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均的捐款數目震驚了諸位校領導。
半響之后。
還是孟校長經歷事情多,率先回神過來。
“李均校友,哦,不,李先生,感謝你對母校的慷慨解囊!
孟校長不知道說些什么好,只能先統統一番感謝的話語說出。
向來他都是大事小事波瀾不驚的,但是這一次他心態不穩了。
“校長,我們一定要給李先生舉辦一場盛大的捐贈儀式,請諸多媒體進行報道,我們……”
教導主任立即馬屁起來,恰到好處地緩解了。
上一次哪位磚廠校友那捐贈儀式就是他主持稿的,全校師生搖旗吶喊,鑼鼓喧天的,好不熱鬧。
“對,對,對!
孟校長立即同意,是要搞一個盛大的捐款儀式,要請教育局的人,要請新聞媒體的人都過來。
這不僅是對學校很有名聲的事情,也是對校友善心的回報。
讓其被世人所知道。
可是,接下來李均反應叫初中母校的領導都不理解了,因為李均在搖頭。
搖頭?!
搖頭那是什么意思?
“孟校長,我為母校捐款的事情不必張揚,我希望為母校做些實事,而不是借著母校博所謂的名聲。”
李均拒絕得很干脆。
拒絕得毫不猶豫。
“這……”校長一時間不知道說什么了。
“這李校友年紀輕輕,這品德高尚啊。”
“這國立老師培養的孩子真是教得好!
其他校領導都是點頭贊絕不止。
……
李爸聽得校領導對自己的吹捧那是心里吃了蜜一般。
兒子讓他覺得無比自豪。
別人夸他兒子,比夸他自己感覺還要更爽!
在低調地給母校初中捐款兩千萬,接著李均又低調地給母校高中捐款了三千萬。
去蒼南高中的時候。
校長王一峰見李均到來學校,他像是朋友一樣拍著李均的肩膀。
他曾經帶過李均的課。
“李均,母校以你為榮,我也以你為榮,這些年,我就兩件事情比較驕傲,一是帶領學校被評上了省級高中,再一個就是學校除了你這么個天之驕子,你可是我們學校這么些年在浙省的唯一一次狀元,能當上你的校長,能做你的老師我很驕傲。不過作為老師,作為老校長,我得跟你再嘮叨,你今年畢業,一切都是重新起點,我可以驕傲,你不可以,你起點很高,以后要闖出一番好事業來,不墮了你的天賦!
這李均早就畢業了,這王校長也不是擺譜的人,反倒是將李均當兄弟一般,拍著肩膀。
“嗯,我會努力加油的,王校長,不過此次回母校,不只是看一些校長和老師們,我是回母校想貢獻一份力量。”
“你是要進入我們學校當老師嗎?”
王校長皺眉,因為他覺得李均這樣一個人才,當一個高中老師太可惜了。
當聽到李均想捐款母校的時候,王校長這才臉色好看了一點。
當聽說李均要捐款高中母校三千萬的時候,王校長眼珠子都快要瞪出來了。
“李均,你不是剛大學畢業嗎?”
“李均,你哪里來的三千萬?!”
王校長仿佛有十萬個為什么要一股腦地問出來。
有些事情做了不是為了作秀,有些事情做了也不要擔心白做了。
你做的一些好事情,終會在哪一天被人們知道,那時候知道比在做的事情給人們的印象更好。
現在大張旗鼓地宣傳,只不過是暴發戶爾。
還極易被人認為是作秀。
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所捐款項,他會安排員工一一監督母校對他們的用途,那些錢將用來對學校做建設,對學生,對老師都用到實處上,不讓一分錢落入個別人的口袋。
這輩子李均會做很多慈善,感謝蒼天對自己重生的恩賜,但是不會給什么組織,什么協會,打著慈善的名義,但是錢財卻去挪用買跑車,買別墅。
夜晚。
李家晚飯時間。
“兒子,你真讓爸爸驕傲!”
李均爺倆又小喝上了。
“我這剛進廚房端菜,你個死老頭子又拉兒子陪你喝酒。”
李媽對著李爸叨道。
這要是擱在以前,那是不可能的,自從李媽的事業做起來之后,李媽那精明能干將他給比了下去。
曾經他是這個家最有話語權的,是一家之主,現在不同了,老婆兒子都比他要厲害,他反倒有些拖后腿了。
“媽,我已經長大了,喝點沒事情,生意場,有時候我也會偶爾喝那么一點的!
被李媽嘮叨,但是李李爸還是開心地咀嚼著花生米。
李家現在是富裕之家了,不用任何憂愁了,這樣的感覺真好。
前世,家里極少桌上的這種豐盛。
前世李爸來一次大病,賣掉了老房子,而且虧大了,不久之后老房子還按戶頭分房,李均那時候心里氣得吐血。
后來經過李均的奮斗,好不容易又買了一套房子,付了首付,但是不久之后兒子又生病了,他天天都是焦慮,家里吃得也很素,那里像現在這般大魚大肉。
重生之后,剛開始他只想讓自己和身邊的人生活得更好,不再為錢而操心,所以滿腦子都是想著怎么賺錢,他覺得有錢了,才能過上自由瀟灑的人生。
他想要多有錢。
只要賺上一筆很多錢,然后本金放在銀行,利息就夠他一年花銷的那種有錢人,沒想到自己利用先知前世所學,闖下了一片偌大的事業,而且他的心也越來越大了,不過造成他陪伴自己父母的時間相對就少了,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全世界奔波。
不過!
現在和老頭子這樣杯盞相碰,是前世這時候不敢想象的事情,前世這時候畢業,因為聯盟蘇解體,他覺得學習的俄語沒有用武之地了,就重頭爬烏龜開始學英語,英語學完又讀了經濟學……
那時候母親還只是一個皮鞋廠的女職工,而且是下崗的那種,父親還是老師,那可憐的工資都不夠李均的學費和生活費,舉家借債度日。
那里有現在家里這番有滋有味,那時候整個家里都是愁容滿面,一人讀書,全家受窮,實在是這年代學費對于爸媽的工資太高了,更不必說李均那時候還準備要讀研,那學費更高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