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李自成入了蘭州城,便直往軍營,軍隊一直由他自己直接掌控,是最為放心的安全場所。</p>
經過打聽,甘肅巡撫梅之煥于下午就先一步到達了蘭州,李自成便讓何小米去請,讓他過來一同晚飯。</p>
稍頃,梅之煥隨著何小米來到軍營,見了李自成,當即叩拜在地,“屬下梅之煥,叩見大都督!”</p>
“梅老先生不用客氣,快快請起!”李自成離座,將梅之煥扶起,讓他在對面就坐,何小米機靈地奉上茶水。</p>
“大都督……”梅之煥落座后,目光一直定在李自成的面龐上,當日他拋卻京師的妻子,歸順李自成,實在是情非得已,甘州城破,兵敗被俘,他就當自己已經死了。</p>
李自成能打動他的,不是誠意,不是前途,而是西寧步槍,從西寧步槍上,他隱約感覺到,這個年輕人上的身上,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p>
但今日,李自成東征隴右,不到半年時間,就將隴右打理得井井有條,他今日來到蘭州,已經在城內外轉悠了一圈,哪里還有盜賊、戰亂的影子?這才半年呀……</p>
李自成知道他的心中不平靜,遂笑道:“梅老先生有什么話,就直說吧!”</p>
梅之煥拱了拱手,“屬下恭喜大都督,恭喜大都督喜得隴右!”</p>
“同喜,同喜!”李自成哈哈一笑,也是拱手,還了一禮。</p>
“大都督,屬下有一個問題,”梅之煥再次拱手,道:“屬下原本找不到答案,但來到蘭州之后,知道大都督已經有了答案,所以老朽迫不及待,想要……”</p>
“我們已經是自己人了,梅老先生有什么問題,就直接問吧,我當知無不言!”李自成心道,到了這個時候,你總不會懷疑我造反的決心吧?</p>
“那老朽就放肆了,”梅之煥又是拱手,道:“大都督認為,或剿或撫,朝廷能解決陜西的盜賊嗎?”</p>
原來還在關心朝廷,難道身在曹營心在漢?李自成端起茶水杯,抿了一小口,道:“不能!”</p>
“不能?為何?”梅之煥的雙眼瞪得老大,跟朝廷正在屠殺他的妻子似的,“老朽原本也認為,或許朝廷遲早被這些盜賊掏空了,大明就此……但老朽來到蘭州之后,發現蘭州城內外,已是一片祥和,百姓雖然貧瘠,但已經度過了災荒時期,這才半年時間……大都督能做到,朝廷因何做不到?”</p>
這個梅之煥,預感還真有些對頭,大明就是亡于陜西的盜賊,這樣說起來,李自成也是也是盜賊的一支,不過梅之煥就事論事,他也沒有生氣,淡淡笑道:“梅老先生來自仕林,對朝廷非常熟悉,當今朝廷,有人真正關心過這些淪為盜賊的百姓嗎?”</p>
“原先的三邊總督楊鶴不是力主安撫嗎?”</p>
“楊鶴是主張安撫,給盜賊發放了數十萬兩銀子,還有數萬石糧食,”李自成從王安平的訊息中早已知道了這些事實,“可是,盜賊歸于百姓之后,他們無所事事,就是再多的銀子、糧食,也有用完的時候,一旦銀子、糧食沒了,百姓除了重新淪為盜賊,還有什么活路?”</p>
“這……”梅之煥雖然不知道解決問題的法子,但李自成的意思,還能聽得明白。</p>
“所以我說,無論是‘剿’還是‘撫’,朝廷都解決不了陜西的盜賊問題!”李自成先讓梅之煥對朝廷絕望,這樣才能死心塌地為自己做事。</p>
“那大都督因何就能解決?”</p>
“因為我不是朝廷,而是和盜賊們一樣,出生于普通的百姓之家,我知道百姓的需求和疾苦,”李自成淡淡一笑,“梅老先生看到的蘭州,就是解決盜賊問題的一種法子,不僅蘭州,整個隴右,只要撐過今冬明春,待到冬小麥收割,就能實現人人‘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地耕’的目標!”</p>
“老朽愚鈍,還望大都督賜教,”梅之煥起身,向李自成深深一揖,“既然大都督能解決隴右百姓的吃飯問題,為何富裕的朝廷,卻是解決不了?”</p>
富裕?李自成嗤之以鼻,朝廷稅收的確龐大,但開銷更是龐大,據說每年的賦稅收入,絕大部分都用于遼東的戰事了,不管遼東能不能抗擊韃子,但主要的軍官,卻是肥得流油!</p>
這樣的事情,就是說出來,梅之煥恐怕也是不信,李自成決定從根本上入手,“梅老先生認為,陜西出現盜賊,根本原因在哪?”</p>
“大旱,陜西連著三年都是大旱!”</p>
“不錯,盜賊的產生,起因在于陜北的大旱,而且至今沒有好轉的跡象,所以朝廷即便有心安置災民,也是缺少耕地,隴右的法子,在陜北行不通!”</p>
“因為大旱,陜北已經失去大量的耕地,所以百姓無地可耕,”梅之煥恍然大悟,思索片刻,道:“那朝廷可以將陜西的災民,遷移至其他地區,只要能勻出部分耕地,百姓也不會……”</p>
“問題是,朝廷根本勻不出耕地,”李自成要倚重梅之煥,就打算多說兩句,讓他徹底對朝廷死心,“縱觀歷史,每一個王朝,即便沒有外族的入侵,也不過存在二三百年,梅老先生覺得為何?”</p>
梅之煥將各個朝代在大腦中過了一遍,平均起來,的確只有二三百年,但他一時找不出原因,便道:“為何?”</p>
“土地兼并,”李自成沉聲道:“每個王朝興起,帝王元勛們殘殺了大量的前朝世家大族,將他們占有的土地,分發給普通的百姓,新的王朝便日益鞏固,但新王朝統治穩固之后,又會產生新的世家大族,他們逐漸蠶食、掠奪普通百姓的土地,當大量的百姓失去土地,無以為生,他們就會揭竿起義,并最終推翻舊王朝,建立新王朝!”</p>
“……”梅之煥雙目內斂,一眼不發,現在思索李自成所說的問題。</p>
“與其它的王朝不同,大明的宗室更是一顆毒瘤,”李自成說完之后,方才想到“毒瘤”這兩個字,但也沒有解釋,以梅之煥的見識,應該能夠猜得出,“宗室經過二三百年的繁衍,現在應該不下于十萬人口吧?他們什么也不用做,還被賜予大量的耕地,全國的土地就那么多,宗室與世家大族的耕地越來越多,百姓的土地自然越來越少,而百姓的人口也在增長呀……”</p>
“……”</p>
“朝廷要安撫陜北的災民,就必須拿出耕地,但這些耕地有誰拿出來?宗室、世家大族肯嗎?朝廷會逼迫他們拿出來嗎?”李自成又是品了口茶水,最后幽幽地道:“所以,我說,朝廷永遠解決不了陜西的盜賊問題,只會愈演愈烈,最后朝廷的根基也會被動搖!”</p>
王朝的興盛與滅亡,原因自然不會只是土地一種,還會有外族入侵、兵備制度、自然災害、**等有關,甚至權臣個人的野心,也是極為重要的原因,當所有的因素集中于某個時間段,矛盾無法調和,舊的王朝便會在矛盾中滅亡,新的王朝取而代之。</p>
但根本矛盾,還是土地兼并,其余的矛盾只是激化這個主要的矛盾,加速王朝更迭而已。</p>
李自成并不是給梅之煥授課,只是挑主要的方面告訴他:大明已經日薄西山,更新換代是遲早的事,這是歷史發展的自然規律!</p>
梅之煥顯然沒想過這么多,他這樣的順民,從來不會研究一個王朝的滅亡規律,更不用說研究大明的滅亡了,那簡直就是大逆不道。</p>
今日聽了李自成的一番話,卻是茅塞頓開,但他實在想不明白的是,年紀輕輕地李自成,為何擁有如此的見識?難道真是天主派來的……</p>
大明時代,漢人信奉宗教的極少,但每次遇到難解之事,便是向宗教求救,或是用宗教的知識來解釋那些虛無的現象,梅之煥也不例外。</p>
待到李自成解惑完畢,他看向李自成的目光中,已是泛出異樣的色彩,但隨即就有些昏暗,可惜他已經老了,不能……</p>
恰好親兵們端上飯菜,李自成哈哈一笑,道:“梅老先生,咱們邊吃邊談,跑了一日的路,我可是餓壞了!”</p>
“是,是,邊吃邊談!”</p>
李自成狼吞虎咽,先是解決掉一個白面饅頭,又喝了半碗熱湯,方才停下竹箸,道:“梅老先生可知,我為何讓你趕來蘭州?”</p>
梅之煥咀嚼幾下,就著熱湯將口中的饅頭吞下,抬起頭道:“怎么,大都督不是讓屬下來隴右考察?”</p>
考察?甘州的綠地地形,與蘭州有可比性嗎?李自成淡淡一笑,道:“梅老先生見識廣博,勞駕梅老先生長途奔襲,就是要聽聽梅老先生的意見,隴右我們是拿下來,接下來要如何治理,才能讓百姓豐衣足食!”</p>
“大都督,屬下愚鈍,以蘭州觀之,隴右已經進入恢復期,現在不是挺好嗎?”梅之煥聽了李自成語言,微微點著頭,“即便讓吏部尚書來隴右,亦不過如此!”</p>
“梅老先生過獎,”李自成拱拱手,笑道:“據我估計,一旦過了明天冬小麥收割期,隴右的百姓,也許就能豐衣足食了,不過……隴右這數十萬百姓,難道僅僅停留在豐衣足食的階段?”</p>
“大都督的意思……”梅之煥終于明白了,“大都督是要對隴右重新規劃?”</p>
李自成點點頭,“建立行省,梅老先生以為如何?”</p>
</p>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