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梁文成正在品茶,見李自成進來,趕忙站起身,“自成,知道你忙,我就長話短說了,冬小麥就要收割了,要不要去城外看看?”</p>
“冬小麥?”李自成大喜,原來不是某人某地缺糧,乃是他推進的“退牧還耕”政策,正迎來第一個收獲的季節,“怎么樣,一切都順利嗎?”</p>
“應該順利,冬小麥長勢喜人,據麥農們估計,每畝可能有兩石的收成,”梁文成的臉上溢出笑意,“可惜,由于時間緊迫,冬小麥還是太少了,主要是在北川縣,西寧府、南川縣的冬小麥極少!</p>
“文成,初步估計一下,冬小麥能有多少產量?”</p>
“在登記的田畝中,三地種植的冬小麥,大約有一千畝,依畝產兩石計算,便有兩千石的收成,現在已經接近收割期,只要不出現大風暴,應該不會有什么變數了!绷何某纱舜吻笠娎钭猿,乃是因為有些麥農已經開始收割小麥了,可以說小麥的產量大局已定。</p>
“兩千石?”李自成默默計算了一遍,按照大明“十五稅一”的標準,兩千石糧食,上交的賦稅只有區區六七十石,只能養活十五名士兵。</p>
不過,這些糧食可以養活大量的百姓,如果百姓的糧食富余了,除了在西寧流通,絕對不允許流出西寧,衛里要是購買,總得有糧食才行。</p>
按這樣計算,養活一名士兵,需要六七十畝耕地,要養活現在三千多名士兵,至少需要二十萬畝耕地,這還是風調雨順的時候,如果擴軍的話,就要開坑更多的土地了。</p>
李自成不準備增加賦稅,西寧的百姓已經太苦了,除了農田,他們幾乎沒有任何指望,這種低稅率必須保持下去,糧食如果不夠的話,就開墾更多的土地,人口不夠,還可以將陜西的災民吸引過來,況且還有他視為寶貝的紅薯、土豆等。</p>
只要紅薯土豆這些作物獲得成功,至少百姓士兵們不會挨餓。</p>
梁文成見李自成久久不語,以為他對這點糧食不滿,隧道:“自成,這只是冬小麥,其實,春小麥的種植面積足有三千五百畝,目前長勢正常,以每畝石半計算,總產大約五千石,賦稅應該在三百石以上!</p>
三百石亦不過養活數十士兵,加上冬小麥,連百名士兵都養不活,現在西寧的士兵,已經超過三千,靠這些糧食,遠遠不能解決問題,更別說將來的擴軍了。</p>
不過李自成想到一個問題,剛才梁文成計算的都是西寧衛的糧食,碾伯所、莊浪衛、古浪所原本就是農耕之地,應該還有一些收成。</p>
李自成敢于擴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擴充的士兵都是這些衛所的士兵,他們原本有著充足的糧食。</p>
“文成,三川府那邊怎么樣?”</p>
“自成,這正是我要說的,”梁文成的臉上露出一絲苦笑,三川立府,已經不屬于他的直接管轄,“據我了解,三川府那邊,都是產量較高的冬小麥,樂都、積石、莊浪、古浪四縣,加上三川府,共有冬小麥六萬五千多畝,僅賦稅一項,就能達到八千石,能養活接近兩千名士兵。”</p>
李自成哈哈一笑:“加上朝廷給西寧衛兩千士兵的糧餉,只要冬小麥順利收割,今年的糧食應該不成問題了!</p>
“嗯,應該足夠了,”梁文成點點頭,卻又昂然抬頭,道:“自成可還記得撒拉爾人?”</p>
“撒拉爾人?”李自成皺起眉頭,“黃河西岸的撒拉爾人,不是被馬有水完全剿滅了嗎?難道又有撒拉爾人作怪?”</p>
“自成可還記得,馬百戶當時留下了數十撒拉爾壯丁,全部用于屯田!</p>
李自成想起來了,馬有水當時留下了五六十撒拉爾壯丁在積石縣繼續耕種原先的土地,他們實際上是做為西寧軍的奴隸存在的,以彌補他們對西寧軍犯下的過錯,他們所屯的耕地,是不用上交賦稅的——土地上的全部產出,都歸衛里所有,而撒拉爾人只能得到最低限度的、足以維持生命的糧食供給。</p>
換句話說,即使他們死了,也只是掩埋了做為耕地上的化肥,沒有人關心他們的死活。</p>
“文成,他們一共屯了多少耕地?”</p>
“五十八名壯丁,一共屯了近三千畝,若是順利收割,怕是有六千石糧食。”</p>
“六千石?”李自成大驚,不到六十名撒拉爾壯丁,就能養活一千三四百士兵,幾乎抵得上一府四縣了,難怪游牧民族樣蓄養奴仆。</p>
當初將這些撒拉爾人轉為軍奴,主要是無法處理他們,殺了有違天和,若是放了,又擔心他們走漏訊息,而且他們都信奉恐怖教,放到哪里都是麻煩,無奈之下,方才將他們集中起來,耕作撒拉爾人原有的土地。</p>
沒想到竟然能得到六千石糧食,除去他們一年的糧食消耗,剩余的糧食至少可以養活一千二百名士兵。</p>
這真是意外之喜。</p>
“文成,這般說來,今年的糧食問題,即便沒有朝廷的糧餉,咱們也能自給了?”</p>
“應該是這樣,”能用大半年的時間就解決了西寧的糧食問題,梁文成也有成就感,“其實,還有部分百姓沒有轉化為耕農,需要以牛羊納稅,還有,自成從江南弄來的作物,也會有收成,到了收獲季節,百姓也需要納稅。”</p>
“哈哈,”李自成大笑,“這個不能算,這些寶貝今年不能食用,全部留做種子,最多請你吃頓大餐!”</p>
“既然要留做種子,請我就算了,等將來種子豐富了,再請不遲,”梁文成大度地揮揮手,卻又笑道:“自成,看到今年小麥的守成,明年耕種的百姓、土地一定會大幅增加,到了那時,我們掌握的糧食還會增加!</p>
“是呀,到了明年的時候,從江南弄來的那些作物,也應該可以進入百姓和士兵們的餐桌了,那時,即使沒有朝廷,我們的糧食也會有些節余!</p>
梁文成忽地小聲道:“自成,現在糧食問題基本解決了,要不要馬上擴軍?”</p>
李自成想了想,還是搖著頭,“文成,糧食問題是基本解決了,但小麥畢竟還長在地里,等明年的小麥收上來后,糧食有了節余再說吧!彼肫饎⒒o朱元璋開出的“廣積糧、高筑墻、緩稱王”的古訓,現在的西寧,才是紙面上解決了糧食問題,一旦進行大規模的戰斗,糧食在運輸中消耗必然大增,究竟夠不夠吃,現在還說不準,再說,陜西連著幾年大旱誰知道西寧會不會發生同樣的事情?</p>
梁文成還不死心,繼續勸慰道:“自成,就這樣借助朝廷的羽翼,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朝廷遲早會發現西寧的異狀,自成還是要早做打算呀!”</p>
李自成哈哈一笑,“今日乃是端午,文成不在家過節,來到官衙,難道就是勸我擴軍的?說實話,我也想大規模擴軍,免得每日 都是小心翼翼地活著,戰戰兢兢做人,唯恐朝廷的大軍征伐西寧——真要來了,反而沒那么多擔心!</p>
梁文成揚起眉毛,釋然道:“自成有什么打算嗎?”</p>
“文成,我也希望大規模擴軍,但士兵不僅需要糧食,更需要銀子,”李自成扳著指頭算道:“現在西寧軍已經超過三千,每月的餉銀就超過一千六百兩,一年就是兩萬兩,這還不包括賞銀,我的壓力很大呀!”</p>
“銀子的事……自成不是有蒸餾酒和玻璃嗎?”梁文成不解,這兩樣每月的收入,應該不止一千六百兩呀!</p>
“現在能賺銀子的物事太少,萬一生產、運輸、銷售等某一環節出現了問題,經濟命脈就會被掐斷,到了那時……”</p>
“自成說得是!”梁文成不住點頭,“還是自成考慮問題周到,我只是看到光鮮的一面……”</p>
“能解決糧食問題,文成,你辛苦了!”李自成笑道:“文成這些時日,怕是做夢都盼著風調雨順吧?哈哈……”</p>
“能為西寧,為自成盡一份力量,我……也是深感榮幸,”梁文成想起以前的西寧衛,頗有些感慨,“不瞞自成……若不是自成來到西寧,我就是想要報效,恐怕也是無門……”</p>
“文成,咱兩也別在此大發感慨了,我們還有許多事情要做,”李自成哈哈一笑,道:“文成,我的目標,還是北面的這些衛所,不解決它們,西寧永遠沒有安全感,隨時會面臨著三個方向上的壓力——若是拿下北面這些衛所,士兵就是我們最好的兵源,而且,這些地方的糧食本身就能自給,也不需要擔心。”</p>
“自成準備啥時動手?”</p>
李自成搖頭,“暫時沒有打算,七大百戶都在整訓,我計劃用三個月的時間,改變一下士兵們的風貌,他們主要都是來自原先的衛所,我有些不放心,戰斗順利還好,萬一戰事膠著,甚至不順……”</p>
“自成說得是,我倒是操之過急了!”梁文成自嘲地笑笑,“不過,知道自成的打算,我也放心了!</p>
梁文成走后,李自成在雙踱了幾圈,糧食問題讓他放下心來,他的心思便發生轉向,又有一批生鐵抵達西寧,已經進入匠作坊了,不出數日便可打造出步槍,他擔心的倒是銀子,現在西寧的經濟命脈,幾乎全寄托在玻璃上,萬一玻璃產銷不順……</p>
雞蛋決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p>
可是,還有什么掙錢的法子呢?李自成陷入沉思,卻一時沒了主意。</p>
</p>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