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幫地主老財走了,朱宏三知道他們回去發動各自的勢力去了。朱宏三對張家玉說道:“元子,你說一下咱們的情況!</p>
“請問楚王,先從那個項目開始?”</p>
朱宏三沉吟道:“農業吧,民以食為天嘛!</p>
張家玉點點頭,從他的辦公桌上拿起一摞紙,說道:“王爺,您名下的土地一共一百零二十萬畝,大部分是灘涂、荒地、林地,已經開辟成糧田的只有二十萬畝。去年王爺命令全都種上番薯和玉米,今年在九月大豐收,番薯收了一百八十萬石,玉米也達到了二萬石。明年如果按王爺說的那樣,番薯可以種兩季的話,一年就能有三百萬石的收成。再加上其他的糧食,明年可以養活三百萬到五百萬人沒問題。”</p>
朱宏三很是高興,今年土豆只收了一季,明年開始應該能收兩季了。他估計明年五月份滿清南下,到時候南直隸的大量流民將要南下廣東,到時候可不是現在這樣幾十萬的小打小鬧,廣東一地就應該有幾百萬流民。</p>
朱宏三想了想說道:“還是不行,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今年只是我手中的土地種植土豆。元子記一下,明年開始,咱們所管的所有府縣都要拿出三分之一的土地種植土豆和玉米。”</p>
張家玉問道:“王爺,這樣是不是太多了。番薯這東西產量是高,但是這東西并不是主食,種的多了怕民間有抵制啊。”</p>
“你們啊,還是目光短淺。土豆、玉米產量多了人吃不了可以喂豬喂牛啊,肉可是比糧食值錢多了!</p>
張家玉恍然大悟,一畝地產谷子水稻只有一百多斤,番薯能有一千斤。這東西人不吃豬可是吃的,喂糧食豬還長得快,這個辦法好。他家可是東莞大地主,名下糧田上萬畝,看來可是種一些。</p>
張家玉點點頭,揮筆記了下來。</p>
朱宏三看到張家玉在那記錄,接著說道:“還有,土豆和玉米都可以釀酒,這東西多少錢你不用我說了吧!</p>
朱宏三發現明朝的農民很是天真,這種高產的東西人不吃就不能干點別的,看來自己要開發一下他們的眼界。</p>
朱宏三開始坐在那里大講農產品深加工,這個朱宏三是本行,以前就是鄉鎮的,這東西看得多了。什么土豆可以加工淀粉、粉條、釀酒、酒糟還可以喂牛等等,聽得張家玉目瞪口呆。</p>
張家玉知道朱宏三出身微末,但是小時候基本沒干過農活,這些東西怎么知道的?</p>
張家玉把心中的疑問提了出來,朱宏三沒想到自己吹牛吹大了,連忙說道:“小時候家窮,這些都是看我娘做的。”</p>
張家玉沒種過地,不知道這個時代番薯和玉米只在廣東一地少量種植,湖廣根本沒有這種東西。</p>
張家玉連忙躬身說道:“老王妃果然是農學的行家里手!</p>
朱宏三沒辦法,只能嘿嘿笑道:“那里,那里!”</p>
張家玉接著說道:“下一個王爺還想聽那個部門的情況?”</p>
朱宏三說道:“工業吧!</p>
張家玉看了看手中的材料,接著開始介紹工業的情況。因為現在原材料解決了,所以煉鋼廠開始全力生產,朱宏三已經發下命令,過年工人只能休息一天,每天三班倒,換人不停爐,全力生產。自然,過年期間的工錢也是平日里的三倍。</p>
今年已經是年底,明年是最重要的一年,明年能不能擋住清軍,關系的朱宏三小命的問題,所以朱宏三特別關注。</p>
朱宏三已經命令全力生產球墨鑄鐵武器,到時候大量運往南直隸。在朱宏三計劃中要參與到明年的南直隸抵抗運動中去。</p>
前期工作已經準備好,錢禮德已經在江陰和嘉定布置好情報網。這兩地都在江邊,水運便捷,朱宏三打算直接派新軍參戰。其他南直隸和浙江各地由暗衛情報網大量分發武器,到時候一定弄把清軍鬧個灰頭土臉。</p>
想到這朱宏三不禁高興,他有點等不及想要看看多鐸和多爾袞那張難看的臉。</p>
接下來張家玉匯報商業情況,現在商業網絡在全國鋪開。但是北方和四川陜西還有空白,北方各省由于不像樣子,所以網點只鋪設到幾大城市,其他的縣城府城沒有鋪開。但是南方各省縣城都有了網點,各種工業產品可以直接進入農村。</p>
張家玉說道:“楚王,現在最受歡迎的還是鐵制農具和刀具,反饋回來的信息說咱們的產品十分鋒利,還很輕便,最重要的比當地的鐵制工具便宜一成以上,F在南直隸和江西湖廣本地的官辦制鐵所大多已經停產,只有一些私人的小作坊還在維持生產!</p>
朱宏三點點頭,說道:“繼續傾銷,打垮當地的小作坊。還有再加上食鹽,白糖,沒有白銀沒問題,用原材料換。”</p>
張家玉問道:“王爺,鐵制品大量流入滿清控制區,萬一他們把刀具和農具都收去做武器怎么辦?”</p>
“元子放心,咱們的配方很獨特,這種生鐵在溶化后就會非常脆,用石頭都能敲斷。至于真正的鋼,我的火炮廠都不夠用,還賣給他們?”</p>
現在朱宏三在搞海軍,這才是使用鋼材的大戶,每艘八百噸的海船上就有五十門火炮,二千斤的二十門,一千斤的三十門,這就三十五噸,還有其他的武器生產,那還有產能出口。</p>
張家玉聽到朱宏三這么說,放下心來。接著說道:“現在工業的問題是木炭使用太多,煤的產量還是上不來!</p>
一提到這朱宏三就上火,付文龍和馬紹光去上思州快三個月了。半個月前第一船煤運了回來,質量很是不錯,鴻基的無煙煤真不是吹的。但是運量太少,每半個月才能運來二百噸,根本不夠塞牙縫的,所以現在煉鋼廠主要使用木炭和廣東本地的褐煤生產。</p>
木炭和褐煤的發熱值當然不能和上好的無煙煤相比,所以現在煤炭成了工業發展的瓶頸。</p>
朱宏三問道:“付文龍他們來沒來信,說沒說什么情況?”</p>
“來了,半個月前付知府來信中說道當地實在沒有礦工,這些煤都是從當地地主手中收上來的!</p>
聽到張家玉這么說,朱宏三怒道:“廢物,都是廢物。誰讓他們去買了,去搶!沒有礦工就抓當地越南人去挖,人手不夠去滅幾個村子。元子,你寫封信,交給付文龍,讓他這么辦!</p>
張家玉聽得冷汗直冒,心說這個楚王真是心狠手辣。雖然士大夫沒把越南人當人,但是這樣就為了挖礦就是滅人村子的事他們還干不出來。</p>
朱宏三說完想了想,自己拿出紙筆寫了封信,交給張家玉說道:“那這封信也一起交給王進寶!</p>
張家玉沒敢看信上的內容,連忙低頭答應。</p>
朱宏三問道:“元子,還有什么情況,一起說吧!</p>
張家看了看手中的資料,說道:“其他的都是好消息了。廣州府馮知府說已經選定地址,準備在東門外依照東莞發開區的模式建設廣州開發區,同時廣州城內的改造也已經開始,預計明年五月廣州就能大變樣!</p>
“還有肇慶府,徐知府那邊也一切順利,先期已經開發出五十萬畝的荒地,現在有二十萬流民已經分到了地。每戶分得二十畝土地,規定前三年要交七成的地租,后七年交三成,十年后土地歸流民所有,所以現在流民的生產熱情都很高!</p>
終于聽到點好消息了,朱宏三說道:“給徐大立寫信,讓他不要全部種土豆和玉米,這東西有其他府縣種就夠了。他那主要搞桑基魚塘,畢竟生絲要比土豆值錢的多。還有馮自用那里和他說千萬不要照搬東莞的模式,讓他考察好廣州適合發展什么!</p>
張家玉連連點頭,把朱宏三說的都記了下來。</p>
</p>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