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君的生日被稱為“萬壽節”,是和春節并重的兩大節日,到了萬壽節那天,舉國同慶。</p>
</p>
有一些人民吃不飽飯的國家,萬壽節的時候,人民還能領取一些饅頭、咸魚,抓著饅頭、咸魚,流著眼淚,感念皇恩浩蕩。</p>
</p>
萬眾期盼之中,齊國的萬壽節終于到來了。</p>
</p>
齊國宮廷里張燈結彩,一派喜氣景象,仆役、宮女們在院子里擺好了桌椅酒菜,大臣們和外國使節們拿著各種各樣的壽禮,陸續進宮。</p>
</p>
晉國、楚國、秦國這三個金印大國送來了幾十車的厚禮,就連周天子也派人送來了金銀珠寶,司儀官累得滿頭大汗,在那記錄各國所送的壽禮。</p>
</p>
在各國使節當中,石正峰顯得特別扎眼,人家手里都拿著禮單,壽禮裝在宮門外的馬車上,石正峰沒有什么禮單,手里就拎著一個破桶。</p>
</p>
排到了石正峰,石正峰把破桶放在了司儀官的面前。</p>
</p>
司儀官滿臉詫異,抬頭看了看石正峰,問道:“你這是干什么?”</p>
</p>
石正峰說道:“我是夷洲將軍石正峰,代表夷洲軍民,特來為齊君祝壽,祝愿齊君仙福永享,壽與天齊。這是我的壽禮。”</p>
</p>
司儀官皺著眉頭,看了看石正峰的那個破桶,揮著手,叫道:“走開,別在這搗亂,今天是君上的壽誕,大喜的日子,不和你計較,要不然治你個欺君之罪,把你拖出去五馬分尸。”</p>
</p>
石正峰不高興了,“哎,你說誰搗亂呢,我是懷著一顆赤誠之心來給齊君祝壽的,你竟然說我搗亂,你居心何在?”</p>
</p>
司儀官站了起來,指著石正峰的木桶,說道:“你拎著這么一個破桶,桶里裝著一堆爛姜,還說這是給君上的壽禮,你、你……你欺我堂堂大齊沒人了嗎?”</p>
</p>
司儀官和石正峰喋喋不休,正巧姜襄帶著仆役、宮女路過這里,姜襄走了過來,問道:“怎么回事,吵什么呀?”</p>
</p>
司儀官朝姜襄行禮,說道:“啟稟君上,這個人自稱是什么夷洲將軍,到這來搗亂,微臣趕他走,他不僅不走,還振振有詞,攪得其他使節都無法登記。”</p>
</p>
“豈有此理,寡人壽誕也有人敢搗亂?”姜襄氣咻咻地看了石正峰一眼,皺起了眉頭,“哎,寡人怎么覺得你有點面熟呀?”</p>
</p>
石正峰朝姜襄行禮,說道:“君上,前幾天我們見過面,我是夷洲將軍石正峰。”</p>
</p>
姜襄眉頭深鎖,想了想,恍然大悟,“哦,寡人想起來了,那天在后花園見過你。”</p>
</p>
認出了石正峰之后,姜襄變了臉色,質問石正峰:“寡人好心好意請你赴壽宴,你為什么要搗亂?”</p>
</p>
石正峰做出一臉無辜的樣子,說道:“君上,我沒有搗亂,是這個司儀官,胡攪蠻纏,不肯收我的壽禮。”</p>
</p>
司儀官叫道:“君上,這小子拎著一個破木桶,桶里面裝著一堆爛姜,說是給您的壽禮,這不明擺著是在耍鬧嗎?”</p>
</p>
姜襄看了看破木桶,陰沉著臉,問石正峰,“你怎么解釋呀?”</p>
</p>
石正峰面帶微笑,說道:“君上,齊國富甲天下,什么樣的奇珍沒有,什么樣的異寶沒有,所以我想拿那些金銀珠寶送給您當壽禮,您肯定看不上眼。”</p>
</p>
“那你就拿這一桶爛姜糊弄寡人?”姜襄很不高興。</p>
</p>
石正峰笑道:“君上,您聽我慢慢說,這一桶姜雖然不值什么錢,但是它有寓意呀。您仔細看,這桶姜起起伏伏、層巒疊嶂,像什么?”</p>
</p>
姜襄看了看木桶里的姜,看了看石正峰,沒有說話。</p>
</p>
石正峰說道:“這些姜像山一樣,用桶把它們裝起來,寓意就是一統(桶)江(姜)山,在下借此恭祝君上稱霸天下、一統江山。”</p>
</p>
周天子的特使在旁邊聽了石正峰的話,立刻瞪起了眼睛,叫道:“住嘴,你這大逆不道的亂臣賊子!”</p>
</p>
天下雖然大亂,但是名義上的統治者還是周天子,在法理上,這天下、江山還都是周天子的。</p>
</p>
石正峰幾句話哄得姜襄開懷大笑,姜襄對大周特使說道:“你瞎叫喚什么,人家夷洲將軍說得多好呀。好,好,這一統江山好呀,寡人收下了,”姜襄拎著木桶樂呵呵地走了。</p>
</p>
天下大亂,諸侯爭霸,周天子現在就是一個擺設,沒有多少實權了,姜襄呵斥大周特使,特使也只能忍氣吞聲。</p>
</p>
換做幾百年前,大周王朝強盛的時候,就憑姜襄對特使的這個態度,周天子就能把姜襄扔進大鍋里烹了。</p>
</p>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周天子由天下主宰,變成了窩囊的傀儡。</p>
</p>
司儀官收完了壽禮,姜襄下令開席,眾人端起酒杯,拿起筷子,吃喝起來。</p>
</p>
齊國富甲天下,烹飪技術也很發達,再加上齊國依山傍海,什么山珍海味,應有盡有,吃得各國使節是滿嘴流油。</p>
</p>
眾人酒足飯飽之后,姜襄命令大臣們退下,仆役們把各國使節領回驛館。</p>
</p>
大臣和使節們辭別姜襄,退出了宮廷,仆役要帶石正峰、七彩、大牛他們回驛館,但是大牛還沒吃飽呢。</p>
</p>
石正峰對仆役說道:“再等等吧,我這兄弟還沒吃飽呢,侍者,再來兩碗米飯。”</p>
</p>
仆役對于石正峰這朵奇葩是無可奈何,等了一會兒,大臣們和各國使節都走了,就剩下石正峰、大牛、七彩他們這一桌還在吃喝。</p>
</p>
仆役說道:“幾位,時候不早了,走吧。”</p>
</p>
大牛滿嘴流油,捧著一個豬肘子在那啃,一邊啃一邊說道:“我還沒吃飽呢。”</p>
</p>
石正峰對仆役說道:“齊國是禮儀之邦,齊君壽誕,怎么地也得讓人吃頓飽飯吧?”</p>
</p>
仆役無話可說,站在一邊等候著。</p>
</p>
各國使節都退下去了,周淵和玉夫人也走出了餐廳。當玉夫人走過身邊的時候,所有男人都瞠目結舌,盯著玉夫人,恨不得一雙眼睛鉆進玉夫人的肉里。</p>
</p>
玉夫人揚著頭,很是傲慢,她早已習慣了男人們這樣看她的眼神。</p>
</p>
周淵和玉夫人剛走出門口,姜襄叫住了他們倆,姜襄說道:“魯君,咱們是自家人,晚上宮廷里還有一頓家宴,你們倆就別走了,等晚上吃完了家宴再回去。”</p>
</p>
周淵朝姜襄抱拳,笑道:“齊君,盛情款待,不勝感激呀。”</p>
</p>
姜襄說道:“咱們倆之間說感激,那不是見外了嗎,現在都是自家人,寡人得叫你一聲妹夫。”</p>
</p>
“那我得叫齊君一聲大舅子,”周淵嘿嘿傻笑起來。</p>
</p>
姜襄親昵地拍了拍周淵,說道:“妹夫,走,咱們去泛舟湖上。”</p>
</p>
姜襄在宮廷里修建了一個人工湖,湖里停著一艘三層樓的龍頭大船,姜襄要和周淵、玉夫人上船去。</p>
</p>
周淵連連擺手,說道:“不行,不行,我喝了點酒,暈船,上了船我怕受不了吐出來。”</p>
</p>
姜襄說道:“妹夫,我這船很穩,暈不了。”</p>
</p>
周淵彎著腰向后退去,“不行,不行,我不上去了,”吃飯的時候周淵就坐在姜襄的身邊,被姜襄灌了不少酒,現在酒勁翻涌上來,胃里鬧騰得很,經不起舟船的顛簸搖晃。</p>
</p>
玉夫人沖著周淵,嬌嗔地說道:“你要是不上船,我一個人上去啦。”</p>
</p>
周淵眉頭緊鎖,說道:“好吧,夫人,你就和大舅子上去吧,我在岸上等你們,不行了,我得醒醒酒。”</p>
</p>
姜襄叫來幾個仆役、宮女過來服侍周淵,然后和玉夫人兩個人上了龍頭大船。姜襄命令水手開船,水手開動龍頭大船,朝湖中心駛去。</p>
</p>
姜襄和玉夫人坐在甲板上,望著四周的景色,湖光山色,很是優美。</p>
</p>
姜襄說道:“距離小妹上次回齊國,已經過去整整一年了,這一年來,我對小妹是朝思暮想。”</p>
</p>
玉夫人看著姜襄,說道:“這一年來,小妹也極是思念哥哥。”</p>
</p>
姜襄左右看了看,咽了一口唾沫,面色潮紅,一副心急火燎的樣子,對玉夫人說道:“小妹,甲板上面風大,我們還是到船艙里吧。”</p>
</p>
玉夫人說道:“這景色不錯,再看一看嘛。”</p>
</p>
“咱們先到船艙里,以后有的是時間看景色,”姜襄拉著玉夫人的手,把玉夫人拽進了船艙里。</p>
</p>
進了船艙之后,姜襄關上了艙門,一把抱住了玉夫人,雞啄米似的親吻起來。</p>
</p>
玉夫人輕輕推著姜襄,說道:“表哥,你別這樣。”</p>
</p>
姜襄氣喘如牛,說道:“小妹,這一年來快把我想死了,我是度日如年呀。”</p>
</p>
姜襄吻著玉夫人的額頭、臉頰、嘴巴、脖頸……</p>
</p>
一團火焰在姜襄心底熊熊燃燒,姜襄忍不住了,手忙腳亂地寬衣解帶,然后又去脫玉夫人的衣衫。玉夫人被姜襄弄得渾身燥熱,微微氣喘,閉上眼睛,摟住了姜襄……</p>
</p>
玉夫人的母親和姜襄的母親是姐妹,玉夫人的父親是齊國的將軍,在一次戰斗中,玉夫人的父親陣亡了,當時玉夫人還在襁褓之中。</p>
</p>
姜襄的父親,也就是齊國老國君,憐惜玉夫人,將玉夫人接到了王宮里,當做公主一般養著。</p>
</p>
姜襄和玉夫人年紀相仿,兩個人從小一起長大,算是青梅竹馬。后來兩個人都成年了,姜襄要娶玉夫人為妻,老國君堅決不同意,老國君已經把玉夫人收為義女了,哪有兄妹通婚的說法?</p>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