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五行御天 正文 第三百三十一章:真實身份暴露

作者/士兵乙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要說幾人中誰最了解戚長征,非是與他有著肌膚之親的莊小蝶,還真得是受他影響最深的猿青山,他的話音剛落,就見猿青山嘿嘿一笑,說道:“我旁觀最有發言權,沒有前兩日的束手束腳,也不可能有今日放開手腳之后的順暢施為,長征的安排有深意啊!”</p>

    戚長征立馬接著說道:“就是這個道理,小蝶你應該感受最深,化蝶洞內的重力室訓練,在重力室之內身有千斤重,舉步維艱,一旦離開重力室,是不是就覺得渾身舒暢?</p>

    既然青山說出來了,我便將我的安排告訴你們,要不是時間太緊,我還打算多約束你們幾日,再讓你們放開手腳施為……”</p>

    門外幾人都不說話了,戚長征適可而止,連忙換個話題,說道:“說來也怪,這都三天過去了,怎么澹臺仙師一點音訊都沒有傳來啊?古師兄,你沒問問你師尊啊?”</p>

    古天行說演練陣法沒顧得上,這就去詢問他師尊。</p>

    幾人便都散去,各自回房恢復元力,等待古天行的消息。</p>

    半個時辰過去,古天行回來了,帶來的消息卻是很古怪,原先幾乎一兩日便會有妖族發動攻城戰,這三天過去,卻是沒有任何動靜,妖族也不再聚眾,而是回歸了山林。</p>

    莊小蝶說道:“會不會是妖族知曉攻不破城防放棄了進攻?”</p>

    王曉鳳說道:“不大可能吧,千年前人類對抗妖族入侵整整持續了十年時間,這次妖族入侵只不過一個來月,這就放棄了?”</p>

    二蛋皺著眉頭,語氣堅定的說道:“不可能放棄。”</p>

    方君習慣了二蛋憨憨的說話,此時見到二蛋如此嚴肅的說話有些奇怪,問道:“為何?”</p>

    二蛋抽出他的斬魔寶刀,一本正經的道:“我還沒殺夠,他們不可能放棄。”</p>

    幾人便都不理他了,各自議論著有可能出現的狀況。</p>

    戚長征想到青龍陵見過的靈獸爆熊與靈狐的組合,又想到通天山脈被猿始部落老祖收拾的靈王獸爆熊與靈狐的組合,搖了搖頭,說道:“確實不可能放棄。如今出現在戰場中的妖族,境界最高的也不過就是妖王獸,靈獸都未曾出現,不可能就此退卻。</p>

    在我看來,妖族應該是在等待,等待著靈獸品階的妖族出現,說不定,下回在戰場上就會遇見靈獸,我們要抓緊時間演練七人戰陣,以防遭遇靈獸。”</p>

    幾人都覺得戚長征的分析有道理,便都站起身來,按照之前戚長征安排的位置站位演練。</p>

    從這日開始,他們七人便每日演練戰陣,一直過去了七日,古天行再次前去詢問他師尊,才聽說了青州城爆發了震撼人心的大戰,城墻損毀,死傷不計其數,其中不僅有靈獸參戰,還出現了兩位靈王獸的存在。</p>

    靈王獸是什么概念?</p>

    那可是修煉了超過十萬年的頂尖妖族,距離神獸只差了一個品階的靈獸之王,堪比道門陰陽境、佛門佛尊的存在。</p>

    而且妖族本身就要比人類有著更為強健的肉身,就算是陰陽境或是佛尊大能與之交戰,也不見得就能勝了靈王獸,想要斬殺靈王獸更是沒有這個可能,哪怕是幾位大能聯手也難以徹底斬殺一位靈王獸。</p>

    除非是五行境的神能出現,但是千萬年過去,土元氣變異至今,就沒有聽聞修元界出現過一位五行境神能,靈王獸在如今的修元界人類范疇,可以說是無敵的存在,何況是同時出現兩位。</p>

    青州城出現了靈王獸,佛門出動了三位佛尊境大能,數位佛師境大能元士,方才抵擋住了兩位化形靈王獸的攻勢。</p>

    這個消息像是一陣風般,不長時間就傳遍了整個青云國,人類震驚,妖族兇焰大起,便有數個古鎮被妖族攻占,傳聞還有一座郡城被靈獸爆熊與靈狐的組合覆滅,人類死傷無數,幸存者人人自危。</p>

    青州城直轄七鎮也是緊鑼密鼓的部署防御,道門與佛門調兵遣將,已是不分你我。</p>

    松鶴觀觀主李松仁與虎咆寺住持智云親臨皇宮坐鎮,隨之而來的,還有兩位陰陽境大能與兩位佛尊境大能,天陽境大能修士與佛師相加更是有著十余位之多。</p>

    面臨人類生死存亡之際,道佛皇三位一體不分彼此。</p>

    戚長征的身份終于暴露了,靈王獸的出現導致道佛雙方攜手進退,地域之分也就沒有那么多講究,經常在一處城樓駐守,便是道中有佛,佛中有道,相互之間經歷了幾次同生共死,成為好友的有之,再不濟也放下了數百年的恩怨,相互交談幾句也是常有之事。</p>

    在此情形之下,戚長征的身份還想著繼續保密下去,也就不那么現實了,但是真正道出戚長征真實身份之人,還是松鶴觀的修士,便是那不忿離去再不見蹤跡的荊長鳴。</p>

    那日荊長鳴不忿離去,便離開了湯口鎮,前往青牛鎮,不知怎的,在靈王獸攻城之日,他也出現在青州城瑯琊府,驚天動地的戰斗,位于皇宮左近永勝街的瑯琊府雖未受到波及,卻是人人自危。</p>

    那日,公主宇文妲己正在丹王府修煉,忽聽驚天巨響,不久便收到靈王獸攻城的消息,端木高義與上官瑾師兄弟二人當即趕往城墻,宇文妲己與華軒軒,還有王彥濤以及上官瑾弟子四人站在丹王府最高處向城樓方向眺望。</p>

    荊長鳴也在這個時候聽見了那聲爆響,躍上瑯琊府的最高處向著城樓方向眺望。</p>

    王彥濤是認得荊長鳴的,彼此雖沒有深交,但在這青州城中卻是有著同門之宜,相互頷首間,荊長鳴便也躍到王彥濤身側。</p>

    遠處的動靜很大,持續的時間也很長,王彥濤猜測著戰況走向,荊長鳴也參與其中,他認得宇文妲己,只是宇文妲己與戚長征關系甚密,便連宇文妲己也看不順眼,華軒軒就不用說了,他只與王彥濤交談。</p>

    宇文妲己心憂青州城安危,也擔心端木高義犯險,沒有心情閑話,聽著身側二人交談很不耐煩的制止。</p>

    這下荊長鳴不樂意了,本就看宇文妲己不順眼,冷言冷語幾句,不知怎的就說到戚長征身上,宇文妲己覺得荊長鳴很討厭,但她知曉戚長征的隱匿身份,也不與荊長鳴一般見識,更不會去接他的話題談及戚長征。</p>

    她不談,不代表華軒軒能忍受荊長鳴說戚長征的壞話,當即回了他一句。</p>

    荊長鳴頓時惱了,在他眼中哪里有華軒軒的存在,不過是一位養元初境的小修士而已,他雖心胸狹窄瑕疵必報,但能與古天行王曉鳳交往時長,自也不是無能之輩。</p>

    如今的他也已是聚元境的修士,當即怒斥華軒軒,說他與戚長征一個德性,不懂尊重師兄,還要出手教訓華軒軒。</p>

    華軒軒自然不是荊長鳴的對手,而且他還膽小,忍氣吞聲的不說話,宇文妲己作為他的師姐,也只有這么一個小師弟,更何況他知道華軒軒與戚長征的關系,哪里能見得荊長鳴欺負華軒軒,本就心情不好的她,當即怒斥荊長鳴。</p>

    荊長鳴還算識時務,青州城不論如何都是青云國的皇都,宇文妲己作為當今國主最寵愛的妹妹,他還不敢過于得罪,只是避免不了冷言冷語幾句,說完了,也就回了瑯琊府。</p>

    也不知他是存心還是無意,就是他的那幾句冷言冷語,道出了戚長征松鶴觀修士的身份,還說戚長征離開松鶴觀是在松鶴觀混不下去,才會到青州城來,說他墻頭草搖擺不定,身為修士還拜了經閣覺行為師什么的。</p>

    這可不就傳到了下方圓真的耳朵里,聽見這幾句冷言冷語的還有圓真的師弟圓福,以及處心積慮討好戚長征的獄樓管事圓融。</p>

    樓頂聽了荊長鳴幾句話的公主和華軒軒已經驚呆了,王彥濤極有智慧的一人,當即笑罵荊長鳴胡說八道,還說戚長征是被驅逐出松鶴觀什么的。</p>

    他也不清楚戚長征編造的故事是一環套著一環,只要有一處露出破綻,就全盤皆清,想挽回已是于事無補。</p>

    房內三人目瞪口呆,與戚長征接觸最多的圓融也清楚戚長征曾經說過他從未去過松鶴觀,止步測試資質那關,因為戚長征擁有的是土行資質,被松鶴觀拒之門外。</p>

    而且這個說法還是本能在調查戚長征之時告之的圓真,圓融還是聽圓真所說才知曉,就不用說圓真聽到荊長鳴這幾句話的后果了。</p>

    戚長征對此還一無所知,直到他經歷了一場妖族攻城戰,疲憊的返回莊家老宅,見到陪同松鶴觀觀主李松仁前來皇宮坐鎮的完顏爆之時,才知道他的身份暴露造成的動蕩有多大。</p>

    前來尋他的主要還是宇文妲己,青云國國主宇文燁擔憂她的安全,又制止不了她來尋戚長征,原打算讓尉遲戰親自護送前往,誰想戚長征真實身份暴露之后,只幾日時間,道佛雙方的關系就變得很古怪。</p>

    他不放心公主安全,好說歹說留了她幾日,等松鶴觀與虎咆寺有了共識才放公主前來見戚長征,陪同公主一同前來的也換成了完顏爆。</p>

    </p>

    </p>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川县| 永年县| 清丰县| 夹江县| 健康| 乐昌市| 贞丰县| 凌源市| 北海市| 增城市| 高阳县| 凤台县| 金坛市| 大宁县| 阳江市| 松阳县| 高邑县| 宁乡县| 塘沽区| 沂水县| 金乡县| 大竹县| 揭东县| 崇左市| 阿合奇县| 吉安县| 吴桥县| 卓尼县| 威宁| 盘山县| 元阳县| 朝阳县| 大厂| 南汇区| 临沂市| 平陆县| 土默特左旗| 恩平市| 庆城县| 南丹县|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