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西寧城位于湟水中游南岸,曾經(jīng)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肆意踐踏的棄兒,吐蕃、唃嘶啰、西夏、女真、蒙古等,都曾在此建立過過自己的勢力范圍,大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軍開始進入西寧。</p>
但當時的西寧衛(wèi)并不安寧,蒙元余孽依然對這塊豐腴的草地虎視眈眈,為了鞏固漢人在當?shù)氐慕y(tǒng)治,讓這片草原為漢人提供源源不斷的戰(zhàn)馬,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長興候耿秉文在此筑城。</p>
經(jīng)過數(shù)年的勞作,西寧城方才矗立在群山環(huán)抱之中,整個城堡呈長方形,墻高五丈,厚也達五丈,經(jīng)過后來不斷完善,東西南北四座城門都修建有門樓,高松彩繪蔚為壯觀。</p>
五月初六這天,在西寧以東大約三十里的石峽關口,出現(xiàn)了一群百余名士兵的隊伍,士兵顯得非常疲憊,他們顯然經(jīng)過了長途跋涉,所幸他們身上并沒有多少輜重,除了穿在身上的皮夾和拿在手中的白桿槍,就是肩上幾近干癟的干糧口袋。</p>
看到關隘,疲憊的士兵頓時興奮起來,也許他們可以在這個關隘里過夜了。</p>
這一群士兵,正是從甘州左衛(wèi)來的援軍,李自成打量著這座關隘,墻體高大,臨水而建,又倚住山腰,正是一處險地,如果在此駐守一支士兵,端的萬夫莫敵,可以拱衛(wèi)西寧城的安全。</p>
不過此時的西寧,還是大明的屬地,西寧以東又在大明的掌控之下,石峽便失去了險關的意義,關內只是駐扎了一個小旗的士兵。</p>
聽到有人叩關,值守士兵立即封了關隘,并且飛報他們的小旗官,小旗官聽說來來了百余士兵,不敢大意,小跑著來到關前,果然看到一支身著皮甲、手持白桿槍的士兵,頓時大驚失色:最近并沒有收到軍隊調動的軍令,這是何處來的兵馬?他沖著關下大喝一聲:“呔,你們是何處的兵馬?將去往何處?”</p>
馬有水看看李自成,見他點頭示意,于是上前答道:“我們是甘州左衛(wèi)的士兵,奉命前來增援西寧。”</p>
“甘州左衛(wèi)?”小旗官愣了一下,縮進關隘,顯然在與士兵們商量著什么,過了好久,才又探出頭來,“既然是援軍,你們可有文書?”</p>
“文書在這里!”馬有水揚了揚手中的紙片,關隘上放下吊籃,將文書收了,吊上關去。</p>
不一會兒,小旗官哈哈大笑:“果然是來自甘州,我們等你們好久了。”他顯然聽說過西寧向甘州和朝廷發(fā)出求援訊息的事。</p>
小旗官打開關隘,引著士兵們入關,但石峽太小了,根本無法容納這百余士兵,士兵們只得在關下扎了營。</p>
“不知這位大人如何稱呼?”李自成向小旗官拱手行禮。</p>
“好說,兄弟只是鎮(zhèn)守石峽的小旗官,姓馬,當不得‘大人’稱呼,”馬姓小旗官向李自成拱手還禮,“你是……”</p>
“我是這些士兵的百戶。”李自成指指關下的士兵們。</p>
“原來是李百戶?在下失敬!”馬姓小旗官重新與李自成見過禮,“從甘州遠道而來,路上費了不少時日吧?”</p>
“這不,緊趕慢趕,還是要半個月的時間。”</p>
“半個月?”馬姓小旗官將李自成從頭到腳再次打量一遍,“這么快?你們真的是從甘州來的?”</p>
“那是當然,”李自成微微一笑,“我們聽說西寧危急,所以一路上都是急行軍,急行軍糧草消耗也大,這不,干糧差不多消耗殆盡,馬大人能否行個方便,讓士兵們吃頓熱飯?”</p>
馬姓小旗官立即苦著臉,“不瞞李百戶,石峽只有一個小旗,糧草儲備少,你這百十名士兵……也罷,你們是為增援西寧而來,這一頓飯,屬下請了,就當是為李百戶接風。”</p>
“有勞馬大人了!”李自成知道再向他要些干糧,怕是不靠譜,但士兵行了這么遠,好歹有頓熱飯了,還是向馬姓小旗官行了一禮,算是感激。</p>
馬姓小旗官一邊讓火軍去準備饅頭白菜,一邊陪著李自成閑聊,“甘州乃是陜西行都司的治所所在,你們怎么會沒有糧食?”</p>
“也不是沒有糧食,”李自成自然不會說出新軍被甘州左衛(wèi)拋棄的事,“只是甘州聽說西寧危急,命令我們急行軍,所以無法攜帶輜重,就是隨身攜帶的干糧,也是因為日夜兼程消耗太大,要是再遲些時日,怕是……哈哈,怕是士兵們就要挨餓了,怎么樣,西寧到底危急到什么程度?”</p>
“西寧危急?”馬姓小旗官眨巴著眼睛,“沒聽說西寧危急呀,雖然蒙古人像蒼蠅似的鬧個不停,但也只是小打小鬧,從來沒有威脅過西寧。”</p>
“小打小鬧?那我們就放心了,我們還以為蒙古人在圍攻西寧城。”李自成干笑兩聲,一副如釋重負的樣子,馬姓小旗官還以為他是因為西寧釋然,誰知道李自成卻是為了這些新兵而釋然,既然蒙古人是小打小鬧,那新兵即使上了戰(zhàn)場,也不會有太大的危險。</p>
次日下午,這支新兵到達了西寧城東門,望著高聳在城門上的彩繪,李自成百感交集,終于到達西寧了,只是不知道西寧衛(wèi)對他們這些增援的新軍,到底是不是歡迎。</p>
李自成讓士兵們留在城外,他只帶了親兵馬有水、何小米入了城,求見城中的衛(wèi)指揮使趙峰。</p>
西寧衛(wèi)對于甘州來的援軍十分重視,于他們來說,李自成他們不僅是援軍,幾乎是救兵了,趙峰在官衙召見了李自成。</p>
現(xiàn)在的西寧城,只是一座軍鎮(zhèn),并沒有設府立縣,趙峰就是整個西寧最高的主官了。</p>
李自成將親兵留在官衙外面,獨自入了正堂拜見西寧衛(wèi)的一干武官,“屬下李自成,叩見各位長官!”</p>
讓李自成驚訝的是,趙峰只是坐在正堂右側,左側是西寧衛(wèi)指揮僉事梁文成,還有幾名不熟悉的武官分在兩側,端坐在正堂中間的,乃是鎮(zhèn)守太監(jiān)伍少陵。</p>
“李百戶起來吧,這里不是文官的官衙,不用多禮,看座!”趙峰倒是很隨和的樣子,不但臉上掛著笑,還讓親兵給李自成端來木凳,坐在他們的對面。</p>
“謝過指揮使大人!”李自成謝過趙峰,又向上座的武官們一一行過禮,方才落座。</p>
“李百戶從甘州來,一路勞頓,真是辛苦了,”他顯然已經(jīng)知道李自成來到甘州的事,“怎么樣?士兵們在城外扎營了嗎?要不要讓他們緩幾天再上前方?”</p>
李自成看他的微笑不似做假,便答道:“回大人,士兵們剛到城外,暫時沒有扎營,兄弟們一路勞頓,糧食耗盡,懇請大人讓他們入城息息,也好吃頓熱飯。”</p>
趙峰沒有回話,卻是將目光投向伍少陵。</p>
伍少陵面沉似水,太監(jiān)帽上垂下的兩條綬帶也是靜止在兩側的顴骨上,紋絲不動,“李自成,你帶來了多少士兵?”</p>
“回公公的話,包括屬下在內,一共一百零四人。”李自成見伍少陵臉色不善,又是端坐在正對面,像是犯人受審似的,但伍少陵端坐在正堂中央,可能是實際掌控西寧衛(wèi)的人,他不得不小心說話。</p>
“一共才一百零四人?”伍少陵啞著嗓子,“那后面的士兵何時能夠到達?”</p>
“回公公,屬下這次從甘州左衛(wèi)來,沒聽說還有其他的援軍。”李自成心道,看這太監(jiān)急不可耐的樣子,西寧應該是缺兵少將,那自己這百人,應該是他們的寶貝了。</p>
“沒有了?只有你們這百人?”伍少陵勃然變色,冷凜的臉上明顯有一層怒氣,就連旁邊的梁文成也有些按耐不住,“李百戶,我聽說你們的兵器乃是白桿槍,你們在甘州就是這樣與蒙古人作戰(zhàn)嗎?請問李百戶,你們與蒙古人作戰(zhàn)過幾次?”</p>
“回大人,屬下等乃是新兵,二個月前才募的兵。”李自成在梁文成的臉上一掃,發(fā)現(xiàn)他的臉上倒有幾分剛毅,與趙峰那種文官似的和風細雨明顯不同,也許他親自上過戰(zhàn)場,與蒙古人真刀真#槍干過,希望看在這些新兵的份上,暫時不要讓他們上戰(zhàn)場。</p>
“什么?你們是新軍?沒有與蒙古人作戰(zhàn)的經(jīng)歷?”梁文成喟然長嘆,扭過臉閉著雙目搖了搖頭,似乎不忍再看李自成一眼,伍少陵則是手扶著案桌,“哃”地一聲,從座位上立起身,“新兵?兩個月?白桿槍?甘州這是怎么了?難道他們要放棄西寧不成?”又有手指點著李自成,“你……”</p>
李自成一愣,看來新兵到哪都不受歡迎,心中卻是將這個死太監(jiān)的祖宗八代問候了一遍,又不是老子要來西寧打仗,有本事你找王國去,他只知道參將王國,再大點的官,他就不知道了,“公公,甘州那邊說,到了西寧,再更換新的兵器鎧甲……”</p>
伍少陵揮了揮手,無力地坐到椅子上,趙峰臉上的微笑也是不見了,板著臉道:“李百戶,你們可是做好了上前線的準備?”</p>
坐在兩側的那幾名軍官,這時候也不注重禮儀了,明目張膽地議論起新軍來,李自成分明聽到有人小聲道:“……一百新軍,還不如我們自己在西寧募兵!”</p>
</p>
</p>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