”
“不能這樣說,有的教授知道一些道,但他沒有學(xué)過術(shù),這不妨礙他教你。我學(xué)過一些術(shù),但,道嘛,我也在尋找過程中。”
然后,我把我?guī)煆亩壬墓适潞喡缘馗嬖V了他,并把我到北京的兩個目的也對他說了了說。唬得這小子一愣一愣的:“我靠,我真碰上個大師!”
“我不能教你。”
“為什么?哥,你嫌棄我?”
“不是,因為我自己并沒有明白道,不具備授徒的本事。對術(shù)來講,它只是謀生的手段,我個人隱約覺得,干這行有違因果,不是你發(fā)展的方向。你作為名校的研究生,謀生的手段已經(jīng)有了,沒有必要向這方面發(fā)展。但是,我的直覺是:你小子肯定還有其他目的。”
當“有違因果”這四個字蹦出來的時候,也嚇了我自己一跳。我相信因果嗎?為什么它會從我嘴里冒出來?是自然的下意識反應(yīng)還是神靈指引?
“果然瞞不了你,哥,我就是想讓算下自己的命。”
“哈哈,繞了個大圈子,你尾巴終于漏出來了,說吧,算什么?”
“我想算算我姻緣。哥,我女朋友你也見過了,我想算算我和她有沒有戲。”
“有沒有戲那么重要嗎?你演的戲還少了?”
“哥,別笑話我,我是認真的。”說這話時,他居然臉紅了,他居然臉~紅~了~
“哥,你扎我心了。我跟她認識后,才知道什么叫愛情。有一句信天游唱的:高山上修廟還嫌低,面對面坐著還想你。我找到那種感覺了。跟你說實話,我跟她到現(xiàn)在幾個月了,別說跟她那個,就是拉手擁抱也是上周的事,還沒發(fā)展到親親的地步呢。”
“看得出來,我又不是瞎子,你是把她當仙女了。”
“哥,你知道嗎?她是農(nóng)村考出來的,一直努力學(xué)習,想通過學(xué)習改變命運,從未談過戀愛,所以在感情上有點潔癖,我怕她知道我以前的事,那就慘了。”
我知道,恨,能改變一個人,比如說我,因為恨,我至今都無法原諒我的親媽。但在張思遠的身上,我看到,愛,也能改變一個人。比如他因為愛他的父母,所以努力考上了名校。現(xiàn)在,因為愛他的女神,所以在改變自己的性情。
但是,我不能跟他算這個命。我得保護他善良而脆弱的心靈,就像我不給我自己算命的道理一樣,我不能破壞命運的自然流程,也不愿過早知道上帝的安排。
讓時光像流水沖刷我的靈魂,我甘愿接受被情感淹沒的命運!我想起法國有個小說,名叫《追憶似水年華》,其主要特征是對細節(jié)和心理感受過度細微的描寫,細膩得讓人倒胃口。但其中有個場景我認為比喻是恰當?shù)模何蚁袷翘稍诤拥椎挠^察者,看時光的流水靜靜淌過,我要看清每一絲波紋每一根水草。這樣就能留住時光嗎?這樣就能賦予過去以意義嗎?佛說:過去心不可得。普希金吟唱到: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但,我們由過去而來,現(xiàn)實的轉(zhuǎn)換并不是那么容易抹殺過去的情緒的。
這是我感情受傷的后遺癥,難道我還沒從那個事件中走出來?
是的,并沒有走出來。在夢中閃現(xiàn),或者誤認了街上的背影,在床邊聽到自己的呼吸,仿佛還有她的聲音。逛遍三里屯,隱約聽到也曾經(jīng)的歌聲;偶過朝陽區(qū),期望能偶遇她的眼神~~~
“哥,想什么呢?你是在跟我算嗎?”
“沒有,我在想一件事情。”此時,我對這件事有了兩方面的推理:第一,如果,我算出來的結(jié)果,是他倆好事有成,那么,張思遠會在今后認為此為命中注定,他就少了追求牽掛的動力,為此愛減色;第二,如果,我算出來他倆沒有結(jié)果,那么,提前增加了張思遠的痛苦,都是劃不來的。況且,古語云:寧拆一座廟,一拆一樁婚。我堅定了不給他算的決心。
“思遠,這件事我不能跟你算。你別起急,聽我跟你慢慢說。算命,你要的是一個結(jié)果,但是愛情,最重要的是那個過程。你說,你會為今天的晚飯激動嗎?你會為明天的課程激動嗎?不會,因為,這是注定的知道結(jié)果的事情。但是你會為她激動,美,就在結(jié)果的不確定中,就在對預(yù)期的努力中,就在那一瞬間眼波流動的對視中,看得出來,你很享受這個過程。為什么要去破壞它呢?”
“哥,我還是想知道結(jié)果。”
“那你知道結(jié)果是為了什么?如果你知道你和她會成功走入婚姻甚至一生相守,你會不這么瘋狂地追求她嗎,反正她終究是你的人?如果你知道你們長不了,你會馬上會離開她,另覓新歡嗎?”
“那肯定不會。”
“那就保持期待,讓子彈飛一會兒。”
我記得在北大的某次文學(xué)創(chuàng)作講座上,我聽到過一個老師講過,要讓文學(xué)作品有可讀性和趣味性,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打破暈輪效果,別讓人看到了開頭就猜出結(jié)尾;二是設(shè)置一個特定的情感漩渦,讓讀者在情感代入中激蕩情緒;三是保持期待的張力,讓最終的結(jié)局只在最后出現(xiàn),甚至最后都不出現(xiàn)。這就是美!愛情這事,也這樣。
“保持期待,保持期待,哥,有時,這是煎熬!”
“這就對了,有苦才有甜,幸福和煎熬是伙伴,這就是你的心靈體操、這就是你的情感秋千,玩去吧你!”
“哥,我真的是認真的!”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