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列操練看似復雜,實則簡單。真正難的是要整齊劃一,迅捷快速,這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才能達到。</p>
陳有福劃歸了護商隊第一連,成了第一連第一班的第一任班長。他手下有十一個人,兩個組長和九個兵。兩個組長他都不認識,只知道一個姓文,名養正;一個姓譚,名思貴。姓文的是個文盲,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姓譚的一點都不彈(四川方言:傻子),三十六根轉軸七十二個心眼,眼睛一動便是個主意。九個兵陳有福認識兩個,不是保寧府和夔州府過來的,而是在人市中被趕作一堆的堆友。陳有福一天上一個臺階,心里滿足極了,曬場上更加賣力。這會兒他正舉起右拳、平伸左掌高喊:“以我為標兵,全連集合!”</p>
全連人員聽見陳有福的喊聲,立即從散亂狀態向陳有福聚攏。陳有福本班的人從左向右向他看齊,二至七班的班長從后向前向他看齊,二至七班的成員再從左向右向他們各自的班長看齊。轉瞬間,一個連的實心方陣就成型了。</p>
一連的良好表現讓宋振宗這個兼任的一連長在朱平槿面前頗有面子,他手中時常揮動的竹棍已經夾在腋下。朱平槿走到陳有福右側,單眼瞄了一下排面,總體還算整齊。他又往下走了幾步看了看,卻對宋振宗搖搖頭。</p>
宋振宗連忙過來。朱平槿道:“隊列有個問題。前后排的間距不一;每一排面的左右間距也不統一。”朱平槿邊說邊平舉一只手臂,指尖伸直,做了一個示范動作:“前后間距以后排士兵指尖觸摸前排士兵后背為準;左右間距以左右兩拳接觸為準!敝炱介茸肫痣p拳,貼在左右褲腿上,又做了一個示范動作。</p>
宋振宗道聲好,立即向全連宣布新的規矩,并下令解散,重新開始集合。陳有福再次舉起右臂,高喊自己的是標兵……。</p>
朱平槿對觀演的舒國平等人道:“連隊在靜止中操練容易。但在行進中,尤其是復雜起伏地形上行進,能做到橫看豎看斜看都能一根直線,那就很難!全營滿編之后,還要做到營級隊列整齊,那更不容易,所以你們還得繼續操練!從明早起,全營開始跑步,進行體能訓練!明天剛開始,來回只跑兩里,以后逐漸增加到五里、十里、十五里!再往后,更要從徒手變為負重三十五斤!”</p>
朱平槿說完,一指前面的茫茫大山道:“至于訓練地點,就在那里!”</p>
</p>
當天晚飯前,孫洪帶著王大牛他們趕到了碧峰峽。除孫洪外,王大牛等人都沒有馬,百多里地全是靠雙腳走過來的。孫洪清楚,朱平槿視察王莊只是一個幌子,真正的目的是練兵。因此他們經過夾關到達蒙陽鎮后,立即問清楚了朱平槿的去處,然后從蒙陽鎮出發,沿著山澗穿過一條峽谷,又翻過一座大山,最后來到碧峰峽。王大牛他們是本地人,路熟。據他說,如果早知道他們來的是碧峰峽,那么不需要經過蒙陽鎮。他們從邛州出發后,可以經過夾關、上里、中里,直接走到碧峰峽的峽口。這條路要近不少,只是同樣難走,也過不了大車。</p>
王大牛等人來到碧峰峽,他們剛進到峽口里面,就見到幾十步前立著一排高大的竹籬笆墻。竹墻前的地上堆著竹子捆扎的拒馬。竹墻上掛著一個大木牌,上面寫有兩排紅字。竹墻后還有一個兩丈多高的竹樓,上面站著個穿灰色大棉袍的兵士。</p>
王大牛對大木牌上面的紅字寫的啥有些好奇,正要開口詢問孫洪。竹樓上的兵士已經對著這邊大喊一聲:“站住,干什么的?!看不見墻上掛的字嗎?王莊禁區,山民莫入!”竹墻上面也探出一個腦袋,對著這邊觀望。</p>
孫洪這兩天累壞了,正在馬上有一下沒一下地打瞌睡,突然被兵士的大聲叫喊嚇了一跳,差點摔下馬來。幸虧王大牛眼疾手快,一把拽住馬兒韁繩,又把孫洪扶穩坐定。孫洪驚魂未定之際,王大牛給他道了原委,這才讓孫洪平靜下來。孫洪暗想,這里恐怕就是世子曾經說起的練兵之地了。孫洪于是止住王大牛一行人,獨自拍馬向前,到竹樓下向那兵士大喊道:“鄙人孫洪,是蜀王府……”</p>
孫洪話音未落,那竹樓上的士兵已經認出了來人。他們在人市上,對這個說話和和氣氣,待人從不刁難的先生印象很深。竹樓上的兵士興奮地高喊孫先生來了,旋即從竹梯上爬下來,同下面另一個兵士一起把竹門移開。王大牛看到孫洪與兵士認識,帶著人也過來。兵士與同伴交代一下,便帶著孫洪和王大牛繼續上路。</p>
孫洪打量帶路的兵士,見他身材矮小,面容陌生,便問道:“你認識我?”</p>
那兵士道:“小人當然認識!小人魏辰,我和大哥魏申,還有我爹我娘我妹子,都是世子爺在人市上買來的。孫先生給我們登了記,孫先生不記得了嗎?”</p>
孫洪又從上到下打量下這兵士,笑道:“你們那時……哎,換了這身衣服,簡直讓人不敢相認!”</p>
那叫魏辰的小兵嘻嘻一笑道:“全靠世子爺仁慈,盡給我們好吃的,又給我們棉衣穿!兄弟們都說,世子爺是菩薩身邊的童子轉世投生,來世上救苦救難的!可惜呀,如果世子早來兩天,我姐她就不會被別家買走了!”</p>
孫洪聽了只是點點頭,沒有說話。他投靠王府只是因為生活窘迫,沒有出路而已。因為王府官員少有提拔,還要為朱家子弟的胡作非為擦屎揩屁股、頂罪坐班房,是故大明朝的讀書人都以藩府當差為仕途末路。前朝有新科進士,因為被吏部分配到了王府長史司,激奮之下沖到尚書門口罵街。尚書大人能當到尚書,自然也不是吃干飯的。于是尚書大人赤膊上陣,挽起袖子站在家門口與他們對罵,共同上演了一場大明干部選拔史、科舉史兼藩王史上一出精彩紛呈的鬧劇。孫洪沒有功名,連監生都不是,除非出現人間奇跡,否則仕途基本無望。孫洪清楚這一點,所以得了世子府上招文案的消息,立即上門應聘,沒想到卻一舉得中。他原來打聽到世子不過十四五歲年齡,心想自己將來不過文人清客一類的人物,混混日子,騙騙銀子。但從除夕早晨世子第一次詔對到現在,不過二十余天的光景,孫洪已經清楚自己想錯了。他的少年老板不僅很有手段,而且野心勃勃。</p>
誤矣!謬矣! </p>
孫洪在心底把野心勃勃這個詞輕輕抹去。輸家才叫野心勃勃,贏家應該叫雄才大略!</p>
孫洪想到這兒,瞟了一眼旁邊還說得興高采烈的小兵魏辰,心里增加了些許安穩。</p>
魏辰把人帶到,重回哨卡。分手時他給孫洪恭恭敬敬鞠了一躬:“爹娘讓我們兄弟遇到孫先生,代他們謝謝您。您好心有好報,將來必定兒孫滿堂,公侯萬代!”</p>
孫洪連忙拱手還禮道:“使不得,使不得!這都是世子的恩德!你魏家應該報效的是世子!將來你我同為世子效力,便是一殿之臣。大家多多關照就好!”</p>
</p>
孫洪和王大牛趕到時,正好遇上晚上的飯點。王大牛遠望過去,幾百的灰色背影整齊排列在平壩上。一個軍官模樣的人大吼幾聲,百步之外都能聽得清清楚楚。然后毫無征兆地,幾百人突然一起大吼一聲:虎!震得他一個激靈。王大牛自持勇武,十里八鄉出了名的天不怕地不怕,見了這陣勢,心里也難免打鼓。待他覲見朱平槿,身上的傲氣早沒影了。</p>
王大牛帶來的人,連同他自己一共二十八人,朱平槿在曬場外見了他們。這些人雖然穿著破爛,但明顯要比草標們剛來時的乞丐裝好很多。他們大多是二十多歲的青壯,只有王大牛一人剛滿三十。他們也都帶著各式武器,有長槍、有大刀,至少也有一根扁擔。其中王大牛和另外四個人,身上還背著一副弓箭。王大牛見到朱平槿注意到弓箭,便給朱平槿解釋了道,這些弓箭都是自家做來打獵用的獵弓。他們給楊天官當佃戶,遇到青黃不接,只能靠山中打獵和挖野菜為食。這讓朱平槿對于王大牛的安排又有了一些想法,他于是安排孫洪和王大牛一行人先去吃飯和梳洗。</p>
酉(YOU,晚五至七點)時已過,曹三保帶著已經煥然一新的王大牛進了小院。王大牛見到上座的朱平槿,老老實實跪下磕了三個響頭。朱平槿道聲辛苦,親自離座把王大牛扶了起來,又給他賜座。</p>
稍事寒暄,朱平槿便問王大牛是否認字。王大牛答道:“原來年景好的時候,小民念過幾天私塾,認識幾個字!</p>
朱平槿笑道:“那就好!”于是說了自己的想法。他準備把王大牛的人編成一個特務排,由王大牛擔任排長。朱平槿強調,排長是軍官。因為王大牛帶來的人數不夠,所以將流民補入這個排。這個特務排直屬于營部,執行營部指派的特別任務。</p>
可王大牛做了一個令朱平槿意外的答復:他不愿意當這個排長。</p>
朱平槿忙問為什么。</p>
王大牛答道:“這些人是世子您的家丁,小人一介草民,怎敢使喚您的家丁?”</p>
朱平槿哈哈一笑,指著旁邊站著的羅景云道:“這是你的副排長!他是本世子的小舅子。他們既然從軍,就是軍人了,軍人就要遵守軍法!王排長在軍中行軍法,不要管他誰是誰!”</p>
</p>
</p>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