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謝墨玉麟的打賞支持,新書拜求收藏,拜求推薦票,新書越來越精彩,希望大家多多宣傳推廣啊。)
“保甲制度?”沮授看了下自己的主公,滿臉的疑惑之色。
便是蔡文姬也是疑惑的看著秦不疑道:“夫君,什么是保甲制度?”
秦不疑淡淡的笑了下后,開始回憶保甲制度。
保甲制度是后世宋朝時期開始帶有軍事管理的戶籍管理制度,這也是北宋對付西夏采取的制度。
這保甲編組以戶為單位,設戶長;十戶為甲,設甲長;十甲為保,設保長。
北宋時期將各一個鄉鎮劃分幾個保。
不過這廣武城卻沒有鄉鎮宗族的限制,可以執行實行。
當下道:“保甲制度就是戶為單位進行編組。
十戶為一甲,設甲長。十甲為一保,設保長,
保長和甲長由各戶推拒,但是必須有軍功,最好用受傷退伍的士卒。
這些保長和甲長得到官府的認可,官府也可以裁撤保長與甲長。”
秦不疑說道這里,沮授和蔡文姬滿臉的思索,他們對于這個制度極為陌生。
但是細細一想,卻又覺得極好。
秦不疑看了下眾人又道:“保甲制度具有連坐,一戶有“罪”,九戶必須舉發,若不舉發,十戶連帶坐罪,一戶遭賊,九戶必須出人擒拿,否則視賊處罰!
遇到戰爭的時候,保長和甲長需要擇選青壯來戰斗,平日配合軍隊作戰。”
當秦不疑說出來后,沮授、蔡文姬和趙云的臉色越來越鄭重,也越來越歡喜。
沮授漸漸明白了其中的利害關系,這最后就是商鞅變法的連坐制。
他忍不住猜測主公似乎信奉法家之道,軍中重刑罰,這是正確的,但是對于百姓亦是如此,便只能是信奉法家之人了。
不過亂世用重典,倒也正常。
只是這位年輕的主公能夠想出這個法子,讓沮授有些驚訝,有些敬畏。
便是他自己也是久經思索才想透這個法子的利弊。
蔡文姬也滿臉崇拜的看著秦不疑,眼眸內光芒流轉。
“主公大才,此制度嚴格,可以杜絕宗族之患,更可以將百姓連接為一體,有效防賊,殺賊!
亂世中,宗族離散,這個法子可以快速的凝聚百姓,讓百姓找到歸屬感。”
蔡文姬也滿臉歡喜道:“夫君倒是厲害,這個制度牢牢掌控百姓,更可以有效的沖擊世家大族豢養部曲。
而且在北方沒有世家大族,執行下來,也沒有阻礙。”
說道這里,蔡文姬微微蹙眉道:“不過夫君,你這個法子執行下來,可是和世家大族為敵的。”
“吾等與世家大族本就是仇敵,那就索性壞了世家大族的根基。
世家不滅,天下不寧!”
秦不疑語氣森冷,眼神中寒芒暴漲,那是一股一往無前的霸道和力量。
沮授躬身一拜道:“主公說的不錯,世家不滅,天下不寧,如今并州散亂,吾等立刻執行這個法子。”
秦不疑點了下頭,對著沮授又道:“既然執行了保甲制度,軍制和田畝制度也一并改革起來。”
既然要變革,秦不疑便索性一并進行,剛開始執行的制度容易,畢竟沒有既得利益者的阻撓。
等到發展起來,執行起來就艱難了。
眾人聽到這里,皆是一驚,沮授滿是狐疑道:“不知道主公執行何等制度?”
“均田制和在其基礎上的府兵制。
長期的戰亂,人口凋敝,土地荒蕪,世家大族兼并土地的現象十分嚴重,對于我們的發展極為不利。
均田制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歸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還給官府。
并州田地荒蕪極多,世家大族也少,正好可以將土地分給百姓,鼓勵百姓種植。”
說道這里,秦不疑將一個絹帛從袖子中取了出來,遞給沮授。
沮授將絹帛取了過來,漫不經心的看了下,并不打算真正的去研究。
他之前對于這個均田制并沒有太大的好感。
畢竟田畝制度可不是一蹴而就可以指定的,他是需要順應天下形勢,是需要觀察數代,再召集天下有志之士商議,可不是一拍腦袋就能夠決定的。
大漢實行土地私有制,允許買賣,使得土地兼并極為嚴重,世家大族更是趁機兼并田畝。
東漢初年,光武帝便想要廢除這種土地私有制,可是最終失敗。
一是因為世家大族的阻撓,二則是沒有好的田畝制度。
而如今面對天下動蕩的局面,朝廷無數能人異士都曾經商討新的田畝制度,嘗試改革,但是皆無法執行。
所以他并不認為眼前只有十六歲的主公會有什么好的看法。
只是當沮授看到這個田畝制度的時候,眼神從漫不經心漸漸變得凝重,繼而神色嚴峻,最后連氣息都變得粗重起來。
“凡15歲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給種植谷物的露田40畝,女子20畝。
初受田者,男子每人另授桑田20畝,限3年內種上規定的桑、棗、榆等樹
世業田,終身不還,可以世襲,但限制買賣。
新定居的民戶還可分到少量的宅田,每3口一畝,奴婢5口一畝,宅田也屬世業。
若全家都是老小殘疾的,11歲以上及殘廢者各受丁男一半之田,年過70的不還所受,寡婦守志,雖免課亦授婦田。
各級地方官吏按照官職高低授給不同數額的公田,離職時移交后任官!”
沮授目光如同被釘在上面,神色凝重,沉浸在其中不可自拔。
半晌后,蔡文姬見到沮授的模樣,忍不住道:“沮授先生怎么了?”
沮授如夢初醒一般,猛的抬頭盯著秦不疑,有些憤怒,也有些羞愧道:“主公既然有大才相助,為何隱瞞,此等大才在下羞愧不能及,愿意位居其后,不敢擔任軍師一職。”
沮授是真的心悅誠服了,他從來沒有想到竟然有人可以制定如此制度。
這均田制雖然有許多弊端,但是對于如今的大漢朝而言,卻是最好的田畝制度。
秦不疑淡淡一笑,上前扶起沮授道:“先生,此乃天授,非人為,我身邊只有先生一人堪為才俊,請先生不必自謙。”
沮授使勁搖頭,滿是愧色道:“主公何必欺瞞與我,此法針對大漢之弊端,又囊括了各階層百姓,乃是極好制度,非曠世之才不可制定。”
秦不疑笑了下,這均田制是南北朝動蕩時代慢慢摸索出來的制度。
從產生到成型,再到盛唐,足足花費了數百年的時間,不知道經過多少人杰的改良才徹底成型,自己不過是撿了一個便宜。
這沮授有這種想法倒也正常。
當下一再笑道:“此法是我得到蚩尤魔神經后,參悟上古法門而感悟出來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