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自己的分析說完之后,看到崇禎流露出如此詭異的神情,沒有任何回應的意思,一時間,孫元化的心里就是咯噔一下,有一些拿不準,崇禎究竟是什么樣的態度,但還是試探性的問道:“皇上,對于朝鮮王的提議,主動示好,咱們是....?”
這個時候,崇禎的神色一收,變得頗為古板起來,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淡淡地回道:“有著前車之鑒,要想獲得朕的信任,可沒有那么簡單,總要付出一些代價,不然的話,朝鮮王就會不長記性。至于朝鮮王的那個提議,朕可沒有那么天真,別人說什么,朕就信什么,他總要有所表示。”
“如果朝鮮王真的想要結成聯盟,重歸舊好,也不是不可以?一起對建奴用兵,也不是不行?但是,在這之前,朕要看到他們朝鮮的誠意,最起碼也要有一個投名狀。否則的話,朕憑什么相信他們?”
“皇上,您說得投名狀是指....?”
孫元化的眉頭微皺,問出這句話之時,對于崇禎的這番說話風格,心里總感覺有一些別扭。
堂堂的一國之君,居然會用一些山賊土寇之語,滿滿的行話,投名狀一詞,根本就是入伙強盜、山賊,才會用到的詞語,也難怪孫元化這個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之人,聽到之后,感覺怪怪的,有一些別扭。
然而,容不得孫元化深想,崇禎已經再次開口了。
“所謂的投名狀,其實很簡單,說來也非常容易做,那就是,他朝鮮王李倧,必須立即對建奴宣戰,發兵于建州,不管用兵幾何,不管是打到哪里,哪怕是在朝鮮與建州的交界處,稍稍深入一點,哪怕只是斬殺建奴的幾個老百姓,都可以算作投名狀,就能獲得朕的初步信任,也就有了聯盟的基礎。”
很顯然,孫元化的神色有一些不自然,確切的來說,按照崇禎的這個要求,該如何向朝鮮王開口?
畢竟,朝鮮王李倧一定會有這樣的顧慮,一旦朝鮮真的對建奴宣戰,更是在邊境騷擾野豬皮的子民,就等同于徹底絕了后路,完全與建奴交惡。
如果再不能獲得皇上的信任,不能與大明重修舊好,結成同盟,那么的話,就等同于將朝鮮放在了架子上,用火烤,進退不得,將難以承受韃子的怒火。
所以,朝鮮王能不能答應皇上的條件,最好的情況,也只是五五之數。
同樣地,孫元化更家無法進行反駁,畢竟,崇禎的要求合情合理,甚至于讓他打心底里就十分的佩服,更多的還是莫名的感動。
盡管崇禎的這個要求看似有一些小家子氣,過于記仇,有失大國皇帝應有的風度,應該對附屬國擁有足夠的胸襟,能夠原諒藩屬國過去的一些無奈之舉。
然而,就是這么一個看似小家子氣的舉動,才使得孫元化心生敬佩之意,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作為一個讀書人,熟讀史書,孫元化深知,對待藩屬國或者邦交國,皇帝表現的胸襟廣闊,很是大度,不記仇,看似是一個泱泱大國的應有風范,大國皇帝不計前嫌。
實則卻是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