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一直在關注著西華縣的楊文岳,但漢清局傳來訊息:陜西三邊總督傅宗龍,東出潼關后,攻洛陽不下,已經繞過洛陽城,奔汝寧府府而來。
得到這樣的訊息,李自成的嘴角不覺現出一絲冷笑。
傅宗龍東出潼關后,攻打洛陽的事,他是知道的,不過,沒太放在心上。
傅宗龍屬下只有兩萬陜西兵,主要大將是總兵賀人龍、副總兵李國奇。
洛陽城內有后備營三個半團,總兵力一萬六千余人,又是糧餉充足,即便后備營戰斗力弱些,打個五折,也抵得上八千精銳。
讓王紹禹出城擊敗傅宗龍,或許難度很大,但要守住洛陽城,應該不是難事,后備營操訓了不少時日,恰好可以在戰場上練練兵。
李自成早就給洛陽的文武傳過軍令,一旦明軍大舉來襲,州縣為了減小損失,可以主動歸降,但一定要守住洛陽城。
臨時都督府常駐洛陽,天命軍的錢糧主要囤積在洛陽,這個后方的補給基地,一定不能丟。
傅宗龍是天命軍的老朋友了,李自成在四川的時候,天命軍和他有過兩次戰斗,當時做為四川巡撫的傅宗龍,連四川土地的邊緣都沒有摸到,就被天命軍趕去湖廣。
這樣的三邊總督,李自成特別歡迎!
王紹禹沒讓李自成失望,雖然沒有出城擊敵,但守住了洛陽城,保住了天命軍的錢糧,穩定了河南天命軍的后方,也算是大功一件。
李自成立即給王紹禹傳訊,嘉獎洛陽城內的將士,賞銀、升職、傷亡軍士撫恤一類的事情,讓他寫好書面報告,此外,如果將士們傷亡過重,必須招募青壯補充,城內至少維持三個團的兵力。
信件交付何小米之后,李自成才想到汝寧府的事。
傅宗龍奔汝寧府而來,一旦是要與楊文岳部匯合,加上楊文岳部的兩萬人馬,總兵力達到四萬。
四萬明軍就想拿下汝寧府?
看來傅宗龍還沒有從洛陽府接受教訓。
現在的汝寧府,有李績的第四營、李信的獨立營,總兵力也是四萬,還有駐扎信陽州的第七營第四團。
天命軍從人數上已經占據優勢,暫時應該不需要宋文的第七營了!
最讓李自成趕到奇怪的是,四五個月之前,當時的三邊總督丁啟睿升為平賊督師,就從陜西帶走了一萬主力部隊,如今傅宗龍又帶走兩萬,難道陜西是生產士兵的機器?
李自成原本就是陜西人,對陜西人的性情十分了解,尤其是陜西北部,民風剽悍、好勇斗狠,像李過、高一功這樣的游俠,更是比比皆是。
但純粹的百姓,無論如何強悍,與軍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如果沒有嚴格的操訓,士兵個人的武力再強,也就是單兵作戰,遇上順風仗還好,大家一擁而上,萬一碰到天命軍這種戰斗力強悍軍隊,那就是一盤散沙了!
傅宗龍到達陜西,不超過兩個月,屬下的這兩萬士兵,受過嚴格的操訓嗎?
李自成思索了很久,心中有了一定的計較。
他立刻召開軍事會議,獨立營主將、兵事司正使李信,第四營主將李績,兵事副使牛金星,加上民事司正副使宋獻策、羅汝才,總共才六人。
戰爭不可避免,除了李自成沒有表態,其余的五人,都是主張迎戰。
關鍵是怎么打,能不能徹底擊潰四萬來犯的明軍!
李績主張在野外迎戰,天命軍憑借步槍、火炮的優勢,先擊潰部分明軍,逐步消耗明軍的力量,積少成多,最終擊潰這些明軍。
羅汝才則是主張以汝陽城為依托,讓明軍主動來進攻,等到明軍疲憊了,再出城破敵,一張而成全功。
論起軍事上的才華,這兩人算是會場最平庸的,李自成更希望聽到李信、牛金星、宋獻策三人組的意見。
牛金星與宋獻策的意見差不多,都是主張在傅宗龍到達戰場之前,天命軍主動出擊,先擊潰西華的楊文岳,然后以逸待勞,以優勢兵力迎戰傅宗龍部,到時候已經不需要戰略戰術,在絕對優勢兵力面前,傅宗龍只有挨打的份。
李信卻是反對,一旦擊潰了楊文岳部,傅宗龍只有兩萬士兵,還會來攻打汝寧城嗎?
李自成心中暗喜,難怪將軍出戰,總喜歡帶上謀士,謀士們能預判戰場的走向,將可能發生的事情,預先擺在主將的面前。
李績的意見,是要發揮步槍的射程優勢,但裝備步槍的部隊,只有李績部的兩個團,與明軍相比,人數太少,不利于全殲,而且李自成心中懷疑,李績是自己貪功!
他的意見,直接否定了,第四營裝備了步槍的兩個團,是河南天命軍的核心力量,輕易不會使用,相反,讓其余的軍隊得到鍛煉,才是戰爭的最大收獲,在無法大規模裝備步槍的情形下,其余的軍隊才是戰場的主力,所以獨立營、承天營都被稱作“作戰兵團”!
羅汝才的想法,倒是中規中矩,只是有些保守。
在李自成的心中,牛金星、宋獻策二人的意見,已經是非常不錯了,利用天命軍人數和戰斗力上的優勢,打個時間差,分別擊潰楊文岳、傅宗龍部。
李自成相信,以天命軍的戰斗力,分別擊潰兩部,應該不是難事!
但正像李信所說的,如果事先擊潰楊文岳部,傅宗龍還會來汝寧送死嗎?
人多膽兒壯!
楊文岳、傅宗龍相互給對方壯膽,明軍才有進犯汝寧,甚至殲滅天命軍的念想。
李自成看了李信一眼,不覺微微點頭,道:“李公子,如果楊文岳、傅宗龍兩部合二為一,人數和天命軍差不多,你有把握全殲嗎?”
“戰場訊息萬變,屬下沒有萬全的法子,”李信知道,大都督對自己的策略最感興趣,心中不覺大喜,“但屬下知道,即便明軍兩部合兵,天命軍的戰斗也是處于優勢!”
李自成淡淡地道:“為何?”
李信一拱手,道:“其一,從當年洪承疇、孫傳庭勤王京師開始,陜西兵不斷離開陜地,先前的丁啟睿,今日的傅宗龍,大量陜西兵離開陜西,士兵的操訓肯定不足,一旦戰場形勢不利,完全就是一盤散沙;其二,明軍由楊文岳、傅宗龍部合二為一,兩步的關系說不清、道不明,誰是最高統帥?戰場出現意料之外的變故,由誰做主作出相應的調整?萬一吃了敗仗,失敗的主要責任由誰承擔?”
李自成心中暗喜,這個李信,果然是將才,將明軍各部的軍閥作風,看得明明白白……
牛金星跟著道:“李公子說得是,屬下看過不少兵書,縱觀歷史,兩部合兵,在士兵人數、戰斗力相近的情形下,從來沒有獲勝的記錄!”
李自成點點頭,道:“既然如此,咱們就讓楊文岳、傅宗龍合兵,所有的戰略戰術,就圍繞他們合兵之后!”
牛金星道:“大都督,既然讓楊文岳、傅宗龍合兵,屬下建議,那咱們不要將戰場放在汝州。”
李自成沉吟著,“牛先生的意思是……”
“將明軍向南引誘,明軍的糧草本就不太充足,每前行一步,糧草就消耗一分,”牛金星瞇縫著眼道:“等到明軍的的糧草消耗的差不多了,人心就會浮動,就是決戰的機會!”
宋獻策遲疑了很久,這會終于道:“如果我們向南撤退,那汝寧城怎么辦?難道白白留給明軍?”
李自成心中一動,將汝寧城讓給明軍,心中自然不愿意,府城都是天命軍的經營中心,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言放棄。
不過,從宋獻策的問話中,李自成想到了更好的主意。
他淡淡笑道:“汝寧城自然不會留給明軍,向南撤退,引誘明軍,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分兵?”牛金星忙道:“屬下明白了,大都督以分兵的方式,引誘明軍分兵。”
羅汝才道:“大都督剛才不是說,一旦明軍分兵,很有可能喪失作戰的膽量?”
“那我就借個膽子給明軍,”李自成淡淡笑道:“我們用分兵的方式,又向南撤退,引誘明軍分兵,如果楊文岳、傅宗龍不上當,Wimbledon也沒什么損失,如果他們發現我們分兵,兵力減少,追擊的膽子就會大些,明軍不是缺少糧草嗎?向南撤退的軍隊,將糧草亮出來!”
李績哈哈大笑,“如此一來,即便是為了糧草,明軍也要向南追擊!”
牛金星頜下的胡須,已經五六寸長了,他慢悠悠地捻著長須,道:“我們還可以創造機會,對外散步留言,就說明軍糧草告馨……”
李信道:“大都督,留下守城的軍隊,不用太多!”
李自成點點頭,道:“正是如此!我打算讓李公子守城,再給你留下獨立營的第一、第二兩個團,怎么樣,有把握守城嗎?”
留下李信守城,不僅是因為李信非凡的軍事謀略,更是因為李信待在汝寧城時間最長,對汝寧城最為熟悉,城中的百姓比較信任他。
李信自然不會將四萬明軍看在眼里,何況還有城墻守護,他向李自成一拱手,“大都督放心,人在城在!”
李自成哈哈一笑,道:“李公子,應該是‘人在,城也在’!”
“哈哈哈……大都督真是神來之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