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芝龍投靠滿清后他的海盜集團就散伙了,同時因為鄭芝龍并沒有指定接班人,所以原本龐大的鄭氏海盜集團分裂成了三幫。得到叔叔鄭鴻奎擁護,在安平站住腳的鄭成功,還有盤踞浙江外島的鄭芝豹,最后一幫就是占領金門廈門的鄭聯、鄭采兄弟。
所以鄭成功并不是接手父親的家業,而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在鄭芝龍投降滿清后,鄭成功和父親決裂,帶著五十多人逃回安平老家,投奔了叔叔鄭鴻奎。
鄭成功返回安平以后,他加強了自身力量的積聚,廣泛召募文武人才。在他的感召下,原浙江巡撫盧若騰、進士葉翼云、舉人陳鼎等相繼而來。鄭成功對他們禮敬有加,待如上賓,每遇重大事情都征求他們的意見,逐漸形成了一個政治上參與決策,聯絡各地抗清勢力和治理地方的文官幕僚班子。同時憑借他在隆武朝廷內的地位和鄭芝龍的舊關系,招集兵將,不斷擴大自己的軍事實力。
鄭成功的部將主要來自四個方面:一是跟隨他起兵的少數將領,如洪旭等人;二是福建沿海應募而來的有志之士,如海澄人甘輝、漳浦人藍登等;三是不愿跟隨鄭芝龍降清的將領,如施瑯、洪習山、黃廷等;四是清朝派駐東南沿海的少數仍懷故國之思的將領領兵來歸。
鄭成功對于這些不同出身的將領大體上能做到一視同仁,惟才是舉。特別是在軍事組織上作了精心的改編,防止了將領擁兵自雄、飛揚跋扈的局面。這是他總結了弘光、隆武以來朝廷姑息養奸教訓而采取的堅決措施。正是由于建立了極為嚴格的軍事組織和紀律,鄭成功才成為一位真正的統帥,而不是虛有其名的富二代。
這時鄭成功雖然消滅了自己叔叔鄭芝豹,將原本屬于鄭芝龍的勢力收回大半,但是還有一部分精兵在族兄鄭聯、鄭采手中(有的史料說鄭聯鄭采是鄭成功的叔叔,但是這種關系和本書關聯不大,本書就不深究了)。同時鄭聯鄭采可不是狗屁不是的鄭芝豹,這二人對鄭成功很是忌憚,不管鄭成功如何宣召二人都不去臺灣見面。
在幾年前鄭成功攻占臺灣赤嵌城,鄭聯還將鄭成功的糧道給斷了,沒辦法鄭成功只能在臺灣一邊種地開荒一邊和荷蘭人打仗,一共用了十個月的時間才攻下赤嵌城,所以鄭成功心中恨死了鄭聯鄭采二人。在歷史上鄭聯鄭采這二人也沒得了好下場。
鄭成功在臺灣站穩腳跟后,在兵力上,他已經在鄭氏集團中嶄露頭角,鄭成功暗自決心首先要像他的父親鄭芝龍一樣成為鄭氏集團公認的霸主。
鄭成功采納施郎的建議,以親親通好為名,先給鄭聯送去稻米一千石,要求鄭聯讓自己的軍隊登岸。鄭聯正因為缺糧發愁,又認為鄭成功畢竟是自家人,爽快地答應了。等鄭成功軍全部到達廈門,突然將鄭聯部士卒繳械,隨即捕殺鄭聯。鄭聯的部將陳俸、藍衍、吳豪等人都被收編。鄭彩部下將領楊朝棟、王勝、楊權、蔡新等人也在鄭成功的招徠下,紛紛歸降。鄭彩失去了兵權,沒辦法只要回安平老家養老。
不過這個時空因為大陸上還有一個比滿清更加強大的神武政權,所以在共同的壓力下鄭氏集團還保留著表面上的團結。
楊朝回家后準備船只,先去了廈門。鄭家水師掌管泉州外海,不去廈門領取路條根本出不了海。
楊朝是鄭家老人,并且這幾年還為鄭聯走私糧食,所以鄭聯手下的士兵大部分都認得楊朝。
楊朝的船一靠上廈門碼頭,守衛碼頭上把總看到楊朝下船,上前施禮說道:“這不是楊老大嗎?怎么今天親自來了?”
楊朝不耐煩的說道:“老子今天有事,快帶我去見定遠伯!”
那個把總看到楊朝著急,不敢說笑,領著楊朝走進廈門城。
廈門城是洪武二十年建成,城周長四百二十九丈,有東南西北四個城門。廈門城不大,原本只有兩千余戶漁民住在這里,但是隨著大陸戰事激烈,很多沿海的漁民紛紛逃到廈門躲避戰火,所以現在廈門城里城外都是人,足足有上萬人。
楊朝來到城中的提督衙門,跟著報事的小兵進去拜見鄭聯。鄭聯三十多歲,長得如同地缸一樣,滿臉的水銹,一看就是常年在海上討生活之人。
鄭聯看到楊朝進來笑道:“楊老叔,今天怎么親自來了?”
楊朝并不想和鄭聯說實話,因為鄭聯鄭采兄弟并不是擁立永歷皇帝,而是擁立當年的隆武皇帝。
當年隆武皇帝死后,鄭芝龍勢力四分五裂,鄭聯鄭采還是繼續擁立隆武皇帝,隆武皇帝死后更是擁立邵武皇帝。而鄭成功就現實許多,在隆武皇帝死后馬上轉換門庭投了魯王朱以海,等朱以海被朱宏三弄死后更是直接投了永歷皇帝朱由榔。正因為兩幫勢力所屬不同,鄭聯鄭采才看不上鄭成功。
楊朝知道鄭氏集團內部的齷蹉事,所以今天根本不可能和鄭聯說實話,依著鄭聯火爆脾氣,要知道自己受朱宏三委托來勸降,肯定將自己扔如大海喂了鯊魚。
楊朝眼珠轉了轉說道:“鄭將軍,是這樣的,老夫年紀大了思念當年的老兄弟,想去臺灣看看何廷斌、楊英他們,請鄭將軍發下路條!”
鄭聯聽楊朝這么說嘿嘿笑道:“楊老大,都是本地狐貍你玩什么聊齋?思念兄弟?老子記得當年你和楊英他們的關系可不好!”
楊朝聽鄭聯不相信,沒辦法干笑道:“這不是年紀大了嗎!”
“放屁,楊老大你不說實話今天就不要出海了!來人,將楊老大送回泉州!”
門外有士兵進來就要請楊朝出去,楊朝趕緊說道:“鄭將軍,實話跟你說了吧!老夫這次去臺灣是受黃老夫人所托,老夫人年紀大了,想要去臺灣看看兒子!
黃老夫人是鄭芝龍的妾室,也是鄭成功異母弟弟鄭恩、鄭蔭的親娘。當然也是鄭聯和鄭采的干娘,這幾年一直在安平老宅養老。(歷史上也是如此,不止鄭芝龍的幾個小老婆,就是鄭鴻奎年老后也回到安平養老。本人實在懷疑,依著滿清的尿性竟然能放過鄭成功的家人。
鄭聯聽楊朝這么說才相信大半,鄭聯罵道:“干娘要見我兄弟你為什么不說實話?老子和大木不對付但是對干娘可孝順的緊!”
楊朝趕緊點頭哈腰的說道:“主要是老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老夫不知道大將軍原本這么寬宏大量,都是老夫的錯!”
鄭聯看了看楊朝,對身邊的書辦說道:“好了,給他路條吧!”
路條是一面小旗,上面寫著一個鄭字,這也是當年鄭芝龍發明的,當年這一個路條就要收取上千兩白銀,有了這個就可以保你的船只在東南沿海暢通無助。
不過那是鄭芝龍最輝煌的時候,現在這個路條出了泉州外海就不好使了,更別說到朱宏三大艦隊盤踞的南洋了。
楊朝出了提督衙門,一邊走一邊心中大罵:鄭聯你是個什么東西,當年你只不過是鄭一官手下的一條狗,現在有了些兵馬就人五人六的,我呸!
楊朝算是當年和鄭芝龍一起起家的老兄弟,但是時過境遷,你楊朝現在只是一個富家翁,人家鄭聯卻是盤踞廈門的軍閥,這怎么能比呢?
楊朝出來后將小旗交給船上的水手,然后掛在桅桿上,接著開船出海。
經過金門料羅頭的時候,一艘鄭家海船靠了過來,看見桅桿上的小旗后又駛開了。雖然鄭家風光不再,東南亞海面上在無鄭家旗號,但是在這泉州外海還是管用的。
楊朝的船出了泉州外海,進入臺灣海峽。
臺灣海峽長約八百里,以明代風帆船的速度要航行兩天至三天。不過在老天早已經在中間準備了補給點,這就是距離臺南一百里的澎湖。
澎湖在后世是一個美好的地方,還有一首歌曲“外婆的澎湖灣”來解說澎湖美麗的風光,但是在明代澎湖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澎湖在漢代就已經被人發現,當時只是一些漁民歇腳的地方。后來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澎湖列島逐漸成為臺灣海峽兩岸交通的跳板。它有良好的港灣,是臺灣海峽中各種船只活動的集匯點。澎湖于宋代已正式收入中國版圖,當時福建泉州已有人移居澎湖。
現在澎湖這里成了鄭成功的前哨站,鄭成功在澎湖這里設立巡檢司,用來檢查來往船只。
到了自己地頭楊朝一改鄭聯面前的懦弱,在碼頭上拉過一個兵丁說道:“快,快給我補給淡水,我要馬上去承天府!”
承天府就是鄭成功占領的赤嵌城,也是后世的臺南。鄭成功占領赤嵌城后將這里改成承天府,下設天興、萬年二縣,并增添澎湖、南路與北路三個司。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m.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