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覆漢 正文 第二十七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下)

作者/榴彈怕水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公孫珣沉默以對,因為他幾乎立即就明白了王道人的意思。

    一方面,這個人雖然出身太原王氏,但卻容貌丑陋,自少年便絕了仕途,所以只能學些旁門左道,然后流落江湖,無疑是個典型的不為世人所容的歪門邪道。

    另一方面,王憲雖然于造反什么的無所求,但黃巾軍和太平道卻依舊給了他生存的價值與做人的尊嚴。

    而眼下,黃巾軍要覆滅了,那些愿意尊重他,甚至可以說需要的人也要沒了。如此情狀,與其茍延殘喘于容不下自己蒼天之世,倒不如陪著這些需要他的黃天之民一起上路……恰如數(shù)年前邯鄲往鄴城路上那般。

    一念至此,公孫珣心中不由微動……他哪里還不明白?實際上,當數(shù)年前一眾人從邯鄲一路往南,路遇流民之時,這王道人便已經(jīng)做出了今日的選擇——他和所有人分道揚鑣,孤身向北,選擇了以太平道人的身份融入流民之中。

    那一日,自己沒有攔住對方,今日之事便已經(jīng)注定了。

    “給他松綁。”公孫珣揮手示意,然后復又正色詢問道。“可有什么交代?相識一場,必不負所托。”

    “并沒有!”被解開繩索的王憲先是恭恭敬敬朝公孫珣、婁圭、韓當、關羽等故人團團行禮,以示感謝,然后坦然言道。“諸位皆是做大事的人,一介邪道,無牽無掛,何言托付?非要問我,無外乎是希望諸位勉力加餐,保重身體,如此而已。”

    言罷,其人頭也不回,直接扶著頭上黃色抹額,便轉(zhuǎn)身往北,踉蹌而走……相比較于數(shù)年前在鄴城北面的身影,倒是堅定了不少,甚至居然有幾分急促的感覺。

    王道人這個人雖然向來有些瘋瘋癲癲,但其人廢物到人畜無害的地步,更是難得有幾分行善之心,故此,眼見著他如此坦然赴死,倒是讓關羽、韓當、婁圭等見慣了生死之人紛紛有些震動難言。

    公孫珣端坐在小坡上的馬扎上,目送對方消失在紛亂的河畔中,卻是再度閉眼。

    不過,稍待片刻,忽然又有牽招來報,說是有擒獲的一個黃巾軍小帥自稱故人,請見君侯,已然縛來。

    有王道人的前鑒,公孫珣倒也認真了起來,但等他睜開眼睛,看著地上被捆縛著的人卻又一時蹙眉:

    “你是何人,為何要妄稱我的故人?”

    此言一出,送人過來的牽招干脆拔刀,就要在此地了結這個膽大包天之徒。

    “小民不敢稱大將軍故人!”這個相貌平平的中年黃巾軍小帥趕緊雙膝落地,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卻又狼狽解釋起來。“只是若非如此,實在是難見大將軍的面,問清楚我弟的下落……”

    公孫珣依舊糊里糊涂,但韓當卻立即明白過來,直接抬手用刀鞘擋住了牽子經(jīng)。

    公孫珣見到韓當?shù)姆磻彩堑菚r恍然大悟,卻又旋即勃然大怒,居然直接起身將座下馬扎整個狠狠砸到此人面上:“你也有臉問你弟弟的下落?!若非是你做了賊,賈超何須去死?!”

    地上這中年人,也就是賈超之兄賈平了,被硬生生砸了一下,卻恍然未覺,只是以頭搶地,宛如在回應公孫珣的質(zhì)問一般,又宛如喃喃自語:“如此說來,那日獨自荷旗往廣宗城下送死的,正是我弟了?鄉(xiāng)人們都說像,我還不信……”

    賈超之事乃是公孫珣離開東郡后最是憤恨懊惱之事,此時他見到賈平在前,又如此窩囊,全無其弟弟半點風采,難得氣血上涌,居然直接拔刀……不過,眼見著韓當突然撲通一下跪在賈平一旁,公孫珣終于還是冷笑一聲,收起刀來。

    “不要再嘀嘀咕咕了!”收起刀后,公孫珣依舊氣憤難耐。“看在你弟弟的面子上,自己回家去吧!”

    牽招雖然對賈超的事情不太清楚,但眼見如此情形,哪里還會猶豫,于是立即動手,便將賈平解綁。

    孰料,解綁之后,這賈平回過神來,先是就地叩首,然后卻又緩緩搖頭:“不瞞大將軍,小民已經(jīng)沒有家了,而且我也不是不知道我弟一直跟著大將軍做事……”

    “既然知道,為何還要去當黃巾?當日隨便逃出來尋你兄弟便是!”這次當眾喝問起來的,卻是上前一步的婁圭,而婁子伯儼然是生怕這個不懂進退的人徹底惹怒了自家君侯,到時候讓韓當更加難做,這才強行出頭。

    “這位先生。”賈平惶惶搖頭。“我家在安平鉅鹿交界處,二月那時候忽然間滿鄉(xiāng)滿縣滿郡之人都做了黃巾,我若不去當黃巾,如何能保住我妻子呢?她當時懷孕七個多月,而我之前的孩子又都夭折,如何敢逃出去?故此,鄉(xiāng)中太平道人尋到我,以當日施符水給我娘、給我?guī)讉夭折孩子的事情,還有替我遮掩案情一事來做說法,強要我去做黃巾,我哪里敢拒呢?”

    婁圭為之一嘆,卻是回頭偷看了公孫珣一眼,然后無力揮手:“速速走吧,回家?guī)夏闫拮觾号ズ悺⑧挸菍ぐ怖枺瑘笊夏愕艿艿拿郑屗麄兩哟闳冶阃|東走……以后再也不要回來。”

    賈平再度叩首,卻也是一嘆,弄的婁圭頗為無語。

    倒是那邊牽招牽子經(jīng)一時搖頭,然后忍不住提醒了一句:“子伯先生,適才這人便說他已經(jīng)無家了……”

    婁圭與旁邊還在跪著的韓當對視一眼,忍不住頭皮發(fā)麻。

    “當日大賢良師召集各地黃巾往廣宗去,我們本地那個大戶人家出身的小帥不想去,便拿捏著我將要臨產(chǎn)的妻子,強要我來做小帥,領人去廣宗……我不得不去。孰料半路上妻子難產(chǎn),孩子生下來便是死胎,到了廣宗,她思念孩子過甚,沒幾日也死了……我之所以茍且,便是想熬到事后再去尋我兄弟,若能見他成家立業(yè)便也知足了。”賈平言至此處,不由淚流滿面,只能連連叩首。“其實,當日鄉(xiāng)人都說城下死的人是我兄弟,我便猜到了一二,只是不敢信而已,今日知道了,也沒有掛念了!”

    “那便去吧!”公孫珣聽得心里發(fā)堵,只能扶刀轉(zhuǎn)身過去,然后背身催促了一聲。“何必在此處絮絮叨叨個不停呢?”

    “還是要謝過大將軍,還有這位韓統(tǒng)領的恩德。”賈平依舊淚流不止,兼叩首不止。“若非兩位,我們家中人早在七八年前便已經(jīng)死絕了,而且我在廣宗也打聽到了,那馬老公也是大將軍殺的……倒也不虧了!”

    言至此處,此人再度伏在地上對著身前諸人挨個叩首,然后才起身往北而走。韓當站起身來,往北跟著走了兩步,終究是垂頭喪氣的停了下來。

    而看到事情告一段落,候在坡下的劉備也拱手上前:“兄長,適才我……”

    “又是故人嗎?”公孫珣頭也不回的質(zhì)問道。

    “正是。”劉備勉力干笑道。“兄長在邯鄲有所履任,此處故人多一些也是尋常……我已經(jīng)問清楚了,此人自稱是前趙國佐車副史李明李易之……言之鑿鑿,未必是虛。”

    公孫珣依舊背對眾人,面南而嘆:“這倒真是故人,董公仁也曾與我說過,當日亂起,他確實是去投了張角……實際上,張角在河北經(jīng)營日久,他當日一舉事,這周邊郡國便十室五空,便是褚燕,若非我及時趕到,怕也是要從了賊的。”

    “那……要不要見一見?”聽到同僚如此秘辛,劉備愈發(fā)尷尬。

    “我也不知道。”公孫珣依舊頭也不回。“若是擔心被隨意殺了,借故人之名請降,念在昔日緣分上見見倒也無妨,就怕也是來辭行的,那便難堪了……”

    劉備低頭不語。

    “然而,事情反過來一想,”公孫珣繼續(xù)冷笑一聲道。“若是請降,其實見與不見都無關礙,可若是辭行,又怎么能因為難堪而不見呢?”

    劉備在坡下緩緩頷首,卻是直接退下,須臾后,便直接引著一個頭裹黃巾之人過來……因為直接解開了繩索,故此只讓他在坡下遙遙立住。

    公孫珣長呼了一口氣,讓自己暫且忘掉賈超之事,復又收斂表情,這才回過頭來,居高臨下,面無表情的看向了李明:

    “如此說來,你也是來辭行的了?”

    李明是郡吏出身,相較于之前賈平的絮叨,言語和禮節(jié)中自然干脆了不少,其人當即拱手而拜:“然也!若是別人在當面,自然無須多此一舉,可君侯當日曾實際主政趙國,多少與我有一兩分君臣之實,而那一兩年也是下吏過得最痛快的日子,不能不來告辭。”

    “你終究是郡吏出身,為何一定要……”公孫珣欲言又止,只能以手指北。

    所指之處,漳河深不可測,又隱隱有哀泣之聲順風而來,只是公孫珣心中有所覺悟,所以早早避開河畔,刻意選到了這么一個較遠的地方,這才省的去看清彼處情形而已。

    “當日,國中佐車吏王冉君侯還記得嗎?”李明并未直接作答,而是反過來問了一句。

    “自然記得。”公孫珣失笑道。“王冉王啟明嘛,當日便是你二人辛苦守著滿是荒草的郡寺,我第一次進去直接栽了一跤……也因為此事對你二人印象深刻,他年長一些,你年輕一些,對不對?聽董公仁說,當日他也投了黃巾?”

    “難得君侯記性如此之好。”

    “我倒是不想如此記性好。”公孫珣再度嗤笑一聲。“他在何處啊?”

    “死了。”李明微微嘆道。“就是剛剛,我和王冉一起隨人公將軍作戰(zhàn),我有些膽怯,故意落在后面避戰(zhàn),他卻因為向來感念人公將軍的知遇之恩,所以沖鋒在前,于是被君侯的白馬騎兵一刀砍了腦袋……說起來也是他自尋死路,君候的白馬義從別人不知道他難道不清楚?總之,王君確實死了,我當時正在逃竄,回頭一眼,看的清清楚楚。”

    “如此說倒是怪我了?”公孫珣不由負手再笑。“居然對故人刀兵相見。”

    “君侯不該有如此念頭!”李明忽然面色一肅。“兩軍交戰(zhàn),你死我活,勝敗之后,身死族滅本就是咎由自取,將軍可有懷仁之心,卻不可自責之念!至于啟明兄之死……乃在于我……是我當日誤判形勢,力勸他隨我一起投奔人公將軍,以至于與君侯這般人物沙場相對,然后今日又是我臨陣退縮,不能與之同死!”

    “你的勸諫,我確切的收到了。”公孫珣當即頷首。“一定會謹記在心。”

    “那就好!既如此,明愿君侯早日宰執(zhí)天下,主政四海,如此,將來像我和啟明兄這類人,便不會再落到類似下場了!”言罷,李明一絲不茍,俯身大拜行禮。

    等他抬起頭來,看到公孫珣昂然受了他一禮,不辭不讓,便長呼了一口氣,然后也整理了一下頭上的黃巾,便同樣兀自往北走了。

    漳水朦朧,有感于對方的勸諫,公孫珣不再故意避讓,然而他扶刀立在坡上面北許久,卻終究再無故人前來相辭。

    待到中午時分,陽光直射,秋風蕩蕩,自坡上往下看去,從身前到漳水數(shù)里的地方都一目了然,公孫珣親眼所見,河畔處終于是平靜了下來。

    換言之,自二月間到此,席卷了大半個天下的黃巾之亂到此為止。

    “君侯!”又稍微駐足了一會,褚燕忽然也親自來報。“南面煙塵四起,好像是皇甫將軍親自引步卒來了。”

    公孫珣不以為然,稍微點了點頭,便轉(zhuǎn)過身來一邊向南迎去一邊從容吩咐道:“傳令下去,務必在皇甫公到來前將戰(zhàn)場打掃完畢,降卒收攏齊全。并告訴……告訴護軍司馬公孫越,說我曾有故人死在漳河畔,既然來此,讓他私下替我稍作禮儀,臨河做些許祭祀。”

    眾人自然不敢怠慢,而關羽甚至直接請禮,說是要去陪護軍司馬一同祭祀……自然也無話可說。

    然而,公孫珣走下小坡,翻身上馬,卻又忽然怔住。

    身邊諸將不解其意,也只好停下來。

    “我有私語說與子伯聽。”公孫珣隨即言道。

    眾將不敢怠慢,紛紛老老實實往后退去,而隨著一群義從隔開一片空地,唯一一個外人傅南容更是被擠到了上百步遠,婁圭這才忍不住正色請言:“君侯請講。”

    “不用試探皇甫嵩了。”公孫珣面色古怪,似笑非笑。“他必然不會反的,而且你我之試探此時毫無意義。”

    “這是為何?”婁子伯左右看了一眼,忍不住壓低聲音問道。

    “黃巾匆匆不到一年,張角以邪道巫術拉攏人心,可濁河、清河、漳河猶自有這么多人因為各種緣故為他與黃巾赴死……漢室煊赫多少年?你覺得會有多少人甘心為它赴死?這個道理,別人不知道,最善把握形勢的皇甫義真不知道嗎?”

    婁圭抿嘴半晌不言,卻又忍不住搖頭:“如此說來,漢室倒是要巍然不倒了?”

    “非也!”心知將來事情發(fā)展的公孫珣連連搖頭,然后直接勒馬往等的焦急的傅燮處而去。“雖然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但絕對沒多長時日了……愿為黃巾死者不也是半日就死光了嗎?且暫觀愿為漢室赴死者紛紛而死吧……我估計也就是往后兩三年吧!”

    婁子伯思索片刻,咬牙跟上,而韓當和白馬騎士們也紛紛再度啟程。

    五百白馬義從身后,兵戈深處,秋風正吹皺一條大河。

    詩曰: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

    忽地頓開金繩,這里扯斷玉鎖。

    咦!

    河畔連綿相辭去,今日方知我是我。

    —————我是秋葉落盡的分割線—————

    “秋,九月,太祖與張角弟寶戰(zhàn)于下曲陽,大破之。同月,皇甫嵩臨廣宗,逢角死,與張角弟梁戰(zhàn)于廣宗,亦大破之。適太祖復將下曲陽兵至,梁愈恐,乃潛夜勒兵,馳赴鉅鹿?jié)伞6䦟⒘l(fā)兵,以步卒破城,行騎兵斷梁于漳河,戰(zhàn)至晡時,各大破之。斬梁。角先已病死,剖棺戮尸,傳首京師。廣宗累獲首三萬級,赴河死者五萬許人。天下乃平。”——《典略》.燕.裴松之注

    本卷完

    ps:還有書友群,684558115有興趣可以加一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江堰市| 定陶县| 塘沽区| 简阳市| 烟台市| 靖西县| 通道| 进贤县| 江川县| 温宿县| 泉州市| 阳朔县| 喀喇沁旗| 上林县| 措美县| 长顺县| 铜川市| 泗洪县| 竹溪县| 湖北省| 安义县| 扎兰屯市| 屏边| 辽宁省| 鲜城| 兴和县| 邢台市| 南召县| 灯塔市| 乌兰察布市| 丁青县| 红安县| 祁连县| 罗田县| 静海县| 巩义市| 汽车| 夹江县| 德格县| 当涂县| 甘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