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帶著五六萬敗兵撤退起來很有秩序,一邊收攏一些沒有完全歸攏的敗兵,一邊還派出建制完整的部隊去阻擊華夏軍的追兵,看到他們如此,耿全麗也不敢追的太快,亦步亦趨的,只有第四騎兵旅的七千多騎兵猶如瘋狂的猛犸戰象一樣,不斷的以營為單位沖擊著洪承疇的防線,一次次擊潰洪承疇的后衛阻擊騎兵,然后沖入敗兵隊伍里面給洪承疇的魯軍造成威脅。
不過這些卻阻擋不了洪承疇的魯軍的撤退,洪承疇已經從一名戰略家,謀略大師,轉變為一名合格的戰術將軍,不斷的給騎兵旅造成傷害,并且不斷的反復的收攏敗兵。
這些年,洪承疇的魯軍還是很有素質的,也許戰斗力不能和華夏軍的精銳部隊相比,不能和擁有先進武器的華夏軍野戰旅相比,可在紀律和隊列動作,以及戰斗經驗上還是有很大的的提高的,要不然也不會和第五野戰旅打的那么頑強,撤退的時候還能再最后收攏那么多敗兵。
收攏敗兵這一直是清軍和明軍的一大弱點,一旦打勝仗,潰兵能自動回來,人少損失一些也不是什么事情,將領們還能順便吃掉那些損失的士兵的軍餉,喝點兵血,一旦打了敗仗,那么,士氣低落,一萬人能收攏三千人算是謝天謝地了,七千人瞬間跑的無影無蹤,將領想找很難,只能就地拉壯丁,重新補充,反正他們的那些士兵戰斗力不強,就是一般農夫。
可洪承疇的清軍可是戰斗十幾年的老兵,最起碼也是訓練五六年的老兵,洪承疇學習華夏軍,別的沒有學到,這紀律和隊列倒是學的有模有樣,就像我民朝的軍隊,血性是有的,打戰的樣子是有的,但武器不先進,戰術素養不行,打不了勝仗,但怎么說人家也是德國,英國,日本教出來的學生,要說走隊列那是一等一的優秀,要說紀律當然是我天朝的紀律好了,但要說打戰厲害,還是二戰德國的軍隊,從隊列到紀律,到血性,服從性,戰術素養,不說以一敵十,以一敵五肯定的。
洪承疇清軍如今如果打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那么肯定是精銳,加上洪承疇的大局戰略,謀略,很少有軍隊能打敗他們,如果加上學習華夏軍的火器戰術,清軍也能打敗,可和華夏軍打,就不行了。
白文選終于決定和藺養成聯絡一下了。
而在興化府的藺養成也終于有了建功立業的時候了,興化府不過一縣半之地,經過了調整以后,他從苦役營總監變成了興化府守備,手里管著區區八百號人,這對他來說,落差很大,因此他就想了這個辦法,尋思著給人才不多的華夏軍找人,他手里能接觸到的人無非是一些前農民軍的武將和一些盜匪頭目。
而正好一個參加米林再汀州府的情報人員回來和他的一個下屬認識,說了那天他們在汀州府的遭遇,就是馬漢,馬三立他們遇到的那一股奇怪的人馬。
經過后來張亮的解釋,他們才知道這一幫人馬是白文選的部隊,白文選和他有交集,于是他派了一個曾經和白文選部下打過交道的他身邊的老伙計去游說。
到了1651年四月,白文選帶著自己的部隊進入福州府,接受了阮進的改變,白文選擔任福州府守備使,一躍成了藺養成的上級,而藺養成終于升了,成了副守備使,管轄福州府的所有守備部隊。
這是張強臨時設置的職位,本來應該是福州府武備處負責管轄的,武備處文官,而白文選和藺養成是武將,其他人吧,就只能接受武備處的領導,武備處受州府的武備廳管轄,武備廳受兵部內閣的兵部管轄。
將守備部隊的將領置于文官之下,是張強對于他所在歷史,大明末年,清初的封建社會的妥協,讓人們適應,接受他的改革,所有的改革不能太大,否則會受到反噬,大明的張居正,身為首輔都受到了大明官場的反噬,就不用說來自另外一個世界的張強了。
他要讓自己的統治穩固一些,就不能把步子邁的太大,只能裝在布兜里面,悄悄的實行自己習慣了的后世的一些官職和武職。
對于白文選的背叛,南明隆武是毫無辦法,現在和對方分手了,但還是接受了張強的援助,這點事情生氣歸生氣,卻不能跑過去質問,或者翻臉,人家已經不是你的屬下了,不是你的官了。
現在華夏軍如日中天。
白文選和藺養成的軍銜都是少校,但他們實際上比少校要高那么半級,因為他們是獨立領導部隊,在華夏軍同隆武南明的邊境駐守,不必華夏軍核心地區的守備武將,而且他們有著很大的聲望,為了給后來的投靠的人一些向往,張強任命了他們不同于自己新制定的官制的職位。
這個消息張強沒有隱瞞,結果兩個月以后,正在杭州府的張名振跳出來了,他宣布帶著他手下的八千兵馬投靠華夏軍。
張強也始料不及,雖然張名振是他培養的一個肯定要挖過來的人,可張名振現在過來,對于他同魯建國朝廷的關系是一個打擊。
可他還得接受,因為張名振有聲望啊,有民望。
兩個月以后,華夏軍首相周粥任命張名振為農業部部長,進入內閣。
張名振手下的部隊交給魏無忌整編,添加一些精銳的守備部隊士兵以后,張名振的部隊成為金華義軍野戰旅第17旅。
第17旅駐守紹興府。
新成立的16野戰旅駐守寧波府。
受到如此打擊,魯建國朝廷不得不從各方撤兵回杭州府,結束了對金陵清軍的進攻。
而鄭成功部隊留下了一部分人駐守崇明島以后,也撤回了寶島。
這一波對清軍的進攻,魯建國南明明軍和鄭成功明軍損失慘重,三萬人被俘或者戰死,逃散兩萬多人,最后得到的結果只能算是中規中矩,得到了鎮江和崇明島,徽州府三處地盤,但他們最終的目的地金陵卻沒有拿下。
而清軍則損失了五六萬部隊以后,保住了這個南方的重要基地,金陵,也是大明的陪都。
在金陵的洪承疇松了一口氣。
而隆武朝廷則損失了南昌和九江,李成棟部退守撫州府,金聲桓和王得仁,李有得退回汀州府。
贛州府始終沒有拿下。
還丟了廣州府,潮州府。
因為胡奎和鋒無羽被張強調了回來,蕭飛的大軍也回來了,胡奎和鋒無羽進駐溫州府,蕭飛退守福州府。
金華義軍的部隊全部集中到了金華義軍領地上來了。
重新換裝,重新補充兵力,輪換休息部隊。
胡奎接任第1野戰旅,鋒無羽接手第2野戰旅,蕭飛接手第3野戰旅,阮進接手第4野戰旅,軒轅龍飛接手第5野戰旅,馬三立調出來接手第6野戰旅,劉良佐接手第7野戰旅,賀錦接手第8,9,10野戰旅駐守處州府,唐殿風接手第11,12,13野戰旅駐守寶中,祁三升接手第14野戰旅,駐守三門縣,龍珠島,馬惟興接手15野戰旅,駐守建寧府,第16野戰旅由阮武接任,17野戰旅由阮述接任。
至此,張強以前的心腹都當了知府,或者調往中樞升官了,以前投靠的文官都進入了文官行列,在中樞或者地方上任高官,新挖到的明軍將領也成為守備級別的武將。
米淳擔任了副首相兼金華府知府。
古月笙成為了內閣兵部部長。
陳函輝成了臺州府知府兼水師都督,管轄水師和臺州府。
張英仍然為水師提督,實在是他手里的水師太重要了,也兵力太多了,無法一下調開,沒有人手啊。
除了阮進,阮述,阮武同時兼著水師的一支海戰隊參將武職以外,剩下的三支海戰隊都是張英管著的。軒轅龍飛同時還擔任著溫州府駐扎的艦隊的總兵官職。
金華義軍,不,華夏軍的海陸,兵力,還有文官系統,差不多理順了。
而張強也已經從經濟和武器裝備,甚至是兵力上控制了魯建國明軍,隆武明軍。
華夏軍的實力再次飛躍上一個臺階。
這個實力的提升使得華夏軍已經足夠在實力上同清軍硬撼了。
到1652年春節,華夏軍已經整軍備戰,準備沖擊清韃子的南方勢力。
而清軍通過幾個月的了解,通過幾年的積累,逐漸摸清楚了華夏軍的來龍去脈,知道了華夏軍的底細,朝堂上,多爾袞憂心忡忡,他第一次如此正視華夏軍,這一支曾經打敗過他們,并且將他們的勢力從東南沿海驅逐出去的,躲藏在隆武南明羽翼下的勢力。
“命令提升白文選為參將官職,中校軍銜,領暫編第十八野戰旅,即刻前往徽州府,協同馬三立的地六野戰旅收復徽州府。”
“劉良佐即刻帶領第7野戰旅,免掉朱哥的第七野戰旅副旅長職位,提升為參將官職,中校軍銜,接手暫編第四騎兵旅,兩人即刻從帶兵從饒州府出發,一邊追擊進剿逃竄清軍余部,一邊向廣信府進軍,拿下廣信府,部隊直達長江岸邊,收復長江南岸,兵臨南昌府”
“杜歌第十野戰旅邊補充邊前進,跟隨在后面,等到達南昌府以后,三軍一起進攻南昌府”
“米林卸掉現在一切職務,恢復內務府,軍情部長職務,即刻在饒州府辦公,掌握四地軍情,隨時聯絡各部。”
“此令達成以后,劉良佐的第七野戰旅接手南昌府防御,就地駐扎,安定民心,清剿清軍殘部,土匪,兵匪,其他反對華夏軍的所有勢力,”
“杜歌率領第十野戰旅會同朱哥的暫編第四騎兵旅向九江府進發,拿下九江府,之后,朱哥鎮守九江府,和劉良佐部呼應。”
令黃韜第一騎兵旅追擊完敵人以后回徽州府休整,以后,會同馬三立的第六野戰旅,進軍寧國府,在寧國府安定以后,馬三立部進駐寧國府,和白文選部同敵人隔江守望,沒有命令不得私自進攻,黃韜部騎兵旅繼續進軍金陵,協助魏無忌大軍進攻金陵,務必拿下金陵。”
“祁三升第十四野戰旅即刻進軍金陵,協助第16,17,15野戰旅綏靖地方,聽從魏無忌調遣。”
“鋒無羽第二野戰旅就地休整和補充,將其精銳補入劉良佐等出征軍中,然后等待后方調遣兵力補給,或者可以就地在傷員中補充兵力,整編打亂建制的殘兵。”
“胡奎第一野戰旅補充完畢以后回處州府,鎮守處州府,支援周邊地區戰事。”
“巴格雅魯的第二騎兵旅,以及杜歌率領的第三騎兵旅留在饒州府,和近衛旅1旅補充和訓練,等待換裝。”
“軒轅龍飛第五野戰旅,即刻前往贛州府,聽從賀錦指揮,進軍贛州府,拿下贛州府以后,繼續進軍廣州府,”
“調藺養成守備部隊去汀州府守備,升藺養成為守備參將,兼福建俘虜營,苦役營總統制,節制所有俘虜營和苦役營。賀錦部以后所抓俘虜和苦役一律送往汀州府教導。”
“第8野戰旅馬惟興部返回衢州府,兼顧防御建寧府,第九野戰旅馬惟仁部跟隨賀錦部在汀州府休整以后,在賀錦率領下,會同軒轅龍飛的第五野戰旅,進攻吉安府,廣州府,拿下吉安府以后,交給劉良佐部守衛,繼續進軍廣州府。”
“第11野戰旅返回福州府駐扎,隨時支援賀錦部。”
“祁三升第十四野戰旅即刻進軍金陵,協助第16,17,15野戰旅綏靖地方,聽從魏無忌調遣。”
“鋒無羽第二野戰旅就地休整和補充,將其精銳補入劉良佐等出征軍中,然后等待后方調遣兵力補給,或者可以就地在傷員中補充兵力,整編打亂建制的殘兵。”
“胡奎第一野戰旅補充完畢以后回處州府,鎮守處州府,支援周邊地區戰事。”
“巴格雅魯的第二騎兵旅,以及杜歌率領的第三騎兵旅留在饒州府,和近衛旅1旅補充和訓練,等待換裝。”
“軒轅龍飛第五野戰旅,即刻前往贛州府,聽從賀錦指揮,進軍贛州府,拿下贛州府以后,繼續進軍廣州府,”
“調藺養成守備部隊去汀州府守備,升藺養成為守備參將,兼福建俘虜營,苦役營總統制,節制所有俘虜營和苦役營。賀錦部以后所抓俘虜和苦役一律送往汀州府教導。”
“第8野戰旅馬惟興部返回衢州府,兼顧防御建寧府,第九野戰旅馬惟仁部跟隨賀錦部在汀州府休整以后,在賀錦率領下,會同軒轅龍飛的第五野戰旅,進攻吉安府,廣州府,拿下吉安府以后,交給劉良佐部守衛,繼續進軍廣州府。”
“第11野戰旅返回福州府駐扎,隨時支援賀錦部。”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