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泰要讓趙懷畏接替廉篤當主將,趙無罪很是激動,掙扎著,說道:“王上,不可,不可,萬萬不可呀。”
趙慶泰和趙懷畏都很驚訝,趙慶泰問道:“有何不可?”
趙無罪咳嗽了幾聲,說道:“王上,小兒從來沒有指揮過大軍作戰,他年紀輕輕,經驗不足,擔不起這份重任呀。”
趙懷畏是很想當這個主將的,可是,父親竟然說出這番話來,讓他很不開心。
趙慶泰說道:“老將軍多慮了,有志不在年高,剛才寡人和懷畏聊了幾句,懷畏年紀雖小,卻是深通兵法。”
趙無罪說道:“王上,他這是紙上談兵,不靠譜的。”
趙懷畏看著趙無罪,急得都要叫起來了,心想,爹爹呀爹爹,兒子得到王上的賞識,有了一展才華的機會,您不僅不幫著兒子,還拽兒子的后腿,這到底是干什么呀,您真的糊涂了嗎?
趙慶泰問道:“那老將軍覺得誰能接替廉篤,擔任主將?”
趙無罪沉默了,說不出話來。
趙慶泰笑了一下,說道:“既然老將軍說不出合適的人選來,那就讓懷畏來擔任主將吧,寡人信得過懷畏。虎父無犬子,懷畏不會讓老將軍失望的。”
趙懷畏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他害怕父親再說出什么不利于自己的話來,搶在父親開口之前,跪在了地上,說道:“謝王上隆恩,懷畏一定不負王上的厚望,消滅秦賊,揚我大趙國威。”
趙慶泰喜笑顏開,好好好,連著說了三聲好。
趙慶泰找到了主將人選,心滿意足地走了,趙慶泰剛走,趙無罪就埋怨兒子,“懷畏,你不該如此,不該如此呀。”
趙懷畏說道:“父親,您從小就教育我精忠報國,現在國家有難,王上又信任我,我理應挺身而出,您為什么要壓著我?難道在您的心目中,兒子就那么不中用嗎?”
趙無罪苦著臉,說道:“懷畏,你這是年輕氣盛,不知深淺,這一場仗別說是你,就是我身體好了,我也打不了。以現在趙國的國力,根本就不是秦國的對手。”
趙懷畏不服氣,說道:“父親,秦軍再厲害也是血肉之軀,也是兩條腿支一個肚子,我就不信他們是不可戰勝的。”
趙無罪看著趙懷畏,用訓斥的口吻說道:“你只知道打仗打的是什么嗎?打仗打的不是匹夫之勇,也不是陰謀詭計,打仗打的是國力。現在趙國國力衰弱,根本就撐不起和秦國之間的這場大戰。對于趙國來說,明智的選擇是與秦國和談,把上黨地區割讓給秦國,爭取到三五年的時間休養生息,等國力恢復了,再與秦國一決雌雄。”
趙懷畏皺了一下眉頭,說道:“父親,這番話你剛才為什么不對王上說?”
趙無罪嘆了一口氣,說道:“王上剛愎自用,這番話我就是對他說了,他也不會聽,反而還會對我心生厭惡。”
趙無罪的分析非常正確,趙慶泰是鐵了心要和
秦軍大戰。趙慶泰是依靠政變登上的王位,他還默許李兌、汪廣明餓死了趙元琦,民間輿論對趙慶泰的評價很不好,人們都說趙慶泰無德無能,根本就不配當趙王。
這些風言風語傳到了趙慶泰的耳朵里,像一根根鋼針似的扎著趙慶泰的心。趙慶泰是個自尊心很強的人,他從小做事就要處處高人一等,他決不能允許別人嘲諷他、貶低他。
周厲王不讓老百姓說話,企圖以此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趙慶泰覺得這么做很愚蠢,愚不可及。趙慶泰讓老百姓閉嘴的方式是,打一場大勝仗,讓老百姓都睜大了眼睛看一看,他趙慶泰到底有沒有資格當這個趙王。
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樹立自己的威望,趙慶泰必須要與秦國打一仗,至于割地求和這種事,趙慶泰想都沒有想過。
其實,在趙國還是有很多像趙無罪這樣的明眼人,他們勸說趙慶泰,不要和秦國開戰,最好是議和。
現在秦軍在前線占優,趙國要是提出與秦國議和,肯定得喪權辱國,割讓一部分利益,這是趙慶泰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
趙慶泰不僅沒有聽從這些人的勸諫,還把他們懲治一番,輕者罷官,重者殺頭。
雷厲風行一番整治之后,趙國的朝堂上終于“和諧”了,大臣們都氣勢洶洶,支持趙慶泰與秦國決戰。
趙懷畏聽了父親趙無罪的一番話,知道這場仗很不好打,但是,他還是毅然決然地奔赴前線。
仗是不好打,可總得有人打不是?
真正的愛國者不是躲在后面耍弄唇槍舌劍,真正的愛國者要挺身而出,在國家危難之際,用自己的肩膀擔起一份責任來。
趙懷畏奔赴前線的同時,趙慶泰派人快馬往前線送去了一份圣旨,罷免了廉篤的主將之職,命令廉篤待在軍營里等待趙懷畏,趙懷畏到達軍營之后,廉篤立刻與他進行交接,然后回到邯鄲。
廉篤看完了趙慶泰的圣旨之后,火冒三丈,把圣旨摔在了地上,叫道:“糊涂,糊涂,糊涂!”
部將們小心翼翼地問道:“將軍,怎么了?”
廉篤指著地上的圣旨,說道:“你們自己看。”
部將們把圣旨撿起來看了看,都大吃一驚,他們沒想到趙慶泰會撤換廉篤,還是用趙懷畏這么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紈绔子弟。
部將們說道:“王上這簡直是荒唐嘛,趙懷畏一個紈绔子弟,怎么能替代得了老將軍?”
廉篤喘著怒氣,心情平復了一些,說道:“王上這是急功近利,想著用趙懷畏這樣的年輕人,速戰速決。他怎么就不懂得,現在咱們趙國根本就不具備戰勝秦國的實力。”
廉篤的策略是在長平和秦軍打持久戰,雙方都在這耗著,日子都不好過,誰先撐不住誰就敗了。
廉篤覺得趙軍將士從小就吃苦,比秦軍有毅力,能耗得過秦軍。而秦國這些年生活水平突飛猛進,秦軍將士生活質量高了,意志品質肯定
就不如趙軍。
現在雙方都在苦熬,正是關鍵時期,廉篤沒想到趙慶泰會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撤換他。
廉篤很是氣憤,覺得自己沒有臉回邯鄲,他帶著幾個親信,也不等趙懷畏來交接,連夜離開了軍營,南下逃往楚國。
黃景升率領秦軍在長平與趙軍對峙了好幾個月,這幾個月陰雨綿綿,又冷又濕,秦軍的日子很不好過,軍糧從秦國長途跋涉運過來,運到了軍營里,被雨水淋得都發霉了,難以下咽。
每天都有秦軍士兵支撐不住,病倒了,黃景升急得焦頭爛額,他想盡一切辦法引誘廉篤出戰,廉篤就是大門緊閉,不出來。
黃景升有些沮喪,看著那些病懨懨的秦軍士兵,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這時,好消息傳來了,趙慶泰用趙懷畏替換了廉篤。
黃景升欣喜若狂,覺得戰勝趙軍的機會來了。廉篤老將,非常沉穩,不易引誘。趙懷畏是青年將軍,年輕氣盛,再加上急于證明自己,很有可能會主動出擊。
來吧,黃景升盼星星盼月亮,就盼著趙軍主動出擊,雙方好來一場大決戰。
趙懷畏抵達長平之后,沒有像黃景升想象的那樣,急于率軍出戰。趙懷畏依舊執行廉篤的策略,堅守不出,和秦軍耗著。
趙懷畏想起了臨行前父親對他的囑咐,以守為主,千萬不要主動出擊。
趙懷畏巡視了幾天,熟悉了軍營里的情況,寫信給趙慶泰,請趙慶泰往前線運糧食、運武器。趙慶泰很器重趙懷畏,對于趙懷畏提出的請求,他全都一口答應。
石正峰、桑海他們率領峰軍將士、沙陀反抗軍,在趙國腹地打起了游擊戰,專門破壞趙軍的倉庫,襲擊趙軍的補給線。
這一天,石正峰、桑海他們得到了消息,有一支趙軍隊伍要押送一批弓箭去長平,石正峰、桑海他們埋伏在道路兩側,等待著趙軍的到來。
午夜時分,石正峰、桑海他們聽見了一陣馬蹄聲、腳步聲,借著月光,石正峰、桑海他們看見一群趙軍士兵押著幾輛馬車,走了過來。
為了使這批弓箭能盡快抵達前線,趙軍官兵們是連夜趕路,走到現在是人困馬乏,并沒有察覺到樹林里的危險。
等趙軍官兵們走到了近前,桑海突然大吼一聲:“殺!”
數百名峰軍、沙陀反抗軍戰士猶如出海蛟龍、下山猛虎,從兩側的樹林里沖出來,手持刀槍,朝趙軍官兵們打過去。
趙軍官兵們愣了一下,立刻回過神來,護在馬車四周,擺開了戰斗的架勢。
這些趙軍也很英勇,無奈他們遇到的是石正峰、大牛、小狼、秦舞陽,在這些兇神惡煞的面前,趙軍的英勇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不到一個時辰,趙軍就敗了,大多數官兵戰死,少數官兵借著夜色的掩護逃跑了。
峰軍、沙陀反抗軍的戰士們要去追趕,石正峰叫道:“別追了,快來拿武器。”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