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滅明 滅明(藍(lán)盔十九) 第1296章 十三宣撫司

作者/藍(lán)盔十九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李自成來到內(nèi)書房,坐到御案前準(zhǔn)備批閱奏章,他照例將奏章翻了一遍,并沒有第四營和第十營傳回的訊息。

    隨即自己就笑了,這才幾日,軍令剛剛傳達(dá)出去不久,或許南海艦隊(duì)尚未到達(dá)指定的位置……

    耐住性子,將奏章瀏覽了一大半,一名小太監(jiān)推開門進(jìn)來,“皇上,朝鮮使者求見”

    “朝鮮使者?”李自成凝眉,華夏與朝鮮國結(jié)盟,雙方向?qū)Ψ交ヅ沙qv性使節(jié),如果有事,應(yīng)該是常駐使節(jié)求見,華夏并沒有向朝鮮發(fā)出邀請,朝鮮為何派出使節(jié)?

    難道是朝鮮人還是像以前一樣,要向華夏納貢?

    納貢可以,但華夏不會回贈重禮,最多就是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像自鳴鐘、梳妝鏡之類,價值不會太大,主要是朝鮮國內(nèi)沒有,總的原則,華夏回贈的禮物,實(shí)際價值不會超過朝鮮貢物的價值。

    如果朝鮮繼續(xù)納貢,那才是華夏真正的盟國,值得華夏信任。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往,雖然不乏利益需求,但信任更重要,如果沒有平日的信任,一旦發(fā)生戰(zhàn)爭,盟國之間如何協(xié)同作戰(zhàn)?

    戰(zhàn)爭的主導(dǎo)權(quán)一定會屬于華夏,但朝鮮不能什么都不做就能坐享其成,哪怕作為輔兵運(yùn)輸糧草也是好的。

    “皇上,朝鮮的使者就在宮門外等候……”

    “讓他進(jìn)來吧”李自成雖然有些不情愿,但見面是免不了的,萬一有什么大事呢,華夏是朝鮮的盟主,相當(dāng)于宗主國,朝鮮發(fā)生大事,華夏無法置身事外。

    “是,皇上”

    不一會兒,小太監(jiān)領(lǐng)著一名頭戴黑色烏紗、身著大紅色官服的中年人進(jìn)入內(nèi)書房,中年人頜下有須,入了內(nèi)書房,緊走兩步,翻身跪拜于地,“下臣朝鮮國左議政金堉,叩見上皇”

    “金大人免禮”李自成心道,這個金堉,竟然是朝鮮國左議政,身份不低,難道朝鮮國發(fā)生了什么大事?

    為何華夏駐朝鮮的使節(jié)和漢清部的人,沒有傳回訊息?

    “謝上皇”金堉小心地在李自成的對面落座,從懷中掏出一份文書,雙手奉上,“啟稟上皇,這是我主簽發(fā)的使節(jié)文書。”

    王廉上前接過來,沒有發(fā)現(xiàn)異狀,雙手捧給李自成,李自成接過瀏覽了一遍,目光卻是落在簽名上,皺眉道:“為何是李淏簽發(fā)的文書?”

    金堉面色沉靜,勉強(qiáng)道:“回上皇,先主仁祖已薨,下臣這次出使華夏,就是來知會上皇的……”

    “李倧已薨?仁祖是廟號嗎?”李自成的心中,沒來由生出一絲怒火。

    “回上皇,先主仁祖身子一直不適,經(jīng)太醫(yī)醫(yī)治無效,于永昌七年五月十三薨,”金堉低著頭,不敢看李自成的雙目,“世子七月十五于昌德宮之仁政門繼位”

    “五月十三日薨,七月十五日繼位,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了八月十五,”李自成出離憤怒,聲音反而異常冷靜,“朝鮮究竟要做什么?”

    “上皇歇怒”金堉心中明白,這一次出使華夏,絕對不會輕松,他知道李自成的心思,硬著頭皮道:“下臣出使華夏,請求上皇冊封我主”

    “冊封?”李自成冷聲道:“還需要朕的冊封嗎?李淏不是已經(jīng)登基為王了嗎?”

    “上皇容秉”金堉道:“先主壽終,朝鮮國中無主,所以世子不得不暫

    時登基理國,等上皇冊封之后,方為朝鮮之主。”

    李自成將金堉的使節(jié)文書仍在地上,“先行登基,然后再派出使者請求冊封,哼,這是典型的先斬后奏”

    “上皇明鑒,朝鮮國王繼位,一向都是這樣的,”金堉小心地道:“漢城距離華夏的北京、昆明太遠(yuǎn),朝鮮又不能無主,所以,朝鮮一向先由世子繼位,然后再稟明上皇冊封,上皇的冊封文書到了朝鮮,世子才算是朝鮮國王。”

    “朕要是不愿冊封呢?”

    “上皇?”

    “如今是華夏,不是前朝大明”

    金堉思索片刻,道:“求上皇賜教”

    “朕哪敢賜教金大人,更不敢賜教李淏”

    “上皇贖罪”

    “贖罪?金大人知道自己的罪過嗎?”

    李淏咬著牙道:“下臣不知”

    “如果金大人不知罪,為何這數(shù)月時間,將李倧壽終、李淏繼位的訊息瞞得水泄不通?”李自成憤然道:“華夏與朝鮮友好,這才向?qū)Ψ交ヅ墒构?jié),金大人,朝鮮發(fā)生這么大的事情,為何不知會華夏常駐朝鮮的使節(jié)?”

    金堉的腦門上冒出汗珠,華夏的上皇一針見血早知道上皇會惱怒,當(dāng)時就不愿出使華夏,可是,主上之命又不能不從

    “金大人可以回國了,奧,帶上你的使節(jié)文書”李自成拿起一本奏章,自顧看起來。

    金堉急了,上皇這是在下達(dá)驅(qū)逐令,一旦被驅(qū)逐出華夏,以后還有什么臉面混跡朝堂?他離座匍匐在李自成的龍椅前,“上皇歇怒,有事好商量……”

    “商量?金大人覺得朕是在商量?”李自成頭也不抬,視線依然定在手中的奏章上面。

    “求上皇明示”

    “朕的意思,金大人應(yīng)該明白,那李淏更是心知肚明”李自成擺擺手,“王廉,送客”

    “是,皇上”王廉兩步奔到金堉身前,“金大人起身吧,這邊請”

    “上皇……下臣……”

    “金大人聽不懂人話?”李自成又瞪了王廉一眼,“和金大人在一起待久了,你也聽不懂人話?”

    王廉嚇了一跳,跟在皇上身邊這么久,皇上從來沒有雷霆之怒,今日……他慌忙拉了金堉一把,聲音明顯提高了,“金大人,請吧”

    金堉面紅耳赤,勉強(qiáng)向李自成叩了頭,方才垂頭喪氣地離開了乾清宮。

    ………………………………………………………………

    安南,清化城。

    華夏天命軍第四營第二師高祿部,在距離西城墻不足一里半的地方搭建了營帳。

    一里半的距離,并不是安全距離,如果城頭有紅衣大炮或者佛朗基火炮,應(yīng)該在火炮的射程之內(nèi)。

    趙烈并不擔(dān)心,如果清化城內(nèi)的守軍敢于襲擊第二師,無論城內(nèi)是哪一部的軍隊(duì),第一師都會攻城,此時的第一師,暫時不會向安南南北兩軍開出第一槍,但只要南軍、北軍向第一師開火,那就等著后悔吧

    火炮與步槍不同,雖然威力巨大,可以壓制對方的活力,但傷人卻是有限,高祿并不放在眼里。

    趙烈此時的心態(tài)有些特別,既要建功立業(yè),又不敢違背主將劉宗敏的軍令。

    劉宗敏讓第一師進(jìn)入南軍和北軍交戰(zhàn)的戰(zhàn)場,然后靜觀其變,但不允許第一師主動

    加入戰(zhàn)團(tuán),除非遭到對方襲擊,或者營部傳來新的作戰(zhàn)命令。

    一句話,第一師不允許開第一槍。

    安南國南軍、北軍,加上天命軍的第一師,三部在戰(zhàn)場形成僵持的局面,才是劉宗敏的最期望的。

    一旦形成僵持局面,第一師不會主動殲滅南軍和北軍,但南軍和北軍都會被牽制在順化,劉宗敏相信,在弄清第一師的戰(zhàn)略意圖之前,南軍和北軍都不敢撤軍,更不敢攻擊第一師。

    不放第一槍,不等于不能挑釁

    趙烈將大營扎于清化城下,迫近城墻,實(shí)際上是一種**裸的挑釁,不過,僅僅是挑釁,并沒有違背劉宗敏的軍令。

    第一師在搭建營帳的時候,清化城內(nèi)北軍主將黎文曉,已經(jīng)感覺不對勁,西城外的這支軍隊(duì),根本不是北方的援兵

    陌生的旗幟,奇怪的軍服,北軍中根本沒有這樣一支軍隊(duì)。

    是敵是友不明,不過,他們的到來,嚇退了攻城的南軍,他們或許不是敵人,至少不是南軍一伙的,難道是清都王從別處搬來的救兵吧?

    他們背城扎營,顯然是要防范城外的南軍……

    第一師扎下大營不久,趙烈剛剛在中軍大帳喝了半杯涼茶,便有親兵來報:“將軍,外面有廣南國使者求見”

    “廣南國?”趙烈心中一動,南軍的反應(yīng)真快,這么快就派出使者了他思索片刻,揮手道:“傳”

    “是,將軍”

    隨著親兵進(jìn)入大帳的,正是廣南國將臣吏司正鄧同書。

    鄧同書入賬后,躬身向趙烈行了禮,“下官鄧同書,見過將軍”

    “你是廣南國人?”

    “下官是廣南國將臣吏司正”

    趙烈并沒有讓座,卻是盯著鄧同書的雙目,“本將只聽說過安南國,從來未曾聽說廣南國,不知道這個廣南國在哪?”

    “讓將軍見笑了,”鄧同書訕笑著,“廣南國就是安南國的南部,清化城內(nèi)的守軍,是屬于安南國北部的……”

    “原來安南國分裂為南北兩部,”趙烈指著大帳內(nèi)的一面九州軍旗,“認(rèn)識這個嗎?”

    “下官愚鈍”鄧同書稍稍躬著身子,“下官正要請教,這九州旗,是哪國的旗幟,將軍來自何方……”

    “華夏”趙烈搖了搖頭,“說了你也不知道,大明知道吧?”

    鄧同書雙目放光,但瞬息就斂去光芒,“將軍果真是來自大明?”

    “也對也不對,”趙烈道:“大明已經(jīng)不存在了,華夏代替了大明,原先大明的土地、人口、銀子,現(xiàn)在都屬于華夏了”

    “啊……”鄧同書瞪著雙目,過來好一會,方才明白過來,原來是朝代更替

    趙烈冷冷地道:“安南國南北內(nèi)戰(zhàn),問過華夏嗎?”

    “這……”

    “大明嘉靖十九年,安南國莫登庸與大臣數(shù)十人自縛謝罪,入鎮(zhèn)南關(guān)向大明納地請降,大明將安南國降為安南都統(tǒng)使司,改十三道為十三宣撫司,”趙烈高祿厲聲道:“安南國已經(jīng)不存在了,原先是大明,現(xiàn)在是華夏的十三宣撫司,又何來廣南國?”

    “將軍容秉……”

    “本將這次來到清化,就是要看看,華夏南方的十三宣撫司,究竟發(fā)生了什么,為何沒有朝貢,”趙烈指了指對面的小馬扎,讓鄧同書落座,“說吧,本將等著呢”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胶州市| 油尖旺区| 卓资县| 筠连县| 永修县| 鸡西市| 五原县| 三亚市| 五原县| 交口县| 蕲春县| 长汀县| 洪泽县| 沽源县| 左权县| 西吉县| 扶沟县| 罗平县| 深泽县| 民乐县| 内黄县| 赣榆县| 襄城县| 惠来县| 逊克县| 浦江县| 昌黎县| 夏津县| 平远县| 深水埗区| 新宁县| 武陟县| 新疆| 屯门区| 荣昌县| 会泽县| 瓦房店市| 九台市| 诸城市| 扎兰屯市| 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