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三帶上馮若舒和朱宏義,出門給馮若舒雇了一頂轎子,讓轎夫帶他們來到城西的西湖咀。</p>
西湖咀距離城里二里,建在洪澤湖邊上,因為這地方風景秀麗而得名。</p>
朱宏三打聽清楚幾個藩王住的地方,直接來到福王朱由崧所住的西院。</p>
朱宏三在門前就看到這個院子殘破不堪,大門上的漆都掉了,房屋上的瓦都少了一半。看著要多凄涼有多凄涼。</p>
朱宏義上去叫門,一會兒一個穿著渾身補丁的人打開院門,問道:“你們是什么人?”</p>
朱宏三一聽聲音就知道這是個太監,忙拱手到:“請問這是福王的下塌處嗎?”</p>
那個宦官說道:“是啊,你們是那位?”</p>
朱宏三說道:“請通稟福王殿下,我是湖廣楚藩宗室朱宏三,聽到皇叔再此,特來拜望!</p>
那個宦官說道:“請稍等。”然后關門進去稟報。</p>
一會兒中門大開,一個二十七八歲的小胖子出現門口,聽他說道:“那位是我的皇侄?”</p>
原來這個小胖子就是朱由菘,看著挺一般,個子不高,滿臉憨厚。和后世說的一夜斃二童女的昏君不太像啊。</p>
朱宏三上前跪倒,說道:“可是福王皇叔,小侄奉國中尉朱宏三拜上。”</p>
人家是福王,大明的親王。這在以前都不帶拿眼皮夾朱宏三的,但是人都有馬高鐙短,F在這個福王朱由崧正是走背運的時候。</p>
崇禎十四年的時候,李自成率軍擊破洛陽,把老福王朱常洵一鍋燉了。朱由崧和嫡母福王妃鄒氏、舅舅鄒存義,福王府的部分官吏及仆傭合計二百余人僥幸逃脫,避難于孟縣。</p>
當時的河南巡撫高名衡向崇禎匯報說,朱由崧尚無子女,母子倆相依為命,形狀十分可憐。</p>
崇禎聽說后,馬上專門派了官員、太監去收斂自己親叔叔老福王的尸體,給他料理后事,又命人攜帶銀兩前往河南接濟、慰問朱由崧母子。同年九月,朱由崧母子返回洛陽。</p>
崇禎十六年,朱由崧在洛陽襲封福王位。洛陽再次被李自成軍攻陷后,他一路逃到了河南衛輝府的潞王朱常淓處。</p>
在此期間朱由崧生活無著,只能靠潞王朱常淓的接濟度日,以后河南全境都被李自成占領,朱由崧和潞王朱常淓又一起逃到了淮安西湖咀。</p>
到這朱由崧生活更是艱難,潞王跑出來的時候也沒帶多少銀子,自然也不能接濟這個皇侄。</p>
加上現在傳來消息京師被攻破,崇禎和三個兒子都沒跑出來。南京正在商量從他們幾個王爺中挑一個繼承大統。這樣潞王更不能管朱由崧了。</p>
現在朱由崧兩天沒吃飯了,能典賣的都已經賣光了。聽到一個皇侄來拜見自己,肯定能給自己點銀子解燃眉之急。所以才親自出門迎接。</p>
朱由崧扶起朱宏三,讓到院子里。進到院中朱宏三一看這個慘啊,F在跟在朱由崧身邊的只有五六個人。穿的像叫花子一樣。</p>
進到屋中坐定,朱由崧問道:“皇侄啊,有沒有吃的,叔叔我都餓了兩天了。”</p>
朱宏三知道朱由崧現在挺慘,沒想到飯都吃不上了。連忙安排朱宏義出去買東西吃。</p>
一會兒朱宏義買來吃的,在這城外也沒啥好吃的。就是幾只燒雞,兩個肘子,十幾個饅頭。</p>
朱由崧一看吃的如同惡狗撲食,沖了上去,拿起一只燒雞啃了起來。其他朱由崧的隨從也上前紛紛吃了起來。</p>
看來這幫餓死鬼真是餓了挺多天,這么些東西不到十分鐘就吃完了。</p>
朱由崧起來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說道:“讓皇侄見笑了,叔叔實在餓完了。”</p>
朱宏三說道:“自己人那能笑話叔叔,不過小侄請問叔叔怎么落得這般田地?”</p>
朱由崧聽到朱宏三這么問,不禁落淚,將自己這幾年的所遭所遇詳細的講了一遍。</p>
朱宏三耐著性子聽完,嘆了口氣說道:“沒想到叔叔這么命苦。”</p>
朱由崧問道:“皇侄你怎么也流落到淮安了?”</p>
朱宏三說道:“當年武昌城破后,小侄和亂民向南逃去。在路上被湖廣馬家看中,招了上門女婿。這次來淮安是因為要去北京接我妻舅南下,路過淮安,聽說皇叔在這才來拜望!</p>
朱由崧點點頭說:“看來你是比我命好很多,最起碼能吃飽飯!</p>
這時朱宏三邊上的馮若舒說道:“福王殿下難道想就這樣了此殘生嗎?”</p>
朱由崧本來以為這個老頭是師爺之類的,沒想到問自己這句話。所以看著朱宏三不知道什么意思。</p>
朱宏三說道:“皇叔,這位就是我的妻舅,大理寺正卿馮大人!</p>
朱由崧聽到這個立刻站了起來,行禮道:“不知馮大人來了,小王有禮啊。”</p>
馮老頭點點頭,說道:“現在京師蒙難,皇帝陛下和幾個皇子沒有消息。國不可一日無君,殿下沒想過繼承大統嗎?”</p>
朱由崧心想:“皇帝誰不想當?可是現在沒自己什么事。”朱由崧說道:“大人不知,聽說南京他們已經決定要立潞王皇叔為新君了!</p>
馮若舒站了起來,說道:“糊涂,自古有兄終弟及的,那有叔叔接侄子皇位的。以皇位正統來說只有福王才是合理人選。</p>
南京這幫人不合倫序綱常,放著陛下的親堂兄弟不立,去立陛下的叔叔,雖然都是萬歷皇帝所出,但這樣做置天啟、崇禎二帝于何地?”</p>
當時有條件有資格繼承大寶的人選大致有四位。其中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潤、桂王朱常瀛三位藩王與崇禎同屬一脈,都是崇禎皇帝朱由檢的祖父萬歷皇帝神宗朱翊鈞所出,還有一位是萬歷皇帝的侄子潞王朱常淓。</p>
但是前三位藩王中,惠王朱常潤、桂王朱常瀛的輩分要大崇禎一輩,是萬歷皇帝的兒子,且兩人當時身在廣西;而潞王朱常淓則干脆就不是萬歷這一脈所出,乃是萬歷的侄子,輩分也一樣大崇禎一輩。</p>
不過由于他和福王朱由崧,還有另兩位舊藩周王、恒王當時都在淮安,因此就條件看,勉強也算是一個人選。</p>
朱由崧那里不明白這個道理,但是現在自己人輕言微,沒人替自己說話。但是朱由崧這點心眼還是有的,看到馮若舒有傾向自己的意思,連忙站起來問道:“請馮大人教我,我應該怎么辦?”</p>
馮若舒笑了笑說道:“現在天下大亂,只有兵權才是決定力量。”</p>
朱由崧苦笑道:“我以前是藩王,那有權利結識領兵的大將?”</p>
馮若舒說道:“這個簡單,現在鳳陽監軍是盧九德,聽說盧太監以前服侍過老福王。殿下可以給他去一封信,讓他聯絡江北三位總兵,高杰、黃得功、劉良佐。這樣殿下不就有兵了嗎?”</p>
朱由崧一聽大喜,想了想然后說道:“可是我現在啥也沒有,怎么收服這些總兵!</p>
馮若舒說道:“簡單,殿下就說事成后可以讓他們有專征之權,這樣三鎮總兵還不愿為殿下效死力嗎?”</p>
馮若舒這個計策太毒,專征之權就是可以自己決定想打那個就打那個。這個可是比歷史上給了江北四鎮征稅和任命官吏的權利還要厲害。</p>
朱宏三看了看馮若舒這個老貨,心中說道:“文人的心都是怎么長得,心怎么這么黑啊,小爺和他一比就是吃齋念佛的老太太。</p>
這個計策一出,不用滿清南下了,南明自己都能窩里反打起來。”</p>
馮若舒這是怕朱由崧上臺后整合三鎮,到時候朱宏三在廣東就不好發展了,當然,馮若舒不知道滿清能入關。</p>
</p>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