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番的坦誠相待,開誠布公的對話,沒有任何的藏著掖著,崇禎身心為之輕松的同時,很是滿意孫元化坦率的回答,聽得那是一個頻頻點頭,等到孫元化剛一說完,隨之接過了話茬。
“是啊,朕的用意正是如此,之所以打壓那些遼東將領,不是什么功高震主,也不是忌憚武將的軍權,其目的所在,就是加強朝廷在遼東的統(tǒng)治,打擊那些遼東勢族在軍中的影響力,而不是針對某個人,某個將領!
“因此,只要那些遼東將領不聚在一起,尤其是像祖大壽這樣的將領,只要不是一家子窩在一起,全軍上下到處都是他們祖氏一族的子弟,朕并不在乎他們的子弟投軍哪個部隊?”
“說白一點,朕之所以不抵觸祖大壽等人那樣做,將家族子弟投軍于他處,就是因為,隨著祖家子弟分布在各個軍中,就不會像以前那般,對于軍隊有著絕對的控制力!
這一刻,孫元化心中的疑惑隨之消散,頓時明白了過來,對于崇禎的那種做法,故意打壓遼東將領,真真正正地理解了,打心底里佩服。
之所以這樣做,并沒有個人喜好的因由,更不是因為功高震主,而是因為,像祖大壽這樣的遼東將領,暗含的不穩(wěn)定性太大了,隱隱已經(jīng)不在朝廷的控制之內(nèi)。
畢竟,祖大壽所統(tǒng)帥的軍隊,遠遠不同于其他的大明官軍,性質(zhì)早就發(fā)生了變化,這樣的軍隊,名義上雖是大明的軍隊,實際上卻是從祖家那里獲得糧餉,更像是私人武裝。
如此一來,他們更像披著官軍外衣的私人武裝,不穩(wěn)定性太大,太過危險,很難掌控。
祖家年輕一輩,投軍的那些新軍就不一樣了,單單是糧餉,就是由朝廷直接派發(fā),對于升遷方面,更是人人平等,論功行賞,根據(jù)個人所立的軍功,所斬殺的敵人,才得以晉升,而不是靠裙帶關系。
因此,就算祖大壽的那些子侄投到吳三桂的帳下,也尋不了私,占不到任何的好處與優(yōu)待。
畢竟,不管是從普通士兵升任小旗,還是大旗、百戶這樣相對較高的職位,絕不是某個人一句話能夠決定的。
最為關鍵的一點,也是崇禎最為放心的是,新軍如此好的氛圍之內(nèi),對于大明的忠誠度極高,自然而然地,就算祖家的那些年輕子弟位居要職,也很難威脅到朝廷對軍隊的控制。
畢竟,新軍與祖大壽所統(tǒng)帥的軍隊有著本質(zhì)性的不同,后者不僅是自己招募的,由自己家族出資,償付糧餉,主要還是在于,這樣的軍隊的組成成份,絕大多數(shù)都是由家丁家奴構成。
自然而然地,他們對于大明的忠心度,要淡然得多。
換而言之,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隨著那些祖家年輕子弟的離開,轉投新軍,自然而然地,像祖大壽這樣的遼東將領,所統(tǒng)帥的軍隊,就會空出許多職位,朝廷也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安插人手進去,漸漸回籠軍權。
恍惚間,孫元化有一絲明悟,不禁聯(lián)想到了東南的鄭家軍,為了解除這個地方勢力,給朝廷帶來的隱患,皇上也是采取的相似手段。
也是在一定的條件之下,朝廷在地方占據(jù)著相當?shù)膬?yōu)勢,或明或暗的逼迫對方自我削弱的軍事影響,形成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