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科研部年會,一號科研樓。
“方化、周明強、劉武、李瑞、錢芳、趙小波、胡堅強、昌貴、童嘉、李元,你們十人,今日起調到陣法組,仍是方化作你們的組長。符文組由郭蘭先擔著組長職,別讓我失望了。”
被叫到的滿面紅光,沒叫到的一臉悲戚。
“符文組沒變動崗位的也別灰心,科研部往后可能還會增加新的小組,這些可能都要求能跟得上科研部的進度才行,所以新小組建立時,都會優先從內部調動。”
沈文劍還是安慰了一句。
但有一件事他沒說,二十二人的符文組太多,他打算過三五年把符文組人數精簡到十人以下。
三符文定式的開發純靠人力,短期內看不到一丁點希望,平均三年能開發出一枚能用的就算運氣了。所以他想著把靈石再充能第一階段開發的差不多,這邊陣法師也培養到可以用了,到時投入全力進行自動符文定式模擬場的開發。
“符文組今年起分成兩組,一組仍對雙符文定式實驗組做隨機再開發,一組負責嘗試三符文定式的開發,具體的人手分配交給郭蘭處理。”
隨后沈文劍還安排了陣法組的課程,第一階段以自學為主,為期三個月,他只每個星期抽一個下午集中回答疑問,第一階段起,陣法組就能進入新設的閱覽室里瀏覽符文定式資料庫。
第二階段是正式學習階段,也是三個月,沈文劍每天會拿兩個小時出來講課。
第三階段自然是實踐階段,會出題讓他們設計些或簡單或復雜的小陣法,期限不定。
他的徒弟劉香湘也會跟他們一起進入該階段的學習,也順便通報了,當場有幾個曾經被她鄙視過的就內傷了。
把符文組、陣法組的事說完,還是先把他們放走,繼續跟工業處的諸位開會。
“去年年末,我們工業處完成的最后一臺器械,加工誤差進入十微米以內,各位的用心我都看在眼里,但這還不夠!”
此言一出,器械組十幾個人中有一大半一臉驚恐,不知部長又要整什么幺蛾子。
沈文劍看著懵逼的眾人繼續:“今年,我們的目標是把加工精度提高到一微米以內!”
“部……部長,請三思!”
“部長,一微米俺實在做不到啊!”
“……”還有抖著嘴唇說不出話的,臉都白了。
一微米誤差是什么概念,那是特別有天賦的人通過數十年如一日的訓練才能達到的,在另一個世界里,這群人曾經有個專用名詞——八級鉗工。
讓眼前這些修行天賦出眾的人,同時擁有異于常人的加工感知能力,顯然是強人所難。
實際上去年的最后一版靈石充能器,已經是在絞盡腦汁,反復拋棄失敗零件才達成的結果。
沈文劍對此當然是清楚的,他抬手壓了壓,讓眾人安靜下來,解釋起來:
“我都明白,一微米,哪怕能通過術法觀察到,手和神念的穩定度卻難以長時間維持,直接加工精度一微米之內的零件,大家當做日常游戲訓練神念即可,我接下來要說的不是這個。
上半年我們有兩個任務,第一,制造出能夠在煉器高溫、低溫環境下使用的超精度機關臂,用來幫我們提高加工零部件的精度和穩定性。
第二,造幾臺可用于勘探礦產的地質探測儀。兩樣東西我已經通過個人實驗完成了全部設計和工藝安排,只要大家的加工精度能達到要求,就一定能做出來。”
按圖生產?
煉器坊以前很多人就干這個,于是沒人再叨比。
一微米加工精度在沈文劍看來還是較為初級的階段,但如果全員都能達到,起碼能讓制造的成品更接近設計理論值,同時能大量分擔古老在煉器方面的工作量。
發下機械臂制造資料,讓器械組回去先熟悉熟悉圖紙,后面兩個月看看能不能不用古老幫忙,自行把東西弄出來。
沈文劍則拉著古老做私活。
拿出一小片金屬給古老。
古老立刻眼睛就瞪大了許多:
“極寒晶鐵?小沈先生想制成何物?”
沈文劍搖頭:“不做什么東西,我想給分兩個部分,一部分做個高精度的秤放在上面觀察,另一部分切碎了用錘子、火焰什么的看看特點。”
這是沈文劍拿雙刀假劍切下的一小塊,本來就打算投入實驗的,不獲得它細致的數據,如何在天河實驗室里試著進行應用。
“嘶!暴殄天物,暴殄天物!”古老雖然也不知極寒晶鐵能做什么東西,卻聽的心疼的不行。
“高精度的秤,我們以后做很多實驗都需用到,至于這極寒晶鐵,不試試怎么知道如何去用?”
古老聽他如此說,也想看看這極寒晶鐵到底怎么回事,故作生氣一陣,還是答應下來。
先做秤。
最簡單,且精度還不錯的秤是天平,沈文劍找古老幫忙,當然不可能去做那東西。
他要做的是一種類似于電子秤的玩意,通過檢測受壓材料的狀態,來確認物體重量,和電子秤不同的是他懶得上電路系統,直接用陣法檢測受壓體的厚度變化以算出數字結果。
古老是煉器大拿,他的直接加工精度就在一微米左右,做出來的秤精度會很高。
仍然是沈文劍出圖,古老管做,兩天就把秤給弄出來,直接做了三版。
一種是本次極寒晶鐵觀察實驗所用的小秤,最大只能稱出一千克的重量,“克”的小數點后可以精確到三位數,也就是毫克。
第二種和第一種都屬于實驗室常用秤,最大為十千克,只能精確到零點一克。
第三種則是大秤,最大讀數五百千克,最小讀數零點一千克。
沈文劍躲起來拿雙刀假劍把小塊極寒晶鐵分作幾份,不讓人看到他玄靈氣切東西時的詭異效果。
一半放小秤上,熒光材料顯示的讀數為42.021克,秤上的陣法包含除塵定式,都不需要再建無塵環境,十分犀利。
小塊的極寒晶鐵的“呼吸”對龐大的實驗室影響很小,偶爾開門關門就能把這影響給忽略了,倒也不怕它把墻凍壞。
其他幾塊更小的來做材料性質測試。
平均一塊才五克,摳門的不行,但實在是這極寒晶鐵用掉后可能再找不到第二塊了,不得不節約些。
古老沒嫌棄少,很是配合的做了些小錘子小刀什么的,沈文劍則做了個壓力板。
一項項測試下來,沈文劍和古到對極寒晶鐵漸漸有了清晰的認知。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