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烈日高掛,光耀萬丈。</p>
操場旁的山坡上,朱平槿挺胸策馬,緩緩前行。</p>
目光所至,前方一個超過兩百畝地的大操場。十余個大小不等的連橫陣由西向東展開,背北朝南,屏聲靜氣,整齊排列于操場的北側。</p>
最西邊的六個連橫陣,都換穿了鮮紅色的皮罩甲和皮護臂,頭戴綴著紅櫻的黑色八瓣帽兒皮盔。遠望過去,仿佛山林中一條綿延的火龍熊熊燃燒。只要一陣東風,火龍就會奔涌向前,把任何阻擋它前進的東西無情吞噬。東面的連橫陣,服色較雜,以灰色為主,可依然氣勢雄壯,不遜西邊分毫。</p>
操場的南側,遠遠的還有一大片人頭攢動。遠遠望去,恐怕有一二千人之多。</p>
一名高個子的將領,手持一桿紅旗,筆直地站在隊列的最西頭。兩名護旗兵,一左一右,護衛著那桿曾經飄揚在碧峰峽、天全、雅州、牛角寨和彭山江口的大旗。</p>
宋振宗是護商隊的總指揮,也是今日校閱的總指揮。他指著操場上列隊的部隊,向朱平槿和羅雨虹一一奏報。</p>
“稟世子羅姑娘,左邊前邊六個連是護商隊一至六連,他們都換裝了新式的紅漆皮甲。六連之后,依次是天全土司排、騎兵排、特務一連、二連、董卜連,左護衛學兵連、雅州、名山兩個護莊小隊,最后是華陽縣兩個護莊中隊。右邊是孫先生和唐先生前日從嘉定州送來的一千新兵,仁壽王莊運送糧草衣被的五百莊戶,還有曹四德帶來的一千運送盔甲和小車的一千莊戶。老兵新兵都等著世子校閱,這些莊戶也想觀禮。末將請世子示下!”</p>
“準了!”朱平槿的興奮溢于言表,“開始吧!”</p>
“還有嘉定的兵?”羅雨虹高興地問。她的前世今生都是樂山的戶口。</p>
宋振宗手指著那大群叫花子,答聲那就是。</p>
羅雨虹問道:“為什么他們還沒有換裝?”</p>
宋振宗解釋道,仁壽縣的雞公車有限,運了糧草就運不了多少衣被。他和李崇文正與曹四德商量,讓名山來的車夫再往仁壽跑一趟,把仁壽織造局生產的衣被運往松林山。名山那邊生產大車和雞公車還是不夠,小曹公公也是這個意思。</p>
朱平槿點點頭,表示他知道了。他自豪地轉頭對老婆道:</p>
“看!我們的家底!”</p>
羅雨虹拉住老公躍躍欲試,眼睛里的膽怯和害羞已經不見了。</p>
“等一等!”朱平槿微笑著對老婆說,“大閱兵我們是頭一次,要隆重一點。先得有個節目!”</p>
</p>
陳有福努力睜大眼睛,任憑陽光直射在臉上。他一絲不茍保持著軍姿,就像在碧峰峽第一次充當護商隊旗手那樣。他的右手把旗桿攥住,緊靠在身體右側,這樣可以讓旗桿的重量穩穩落在地面,并且保持大旗不會搖晃。山間嘩嘩的松濤聲,帶來了陣陣涼風。可惜風不大,他頭頂上的旗幟沒能完全展開,一個旗角努力翻轉著,想把自己的真容顯露出來。</p>
陳有福目不轉睛注視右側山坡上那群騎馬的人。立在最前面的有兩匹坐騎。</p>
黃驃馬的主人是世子。他頭戴鳳翅鍍金盔,金鳳展翼欲翔;盔頂一根金槍直立,飾以紅櫻和青色盔旗;外罩抹金方領對襟方葉齊腰明甲,襯里是紅色蟠龍袖飾的箭袖織金褶皺袍;腰纏白玉革帶,左垂寶刀。陽光照耀之下,宛如金人一般。</p>
羅姑娘騎著世子那匹大白馬,與世子并駕齊驅。她身著大紅對襟方領收口弧袖繡金鳳紋衣,下穿海水紋通襕黃裙,頭戴黑色尖棕盔,盔沿有一圈紅色抹額,盔前穿插一只金色的鳳凰。盔頂明珠攢頂,金管之內,插兩支長長的孔雀翎。光線激射之下,那孔雀翎色彩紛呈,變化不停。</p>
他倆之后,一名亮甲騎士騎在馬上,手握一丈五尺長的旗桿。桿頂之上,垂掛一面紅底金邊蜀字長三角旗。</p>
旗手之后,便是宋振宗等前去接駕的大員。在這群大員中,有一名陳有福并不認識的文官。他身著朱玄云纻,頭戴烏紗,在大群明盔亮甲的將軍包圍中,顯得格外顯眼。他正與賀先生和舒先生說著話,言語間非常親熱。</p>
突然間,三聲號炮響起,驚得林間的鴉雀亂飛,然后又是一通急促的大鼓。</p>
鼓聲中,宋振宗動了。他領著那名手握旗桿的亮甲騎士,催馬從山坡上急沖下來。戰馬疾馳,那面繡著“蜀”字、蟠龍和各色花紋的紅底金邊長三角旗,隨之拉長飄揚!</p>
“那是世子的蜀字龍旗!”陳有福聽見他的夔府老鄉,去年一起逃難到成都府的劉三根大喊。劉三根現在已經接任了劉紅婷兼任的第一連連長職務,正好站在陳有福左側幾步開外。</p>
“連長,那旗手不是我們一連出去的李排長嗎?”陳有福聽見有士兵叫喊。</p>
“就是李明史!他當了世子的衛隊長!”</p>
“是副隊長!隊長是二連出去的排長魏辰!”</p>
眼看宋振宗和李明史即將過來,陳有福連忙下令:“隊列中不準說話!全體都有,立正!”</p>
</p>
宋振宗領著那面紅底金邊長三角旗向排首直沖過來。到了陳有福面前,他才使勁勒住了馬頭。那戰馬欲進不能,大聲嘶鳴著,鐵蹄猛烈地踐踏著草地。</p>
宋振宗手指身后李明史握住的大旗,大聲對陳有福吼道:“陳有福,往下傳,這是世子的帥旗!世子有旨:自今日起,見此旗如見世子親臨!”</p>
陳有福大聲應道:“末將明白!全體往下傳,見此旗如見世子親臨!”</p>
“全體往下傳,見此旗如見世子親臨!”</p>
響亮的傳令聲一個橫隊接一個橫隊,迅速傳遍了整個受閱部隊。李明史沒有閑著,他舉起大旗,順著傳令聲從西到東,在隊列前跑了一個來回,讓每個士兵都能清楚看到旗幟的樣式和紋樣。</p>
長旗飄揚,大軍挺戈。宋振宗立在馬上,拔出他的大刀。刀鋒滲寒,直指蒼天。</p>
宋振宗大喊道:“我大明,萬歲!”</p>
陳有福舉起護商隊的紅旗,一邊奮力地搖動,一邊大吼:“萬歲!”</p>
“萬歲!”陳有福東側的近兩千士兵一起發出呼喊。</p>
來自操場北側的激情傳染了南側,那兩千五百衣衫襤褸的新兵和莊戶也跟著喊起來。</p>
“萬歲!”</p>
萬歲!萬歲!</p>
經久不息的萬歲聲山呼海嘯一般傳來,激蕩著整個山谷,也激蕩著在場的每個官員、每個將軍、每個士兵、每個莊戶,當然也激蕩著朱平槿和羅雨虹這對夫妻。</p>
“我們下去吧?將士們都在等我們!”羅雨虹再次催促朱平槿。</p>
“別著急!”朱平槿微笑著,緊握著老婆的手,“我們再等等!”</p>
萬歲之聲略小。宋振宗收起手中大刀,手掌揮動著,讓操場上的歡呼聲停下來。</p>
這時,一個文士頭戴玄色飄飄巾,身著翠藍道袍,手搖鵝毛扇子,領著群高矮胖瘦不一的少年學子,無聲無息從第一連的背后鉆出來,排成四行站到了護商隊的大旗前面。</p>
操場上鴉雀無聲。這個文士和這群學子要干什么,所有人都不知道。</p>
當然,除了微笑中的朱平槿。</p>
突然那文士雙手一揚,手中鵝毛扇子半舉。前排的一個小胖子立即前跨一步,舉起他手中的長嗩吶。</p>
嘟!嘟嘟!一曲宏大悠揚的音樂從長嗩吶中飄出,在寂靜空曠的松林山間回響。</p>
一段前奏結束,那文士手中的鵝毛扇子猛地往下一扇。四行少年隨著那扇子扇動的節奏,一起開口高聲合唱:</p>
“上天保佑大明,</p>
祝他萬代千秋!</p>
上天保佑皇上,</p>
常勝利沐榮光!</p>
得士心民歡暢,</p>
國運盛帝運長!</p>
天佑大明!</p>
……</p>
上天保佑大明,</p>
發神威張天網!</p>
……”</p>
樂曲連續循環了三遍,宏大的音樂與肅穆的腔調,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莊嚴意境。所有的人都沉浸在這意境中。即便他們聽不清歌詞,也能從音樂中感受到,這是祈禱上天之樂。</p>
右長史鄭安民豎耳聆聽,心里卻翻江倒海。</p>
這音樂的風格好似成都城里西夷和尚的禮拜樂,難道是西夷和尚專為世子譜寫?作為王府長史,自己回到成都,倒有必要到西夷和尚廟里走一遭。</p>
</p>
望著田先生上下翻飛的白扇子,羅雨虹似笑非笑,聲音幾不可聞:</p>
“你本事不小!竟然能將田先生和一群小屁孩騙得大合唱。”</p>
朱平槿不想讓前面牽馬的魏辰聽見兩口子的私房話。他小聲道:“我給你出出氣!”</p>
“還有什么歌?”</p>
“大明龍旗迎風飄揚。”</p>
羅雨虹撲哧一聲笑了出來:“太無恥了!見過不要臉的,沒見過你這么不要臉的!”笑聲中,她的指甲狠狠掐了牽著的手。</p>
朱平槿沒有像往常一樣皺眉。他睜大眼睛小聲道:</p>
“我需要一個讓士兵們去死的理由!在未來的三四年,這些人中可能有半多要留在戰場上!我需要一個崇高的目標,讓他們都能相信,他們的死是有價值的!是能夠被別人和歷史永遠記住的!他們的犧牲沒有白白被浪費,他們的生命沒有被無情拋棄!他們的死重于泰山,他們的死將名流青史!他們的靈牌將世代供奉在昭忠祠,他們的英魂將永遠接受萬民景仰!他們的身軀與天地一體,與山川同在,與日月同輝!他們將唱著這首戰歌,慷慨赴死,去迎接注定的宿命……”</p>
“好了!別說了!”羅雨虹的眼睛里突然涌出了大股淚水。她不愿周圍的人注意,更不愿在數千將士面前獻丑,連忙裝作眼迷,悄悄用衣袖擦了。</p>
“唱完了,我們下去吧。”羅雨虹的鼻子抽著,在手上加了把勁。</p>
“好!”</p>
朱平槿轉過頭對衛士們下令道:“把請的祖宗扛出來!”</p>
</p>
</p>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