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宋文知道李自成心思,他雖然沒看出趙光瑞有什么過人之處,但大都督有心試探,他便在南城外駐軍,偶爾讓士兵們向城頭放上幾槍,吸引明軍的注意力,免得馬宏源將重兵集結有北城,趙光瑞畢竟是他的屬下,趙光瑞的軍功,也要他的一份。</p>
李自成也是在西城佯攻,既不消停,也不會浪費太多的子彈。</p>
趙光瑞知道,大都督在考教自己,心中有些焦急,他雖然在靖虜衛跟隨著李自成上了戰場,但當時只是隨軍觀測,并沒有參與作戰,而且,當時的天命軍,基本上都是防守,依靠地形的優勢,將火器的戰斗力發揮到極致。</p>
不過,今日戰場的形式完全變了,天命軍成為攻城的一方,而明軍依托城墻的掩護,反而占據了地形上的優勢。</p>
他問過老兵,方才明白,天命軍攻城,基本步驟是:步槍掃射,利用射程優勢,壓制城頭的守軍,然后用火藥包炸毀城門。</p>
趙光瑞如法炮制,先調撥一個百戶的士兵,從百步外向城頭掃射,趁著明軍縮回城墻的空檔,著人去城門洞中察看。</p>
令他失望的是,北城門是厚實的鐵門,即便使用兩個火藥包,也未必能炸毀,當然,也可以使用更多的火藥包,比如十個,但這樣一座小縣城,卻消耗掉十個火藥包,那以后的仗還怎么打?四川遠離西寧,火藥很難補給。</p>
趙光瑞立在城墻下,心中焦急萬分,大都督、宋將軍都在等著他的訊息,為了給他機會,他們都是佯攻,既吸引明軍的注意力,分散城內的明軍,又不會發起強攻。</p>
看著頭頂空蕩蕩的城墻,趙光瑞心中一動,既然城內的明軍已經被步槍嚇怕了,何不如此如此?</p>
他立即來到西城,“大都督,屬下想到破城的法子了!”</p>
“什么法子?”李自成看著趙光瑞面上跑得通紅,不禁笑道:“別說用涪江的水,一旦大水淹沒了涪江,城內將變成一片汪洋,百姓、財物受損嚴重,別忘了,江油城很快就是我們的了。”</p>
“不是用水,”趙光瑞暗暗吃驚,大都督早就想到了用水,可自己怎的沒想到?他訕訕地笑笑,“大都督,屬下是來借山地炮的。”</p>
“山地炮?你打算用山地炮炸開城門?”李自成吃了一驚,“光瑞,山地炮雖是攻城利器,但我們來到四川,開花彈很寶貴呀!”</p>
“大都督放心,屬下不會浪費開花彈!”趙光瑞貼近李自成,耳語幾句。</p>
“奧?如此法子,倒是可以一試。”李自成大喜,這個趙光瑞,不愧生于將門,自己果然沒看錯人。</p>
趙光瑞向李自成借了十門山地炮、二十枚開花彈,還有一個百戶的炮兵。</p>
炮兵們將十門山地炮運輸至北城門,趙光瑞撤了城外的步兵,讓城頭的明軍士兵從垛口探出腦袋觀看。</p>
趙光瑞看了眼壯麗的城門樓,心中一動,“炮兵兄弟,你能一炮擊中城門樓嗎?”</p>
“城門樓?”炮兵百戶比劃了一下,道:“從千戶大人,城門樓太小,又在空中,若是一炮擊中,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p>
“嗯?”趙光瑞有些失望,沉思片刻,道:“炮兵兄弟,要么將山地炮放近些,反正城內也沒有火炮,如果有火炮,他們早該使用了,”頓了一頓,又道:“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事,大都督就在西城門看著,要是傳出去,兄弟你豈不就是天命軍的炮神?”</p>
“啊……”那百戶官驚呆了,這是無法完成的任務,但趙光瑞的話,實在太誘人了……</p>
他決定試試!</p>
炮兵百戶官用雙手和雙目測量著距離,又將山地炮向前移動了十二部,瞄了又瞄,還叫上自己的屬下,合計一番,方才來到趙光瑞的面前,“從千戶大人,現在差不多了,屬下不能保證一定成功,但有五成把握!”</p>
這是一個高難度的活,能有五成把握,已經很不錯了,趙光瑞笑道:“期待兄弟楊威四川!”</p>
炮兵百戶官回到山地炮邊,最后一次校準了火炮,便讓士兵裝彈、點火。</p>
“轟……隆……”</p>
兩聲巨響,一聲是開花彈出膛,一聲是開花彈墜落。</p>
“打中了!打中了!”炮兵百戶官手舞足蹈起來,他不知道殺傷了多少明軍士兵,他只看到,開花彈出膛之后,先是在城門樓上撞擊了一下,隨后發生爆炸,將城門樓右側炸塌了一角。</p>
李自成也是吃了一驚,從他的方向,恰好可以看到那個殘缺的城門樓,“這是誰?山地炮也能當步槍使用嗎?”</p>
趙光瑞只是看了眼正冒著黑煙的城門樓,立即讓士兵將一封勸降信射入城內:見到天命軍的火器了?這樣的火器,天命軍還有很多,天命軍秉承天主的旨意,只是不愿傷害圣靈,若是不知進退,妄圖負隅頑抗,一旦城破,雞犬不留……</p>
馬宏源果然識時務,聽到士兵的匯報,頓時心驚膽戰,再看到勸降信,立馬就打出白旗。</p>
第七營拿下江油的同時,李過第二營的騎兵,連嚇帶哄,也是將南面的彰明縣攻破了,騎兵已經入城。</p>
……………………………………………………………………</p>
閏四月,熊文燦接任五省總理一職,掛兵部尚書銜,駐襄陽討賊,主要的目標,便是“八大王”張獻忠、“曹操”羅汝才。</p>
朱由檢只是高興了一小會,困擾他的事情仍然很多,河南大旱,中原大地,赤野千里、民不聊生、餓殍遍地,而地方官吏為了完成日常賦稅和“剿餉”,仍舊逼糧催科,多處地方亦然民怨沸騰,**、一觸即燃。</p>
大臣們在朝堂公開要求他祭天,為百姓求雨。</p>
李自成原本不情愿,自己求雨,那就說是,干旱乃是因為自己“失德”,自己為了大明,每日批閱奏章至深夜,從來不敢懈怠,除了上次去勖勤宮,就連生病都強撐著,難道自己不是明君?</p>
但拗不過大臣們人多,又是異口同聲,似乎干旱只在朱由檢身上,只要他求了,上天一定會給河南賜雨,如果不肯求雨,就是對河南的百姓的漠視。</p>
朱由檢沒法,只得同意明日暫停朝會,去天壇祭天,為百姓求雨。</p>
可是一連幾日,太陽都是明艷艷的樣子,哪有半絲下雨的跡象?朱由檢憂心忡忡,但在朝堂行,大臣們又將目標對準了他,希望他下“罪己詔”!</p>
這是明目張膽地將臟水往皇帝身上潑,大臣們不用承擔任何責任!朱由檢少見地大發雷霆,當朝甩袖而去。</p>
下午,他匆匆批閱完一日的奏章,晚膳后撇下太監宮女,獨自來到勖勤宮,向張嫣訴苦。</p>
張嫣陪著撒了兩滴眼淚,卻是支持他的主見:絕對不能隨意下“罪己詔”!</p>
朱由檢用衣袖替張嫣抹去眼淚,“嫣兒也別難過,有楊嗣昌督軍、熊文燦在湖廣剿匪,很快便有喜訊,局勢也許不壞,中原大旱不過是一時……”</p>
張嫣心中一動,就算滅了匪首又如何?河南的大旱,關外的韃子……最重要的是朝堂,大臣們與皇上,顯然不是一條心。</p>
但她還是安慰著朱由檢,“皇上在妾身的心坎中,皇上就是秦皇、漢武重生,唐宗、宋祖再世,只要能壓制大臣們的私心,大明就能千秋百世!”</p>
“朕知道,所以朕從來都是親自批閱奏章,凡事都是親力親為,絕不假手他人,”朱由檢趁機在張嫣的臉上撫了撫,“就是來看嫣兒,也是先完成了奏章,然后才擠出時間。”</p>
張嫣的心中,有說不出的愛憐,她不忍拒絕這個身心疲憊的小弟弟,便淡淡地道:“皇上來臣妾的勖勤宮,若是讓大臣們知道……”</p>
“他們巴不得朕日日躲在勖勤宮,”朱由檢冷哼一聲,“如果朕荒廢朝政,他們正好可以假公濟私、中飽私囊,他們還以為朕不知道他們的心思……”</p>
“所以皇上必須努力,做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上,”張嫣順手摟著朱由檢的腰身,“皇上功蓋千秋,大明也能萬世留長……”</p>
“朕知道……”朱由檢返身,將張嫣摟在懷中。</p>
張嫣呢喃著道:“皇上,求雨的事,現在怎么辦?”</p>
“別管河南的雨水了,”朱由檢將張嫣橫生抱起,“朕現在只想……在嫣兒的身上來一場大雨……”</p>
“皇上……”</p>
只有在張嫣的身上,朱由檢才威武得像一位大帝……</p>
京師的西南角,有一戶百姓,平日家中養著數十只雞,其中一只公雞很是奇怪,不僅雞冠,連爪子都是紅色的,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普通的一只雞,也就七八斤,能長到十斤已是罕見,但這只大公雞竟然超過四十斤。</p>
這家人以此為榮,拎著這只雞四處炫耀,很多人爭相前來獵奇,一時傳遍了京師。</p>
有一個叫延吉的浙江人,恰好路過京師,聽到傳說,便慕名前來觀看,仔細觀看了這只公雞后,卻是大哭起來,“這是鷔,不是公雞,所見之處亡國……”</p>
京師謠言四起,連太監們都驚動了,他們在議論的時候,被朱由檢不小心聽到,著錦衣衛抓人,延吉早已不知去向。</p>
朱由檢心中煩悶,精神有些萎靡,批閱奏章的時候,竟不知不覺睡著了。</p>
但他惦記著尚未批閱的奏章,只做了一個夢,便驚醒了,醒來后只記得一個“有”字,便讓一名小太監悄悄去拆字占卜吉兇。</p>
小太監在市集上找了一個擺攤算卦的獨眼人,寫下“有”字,也沒透露自己的身份,說是問軍國大事。</p>
那獨眼人只睨了一眼,便冷冷地道:“還問什么軍國大事?“大明”江山已經去了一半!”</p>
小太監疑為天人,不敢多問,回來一五一十告訴朱由檢,朱由檢心中大駭,腦子昏昏沉沉,連奏章都懶得批閱了。</p>
隔日朝會,他主動向大臣們認錯,第二次痛下罪己詔,將天旱不雨、增收剿餉等一干罪責,全部攬在自己身上。</p>
為了改過立新,河南一地,立即停止征收剿餉,待豐年以后,百姓豐衣足食,再行征收。</p>
張嫣在勖勤宮聽說朱由檢再下罪己詔,頓時呆了,靠在廊墻上默然不語,半天沒有挪動一步……</p>
李自成聽到朱由檢再下罪己詔的訊息,已經拿下了綿州,正南下羅江。</p>
</p>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