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劍經常使用神通,隨著熟練度的提高,制作的東西精度也越來越高。
比如做對講機,現在做早期結構的就能達到10米防水深度,如果加上聚合物材料,120米防水都能做到。
但高精度的操作對腦力消耗很大,追求精度,制作的規(guī)模就上不去,而人力能達到的精度和實驗室設備一比也算不得什么,所以高精度練習,往往制作的都是些便攜式的手持裝置,或者叫玩具。
一般有神通的選手大概不會像他這樣高頻率的練習,讓沈文劍感覺自己占了大便宜。
靈子數據編譯器這個神通器官,動用的能量很少,也不具備儲蓄能量、因果力的力量,僅僅是個臨時數據對比器,想用就能用。
通過練習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靈子數據編譯器也有一絲成長,外界大仙們仍然沒有要大戰(zhàn)的意思,沈文劍忙著忙著,就想玩火箭了。
火箭和芯片都是技術高度集成項目,然而芯片在火箭里也僅僅是比較重要的零件,甚至都稱不上最重要。
沒有貶低芯片技術含量的意思,只是火箭上比芯片重要的多的東西太多了。沒有芯片,依靠簡單邏輯回路和高度優(yōu)化的各部結構,以及準確的燃料、重心計算,火箭一樣能上天,當然這么干時間周期會長很多。
火箭上很多零部件需要專門的設備生產,多數特殊零件只要一個!
加之火箭上天,還有很多周邊數據需要采集和計算,之前兩、三個人慢慢還原設備的方式,去弄火箭真的很浪費時間。
現在有超算、超速使徒、大蜜蜂,即使發(fā)射中心的設備一時半會配不齊,簡單發(fā)射幾下采集一些重要數據已經能做到。另外沈文劍要手投核彈的話,也需要一部分火箭數據,以免發(fā)射實驗太多被人發(fā)現蹊蹺。
“先來個一百五十千米高度的沖天炮!”沈文劍大手一揮,定下計來。
“沖天炮?是炸彈?”冷云看他。
“唔……就是到一百五十千米高度任務就完成,后面的事不管了。”沈文劍稍作解釋。
劉湘香:“嘖嘖,有錢就是不一樣。”
她說的不一樣,對比的自然是當年天災之前發(fā)火箭時的精打細算。
沈文劍不以為恥:“那是!當初用的是山上的錢,怎能一樣。”
當時秦掌門雖然很支持他的工作,但對天基項目心中也不可能有譜,哪怕只為后續(xù)預算,第一發(fā)都必須成功。山上、山下制造局幾百人團隊打磨了幾年才發(fā)射測試火箭,發(fā)射全程監(jiān)測,甚至掉到海里的一級火箭還撈回來檢查。
現在用的物資都是自己的,自然能隨意些,第一發(fā)根本不指望它做些什么,到一百多千米的上空拍幾張照片就算徹底成功,若是沒到預定高度就炸了,那就再來唄!
“有沒有可能這個世界不是行星結構?”冷云問。
沈文劍撓投,給出肯定的回答:“的確有可能,所以才要發(fā)個沖天炮看看嘛。”
道靈界的個體力量上限更高,應該會更容易形成行星意志、蓋亞意志那類東西,一個有著自身意志的世界變成什么古怪形狀都不會太奇怪。
“說不定我們折騰的這塊只是世界的一個小角落呢。”
有神通輔佐,沖天炮的制造不難,不過仍然要做各種地面實驗,重新采集數據。
火箭地面實驗動靜很大,居家空間里沒辦法做,只能在海邊搭建平臺,每次試車時,天狐都會帶著靈雪出現,其他暫住或正好來海邊的商業(yè)伙伴自然也忍不住遠遠的眺望。
對此沈文劍也不藏著掖著,大伙技術水平相當時,技術含量太高的東西不便展示,但如果時跨時代的差距,看一看一點問題沒有。
對應150千米高度的沖天炮,選用的發(fā)動機為曾經在航天飛機上服役的極光系列,成品直徑只有18米不含整流罩,長度兩米多,不去看巨大的燃料供應部,還挺袖珍的。
就這么個小東西,一旦點火,上百米外都能感到地面震動。試車期間如果沒有故障,一次要數百秒,所釋放出的總能量修士也要動容。
“王道友,那是何物?”
這天試車時,正好有神劍山的修士來買粉末,離著遠遠的用傳音詢問王家暫住在海邊的辦事員,王英俊的堂弟,王英杰。
對此,王英杰只能搖頭回應,也答不出個子丑寅卯來。
至于去問黃家人……似乎不太好開口。
沈文劍幾個沒去管圍觀群眾,經過一個月的地面調試,組裝起一枚小火箭試射。
天狐又來觀看。
沒去管她,幾個人測試了一下超速使徒傳回的畫面,直接點火。
沖天炮和入軌火箭的彈道不一樣,幾乎是直沖上去,只幾十秒,就剩個亮星般的小點。
然后,炸了。
因為特意選的晴朗天氣,爆炸的火花在地面也能勉強目視,如果是晚上,說不好會驚動多遠的修士。
“沈公子打算把天炸個窟窿?”天狐問話。
“哈哈!”沈文劍尷尬的撓頭,“一點小問題,我會解決的。”
“若引來圣人,本宮可護不住你。”
“知道知道。”
應付了天狐,才回頭檢查問題出在哪。
得出結果意外的快高溫異常。
由于速度的關系,火箭在上天的時候,溫度會比再入大氣層時低很多,上升過程中溫度過高證明大氣構成有問題。
極光系發(fā)動機雖然是大幾十年前的型號,靈能、材料技術都比較一般,仍然以化學能為主動力,卻不至于連再入階段都撐不到。
再分析傳感器傳輸的數據,發(fā)現速度也沒達到預計數值。
簡單得出結論,道靈界的大氣層與高速有沖突,似乎有些排斥逃逸。
但這對沈文劍幾個也只是增加了一點點困難而已。
據幾個人的討論,認為可能存在三種情況:
一,大氣大氣實際厚度比預計的厚很多。應對它,只需要調整發(fā)射程序,準備更多化學能。
二,大氣平均密度更高,該情況會為低速飛行器提供更大的最高飛行高度,能采用高空丟火箭的方式尋找機會。
三,存在某種物質粒子或能量,導致高速穿過的物體會更快升溫。這就需要換火箭,甚至需要動用一些高級技術。
不論哪一種,有閃電系列的技術支撐,總能找到解決辦法,畢竟閃電系列的目標,就是實現一切類型的行星往返登陸,本來就要考慮各種大氣結構產生的氣動力差異。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