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明末錦繡 正文 第四百三十七章 援軍來了

作者/有限無敵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當這些白牙喇生力軍的加入,城頭爭奪戰起了變化。戰局一點一點向不利于明軍的方向發展。</p>

    金聲桓看到這樣知道大勢已去,自己的防線崩潰只是遲早的事。想到這金聲桓看了看城里自己家的方向,不知道兒子金道明能不能帶著兩個孫兒逃出生天。</p>

    經過一夜的苦戰明軍損失慘重,金聲桓看到一個個跟隨自己多年的老兄弟死去心中悲傷。反正已經這樣,家里都已經安排好了,自己還是了斷為好,省的落到清軍手里生不如死。</p>

    想到這金聲桓就要橫刀抹脖子,剛要動手就被邊上的親兵拉住。</p>

    “大帥,你看那邊是什么?”</p>

    金聲桓順著親兵所指方向望去,隱隱約約聽到了鼓聲。</p>

    現在天色已經放亮,現在節氣正是深秋,所以早上霧水很大。整個南昌周圍籠罩在一片大霧中,一里地外根本看不到人影。</p>

    雖然看不到人影,但是鼓聲和軍號聲卻是能聽到。金聲桓一聽大喜,這種特殊的鼓聲正是廣東新軍那種小鼓發出的,看來是援兵到了。</p>

    大概是城外的清軍也得到了消息,本來已經在城墻上占盡上風的清軍紛紛退了下去,已經筋疲力盡的明軍看到清軍退去,一個個連歡呼的力氣都沒有,坐在地上大口的喘氣。</p>

    何洛會本來眼看就要勝利了,不知道為何譚泰派人通知自己撤退。滿身是血的何洛會回到大營,看到譚泰問道:“大將軍,我就要占領德勝門了,為何讓我下來!”</p>

    譚泰鐵青著臉,說道:“剛才傳來消息,昆都的五萬蒙古騎兵不知道被什么人擊敗,全軍覆沒,只有不到兩千人跑了回來!”</p>

    何洛會大吃一驚,五萬人的騎兵說沒就沒了?對方的是什么人?</p>

    “大將軍,昆都好酒貪杯,不會是他喝多了假傳情報吧!”</p>

    譚泰搖了搖頭,“昆都是好酒,但是這種大事我相信他不會不知道輕重!現在先不要下定論,十王也知道消息,正在大帳中聚將,咱們快去吧!”</p>

    何洛會跟著譚泰來到多鐸的大帳中,外圍失敗的消息對多鐸影響很大,本來就灰白的面色更如白紙一樣。多鐸這個時候正在詢問前方逃回來的一個蒙古千夫長,正是他帶回來昆都失敗的消息。</p>

    戰事進展不順,多鐸也十分著急,強撐著身體問道:“你說說怎么回事!為什么五萬人馬不到一個時辰都丟光了!還有昆都呢?”</p>

    那個千夫長戰戰兢兢的說道:“回稟尊敬的十王殿下,我們蒙古人接到軍令后在昆都統領的帶領下駐扎在南昌十五里外的生米渡,到半夜時也沒有什么情況,昆都統領就叫了幾個萬夫長去他那喝酒。可是在快天亮的時候一個外出巡邏的千人隊回來報告,發現大批軍隊行軍的跡象,昆都統領借著酒勁帶上全體人馬準備打一場勝仗,誰想到就在生米渡口,明軍戰船趁著大霧沖出,他們的火炮十分厲害,每一炮就能打倒我們十幾個戰士。昆都統領本來想趁明軍立足未穩消滅他們,沒想到就在江邊被明軍的火炮擊中,尸骨無存!其他的兄弟看沒辦法打都逃了,小人深受皇恩,回來給十王報急!”</p>

    多鐸和帳中將領們一聽才放下心來,原來昆都的五萬人馬并不是全殲,而是被打散了。滿清將領都知道這些蒙古人什么尿性,現在的蒙古軍隊可沒有他們老祖宗成吉思汗時那么能打,也就騎射功夫強些,戰場搏斗可能還不如漢軍旗。所以大家都以為五萬蒙古人都被明軍打個措手不及,在統兵的昆都死后才鳥獸散了。</p>

    多鐸放下心來,接著問道:“你看清對面是那里的明軍了嗎?打的什么旗號?”</p>

    “當時天黑,并且江面上起大霧,小人實在沒看清,只是看到江面上都是戰船,最大的幾艘有南昌城墻那么高!”</p>

    此話一出讓多鐸心中一動,難道是廣東明軍水師來了?他作為滿清的高層可是知道當年長江口的大戰,上百艘清軍戰艦都對付不了明軍五艘海船,并且在江陰還被人家抵近射擊,打死了一個親王一個貝勒。當時的大船正是那種船舷和城墻一樣高的大海船,難道這次從長江來到南昌了?</p>

    多鐸想了想不可能,長江口距離南昌這里上千里,沿途都是清軍控制區,不可能都打到門口了自己還沒接到消息。更何況那種大海船吃水深,在長江上還能航行,進入鄱陽湖水系根本無法動彈。多鐸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所以然,索性不想了,想什么也不如打一仗,現在南昌戰事正處在關鍵時刻,如果不消除明軍援軍這個外患自己就會處于腹背受敵的境地。</p>

    正在多鐸沉思的時候,外面傳令兵來報,在永和門外五里處發現大批身穿奇怪衣服的軍隊,打著正是明軍的旗號。</p>

    多鐸聽傳令兵這么說心中大喜,他正是害怕明軍在江邊依托巨艦的火力,這樣自己這邊可不好對付,很有可能讓南昌城里的明軍突圍成功。可是沒想到對面明軍的將領不知道怎么了,竟然棄舟登岸,想要和自己來一場野戰,他不知道我八旗健兒打野戰沒怕過人嗎?</p>

    “對面的明軍有多少人?”</p>

    “回十王殿下,大霧還沒散,還看的不清晰,但是目前看不到兩萬人!”</p>

    營中眾將一聽只有兩萬人不禁鼓噪起來。</p>

    “殿下,只有兩萬人,請給末將兩萬人馬,末將定去取來明將的首級!”</p>

    “殿下,給我一萬人就行!”</p>

    看著各位將領紛紛要請戰,多鐸揮了揮手,讓這幫家伙停止喧嘩。</p>

    “譚泰,你帶領何洛會等將領將南昌圍住,不要讓城里明軍沖出來讓我軍腹背受敵!城外的明軍我親自對付!”</p>

    譚泰一聽多鐸要親自動手,趕緊問道:“十王,這種小事還是讓末將去吧,您的身體。。。”</p>

    多鐸笑了一下,說道:“我這身體估計不行了,南昌這仗打完把大軍交給你,我要回北京養病,這次戰斗就算是我的終戰吧!”</p>

    譚泰聽多鐸這么說也沒辦法,只有抱拳答應。多鐸沒有調動圍城的軍隊,只是將預備隊的兩萬兩白旗精銳和一萬蒙古騎兵一萬漢軍旗帶上,這在多鐸眼中已經完全能對付那兩萬廣東的明軍了。</p>

    等到多鐸準備好已經到了辰時,也就是后世早上七八點鐘(古代時辰說的費勁,以后都按后世二十四小時算),這個時候太陽升起,南昌城外的大霧已經散去。城里城外的明軍和清軍都能看到站在永和門外五里處的廣東明軍。</p>

    廣東明軍大約不到兩萬人,排成十六個方隊,每個方隊前面有五隊火槍兵,后面不遠處是火炮部隊。現在明軍隊形已經展開,身上穿的上紅下藍軍裝在早上的太陽照耀下,分外好看。</p>

    援軍的到來讓南昌城里的守軍士氣大振,加上清軍停止了攻城,沒有守城任務的文官紛紛跑到永和門上觀看,就連德勝門的指揮官金聲桓也來了。</p>

    湖廣督師姜曰廣正在看熱鬧,沒想到金聲桓也來了,趕緊問道:“郡王,你怎么來了?德勝門那邊怎么辦?”</p>

    “姜大人放心,那邊我已經交代了副將,現在清軍的全部注意力都在廣東新軍身上,不會攻城的!”</p>

    “既然如此那我們是不是派兵出去接應一下援軍?”</p>

    聽姜曰廣讓自己出去接應,金聲桓趕緊大搖其頭,上次自己好容易攢起來的五千騎兵出城連個浪花都沒激起,現在他哪敢在出城去!</p>

    “姜大人萬萬不可,韃子賊酋多鐸十分狡詐,肯定想到我軍能出城接應,必定在城外設置好陷阱,還是不要出城為好!”</p>

    姜曰廣想了想也是,半個月前的騎兵對決他可是親眼所見,可是城外的援軍近在眼前,不出去還不好。</p>

    “郡王,你說廣東新軍能有多大勝算!”</p>

    這句話可是問對人了,金聲桓可是在贛州吃過廣東新軍的大虧,不過那種丟人的事金聲桓不想多提,現在聽姜曰廣這么問只好說道:“小王估計勝負五五之數,如果清軍只有幾萬人大概廣東新軍能借著火器犀利取勝,可是現在對面的清軍足足有十幾萬人,而廣東新軍只有不到兩萬人,所以末將不看好廣東新軍!”</p>

    金聲桓和王得仁的手下都是廣東新軍的手下敗將,他們也紛紛點頭同意自己大帥的看法,也不看好新軍能取勝。</p>

    姜曰廣看到自己這方都不抱勝利的希望,心中那股援軍來了的喜悅被沖的一絲都沒有了。張家玉的信上不是說好五萬大軍嗎?怎么只有不到兩萬人?還有張家玉不是說在十五日就能趕到南昌,為何今天都二十一日了才到?</p>

    就在姜曰廣在城里發牢騷的時候,城外山崗上的張家玉心情也不好,他是個文官,對廣東新軍的戰斗力不了解。在張家玉的策劃中他準備依托自己在贛州建的幾艘小炮艇,然后在南昌水門打開缺口,讓援軍入城,只要贛江上的交通線不斷,滿清對南昌的圍困注定要失敗。可是沒想到馬昆和馬如風倒是信心滿滿,準備在城外和名滿天下的八旗勁旅來一次堂堂正正的對決。</p>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康县| 汽车| 开封县| 大同县| 襄樊市| 屯昌县| 宝清县| 莱芜市| 安溪县| 化隆| 南江县| 大厂| 弥勒县| 锦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乌鲁木齐县| 伊宁市| 揭东县| 佛冈县| 安溪县| 安泽县| 谷城县| 峨眉山市| 柳林县| 泌阳县| 自治县| 翼城县| 尖扎县| 博乐市| 定结县| 望都县| 澎湖县| 阿克陶县| 察哈| 合山市| 禹城市| 阜城县| 顺昌县| 同心县| 衡阳县| 益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