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十多年過去,現在南青山古玩店已所剩無幾,只有四五家的樣子,大部分都遷移到銀座附近的京橋一帶,這也是目前東京最集中的古玩市場。”
說到這里賈福生插話道:“繭山龍泉堂就在那里,在京橋的一個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很好,整一棟小洋樓,經歷百年仍興盛不衰,是不是繭山兄?”
繭山哈哈大笑,謙虛道:“不敢當,跟琉璃廠的百年老字號還是沒法比。總的來說東京古董店都不大,店面超過30平米的都在少數。有好些甚至是很小的店,只夠兩個人勉強站著,再來一個人就轉不過身來。”
“那一帶租金貴,寸土寸金,由于面積不大,擺的東西自然也多不起來,一般也就十幾件東西,有的甚至只有四五件。但每家店都裝飾得很精致,非常干凈整潔。”
“還記得我年輕時候第一次去銀座逛古董店的場景!”賈福生回憶道:“第一家店是隨意走進去,店主是一位老太太,滿頭銀發,感覺很親切。她的店面積算大的,約有30多平米,玻璃柜擺的東西比較豐富。”
“我看到有一兩件龍泉的小盞小碗,但是品質一般,檔次不高。臨走時不經意回頭,一眼瞥見一個青瓷小瓶,插了花,放在店的醒目位置。”
“一件玉壺春瓶,放在老的柜子上,墻上還掛一幅小畫,令人想起宋人的掛畫插花。便問她賣不賣,她說可以賣。”
“又問能不能把水倒掉,把花拿掉,讓上手仔細看。她表示很樂意,拿起花瓶走進里面的小房間把瓶里的水給倒掉,又拿出一塊布擦得干干凈凈,然后畢恭畢敬地送遞到我手上,還泡了抹茶給我。”
“她告訴我,木盒上除毛筆寫的青瓷花入,旁邊還有兩個字,是一個堂號,一百多年前的一個收藏家的堂號。島國人很講究收藏品的傳承,有些原裝木盒一百年兩百年都舍不得扔掉,再破都會保留,實在破舊不堪,就再做一個新木盒套在外面。”
“老太太沒說瓶子是什么年代,應該是明代中期,典型豆青釉,刻花比較細膩工整,和景德鎮青花的紋飾風格有些像。這類小玉壺春瓶,元代也有,但是兩相比較,區別非常明顯。”
賈福生笑道:“由于語言不通,雙方交流都要通過翻譯,我們也未深談。但看得出,老太太對待古董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珍視,買下那件花瓶后她還很耐心地教我怎么包裝,怎么系繩子好看。”
“后來去的多,認識很多朋友,有一家店主叫鈴木。其實早在十幾年時,我就在他店里買過東西,兔毫建盞,一個非常有名的藏家收藏過的建盞,55萬日元。”
“第二次我再去,偶然提起曾是他的顧客,沒想到他還翻出當年我給他的名片。說誰到他店里買過東西,都會記住,絕不會把他們的名片丟掉的,這讓我對他印象深刻。”
“那次我進去時,他正在打包一件龍泉窯的爐子。鈴木再三表示,這件爐子島國人非常喜歡,剛從東京美術俱樂部把它拍回來。作為里面的會員,他說到爐子來自東京美術俱樂部的內部交流是充滿自豪。”
“原來是鈴木啊,我有印象!”繭山聽完忍不住笑道:“你說的那件香爐我有印象,龍泉青瓷是茶道首選,能提高茶道檔次,青花之類則是不入流的。”
“正因其珍貴,連后配的蓋子都是用料極好極講究,多層髹漆,上百年如新。而且賣給他爐子的貨主也是繭山龍泉堂的客戶,所以有印象。”
“說起東京美術俱樂部,算是國內最高等級的交流平臺,我也是其中的理事之一。兩年前坂本五郎理事長去世,乃一大損失!”
不言堂,坂本五郎!
魯善工腦中閃過一個名字,大名鼎鼎,不亞于山中定次郎和繭山龍泉堂。起初他以為經營之道,就是與私人藏家相互買賣雅玩小器物,因此經常錯誤判斷市場,而高進低出。
很快坂本意識到:古董商的成功要在于與私人客戶進行上乘佳器的交易。從此改變經營策略,逐漸成為最具影響的古董商人。
他是很有野心的人,1970年獲悉一尊南宋官窯瓶將于倫敦拍賣,二話不說直接用住房作抵押,飛赴參拍,一番競買,卻敗給好友仇炎之。
1972年佳士得拍賣一件元代青花釉里紅開光鏤空牡丹紋蓋罐,世界上僅存三尊元代青花釉里紅蓋罐中的一個,另兩件分別藏于大英博物館、故宮博物院。
在赴倫敦前,作好賣掉自己所有藏品,甚至不言堂的淮備,最終以22萬英鎊拿下元朝大罐,刷新當時亞洲藝術品的最高拍賣成交紀錄。
說到這里,繭山想起什么,笑道:“最讓我們津津樂道的是坂本五郎曾經從東京美術俱樂部購入一件青花魚藻紋罐,被他譽為是瓷器之皇。”
“他曾在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見過相近的青花魚藻紋罐,羨愛不已。買到手后,欣喜若狂,帶瓷罐回家,抱之入浴,把歲月留下來的塵土洗滌干凈,并如上賓一樣與之共進晚餐,夫人以為他瘋了!”
三人哈哈大笑,魯善工看似無心,其實暗自用心記下所有細節。大藏家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古董產生各種緣分,與其說是人在收藏古玩,不如說是古玩在主動尋找有緣人。
一件寶貝能穿越古今,來到現在,還能貫穿世界各地,比如明成化斗彩雞缸杯,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1980年11月,港島蘇富比秋拍上,拍出528萬港元,成為坂本五郎的囊中之物。
而到1999年4月,還是由蘇富比執槌,雞缸杯又激烈拍出2917萬港元,創下當時瓷器的最高拍賣紀錄,買家是玫茵堂主人,瑞士的銀行家欲利兄弟。
十九年,賺四倍!
2014年4月8日,蘇富比拍賣玫茵堂珍藏的成化斗彩雞缸杯,以2.8億港元成交,被劉一謙購藏。
十五年,價格又翻九倍!
一件藏品,從島國到歐洲,最后又回到故土,環游全世界,流傳幾百年,豈不是奇跡?
對于坂本五郎來說,魯善工還是正面評價,遠比山中家族的奸商走私犯本色強的多!
一生都在為尋求稀世珍寶而走遍全球,認為古董商人的生意,就是搜尋這些寶物,將其公諸于世。
曾多次將藏品捐贈給島國和國內的博物館,向國家博物館捐贈一件南宋花式漆盤;以母親的名義饋贈東京國立博物館10件商周青銅器,是戰后最大規模的一次捐獻,也是收藏最精華的部分。
捐贈382件青銅器予家鄉奈良國立博物館,死前還向臺北故宮博物院捐贈5件藏品,有算高風亮節。
他甚至被歐洲人譽為小拿破侖,在歐洲拍場上,屢次締造瓷器新的拍賣紀錄。
最神奇的是除ABC外不懂英文,單憑勇氣與直覺就能闖蕩歐洲拍賣場,屢創奇跡,魯善工甚至懷疑坂本是不是也有金手指?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