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李倧這句話,陳雨瞇起了眼睛,他不動聲色地試探:“大王的意思,是不是認為韃子是你們自己趕跑的,而我只是個投機的騙子?”
李倧打了個哈哈:“這個,陳將軍也不能這么說。韃子偽汗皇太極率十萬大軍親征,可不是一兩個人能逼退的,這其中固然有我朝軍民萬眾一心共抗強敵的決心和努力,當然也少不了陳將軍在后方的呼應……”
陳雨的眼中已經露出了一絲凌厲,他冷笑了一聲:“所以呢,大王準備怎么打發我這個在后方呼應的他國武將?”
李倧躊躇了片刻,詢問金尚憲:“愛卿認為該如何獎賞陳將軍?”
金尚憲瞥了一眼陳雨,傲慢地說:“大王,既然是呼應,而不是正面殺敵的功勞,那么賞賜些金銀、綢緞即可。畢竟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總不好讓陳將軍空手來一趟漢城。”
李元翼憂慮地看了看金尚憲,又看了看李倧,本想說些什么,可是顧忌到國君的體面,一席話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
他想了想,插嘴問道:“敢問陳將軍:貴部是如何做到讓皇太極不得不撤軍的?”
陳雨頗有些意外地看了看李元翼,贊道:“原來這個朝堂上還是有明白人的。敢問閣下尊姓大名,身居何職?”
李元翼拱拱手:“本官不才,忝為議政府的領議政,姓李名元翼。”
崔鳴吉和陳雨打過交道,相比起其他人來算是熟人了,見陳雨一臉問號,對領議政這個官職滿頭霧水,便解釋道:“按大明的官制算起來,李領相應該相當于大明的首輔。”
“原來是首輔大人,失敬失敬。”陳雨拱手回禮,說道,“其實事情的來龍去脈說起來也簡單:韃子大舉入侵,老巢空虛,為了防止意外,在遼河入海口布置了一支兵馬保護后路,我的人手不足以與皇太極大軍正面為敵,便從海路奔襲,端掉了這支兵馬。后路被端,皇太極擔心有變,這才不得不撤軍。”
百官恍然大悟,原來清軍撤兵的真正原因就是這個。雖然金尚憲口口聲聲說是朝鮮將士萬眾一心逼退了清軍,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這不過是自己往臉上貼金而已,倒是明國陳同知的這個說法,在邏輯上更說得通。
金尚憲卻說:“韃子在后方也不會布置什么重兵吧?如果只是留下幾百人負責警戒,擊敗這些人,好像也沒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要是說皇太極為了區區幾百人將十萬大軍撤走,未免也太可笑了吧?”
陳雨有些無語,問崔鳴吉:“崔判書,這位自以為是的家伙是什么人?敢與首輔唱反調,并對我大明武將大放厥詞,想必在朝堂的地位不會比李首輔低多少吧?”
崔鳴吉尷尬地看了看李元翼,又看了看金尚憲,小心翼翼地回答:“陳將軍的確目光如炬,金大人是議政府的右議政,也就是相當于大明內閣次輔的職務。”
“原來是內閣次輔,難怪這么咄咄逼人。”陳雨哼了一聲,不再理會金尚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