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三知道馮自用這幫人來干什么,無非就是文官想要壓制武將而已,其他什么重蹈唐末覆轍都是說辭而已。
不過這些臭老九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在宋代以前各朝各代卻是沒有好的辦法約束統兵大將。在皇朝初期,各個太祖高祖本人就是領兵大將,自然能控制住手下。但是到了王朝中后期,那些統兵大將沒了和皇帝并肩戰斗的情誼,同時皇帝也不是戰官來欺壓武將,而是從上而下的一整套制度。
宋代兵制分為禁軍、廂軍、鄉兵、蕃兵四種,其中禁軍是中央直接控制的精銳部隊,用以保衛皇室、京都和鎮戍地方。趙匡胤即位的第二年,即著手整頓禁軍,裁汰老弱,補充精壯,又下令各地選勇壯兵士升為禁軍。
趙匡胤為了更有效地控制這支武裝力量,將“殿前都點檢”等禁軍高級將領撤銷,設殿前都指揮使、馬軍都指揮使、步軍都指揮使,即所謂“三帥”來分別統帥禁軍,“三帥”皆用一些資歷較淺,容易駕馭的人擔任,他們只有將兵之權,而無發兵之權,并且時常調動。
同時設置樞密院,掌發兵之權,使將兵權和發兵權分離,二者相互牽制,最后聽命于皇帝。同時,在禁軍的駐屯上,又采取了“內外相維”的方針,禁軍的一半駐守京師,另一半駐全國各地,邊境上只有少量禁軍,這種強干弱枝的辦法,對于削弱藩鎮勢力,加強軍權起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守內虛外”的方針,致使北宋在對遼夏的戰爭中,連連失利,在軍事上一直處于被動地位。
趙匡胤解除了慕容延釗、石守信等人的兵權后,開始用文臣知州事。對于擁兵割據的大藩都借故把他們調離,或使其遙領他職,死后也不許子孫襲職,逐步任命文臣代替原來的武將。重文輕武成為宋朝政治上的一大特色,趙匡胤以后的各個皇帝,也繼續實行這個方針,是謂“興文教,抑武事”。這樣,文臣代替武將,武將調離軍職,進一步堵塞了軍閥割據的道路。
最后一條就是行“更戍法”,所謂“更戍”即更換戍守地點,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防止將領把士兵變為私有資產,使軍隊的屯駐地點時常更換,而統兵將帥卻長駐防地,不隨士兵行動。名義上是讓士兵“習山川勞苦”,提高素質,實質上是“不使上下人情習熟”,造成兵無常將,將無常師,兵將分離的局面。這一措施雖然n了將帥擁兵自重抗拒中央局面的出現,但也帶來了軍隊不能認真訓練、作戰指揮不靈、軍隊戰斗力弱等弊端。
不過還是那句話,中國自古以來的問題就是內部問題,至于外部問題根本不能動搖皇帝的統治,所以那些軍事上的小小失利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這幾項政策的實行雖然讓宋朝軍事實力有些退步,但是并沒有大規模退化,南宋在襄陽和四川頂住蒙古人的進攻五十多年,進一步說明宋代重文輕武政策的成功性。
明代朱元璋承接宋制,只是老朱沒有耐心玩杯酒釋兵權那一套,老朱是個急性子,直接玩人道毀滅,武將都殺光了也就沒有什么武將不聽控制的事了。
到了明朝中后期,文官集團崛起,這些文官天生和武將不對付,再加上皇帝有意無意的縱容,所以到后期二品總兵看到五品兵備道跪地磕頭的事情時有發生。
不過明代文人領兵也出了幾個出色的將領,比如中期的王陽明,后期的洪承疇、孫承宗、孫傳庭等人,這些人在行軍打仗上半點不次于國朝初期那些名將,只是天下大勢如此,幾個出色的將領根本不能改變明王朝已經腐爛到底的現狀。
到了朱宏三建立新明朝,他手下那幾個將領半點不次于歷朝歷代開國時期的將領,錢勇、趙國棟、王進寶、趙國良、馬昆、周玉都是悍勇之輩。但是朱宏三卻沒有朱元璋的擔心,害怕自己死后這些將領不受控制。
道理很簡單,現在朱宏三的軍隊是全官集團大跌眼鏡了。
在建國初期有一個滿清共同目標要對付,文官集團也沒辦法給武將集團下絆子,可是等共同的敵人被打敗了,那就是耗子動刀窩里反的時候到了。
文官集團中雖然派系林立,互相都看不對眼,馬明遠和佟養甲更是想置對方于之死地。但是不管文官集團內部如何斗爭,但是在壓制武將集團這一點上是一致的。當年奉天殿封爵大典時,姜鵬舉喝了點酒說了些氣話,馬上被馬明遠利用,想要置姜鵬舉死地,這件事就連和馬明遠互為死敵的佟養甲都沒反對,最后是馬濟遠看在姜鵬舉救過自己一家的面子上為他說了句好話,姜鵬舉才逃過一劫。
今天這個場合也一樣,佟養甲雖然和馮自用也不對付,但是剛才并沒有為趙國棟說好話,畢竟佟養甲也是文官,也要壓制武將的發展。
朱宏三聽馮自用說完后笑道:“馮先生有些大驚小怪了,趙狗蛋當年是朕救的他,要不是朕他早就死在武昌城外的流民營中了,朕信得過狗蛋!”
“陛下,此一時彼一時,當年陛下對趙國棟有大恩不假,可是當年周世宗柴榮對趙匡胤也有大恩,到頭來趙匡胤還不是黃袍加身?”
朱宏三性格十分多疑,聽馮自用這么說心中也有些懷疑,當然他不是懷疑趙國棟的忠誠,而是懷疑將來自己掛了這些將領能不能做趙匡胤呢?
朱宏三想了想說道:“馮先生,可是軍法中規定調兵一萬以下總督有這個權利,事后只要給軍機處報個備就行,如果因為這個處罰趙國棟是不是顯得朕有些不近人情呢?”
這項調兵不超一萬的軍法也是朱宏三無奈之舉,中國地域面積太大,東北距離北京兩千多里,這還是近的,云貴距離北京足有萬里,如果事事都要請示皇帝才能干,那還要統兵將領干什么?所以朱宏三在建國后制定的這個軍法,為的就是給各個邊疆區總督一定的權利應對突發事件。
馮自用聽皇帝這么說知道皇帝已經有些意動,馮自用趕緊解釋道:“陛下,軍法中規定的是碰到緊急軍情,但是東北現在有緊急軍情嗎?s人遠在萬里以外,所以趙國棟這次是違背皇帝的意思,所以按照大明律應該重罰!”
朱宏三看到馮自用將臺階都給找好了,但是處罰自己的愛將畢竟有些下不去手,朱宏三沉吟半天后說道:“這樣吧,這件事也不算完全是趙國棟的錯,重罰有些過了,你們內閣下旨吧,訓斥一下就好了,畢竟東北還有戰事,不要冷了前線將士的心!”
馮自用聽皇帝這么說心中大喜,他原本也沒打算一次就將趙國棟弄死,這次只是訓斥,下次再要犯了錯看你皇帝在怎么維護?
馮自用躬身出去,回到內閣后利用皇帝的口氣給趙國棟下了一份措辭嚴厲的圣旨,然后派出人去沈陽傳旨。
遠在沈陽的趙國棟被這份圣旨罵個灰頭土臉,一開始他還以為是皇帝嘉獎的圣旨,那知道卻是皇帝大罵自己不懂規矩,竟然沒有圣旨就敢私自調兵,要不是看在趙國棟多年作戰的功勞上,就要將趙國棟拿下了。但是皇帝是心軟的,看在趙國棟忠心的份上,只是罵你一頓,以后再犯這種錯誤就沒這機會了!
趙國棟在東北這幾年為皇帝奮勇作戰,有沒有功勞不說,現在卻被皇帝罵個狗血噴頭,趙國棟心中確實有些不滿意了。但是不滿意能怎么辦?趙國棟接到圣旨后趕緊跪地磕頭,還要感謝皇帝的重恩。
傳旨的太監走后,趙國棟手拿圣旨發呆,現在他心中對皇帝有了一些小不滿,自己這么為國為民卻被痛罵一頓,那自己以后還怎么干活?難道事事都往北京請示嗎?
3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