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書友“泰坦六”的捧場!)
侯爵以后就是伯爵,也是人數最多的一群,這些伯爵和公爵伯爵一樣,也是分為文武。
文臣這邊第一人就是財政部尚書陳子龍,雖然是伯爵第一人但是陳子龍心中十分不滿意。原因很簡單,如果按照跟隨朱宏三時間的遠近,自己應該是僅次于四大謀士的文臣。陳子龍在湖廣武昌就認的朱宏三,并且很受朱宏三器重,應該在排位上列為侯爵第一人,遠在龔大成以前。
如果按照官職來算,陳子龍是尚書,龔大成只是個布政使,布政使都能封侯那自己最起碼也應該是侯爵。就在朝中傳出風聲皇帝要封爵時,陳子龍原本自己肯定是侯爵,但是那知道自己最后只評個伯爵,還是流爵,還沒有食邑。
陳子龍得到消息后馬上就去找了馬明遠,雖然陳子龍對這種封爵并不看重,但是自己應得的還不爭取,是不是有些傻了!
馬明遠看到怒氣沖沖的陳子龍,聽完他的陳述后給出了合理的解釋。道理很簡單,陳子龍雖然早在武昌就認識皇帝,但是當年皇帝挽留你時你并沒有留下,而是為了科舉又回到南直隸讀書,等正式參加朱宏三集團那時朱宏三已經監國了。
陳子龍在弘光二年才隨著兵敗的魯王朱以海來到廣州,這種資歷你還想要什么?這種道理就像人家都是井岡山時期、紅軍時期的干部,建國后自然是元帥大將,你一個抗日戰爭時期的干部,給你個少將就不錯了,還要什么自行車?
同時馬明遠還將屎盆子扣在佟養甲腦袋上,現在內閣中馬明遠不是一言堂,還有攪屎棍佟養甲。人家佟養甲的侄子佟圖昌可是井岡山干部,早在武昌就跟隨皇帝陛下,人家都高風亮節只被封個伯爵,你陳子龍就不要不識抬舉了!
陳子龍聽馬明遠這么說也沒辦法,馬明遠說的很對,按照資歷佟圖昌要比陳子龍強上許多,就是軍功也要比陳子龍多上不少。福建策反李成棟、帶隊去北方和滿清和談,這種功勞根本不是陳子龍一個后方官吏能比的,所以陳子龍在想開后也就認命了。
站在陳子龍身邊的正是倒霉蛋佟圖昌,其實按照佟圖昌的功勞完全可以封侯,但是佟養甲系統中已經有了一個公爵兩個侯爵了,在多一個侯爵實在不妥,所以佟養甲壓制自己的侄子接受這個伯爵。佟圖昌沒辦法只能接受現實,不過佟圖昌還是一肚子悶氣。
文官這邊伯爵除了這二人外在沒有重量級人物,剩下都是當年在東莞的一些底層官吏。錢謙益等投降官員根本不在這次封爵之中,不管你是什么關系和職務,有了污點那就半點希望都沒有。
武將這邊封為伯爵的都是當年跟隨朱宏三的一些戰士,經過這十多年的戰爭都成長為中層軍官。但是在武將伯爵中還有一個大人物,那就是二師師長姜鵬舉。
姜鵬舉出身第二批教導隊,還是教導隊中的中堅力量,同時現在的官職是師長,這種身份地位肯定是個侯爵。一開始姜鵬舉也是這么以為的,公爵他不敢妄想,侯爵絕對沒問題。
但是等候消息公布姜鵬舉傻了眼,和他同等資歷的都是侯爵,就他自己一人被封為伯爵。姜鵬舉看到這個消息后馬上就去找了大哥趙國棟,那知道見到趙國棟后姜鵬舉還沒說話呢就被趙國棟大罵一頓。
姜鵬舉沒被封為侯爵道理很簡單,你當年犯過錯誤。事情嗎就是當年姜鵬舉在南直隸強奸小寡婦那點破事,不過現在可就成了罪狀。你姜鵬舉以前是牛逼不假,什么教導隊出身,給皇帝陛下當過衛士,還在信陽城頭血戰。但是你在北伐一開始時只是個連長,按照這個資歷來算你姜鵬舉被封為伯爵都有些高了,按照內閣的意思給個錦衣衛千戶的榮譽職位就不錯了。最后是皇帝看在姜鵬舉有大功的份上,才將姜鵬舉提拔到伯爵。
姜鵬舉知道是內閣那些臭老九使壞后,氣的大罵馬明遠,站起身來就要去找秦王朱江幫忙說話。那知道姜鵬舉剛要走就被趙國棟拉住反正給了他兩個嘴巴。
趙國棟道理很簡單,現在秦王自身都難保,你去給添什么亂?還不滾回去當你的伯爵。
姜鵬舉滿懷怒氣的離開趙國棟府上,站在街頭姜鵬舉發誓,自己將來一定要當公爵,讓那幫臭老九看看,老子不是吃素的!姜鵬舉不知道的是,他這番信心,將來為秦王朱江帶來了大麻煩。
姜鵬舉沒辦法只好老實的當伯爵,不過心中實在生氣,看了一眼邊上的一個團長,低聲罵道:“你娘的,你是什么東西,離老子遠點!”
那個團長知道姜鵬舉因為什么生氣,也不來惹他這個刺頭,將位置往邊上挪了挪,離姜鵬舉這個倒霉鬼遠點。
這一百零七人站在午門外等候大典開始,時間過得很快,一會兒的功夫太陽升起來,接著午門大開,由三千大漢將軍組成的禮儀隊伍出來站在門口。宮中的大太監李承恩是今天的主持人,他先站在門口宣讀皇帝朱宏三的圣旨,然后高喊“大典開始!”
一百零七人的隊伍分為九列,每一列都有一個公爵帶領,魚貫從午門進入。
為了今天這次大典,朱宏三可是花了很多銀子將北京皇城整修一遍,作為三大殿第一的奉天殿也被重新粉刷一遍,里里外外偷著喜慶。
今天因為是大典,所以只有皇帝能走的奉天門今天大開,皇帝特別下旨,讓這些功臣從奉天門正門進入。
進入奉天門就是奉天殿前廣場,也是宮城中最大的一片廣場。一百零七個功臣在九個公爵的帶領下來到臺階下,在這里肅然站立,等候皇帝的圣旨。
這時太監李承恩再次出來,在念了一份祭天圣旨后,接下來就是冊封圣旨了。
第一份圣旨是冊封九位公爵,大家聽到給馬明遠食邑一萬戶的時候心中都是羨慕嫉妒恨,萬戶啊!中國歷史上也沒有幾個!
第二份圣旨是冊封侯爵的圣旨,第三份是冊封伯爵的,最后一封是冊封其他榮譽職位的,比如說什么錦衣衛都督,錦衣衛僉事,錦衣衛千戶等等。
每念完一份圣旨,被念到名字的功臣就要跪下謝恩,然后接受圣旨和丹書鐵劵,最后跟隨禮儀官進入奉天殿。一百多人這一番折騰下已經到了中午。
圣旨都宣讀完畢,朱宏三看著站在大殿中的這些人,這里面跟著自己從湖廣起兵的占了八成,看著熟悉的面孔朱宏三真是浮想聯翩啊!
當年朱宏三穿越過來只是一個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偏遠宗室,唯一的作用就是混吃等死,不過好在自己知道這個國家的歷史走向,這才能在武昌組織隊伍逃出升天。原本朱宏三也沒什么雄心大志,只是想組織一支自己的武裝,實在不行逃到南洋也行。但是哪想到祖宗保佑,最后自己竟然成事了,占了北京驅除了滿清成了中興明君。
想到這朱宏三滿懷感慨的說道:“朕從武昌起兵,當時只有數百人,那時根本沒想到能搞出這么大一番事業!當時朕想的是活命,能活一天算一天!如果當時有人和朕說,你將來能占領北京成為中興之主,朕一定將那個家伙打成半身不遂!”
聽朱宏三這么說下面人一片大笑,文官還好說,都是知識分子,只是微笑而已。可是武將們就不同了,這幫家伙當年要不是土匪、要不是南下的流民,最好的也就是武昌本地的自耕農,還有幾個根本就是武昌縣城中的混混。他們有什么文化?
現在聽皇帝這么說幾個屁*眼兒比心大的家伙咧著大嘴說道:“陛下,別說陛下沒想到,我們也沒想到!當年老。。當年末將只是南下的流民,飯都吃不飽,那里能想到就在十幾年后,自己也能和徐達、常遇春他們一樣裂土封侯呢?”
這個家伙口無遮攔,弄得文臣一個個側目,但是皇帝朱宏三十分愛聽。
“你們說的對,老子當年沒想到,你們更沒想到!老子今天能有這份基業,你們的功勞占了大半!所以老子希望你們,不要學習前朝那些功臣勛貴,一定要將勇武傳下去,如果將來碰到什么戰亂,還需要你們,或者是你們的子孫為朕作戰!”
文官們聽皇帝這么說,一個個躬身說道:“請陛下放心,臣等必定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不負陛下圣恩!”
那些武將沒這么高的文化,一個個高喊道:“請陛下放心,將來那個地方有戰事,只要我們這幫老家伙活著一天,我們就要沖在最前線,就算我們都死光了,還有我們的兒子、孫子接著為陛下效死!”
聽這些人這么說朱宏三心中十分高興,站起來說道:“好!朕答應你們!只要你們不負朕,朕必定不負你們!你們和你們的子孫將與國同修!李承恩!傳旨下去,在武英殿建一座功臣樓,將朕和朕的一百零七個功臣畫像掛在里面,讓朕的后代們記住,他們能有皇帝做全是這些功臣打下來的,不要忘本!”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