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王匡為首的綠林一系,是以半脅迫的手段,逼著劉氏宗親在推舉文書上簽下名字,同意推舉劉玄為帝。
擔心走漏消息,王匡把特意劉氏宗親們都留在了軍營里,而后,他方派人去宛城,找劉縯、劉秀、劉稷、劉嘉等人回棘陽。
劉秀一部在夕陽聚打敗嚴尤、陳茂后,便和劉縯合兵一處,目前大軍就駐扎在宛城城外,已將宛城團團包圍。
期間,劉縯和劉秀也做過一次試探性的攻城,不過城內守軍的抵抗甚是頑強,感覺強攻下去,就算能攻破宛城城防,己方的傷亡也會很大,鄧禹建議劉縯退兵。
鄧禹的意見是,宛城堅固,易守難攻,不適合進行強攻,最好的辦法是圍而不攻,只要時間一長,拖到宛城城內的糧草耗盡,守軍不戰自降。
劉縯采納了鄧禹的意見,放棄了強攻宛城的想法,于宛城外不斷鞏固己方的營防,擺出一副要與宛城打持久戰的架勢。
鎮守宛城的岑彭,還真不怕漢軍強攻,不過鄧禹圍而不攻的戰術,卻是岑彭最怕的。
以宛城目前的兵力,自保是綽綽有余,可是要出城主動進攻,想擊退圍城的漢軍,實力還遠遠不夠。
這日,王匡派來的信使抵達宛城外的漢軍大營,將王匡的書信交給劉縯。
王匡的這封書信,寫得非常客氣,前面是大加贊賞了劉縯、劉秀的功績,后面又分析的目前的時局。
等到結尾的時候,才說到現在己方推立漢帝的時機已經成熟,讓劉縯、劉秀、劉稷、劉嘉等劉氏宗親,速回棘陽,共商大業。
傳閱完這封書信,劉稷心頭大喜,咧開大嘴,哈哈大笑,興奮地說到:“大哥,王匡這是請你回去做皇帝啊!”
劉秀看了一眼劉稷,再瞧瞧劉縯,手指輕輕搓著甲胄上的玉牌,沉默未語。
劉縯也是眉頭緊鎖,沉聲說道:“簡直是胡鬧!現在推舉什么狗屁皇帝?眼下是推舉皇帝的時候嗎?”
正所謂槍打出頭鳥!以前,赤眉軍在北方鬧得厲害,王莽不得不把主要兵力用在對付赤眉軍上。但赤眉軍鬧得那么厲害,實力那么強大,也沒說敢選出個皇帝。
現在漢軍要推舉皇帝,可以預料到,此事真要做了,王莽立刻就會把對付赤眉軍的兵力全部向南調派,用來對付己方。
有時候,劉縯也真的很好奇,這綠林系的人一天到晚的都在想些什么鬼東西,腦袋里裝的到底是人腦子還是漿糊。
對于己方推選皇帝的事,劉秀的看法和劉縯是一樣的。
如果說以前他還支持大哥做皇帝,可經歷過嚴尤、陳茂率軍來攻這件事后,他是真的沒有這個心思了,也不敢再有這個心思,主要是時機不對。
千足之蟲死而不僵。王莽朝廷是已千瘡百孔,病入膏肓,而朝廷畢竟還是朝廷。
嚴尤、陳茂兩個光桿司令,在短短十幾日的時間里,就能集結起七萬多人的大軍,朝廷所擁有的號召力實在太強大,也太可怕了。
雖然這一戰己方僥幸打贏了,可下次呢?真把朝廷惹毛了,引來朝廷的主力大軍,己方又拿什么去抵擋?
此事,劉縯、劉秀兩兄弟能看得透,鄧禹等人也都能看得透,只有一根筋的劉稷,還覺得這是件好事,認為自己的大哥就要做皇帝了。
鄧禹意味深長地說道:“以前有赤眉軍這座大山,幫我們漢軍遮風擋雨,我們還可以縮在后面,謀求發展,以后,恐怕王莽會繞過赤眉軍,把矛頭直指我方了。”
這是得有多愚蠢,才會想到在這個時候推選什么皇帝。這么一件拉仇恨的事,躲還躲不及呢,現在卻要搶著去做。鄧禹連連搖頭,禁不住在心里暗嘆口氣。
綠林一系,目光短淺,且心胸狹窄,難成大事。在鄧禹的眼中,綠林一系的人就是群土老帽,什么都不懂,還自私自利。
劉稷終于發現,在場的眾人沒一個高興的,只有自己還在傻樂。他撓了撓頭發,小心翼翼地問道:“那……大哥,我們……回不回棘陽啊?”
劉嘉接話道:“要回去!當及時勸阻此事才好!”
鄧禹苦笑道:“只怕,王匡等人未必會聽勸啊!”而且他擔心,這些綠林系的人,背地里還指不定憋著什么壞呢!
唯一讓鄧禹感覺安心的是,兵權還掌握在己方的手里,就算綠林系的人想圖謀不軌,也會心存顧慮。
不得不說,劉縯、劉秀低估了綠林一系的算計和蠻干,鄧禹也同樣低估了綠林一系的算計和蠻干。
當天,劉縯帶著劉秀、劉稷、劉嘉等一干劉氏宗親,急匆匆地離開本方大營,返回棘陽。
到了棘陽的漢軍大營,走進中軍帳里,劉縯、劉秀、劉稷、劉嘉等人立刻覺察到氣氛不對勁。
偌大的中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