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林反復看了幾個石像,見每個石像上刻畫的東西都一樣,就側過臉來問我:“上面刻的東西,你認識嗎?”
我點了一下頭:“石像上的山叫鐘山,盤在山體上的人面蛇,就是鐘山的山神燭龍,也有人叫他燭九陰!
現如今,大部分人對燭九陰的了解,大概也只限于《山海經》上的記載:“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在無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實際上在遠古時代,很多部落都曾將燭龍當作自己的圖騰。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因為這些部落大多相隔甚遠,那時候交通極不發達,山這一邊的部落,不可能知道山另一邊的部落使用了什么樣的圖騰,可他們竟然用同樣的生靈來作為自己的圖騰,那就只剩下唯一一個合理的解釋了,那就是這種生靈確實存在過,而且很多部落的人都見過它。
早在我得到煉骨皿之前,其實我對燭龍的了解也很有限,直到我在煉骨皿的幻境中見到了火靈兒。
孫路遠曾說,火靈兒就是燭龍身上的一顆鱗片所化,我因此對燭龍產生了興趣,回家以后翻閱了大量古籍,卻發現很多古書中都認為燭龍真實存在過,而“諸部以燭圖當祭,或萬里而圖,千里而祭”(很多部落以燭龍作為圖騰,有的部落相隔萬里卻使用同樣的圖騰,有些部落相隔千里卻使用同樣的祭祀禮儀),則成了燭龍存在過的最有力證據。
每一尊石像都刻畫了鐘山和燭龍,似乎意味著,女媧氏族供奉的神靈也是燭龍。
這時黃玉忠突然開口提醒我:“前面的石壁上有字!
我和吳林幾乎同一時間將手電打向了前方的道壁,確實看到幾十米外的石壁上排布著密集的坑洼,但看不清那些小洼到底是不是刻在石頭上的文字。
黃玉忠再次開口道:“刻在墻上的字,和鬼門上的字很像!
鬼文?
先是鬼門的門槽,現在又是鬼文,仙人洞和陰曹之間,似乎有著某種我無法看穿的聯系。
我立即端著手電朝那片石壁湊了過去,吳林緊緊跟在我身后,在我端著手電朝石壁上觀望的時候,他還囑咐后面的人保持警戒。
黃玉忠說得沒錯,石壁上確實刻滿了鬼文,看著這些文字描繪出來的內容,我心里就忍不住一下一下地發顫。
我說不清仙人洞、仙人墓和陰曹地府有什么聯系,但我現在可以肯定,它們和不周山之間確實有著極深的淵源。
這些鬼文中,有一部分洛成己留下的,當初他被沉入壟山水潭的時候根本沒死透,只不過是想借著村民之手,將他送入仙人墓。
另一部分則是姚廣孝留下來的,他曾經深入到仙人墓深處,看到了隱藏在那里的終極秘密,出來以后,他就將自己的見聞寫了下來,算是對洛成己的一種補充,在刻文的最后,是姚廣孝對外來者的規勸,他說,如果外來者能看懂石壁上的鬼文,就說明對方是有緣人,既然有緣人已經知道仙人墓的秘密,“再進無意,速退。若執入,十死無生”。
再往前走已經沒有意義,盡快離開。如果執意深入,必將十死無生。
洛成己在這片鬼文的開頭寫到,他進入仙人墓以后,就立即安置了被不周山留在墓中的九十八具陰尸,然后他來到尸守樹樹頂,放出了壓骨棺中的千年老尸,并將壓棺的石蓋重新蓋上去,以防棺中邪氣外溢。
按說當年洛成己應該是孤身一人進入仙人墓的吧,那么重的石蓋,他究竟是如何移動的,為何他放出了古尸卻依然能安然無恙,古尸又去了哪里,這些都是我無法解開的謎團。
后來洛成己刻下的內容就比較亂了,結合姚廣孝刻下的另一半內容,我對整篇文字的信息做了一個大體的歸納。不過由于這些信息非常碎,即便是刻意去歸納總結,總結出來的內容還是會有些散亂。
文字中提到,女媧氏族、洛成己、姚廣孝都在仙人洞里做過布置,暉素石、照尸鏡,出自姚廣孝的手筆,鬼背蜣螂則是洛成己在壟山隱居的時候就養下的,而我們最后見到的尸守樹、養尸棺,則是女媧族人在五千年前就已經布置好的。
之前我找到的那盞金葉盞,其實是女媧族祭祀擔心古尸逃出仙人洞,特地留下來的鎮物,只不過這么多年過去,金葉盞上的靈韻已經消失,不再具備鎮尸的作用。
前后三批人,分別在仙人洞中進行大規模布置,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防仙人墓中的寶物失竊。
洛成己說,女媧氏族內部原本有兩個支系,一系曰“蛻”,一系曰“蜈”,蜈系掌握者女媧族代代相傳的巫術,這一系潛伏在有窮氏和有仍氏交界的地方,蛻系則守衛著祖先傳下來的寶物,他們潛藏在淮夷以西。
有窮氏和有仍氏都是上古時期的古老氏族,他們的交界處,正好就在泰山附近,我記得左有道的老家就在那一帶,吳林之前也說過,左有道的老家有一座亂墳山,山下也確實有女媧族生活過的痕跡。而淮夷以西,就是我們現在所處位置。
文中稱,“蛻”系守護的寶物,就是一罐燭龍血。
燭龍原本就是掌管天地陰陽的神靈,他睜眼的時候就是白天,這時候燭龍渾身上下充斥著精純陽氣,他一閉眼,人間就進入夜晚,此時的燭龍渾身上下極陰極寒。而女媧族人守衛的燭龍血,就是極陰極寒的大陰之血。
東漢末年,不周山門人曾成功進入仙人墓,并在那里找到了燭龍血,他們認定,上神留下的血液可以使人長生,于是將一百個奴仆帶進仙人墓,并逼迫這些奴仆飲下了燭龍血。
最后這一百名奴仆中只有兩個人活了下來,另外九十八人飲下燭龍血之后頃刻斃命,活下來的這兩個幸運兒,則被不周山門人當作神靈供奉了起來,他們確實得到了長生,但也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
文中說,長生者必須持續飲人血、吃人肉,才能保持人類的模樣,只要一段時間不喝血吃肉,他們的身上就會長出長毛,最后失去心智,變成毛僵一樣的怪物。長生者的后代雖說不吃人肉也能保持人形,但不吃人肉,他們的壽命就和常人一樣,在長生者的每一個后代身上,都具備一些異于常人的特殊能力。
洛成己就是長生者的后代。
當年的壟山,其實是不周山為長生者準備的一片“人田”,他們用各種方法將大量不法之徒聚集在這里,并在山中養殖了大量用邪氣浸潤過的動物,壟山一帶的土質不適宜耕種,當地人只能靠打獵維生,他們吃多了帶有邪氣的肉,全身上下自然也是邪氣盤生。
不周山感覺壟山居民身上的邪氣已經飽和,于是偷偷改了當地風水,讓山中鳥獸大量遷移,就在壟山居民眼看就要斷糧的時候,長生者化身糧商,明面上是前來救急,實際上,他是來收“人糧”了。
洛成己從來都沒有瘋,他一早就知道糧商的身份,而扮作糧商的長生者也正是因為忌憚洛成己,才遲遲沒有對人糧動手。
后來洛成己用自己畫人成鬼的手藝強行奪走長生者的魂魄,長生者因此殞命,洛成己竟也因此遭到了天譴,他一早就料到會有天譴降身,于是用老車木和牛皮給自己做了一口陰棺,目的是自己死后可以借陰棺尸變。
我之前說洛成己被沉入壟山水潭的時候還沒有死透,其實那時候他的陽壽已盡,只不過在沉入仙人墓的過程中,洛成己成功尸變,他身上畢竟有燭龍的血脈,即便成了邪尸,也能在一兩年內保持完整的心智。
洛成己進入仙人墓以后,就開始動手做出種種布置,以防不周山回到仙人墓尋找九十八具陰尸,文中說,那九十八具陰尸身上還有殘留的燭龍血,不周山極可能會回來找它們。
至于扮作糧商的長生者既然知道了洛成己的身份和能力,為什么沒有先下手為強,洛成己又是如何知道仙人墓和九十八具陰尸的存在,為了替天行道的洛成己會遭受天譴,像諸如此類的問題,文中并沒有給出答案,我也不好妄加推測。
不過文中還提到了兩件事,讓我很是在意。
文中說,每當長生者死亡的時候,鬼門就會顯世,當初壟山之所以出現大規模地質變動,就是因為鬼門突然出現在了地下,巨大的銅門頂破地底巖層引發地震,從陰曹傾瀉而出的磅礴陰氣又影響了壟山一帶的風水大勢,這才引起了地表風水結構突變。
而第二次地質變動,則是因為埋藏在地底的鬼門突然消失,導致了巖層結構和風水大勢又一次出現突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