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李自成心中暗罵,老子要是知道如何在水中建造橋墩,又何必讓你們大老遠跑來隴右?不過,既然在湯若望和學子們的心中,自己是神一般的存在,無論如何不能讓他們失望。</p>
在現實的世界中,這樣的問題,不可能找到答案,李自成便神游后世,看看后世的世界中,一些著名的橋梁上是如何建造的,黃埔大橋、楊浦大橋,那是斜索拉橋,不具備借鑒意義,數不清的長江大橋中,除了南京、武漢的長江大橋,差不多也都是斜索拉橋。</p>
李自成又將目光投向南方,轟動世界的“珠港澳大橋”,因為在外海,似乎使用了“沉箱”理論,“沉箱”的技藝現在自然不能照搬,但可以借鑒。</p>
他瞇起雙眼,努力思索,將自己的想法一點點現實化:如果改用一個鐵皮罩,將澆筑橋墩的地方罩住,去掉河水,清楚水底的淤泥,再多下幾根水泥樁……</p>
現在是干枯季節,河水只有三米深,鐵皮罩只需四五米高,比一層樓房也高不了多少,所需的生鐵,廣吳山就有現成的……</p>
李自成將自己的設想,毫無保留地說出來,湯若望與學子們頓時呆愣了十只眼球,過了好一會,陸榮大方才小心道:“大都督,水泥真的能在水底凝結嗎?”</p>
“這就要問明光、季潔了,”李自成自己也是心潮澎湃,糾結了這么多日子的橋墩問題,就這么被自己解決了,剩余的工作,該由他們來完成了,如果不能得到充分的歷練,又如何成長為“專家”?“我讓湯先生制造出溫度計,就是為了準確控制溫度以便生產出高標準的水泥,這個,我就交給明光、季潔了!”</p>
“是,大都督!”聽說自己也能在這項前無古人的工程中起到關鍵作用,兩人都是一臉亢奮,年少的性子,哪里會想到失敗?</p>
“澆筑橋墩,乃至建造水泥大橋的事,我就交給榮大、俞曉了,”李自成看向兩人,目光中滿是勉勵,“至于如何去水、如何清除水底的淤泥,你們先行考證,一旦想法成熟,立即施行,我倒是要看看,漳水是如何成為被我們征服的第一條河流!”</p>
“是,大都督!”重任在肩,陸榮大、俞曉兩人頓時覺得身上壓著萬斤重擔,但壓力就是動力,大都督如此信任,豈能讓大都督的一片心意付諸東流?</p>
他們剛剛畢業,就能得到大都督如此信賴,若是將這第一件事辦好了,青史也會留名,這亙古未見的第一座水泥大橋……</p>
況且,大都督還有意在黃河上建造橋梁,這份功勞,還會少得了他們的?</p>
李自成早就看準了他們的心思,掃了一眼,淡淡地道:“怎么樣,你們有信心完成我下達的任務,為天命軍,為隴右的百姓建功立業嗎?”</p>
“回大都督,有,我們有信心!”四人幾乎齊答,與李自成的輕描淡寫相比,他們的心中,似乎是爆發之前的火山口,有無數的靈蛇在游動,滾滾熱浪不斷沖擊著五臟六腑,卻是找不到一個突破口。</p>
工作,只有投入到令人神往的這份工作中,才有可能釋放心底的這份沖動。</p>
湯若望第一次感受到了孤單,自己的嫡系學生,轉眼間就被李自成拉攏了,他不過是個掛名的校長而已,學子們一個月也難得見到一次,他忿忿地道:“大都督,那我呢?”</p>
“你?”李自成想了想,這位天命軍實際上的技術總監,豈能在這么關鍵的時刻,待在一邊享清福?如果真的置身事外,恐怕不是對他的關照,遂道:“他們都還年少,未曾經受過風浪的檢驗,所有的決策,最后都是由你拿主意!”</p>
“是,大都督!”湯若望這才高興起來。</p>
李自成又分別對兩組學子,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項,凡是不能決斷的事,或問詢湯若望,或是飛鴿傳書自己,總之,漳水大橋非建不可,而且盡量加快速度,為以后的黃河大橋積累經驗。</p>
此間事畢,眾人再未在漳水邊停留,湯若望帶著學子們去了廣吳山,龔明光、季潔協同劉壯,開始規范水泥的生產,盡可能生產高標準的水泥,而陸榮大、俞曉則預備利用生鐵,建造一個巨大的鐵皮罩。</p>
李自成將建造水泥橋的事,完全交給湯若望他們,自己則是策馬奔騰,來到清水縣。</p>
此時鞏昌府、臨洮府的土地分配已經結束,百姓正搶著秋種,田芬也是回到清水縣,只有李過部的騎兵,活躍在隴右大地上,特別是原先的洮州衛、岷州衛的那一片。</p>
為保障隴右土地分配新政能夠平穩推進,保證異族都能“入漢籍、奉天主”,他們還要分為幾部,在各地巡視,保持對百姓們的威懾,以免新政出現反彈。</p>
李自成只是在清水縣宿了一夜,他的心思不在田芬的肚皮,對關山道的守衛,才是現在的主要精力所在。</p>
關山驛道固關至大震驛一段,已經澆筑了三十里的水泥大道,戰俘們早就分組,開始澆筑大震驛至安戎關、安戎關至老爺嶺這兩段,按照計劃,在霜凍期之前,只要水泥充足,大道至少要延伸至馬鹿驛。</p>
過了馬鹿驛,直至清水縣,都是平直的驛道,道路寬,路基又平坦,即便沒有澆筑水泥,糧草輜重運輸起來,亦不會太困難,除非遇上長陰雨,或是大雪封道。</p>
周賓從岷州衛帶回的戰俘,此時正在搶修老爺嶺至馬鹿驛的道路,等這一段路基修繕完畢,便會轉入馬鹿驛至長寧驛、長寧驛至清水縣這一段,只要天氣允許,能搶修一段是一段。</p>
就在戰俘們搶修道路的同時,李自成早已完善了關山道的守衛。</p>
劉云水、馬有水、周賓三部,全部集中于關山道,各部原先留守各府縣的輔兵,已經陸續歸隊,除了周賓部五個百戶的輔兵駐扎安戎關,建立關山道第二道防線,三個千戶其余的士兵,都是集中于固關城內。</p>
李自成到達固關的時候,劉云水部的騎兵還在關外轉悠,關內只有只有馬有水和周賓,兩人叩拜了李自成之后,周賓還好說,馬有水直抱怨閑得蛋疼,不像劉云水,每日還可以出關山轉悠,美其名曰:查看地形。</p>
但李自成來到固關,也許得到了什么訊息,也許有了作戰任務,周賓與馬有水一樣期待著!</p>
李自成入了關城,沿著城墻巡視了一周,見城中的守衛明松暗緊,不覺暗暗點了點頭,方道:“有水、周賓,你們兩部,都是剛剛參加了隴右的戰爭,傷亡的士兵沒有得到補充,士兵們長途奔襲,也未很好地休整,他們撐得住嗎?”</p>
周賓輕聲道:“大都督,屬下雖然參加了隴右的戰斗,但士兵傷亡有限,暫時不需要增補人手——若是需要增補人手,還有五個百戶的輔兵呢!”</p>
馬有水跟著道:“是呀,大都督,東征隴右,屬下第六千戶傷亡的士兵,實在不算什么,再說,兄弟們來到固關,平日并沒有戰斗任務,這些時日早就休息夠了,屬下擔心,如果長時間沒有作戰任務,兄弟們就會倦怠!”</p>
李自成心念一動,馬有水說得沒錯,如果長時間沒有作戰任務,士兵們就會倦怠,真正的強軍,是在不斷的戰斗中,用敵人的鮮血澆灌成長的。</p>
士兵越打越多,軍隊越打越強!</p>
毛太祖后世的軍事思想,正切合現在的天命軍,操訓場是操訓不出強軍的,如果缺乏對手,天命軍自身也是難以發展。</p>
不過,現在的情勢,天命軍能守衛住關山驛道,已是天主保佑了,怎么可能出固關向東而擊?</p>
即便能穩獲勝利,天命軍暫時也不會東出關山,雖然掌管了隴右,但畢竟是新收復的土地,需要時間消化,只有完全消化了隴右,才能增加是天命軍的力量。</p>
與朝廷相比,天命軍實在太渺小了,如果將朝廷比做垂垂老者,那天命軍只能算是三歲的孩童,自保尚且不足,如何再去蠶食朝廷的地盤?</p>
如果不是有關山這道天險,李自成暫時絕不會東征隴右。為今之計,只有在關山道上堅守,等待朝廷的大軍,如果朝廷大軍忽視了隴右,李自成至少在半年內保持隴右的現狀。</p>
但這些關乎大局的事情,很難與馬有水、周賓探討。</p>
李自成掃了眼固關東面低矮的緩坡,道:“你們可曾計算過,萬一朝廷的大軍突襲,步槍是否能封鎖東北側所有的路徑?”</p>
“回大都督,屬下已經測試過,這些路徑,都在四百步的射程之內,”馬有水較早進駐固關,已經將周圍的地形弄得一清二楚,“如果不是在射程內,當時澆筑水泥大道時,屬下就預備將北面的道路封了,所有過往商賈行人,必須從關城內通行,想想還是放棄了,畢竟在步槍的射程之內,不用多此一舉!”</p>
李自成點點頭,忽地道:“從明日開始,周賓部接管整個關城的守衛!”</p>
“是,大都督!”周賓愣了一下,趕緊拱手作答。</p>
馬有水卻是吃了一驚,以為自己在什么地方出錯了,“大都督……”</p>
李自成沒有回答,卻是道:“有水將所有的步槍,交與輔兵,加緊操訓,不需操訓任何技法,只要會射擊、有準頭即可!”</p>
馬有水這才明白過來,“大都督是要操訓輔兵?可是,這樣一來,子彈恐怕就緊張了,我們來到隴右,至今沒有補充彈藥,損壞的步槍,尚未得到修繕……”</p>
“這個不用擔心,運輸子彈和步槍部件的車輛,不日就會抵達固關,”李自成含笑道:“我關心的是,你的輔兵,需要多長時間的操訓,方能像戰兵那樣,從容地走上戰場?”</p>
“大都督,在三川府之時,輔兵們早已受過基本的射擊操訓,屬下保證,最多十日,他們就能熟練地使用步槍!”</p>
“如此甚好,”李自成甚喜,笑道:“隨同輜重車輛一同到來的,還有足夠配備五個百戶的步槍,有水,你部的輔兵,將全部配發步槍,集體轉為戰兵!”</p>
“啊……屬下多謝大都督!”馬有水一愣之后,慌忙叩拜謝恩。</p>
李自成將他攙扶起來,“有水,你部步槍增多,你肩上的擔子也會加大,”他悠悠地道:“有水、周賓,朝廷的大軍,遲早會盯上固關呀!”</p>
</p>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