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節這個故事非常可怕,但也充滿了不確定性,而且在之前也多次出現過這個概念,并深度分析了這種概念于火雞,或者于人類是否構成確定威脅和考量意義的問題。
火雞不知道感恩節,但感恩節意味著一些火雞群體的滅亡,它們將被送往工廠,然后經過烹飪端上人類的餐桌。
可是火雞并不會因為感恩節而消失,因為只要人類還存在,感恩節還存在,火雞就會繼續存在,這時候再看感恩節,它似乎成了火雞實現雞生崇高價值的終極目標。
起碼人工飼養火雞的目的在于此,我們總不能圣母心泛濫的去喂養一群注定要老死在雞舍里,一生都沒能實現自我價值的火雞對吧?
……
對于此,游格格在書中也是這么認為的。
人類思考感恩節不應只看到感恩節血腥的一面,還應當警醒這種概念背后引申的意義,那就是人類的價值實現在哪里?
……
這也是整部《自由覺悟》的最后一部分內容。
“超越星辰”
在這里,游格格給出了許多問題。
其中卓知雯做了詳細記錄的有五個。
第一個問題是“人類于世界的價值體現在何處?”
這里游格格提到的世界并不只是人類世界,因為按照我們目前的社會整體意識而言,實現自身于社會的價值的選擇和方向是非常之多的。
你可以扮演很多角色,比如出色的員工、孝順的兒女、偉大的父母、忠貞的伴侶、杰出的科學家、愛國的志士等等。
但總結起來,個人的價值永遠是服務于人類社會自身的。
這與地球整體生態而言是有著天壤之別的。
因為前提是服務于人類,而不是服務于自然生態。
有人可能會質疑,如果我是一個自然科學家,我讓沙漠變成了綠洲,我難道不是在為自然服務,在世界中實現自我價值嗎?
其實不然……沙漠變成綠洲這個概念本真的價值意義仍是服務與人類,是為了創造更適宜人類居住的環境才誕生的概念,或許一些同樣需要綠洲維系生命的動物從中獲益,但并不代表這種價值得到了完全的體現。
游格格在這里提出的問題不是為了問題而問題,而是在一個特殊的基礎上提出的問題。
對此卓知雯通過網絡檢索到了相對最靠譜的補充和解釋。
“孤獨的人類于世界的價值體現在何處?”
或許這才是游格格真正想要問的。
人類真的很孤獨,這種孤獨埋藏在潛意識中,大有一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
已經在地球生態中占據著霸主地位的人類曾經嘗試過與外星文明建立聯系,但在“黑暗森林法則”的警告下,這種短期內沒有收益的舉動被暫停了。
【具體可檢索“紅岸”這個詞】
暫停之后,人們把更多的精力耗費在了自身,成了一個在地球上默默成長的孤獨存在。
但奇怪的是,我們對于其他獨立思想的渴望是糾結于期待和恐慌之間的。
期待,是因為這個問題有了答案。
恐慌,是因為不
同思想之間的碰撞帶來的可能不是融合,而是取代。
第二個問題是“人類需要多大的生存空間才會滿足?”
談及生存空間,你想到的是什么?是擁擠還是充裕?
游格格的自我回答可能與大家完全不同。
她說:“小到難以呼吸,又大到無法想象!
這話一聽起來就讓人感到十分糾結……什么叫小到難以呼吸?又大的難以想象?是不是作家都喜歡搞這種矛盾的說辭?
其實當你繼續閱讀下去之后你就會發現游格格說法一點都不糾結。
游格格在這里把自己的住處、所在城市最大的別墅、城市的整體面積、城市所在國家的面積、世界陸地面積、地球整體面積、地球相當于太陽幾分之幾、太陽再和其他天體進行比較,最終在人類目前觀察到已知最大天體面前停下。
此時的數字已經長到無法想象。
也許有人會以為,這種對比也沒啥,不就是想要表達地球相對于宇宙不過是塵埃嗎?
其實不然。
地球于宇宙而言,根本沒有塵埃那么大,塵埃的體積于宇宙可能就相當于一個星系了……
在這種對比之下,游格格想要表達什么?
是表達?還是表達大?
游格格沒有明確說明,但她在比較完之后引用了一個設想。
或許在幾十年、或者幾百年之后,人類從一出生就放進了一個連翻身都很困難的箱子,在那里,你身邊充盈著采集你身體神經反饋信息的混合態納米機器人,你的思想從一出生就被連接在網絡上。
這是《駭客帝國》中情節。
但游格格在此基礎上做了修改。
《駭客帝國》中,人類是因為戰敗才淪落至此,而在游格格的設想中,這個箱子是人類自己制造出來的,被稱為“永恒之匣”或“至暗之匣”。
它的強大之處在于可以寄存一個,或幾十億個意識體,并最終幫助它們完成“世界構建”。
于是最初的“小到難以呼吸”就變成了最終的“無法想象”。
卓知雯在看完第二個問題之后心思一下子活絡起來,因為她聯想到了近期AOA在網絡上公布的一組“真相”,求中就包含了美國政府正在研究的“數序戰場”系統。
這套系統是在舊的模擬戰場系統上升級改良的用于士兵接受“實戰”訓練的系統。
優勢在于不需要興師動眾,耗費大量資源去現實中演習,士兵們在“數序戰場”上一樣可以體驗最真實的戰場。
但問題在于,這套系統尚不成熟,而且存在幾次失敗案例。
AOA公布的“真相”就揭露了這幾次失敗案例帶來的后果……
那就是把被實驗者變成了不再有思想的“植物人”,他們身體依然活著,可是誰也不知道他們的思想意識去了哪里。
雖然“真相”披露后,國安處美國方面立即作出了辟謠,并稱AOA的披露沒有任何事實依據,因為截至目前也沒人能確定人的思維意識是確定存在的。
【通俗的來說,就像之前曾一杰在解釋人的情感意識問題的時候提到的,情感到底
是靈性的東西,還是身體激素帶來的腦神經反饋感受?】
總之,國安處美國方面承認了實驗的存在,但也公開了這幾位受實驗者簽訂的協議,并強調,這知識意外導致的腦部活動暫停,他們早完會“醒來”。
有了這些解釋,再加上AOA這幾年在公眾眼中的形象等同于“恐怖組織”,“真相”炸彈最終啞火。
可是留給國安處內部的思考卻大不相同了。
尤其是現在的卓知雯。
想到這,她拿起筆,在筆記上做了新的記錄,內容為“AOA——數序戰場——意識失蹤——美國”。
繼續向下看。
第三個問題比較奇怪。
游格格的原話是“普通人應該重視科學發展嗎?”
這個問題乍一看不奇怪,但之所以說它奇怪,是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好像是明擺著的。
不夠當卓知雯向下看的時候又覺得沒那么簡單了。
之間筆記上清晰的記錄著游格格在問題下多加的一個小的問題,那就是,作為無能為力的我們,有必要關注科學的發展,關注人類的未來嗎?
長期以來,對于大多數人而言,科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因為對科學不了解,感到陌生而遙遠,使得我們并不是很在意科學發展狀態和原理。
就好像大家都會用手機拍照,也知道如何區分手機攝像頭好壞的時候,卻鮮有幾個人知道把高精尖的攝像模組放在超薄的手機中意味著什么。
因為這太復雜了。
科學給人的感覺總是如此的不接地氣。
社會中的大多數人也都很清楚,搞科學的人就像是能讀懂天書的神仙,他們隨便說點什么,我們都是一臉懵的狀態。
既然如此,我們還關注科學發展干嘛?
有什么問題,交給科學家就好了。
有那閑功夫,不如多看點開心的,吃的好吃的。
所以這個問題才顯得很奇怪。
“無能為力”的我們,似乎真的而沒必要關注科學的發展,更無須關注人類的未來。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游格格給出的答案是“大錯特錯!”
她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重視這些問題,都應該重拾思考的工具,意識到,科學發展與進步正在帶動人類整體蛻變。
而這種整體的蛻變關乎每一個個體。
不是因為你看不懂“天書”就應當放棄,而是要透過那些復雜的東西,看到科學發展背后的那些深刻的意義。
就比如“人工智能”。
對于大部分人而言,人工智能是高精尖的科學產物,它的復雜程度肯定不是一般人能夠解讀的。
但每個人卻都應該清楚的意識到“人工智能”的將給人類社會帶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一點在之前的“淘汰”中已經提到了一部分。
而在這里,游格格再次強調了“人工智能”帶來的革命與每一個人都是息息相關的。
因為如果你不重視它,不去思考它,你將成為第一批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存在。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