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左有道似乎一早就知道樹冠上會出現這樣的東西,可他之前也只是站在很遠的地方朝青銅樹撒望,連鬼眼都無法辨認的東西,左有道是怎么發現它們的?
左有道反復在樹冠上大量了好幾遍,最后大概是因為無法看出掛飾本來的樣子,只能長嘆一口氣,將手電光轉到了別的地方。
我問左有道為什么對這些掛飾這么在意,左有道說,他在黃河口的龍王墓里也見過一棵鐵樹,樹上掛的東西,和這棵青銅樹上的掛實大小相近,輪廓好像也差不多,他說他心里有種很怪異的感覺,總覺得這個墓和黃河口的龍王墓是相連的。
從黃河口到這里,距離何止千里,這樣的兩座墓穴,怎么也不可能連通起來吧。
可左有道說話時語氣非常嚴肅,不像是在開玩笑,再說左有道本來也不是一個愛開玩笑的人。
看樣子,等回到地表以后,我們兩個確實有必要深聊一下這些年各自的經歷,我們兩個經歷的事兒,說不定有很多地方是相通的。
不周山和葬教的事兒,有可能也是相通的。
在這之后,我們又反復觀察了一下青銅樹,意外發現布滿樹皮的銅鹽下隱約泛著金子似的光澤。
我拿出工具,將樹皮上的銅鹽打磨掉,就見樹皮上竟人為鑲嵌了一張足有平米大小的金箔。
黃金的性質比青銅要穩定得多,這么多年過去,銅樹已經被潮蝕得不成樣子,可金箔幾乎光潔如出,就連箔面上淺顯的刻痕也得以完整地保留下來。
刻在金箔上的東西,是一張地底建筑的結構圖。
說實話看到這張圖的時候我心里就一下一下地顫,左有道端著手電的那只手也有些不穩,以至于落在金箔上的光線一直在不停地晃悠。
因為從圖紙上來看,許瞎子很可能在地底挖出了一個巨大的樹槽。
整個地底建筑全貌,其實就是一顆鏤空的生死樹,其體積之巨大,完全超出我的想象。
如今我和左有道所處的這條河脈,在地圖上被標注為“頂枝”,這里是整棵生死樹最頂端的一個小枝杈,而這樣的枝杈,只占據了整棵樹不到千分之一的體積。
左有道下意識地轉動手電,朝著黑暗深處打光,可怕的是光線竟然無法穿透這深邃的黑暗,就連我那可以在黑暗中看到方圓五百米內所有光景的鬼眼,也無法判斷出我們腳下的河脈到底有多長。
保守估計,這條河至少長于一公里,可它也只不過是“頂枝”的一部分,放在整個地穴結構中,所占據的空間不足千分之一。
這個地穴的有多深,東西南北的覆蓋面積又究竟有多大,都是無法想象的。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此巨大,如此復雜的地穴,絕不可能是人為建造出來的。
順著圖紙繼續向下看,能看到許瞎子在這個地穴里建造了五層暗房。
第一層被標注為“糧室”,應該是吃東西的地方。第四層曰“刑室”,這都好理解,但第二層和第三層的名字卻很怪異。
第二層叫做“狐室”,第三層叫“震室”。
難不成,許瞎子曾在地下二層圈養過狐貍?可震室又是什么意思?
另外從結構圖上看,第五層丹室沒有建完,許瞎子甚至沒來得及給這一層命名。
而在五層以下,就是深不見底的深淵,許瞎子甚至在深淵里刻了代表流風的圖樣。
這五層暗房的入地深度撐死也就是五六十米,而深淵的深度則完全不可想象。
左有道說:“不可能有這么深的地洞,這里的地質結構也承受不住這么大洞。”
的確,目前已知的最深的地洞也只有一萬兩千多米,而且那個機械洞非常窄,可金箔上描繪出的深淵,粗略估計也有兩萬米深。
如此巨大,如此深邃的地洞,根本就不應該存在于常理之中。
我和左有道望著這張金箔發了很長時間的呆,最后還是決定按照結構圖上標注出的路向深處走走看。
從結構圖上看,只要門順著河流走,就能抵達一個梯田狀的小瀑布,順著瀑布下去,拐上一片石灘,再一直朝石灘變窄的方向走,就能抵達暗房的入口。
河道彎彎曲曲,越往下走河道越開闊,起初水勢越來越緩慢,直到我們兩個蹚水走了兩公里左右,水勢變得急了一些,耳邊也回蕩起了清晰的落水聲。
在河道前方,確實出現了一個梯田狀的瀑布,瀑底的石頭一層疊著一層,乍看上去就像是一道巨大的天然石階。
瀑布下方是條更窄的河道,由于常年被落水沖刷,河道的源頭處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深的水潭。
越過這個水潭,就是金箔上提到的石灘了。
瀑布難不住我們,水潭我們也輕易地泅過去了,就在我們一前一后爬上石灘的時候,黑暗深處又傳來了驚雷般的炸響。
啪!
又是那種電火花打在金屬板上的聲音,只不過這一次它變得更加清晰,仿佛就貼著我們的腳底傳來的一樣。
這聲音剛一出現,我就感覺眼前忽地閃出一個影子,定睛一看,就見一個背脊嚴重彎曲的老人正站在石灘上,他背著手,拿側臉對我和左有道,我留意到他的眼眶上還有一道很厚的疤痕。
這個人影又是只出現了一瞬間,還沒等我和左有道做出反應,它便再次消失了。
在影子消失以后,左有道還特意端起手電,朝它剛才出現的位置掃了掃光。
“不是鬼物。”左有道放下手電,眉頭緊皺。
他這么一說我才意識到,現在左有道又能感應到炁場了,而我也確實能夠聞到潮氣浸入石頭發出的陳腐味道。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時候恢復嗅覺的。
我對左有道說:“弄不好這地方有個迷陣,咱們有可能是看到幻覺了。”
左有道搖頭:“不是幻象,如果這里布了陣法,我一定能感知到。”
如果不是幻象,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解釋剛剛出現的人影。
此地不宜久留,我和左有道不想多待,便順著石灘繼續前進。
隨著不斷前進,河道變得越來越寬,石灘則被水面擠得越來越窄,而且靠近石灘的水面一直在慢慢地顫動,好像有什么東西一直在水面下方輕微地震動。
可我們仔細查看過水下,什么都沒有。
順著石灘走了至少五公里,在我左眼的視野中終于出現了人工建造的東西,那是一座立在河灘上的破廟,建造方式完全和地面上的建筑一樣,潮氣已經徹底腐化了廟墻上的油,以至于整座廟看起來臟乎乎的。
但金箔上可沒說這地方還有座廟,只是說順著石灘一直走,就能見到暗房的入口。
湊到廟門前,我聳了聳鼻子,在濃郁的潮爛味兒中聞到了一絲明洪武年間的清香氣。
這座底下暗房是成化年間動工,可廟的建造時間卻早了百年左右。
難道在明朝剛剛建立的時候,就有人在這里動過土,要么就是許瞎子在建造地底暗房的時候,從地上搬了這么一座廟進來?
從外表上看,這座廟除了陳舊好像沒有值得注意的地方,可廟里頭幾乎空空如也,唯獨在正對門的地方壘了一口石井。
誰會把井口立在屋里?真是怪了。
自打看到那口井以后,左有道的臉色就變得非常難看,我問他怎么說,他也只是說:“等出去以后再詳細告訴你。”
我們兩個湊到井口看了看,就見井下連著一條看不到盡頭的狹長石階,順著這里下去,應該就能進入暗房了。
在準備下井之前,左有道提醒我:“地底有一股帶著血煞的尸氣,小心點。”
我站在井口的時候什么邪氣都感應不到,可左有道既然這么說了,我也只能沖他點點頭。
起初我以為,井下的石階就是一路傾斜著延伸下去了,可走了一段路以后,才發現這條石階就像是建在了一座地下暗山上,竟常常出現或上或下的坡道,階梯兩側可不是墻壁,而是空洞幽怨的黑暗,我們也不知道在那些黑暗里潛藏著什么。
由于在這種極為空洞繁復的路上走得時間太久,我的腦殼漸漸變空了,整個人好像都變得傻愣愣的。
也不知道就這么走了多遠,石階開始以盤旋的方式向下延伸,我們盤旋下行了五六米,終于進入了一條封閉的螺旋形隧道,用來搭建道壁的石磚看起來有點眼熟。
前方的左有道突然停了下來,看到他的動作,我也馬上駐足,問一句:“有情況?”
左有道說:“你不覺得這里的邪氣很熟悉嗎?”
“我還感應不到邪氣。”
“你還記得咱們在地下裂谷見到的那根大石柱嗎?”
他這么一說我才想起來,我們在地下裂谷的行走的時候,確實發現了一根邪氣四溢的空心柱。
用來壘柱的青磚,和用來搭建這條螺旋隧道的磚,不論是形狀大小,還是從上面散發出的年代氣息都別無二致。
合著我們走了一大圈,又回到泅水蕩下方了?
可是回想一下可在金箔上的那張地圖,我們現在應該離泅水蕩很遠了才對啊。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