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在完成了一次血腥殘酷的鎮壓后命令綠營軍將鄭芝龍海運轉賣來的糧食第一時間送到京師,其本人也回京向多爾袞稟奏復命。
多爾袞在聽聞博洛的奏報后自然是喜憂參半。
他喜的是鄭芝龍果然沒有食言,按時命船隊把糧食運到了天津,解除了清軍的燃眉之急。
他很難想象沒有鄭芝龍的援助,大清將面臨怎樣可怕的局勢。
萬事開頭難,有了這第一次的合作今后雙方再合作起來就會少了許多顧忌得心應手許多了。
鄭家船隊規模足夠大,一次轉運就能解決清軍幾個月的口糧問題。至于三倍于市場的價格,多爾袞認了。
福建本身并不是產糧大省,鄭芝龍估計也是從湖廣、兩廣采購的糧食。
如此一來鄭芝龍本身買糧收糧的價格就要比市價高出不少,賣給清廷的價格也不是不能接受了。
多爾袞也清楚以鄭家的實力和渠道,完全可以做一些更賺錢的買賣,或者干脆靠收稅過活,完全沒有必要鋌而走險,販賣糧食給清軍。
鄭芝龍之所以這么做,肯定不是貪圖兩倍的差價,而是想提前和清軍打好關系,為今后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布局。
如果最終明軍戰勝了清軍,那么鄭芝龍也沒有任何的損失。僅靠一些捕風捉影的閑言碎語是無法給鄭芝龍定罪的。明廷也不可能貿然對福建動手。
而如果最終大清取了天下,鄭芝龍便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功臣。
這腳踩兩條船的如意算盤打的好啊。
歸根到底,還是因為鄭芝龍或者說鄭家的實力太強。無論是明廷還是清廷都想盡力的爭取。
至于腳夫、力棒在天津發動的叛亂,卻是讓多爾袞氣不打一處來。
這些最低等的賤民平日里馴順的如同羔羊一般,眼下竟然為了搶奪米糧沖清軍動手。
若不是博洛處變得體,及時命旗兵炮轟壓住了這些賤民的氣勢,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細細一想多爾袞還是覺得地方上對于這些賤民的管理太松了。
如果把這些人當作牲口一樣管理,他們肯定再不敢鬧出亂子。
該動刀子的時候動刀子,該殺的時候就要殺,一定不能心慈手軟。
至于組建、訓練水師一事嘛自然也得提上日程了。
多爾袞不惜寫一封親筆信,命人送到福建交給鄭芝龍。
多爾袞倒也不需要鄭芝龍直接賣船,這樣太過明顯,只需要他提供一些造船的工匠即可。
這些人就算多爾袞向鄭芝龍買的。
博洛這次給多爾袞留下了極好的印象,比那個無用自大的勒克德渾要強多了。
多爾袞甚至感到有些后悔,如果當初是派博洛統兵攻打臨清,結果會不會就不一樣了?
當然現在再想這些沒有任何的意義,多爾袞只能在今后的作戰中多培養博洛這樣的年輕人。
畢竟多鐸、阿濟格這一輩后還需要愛新覺羅家有新人頂上啊。
......
......
朱慈烺這幾日可算是忙的焦頭爛額。
他從未想過結婚也能把人耗的心神俱疲。
光是一整套的儀式走下來整個人就像脫了一層皮似的。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