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年代以前,學人有著述,待晚年自行編刻,或死后由其子弟或門人弟子為之校刊,其由書肆刻板發行者很少。乾隆年代琉璃廠書行開始有刻印前人著述出售者,發行數也很少。藏書家稱這種刊印書為“坊刊本”。琉璃廠古玩鋪,僅有尊古齋一家刊書,而且是由尊古齋主人自行編著。
尊古齋收藏商周青銅器、古印、古玉和陶片等珍貴文物很多。黃伯川在同行中聲言:“我黃伯川不搞破壞,破壞文物者有罪,是土匪1我是講買講賣。自己收藏的好好保存,凡是我賣出去的好東西,我都拓下來留有底樣,編撰成冊,留給后人研究參考。”
拓印金石文物是專門技藝,在我國相傳很久。尊古齋有位
譚師傅技藝高超,能作“烏金拓”、“蟬翼拓”和“朱拓”等活,很受黃伯川的器重。黃伯川也能拓,手藝不如譚師傅。
拓拓片的基本方法:在鑄或有文字、花紋圖案的古代銅、石、陶、玉等器皿上,蒙上一層濕綿紙,經捶打使之凹凸分明;再涂墨,使之顯露出文字、花紋圖案。有的拓實物原形,整個形貌都拓下來。手藝好拓出的文字、花紋圖案清晰,不走原形,墨跡均勻,形象逼真。墨色深黑有光的叫“烏金拓”,墨色淡而勻凈的叫“蟬翼拓”,用朱色打拓的叫“朱拓”。
韻古齋躍居論古齋之上,鑒定經營文物也比論古齋的范圍廣,論古齋只經營字畫和玉石印章等文人用具,韻古齋除買賣字畫外還經營古銅、古瓷、雜項,而以字畫為主。韓少慈是裱畫出身,懂字畫,其他文物他不在行,但要參與。韓少慈經營瓷器,賺過錢,也露過臉,但沒人去說它。可是因買貨而吃官司和買打眼貨的事,卻流傳開來。
袁世凱當總統時,熊希齡做熱河都統。熱河行宮(即承德避暑山莊)失盜,琉璃廠古董商聞訊趕出收購。得到消息早的是曾給內務府慶小山當過管家的常惠川。常惠川將消息告訴了內務府總管出資開的延清堂經理丁濟謙,韓少慈聽說后也去參與。常惠川、丁濟謙、韓少慈合伙派人去承德收購,白天裝扮成京城來的賣洋貨(即新鮮的洋襪子、化妝品等)商,摸路探聽文物失落的消息,夜晚在旅店收購。
不久,犯了案,偷盜者供出銷贓犯,將他們追拿到案。丁濟謙不服,在公堂聲言:“我們是公買公賣,將本圖利有字號的買賣。有賣的我們就買,賺錢納稅。我們不偷不盜不犯法。失盜的責任在熊希齡,他是熱河都統。”
韓少慈在這粧案子里只能是個配角,究竟他得到些什么古玩瓷器,沒人能說得出來,只知道這案子花點錢了啦!民國十年后,韻古齋為擴大營業,請來“瓷器把式”徐少山。古玩鋪掌柜兼東家若對某項文物不精通,鑒定不了,則請“把式”來幫助。若只是掌柜的不是東家,則不能請“把式”,只能找個“伙計”,“把式”比“伙計”的經營權大些而已,實質沒區別。
徐少山在韻古齋干了多年,給韻古齋賺過不少錢,可沒人去說這些。只說徐少1ll到了1942年為什么辭柜不干了,因為其中有段買鈞窯洗子受騙的故事。
太平洋戰爭爆發的第二年夏季,韻古齋接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