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膽量,商人第一、蕃人第二、宋人第三。這次撲買大會開的很成功,所有戰俘和牛羊都以很合理的價格被買走了。
可是洪濤看著購買目錄并不太高興,湟州的宋人一個奴隸都沒買,而蕃人則嫌戰俘不夠,因為王浩買走的太多了,輪到他們這些散戶不僅沒剩下多少,質量還不咋地。
但就這樣他們也沒給自己剩下哪怕一個,50多歲的老婦人都要。用他們的話講,干不了太重的活兒,擠奶總會吧?反正也不給工錢,管兩頓飯還是不虧的。
除了王浩之外,第二個對購買奴隸熱衷的就是各工坊的大匠。朱八斤留在湟州沒有來,但這些大匠一點不客氣,為了爭奪俘虜差點把王浩揍一頓。直到聽說這位是王冠的親叔叔,才勉強同意讓他先挑。
各工坊基本已經獨立核算了,也就是說洪濤從他們那里拿貨物都要真金白銀付錢。當然了,這些錢中的大部分還會轉回洪濤兜里。
可是每家工坊的利潤會關系到工坊里每個人的收入,誰不知道奴隸干活兒成本低啊,多搶回來一個就多一點收入。
“這三百奴隸誰都不許搶,他們全歸石料廠了,下個月必須見到石灰,否則本官就沒法繼續抓戰俘回來,搞不好還會成為人家的戰俘。”
其實搶了半天也是白搶,在內城的一座宮殿里,洪濤偷偷藏了三百多名青壯俘虜。等到大匠們回程的時候才透露,不等他們露出笑摸樣又一棍子悶了回去。合算僅僅就是幫著帶回湟州,哪家也別指望了。
除了戰俘之外,還會有五百多名廂役從湟州各個軍寨里抽調到烏鞘嶺,不是用來守衛關隘的,而是要把這座花崗巖懸崖拆了。
烏鞘嶺關隘很險要,但對洪濤來講是個累贅,時刻老得提防著它被攻占。新軍不需要這種關隘,所以烏鞘嶺的路要拓寬,這樣更利于發揮出火箭的威力。
同時這個拓寬工程也不是白干,從烏鞘嶺鑿下來的石頭都會被運到涼州城來,再加上原本城墻上拆下來的石頭一起,重新壘砌一座新城。
這就是洪濤的計劃,純粹的鋼筋混凝土城墻現在還不太靠譜,主要是沒那么多石灰可用。其實也用不上那么堅固的城池,用水泥壘砌花崗巖足矣,又堅固又便宜,還快。
但涼州城建好之后如何發揮它的作用是個大問題。洪濤已經把涼州城周邊劫掠一空,原本涼州百姓大多數都舉家遷徙了,要不往西去了甘州、要不往東去了應理。還有一部分人干脆就順著石羊河向北進入了大漠腹地,據說那邊也有一大片湖泊,水草不錯。
剩下的人又都給抓來當奴隸賣了,整個涼州地區經此一戰基本已經成了死地,除了成為一座軍事堡壘之外,好像也沒啥用。
這個答案洪濤非常不滿意,耗費這么多錢糧筑城肯定不能只當軍事堡壘,那樣作用太單一,也不能自給自足,白白浪費了好大一片肥沃的土地。
可是沒有人,僅僅靠有限的廂役屯田好像也沒啥大作用,從哪兒去弄人口回來呢?目前看來只有三個途徑。
第一,就是繼續向西、向東征戰,利用抓俘虜來擴充涼州本地的人口;第二,就是上書皇帝,請求從內地調派大量廂役北上來涼州墾荒;第三,可以發動內地的百姓來涼州耕種放牧。
第一點洪濤肯定不能做,要是他樂意用俘虜墾荒,也就犯不著販賣奴隸了,留下多好。這些本地俘虜根本不在洪濤的涼州計劃中,他們必須要遠離這塊土地,以免將來再發生什么反復。
不光涼州的俘虜要被送走,洪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