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的孫子一戰定乾坤,放棄了大阪,奪得了四國島,取得了地利;三王子搶先走一步。
搶奪了奄美島占據了先機和地利,同時擁有了一百二十艘千噸戰艦,取得了原先奄美島上的一萬人口,附近島嶼上的三千人口,以及他帶過去的幾萬人口,上萬兵力。
大王子打著大義的口號,獲得了水師艦隊剩下人手的效忠權利,六千衛戍兵力,加上一萬民兵兵力,一千守備兵力,又能召集近三萬官員的家丁和鄉勇,取得了琉球王國主島的占有權利,繼承了魯國正統,獲得了剩余的二十萬人口和小島的地盤。
洪承疇是老子英雄,兒子也英雄,那個都不是善類,手腳干凈利落,看情況不對,馬上撤出,另尋他地發展,在這場權利爭奪戰中,那個都沒有拉下,都取得了不少利益,迅速拉開距離,尋找機會,這腦子,比起大明那些王爺,比起滿清康熙后來的九個兒子的窮爭惡斗,看起來要各個厲害很多了。關鍵是人家都會動腦子啊。”
張強不得不感嘆一番,原以為魯國將成為一鍋粥,無法收拾,他準備再看看了以后,派遣人勾引一下其他勢力,比如大清國派人去收拾魯國的局面,讓大清國去和日本打,沒想到最后用了一個星期,局勢明朗了。
局勢明朗之后是如何發展,這誰也無法預料,張強的最初想法是越亂越好,讓兩個敵人拼消耗,肯定魯國要比日本弱很多,就得依靠自己的扶持,然后自己甩過去不少日本浪人,還有一些被俘虜的原先的魯國官員和羈押的南明國落魄的官員過去,甚至還有一些漢人百姓人口,支持了一下魯國。
憑著武器優勢,以及魯國一直學習華夏軍的各種動作和制度的優勢,魯國差不多就和日本的實力平衡了。
用武器優勢消耗敵人的兵力和人口的優勢,用增加的人口填補兵力劣勢,用魯國的水師壓制日本的水師和海岸,那么日本總有一天被打敗,如果時間把握好,等自己騰出手來對付他們的時候,他們兩方都已經兩敗俱傷了,即便一方取得一些優勢,那么沒有華夏軍的支持,或者受到華夏軍的威脅,他們也不能和華夏軍抗衡。
可張強不想看到這種局勢明朗的形勢,那對華夏軍不利,幾方混戰,不能讓一方躲在一旁發展,那邊還有一個杜歌沒有料理掉,不能再多出一股以后可以威脅華夏軍的敵人。
馮銓和孔有性的出現很及時,張強接到這個消息,和魏無忌周粥一合計,就準備扶持馮銓,但現在魯國出現了這種情況,看起來三王子最賊,二王子最精,大王子最安全。
張強就揮手讓再等幾天,幾天以后,孔有性帶兵北上,二王子忙著收拾局勢,鎮壓那些反抗的日本百姓,三王子則早就把一切收拾好了。
雖然他的人口最少,兵力最少,可他水師占了魯國水師的一近一半,其他的被馮銓和二王子,大王子三家瓜分,大王子拿的最少。
大王子現在正在統合各個島嶼的勢力,鎮壓那些二王子和三王子沒有撤走的一些忠心部下和官員,搜捕馮銓和孔有性他們的支持者,雖然有華夏軍壓著,可他還是暗地里把一些馮銓他們來不及考慮到的官員和支持者一律逮捕,如今馮銓在能力在華夏軍艦隊的協助下把那些原先走的急沒有帶走的人接出大王子的勢力范圍。
三個王子的傾向還不明顯,不知道他們接下來會投靠誰,現在他們還考慮不到這些,等他們完全整合了自己領地的勢力,那么最后他們肯定要考慮支持日本人,還是找一個靠山投靠,或者自己出來單干。
單干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二王子最后可能出來單干,因為他的領地沒有華夏軍駐軍,這讓他可以放心的接觸任何勢力,如果不出意外的,張強覺得二王子肯定會倒向日本方面,不說是變成日本的一名大名將軍吧,肯定會和日本人呢合作打擊馮銓和孔有性。
因為對于二王子來說威脅最大的是馮銓和孔有性,他們控制的水師和二王子的水師是一個王國的東西,而且彼此都很了解,兩者靠的也太近了,只隔著一片海,很近的海岸線,讓雙方一定會在各個方面有所摩擦,他們要是想要發展,一定要先消滅近在咫尺的九州島上的馮銓的勢力。
和日本人打,只要那片海峽還在,靠著日本人落后的武器裝備,一時半會兒也奈何不了二王子他們,等二王子整合了上面過百萬的日本百姓,那么他的實力就會飛漲。
但是和幾千萬的日本本州島和北海道,近路三個島上的日本人相比,這點兵力和人口肯定無法達成消耗的目的,先前魯國肯定不會是想和日本打陸戰,上來消滅日本人的,甚至搶地盤的想法都不可能有。
因為對于魯國,洪承疇這些人的想法,張強不用想也知道,也許打大明或者大清,哪怕身體龐大,他們也會打,王侯將相寧有種夫,他們肯定會這么想,也敢那么做,敢把皇帝拉下馬,可是對于外人,外國國人,他們有兩種想法,給點東西打發了,或者不好打發,就不要挑起戰爭,盡量忍耐退讓一下,這種想法,讓他們輕易不敢對外人發起進攻,除非逼的的快要死的地步,他們才敢狗急跳墻,去打人家外國人,打也不是徹底的弄死他,永絕后患,而是猶猶豫豫的,想著以打促和,教訓一下,不敢在來就行了。
這種思想根深蒂固,幾千年來都纏繞著中國人,為什么呢?
佛教,也許是上帝制定的一個陰謀,在中國人的心里和思想深處中下了木馬病毒,也許是其他的民族戰略眼光太高,早在幾千年前就派了一個孔子來影響中國人,看似給了恨大的好處,其實這就等于是要吃肥豬肉,先要從小把豬閹割一刀一樣,中國人就是這樣在思想上被人閹割了。
逼不得已滅了琉球王國,占地為王是出于動物在生存最危急的時刻的本能,本性反應,但這種本性反應,在中國人身上表現的并不突出,很多時候這種反應沒有出來,就被自己人掐滅希望了,或者反應出來了被老天爺消滅掉了。
畫地為牢,中國人的思想,戰斗思想,被禁錮了。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