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職員很是無語。
這自家老板說她不要激動,怎么自己一下子屁股像是安裝了彈簧一般?
“小丁啊,一下子四間大店鋪啊,來的是條大客戶,你招呼好沒?”陳老板問道。
“老板你放心,我已經給兩位客戶同志端茶泡水了。”
“好,做得不錯,你啊,走,我去見他們,這又是給我送錢來了。四間五百多平米,還有二樓也是五百多平米,這一千平米的面積,租金頗豐。
李均和李媽在辦公室里看著這個租商鋪公司的告示。
這年頭房地產還不是暴利,房地產開發還是個冷門,沒幾個人感興趣,國企更是對此不屑一顧,最早的地產商,基本上是一些不知名的中小型民企。
這時的一二線城市,己出現政府設立的城投公司,它們名下劃撥了不少土地,但不做房地產開發。有些民企找到它們,勸說它們拿出十幾二十畝地來一起蓋房子出售,它們了無興趣,只是聽說可以分錢,坐地收數,便也不拒絕。但它們只按比例拿錢,不參與開發經營,讓合作的民企去折騰,還以為占了多大便宜。直到九十年代后期,大型國企發現房產開發原來是塊大肥肉,這才一擁而上,把大部分最早吃螃蟹的民企擠到了邊緣。
李均想著以后有更多資本的時候,要屯地皮。
剛才看的那條街正是這家萬開公司的,是一個私企老板。
當鷹勾鼻男人看到是一對母子來租店面。
很是詫異,他們兩個人租四間那么大的店鋪做什么生意啊?
不過來人是什么樣,他不管,他只管自己的店鋪能租出去,所以他一臉燦爛地道“歡迎女同志,小同志來我公司租店鋪,歡迎你們,鄙人是這萬開的老板,鄙人姓陳。”
看著來人,一個鷹勾鼻的房地產老板。
“你好,陳同志,哦,不,陳老板,你們這里的店鋪租金是多少?”李媽沒做過什么生意,現在什么客套的話也不會說,而是直接開門見山。
“女同志,你覺得我店鋪位置,房子怎么樣?”
“我覺得都挺好的,地方也是好地方。”
“那么這一分錢一分貨吶,租金樓下樓下一間店鋪是兩千一年。”
現在國企工人一年才能攢下一千多塊,這店鋪居然是兩千,李媽感覺很貴,雖然兒子現在錢很多,但是那租金感覺還是貴,兒子說要租四間店鋪,那不得是八千,八千啊,那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兒子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看兒子曬得那么黑。
“老板,你這價格要讓一些,我們租四間,合同可以一簽就三年,你得給我們優惠的價格,不然我們覺得你這價格太高了。”李媽開始滿滿進入她作為商人的角色,談判。
鷹勾鼻陳老板心里想道“真是租四間大店鋪啊,還是一租就三年,這出手,那……那到時候可以讓步一些價格。”
“不行啊,我這剛投資的,我得收回點成本資金,我就勉為其難地給你優惠一些吧,租金一間大店鋪是一千九。”
“老板,你是做大房子,做大生意的人,我們租四間店鋪,做生意這風險很大,我們一分錢一分錢得緊著來,1800一年,四間,7200塊,今天我們就可以簽合同,你看怎么樣?”李媽沒經驗,但是她當菜市場買菜一樣開始討價還價起來。
“女同志,你這,讓我生意不好做啊,把價格一下子給我減去了兩百。”
“您是大老板,這街道的商鋪都是您的,您是有錢,我們做小生意,您多關照關照,要是我們也賺到錢了,三年后續租,您到時候把租金漲多一點起來就是了。”
好話不要錢,做生意嘴巴就要甜……
李均一直沒有說話,這店鋪的老板也沒有把過多的目光放在他的身上,李均則也是有意讓李媽自己來。
李媽的精打細算,和這店鋪大老板談租金,他感覺跟菜市場談菜價格似的。
最后李媽將資金真說到了1800元每間店鋪,四件店鋪一年的租金是7200元,省了800元,那可是相當于李爸辛辛苦苦上一年課才能攢下的錢。
李均這個價格談的比龍港現在的市場價格低,這老媽還是很有天賦和商業精明的頭腦。
李媽雖然聽李均說了很多超市,他其實還是當自己要開一家大的雜貨店,到時候樓上樓下都可以擺滿貨架。
對于各方面滿意,李均讓李媽當場就付了一年的房租,拿下了四間大店鋪,店鋪可以全部打通,但是合同上寫了,到時候他們要是不租了,房子到時候墻要原封砌好。
原本老板不答應打通,但是李均見識了自己媽媽的厲害,三言兩語說得老板就同意。
那個厲害,讓李均對李媽真是刮目相看。李媽看來還真是很有做生意的天賦。
店鋪盤下來,這是開始。
這不像是后世,什么東西都是直接往店鋪里送來。
進貨,找渠道,各項事情都是一項從零開始的活。
附近還有一家國營供銷社,賣雜貨的,李均媽需要拿到比那家國營供銷社要便宜的進價才有優勢。
不過看李媽的勁頭十足,李媽的人生,從今天開始,將會走上一條全新的道路……因為這時候國內還沒有超市啊!
李媽作為第一個這樣吃螃蟹的人,她會擁有自己的事業,而不再是相夫教子和皮革廠里當作工人。
她將有更大的舞臺。
后世超市可是很掙錢,特別是開得早的超市,那叫一個人山人海,打著促銷的幌子,整個一個城的人都轟動,排著隊在超市外面等著購物。
超市里油言大米,吃的喝的,那樣都是大家需要的,促銷的時候顧客更是一大車一大車的往家里裝。
超市都搬空。
一些早期開超市的人,買豪車別墅發家只是短短幾年時間。
可見賺了不少,不過很多中小超市隨著后來像沃爾瑪,華潤,樂購,大潤發知名品牌入駐,他們以雄厚的資金,優良的服務理念迅速霸占了那些小超市的市場。
那些中小超市,后期管理混亂,環境陳舊舍不得投資,地方狹小,在連鎖超市遍地開的時候原來早期做超市都倒閉。
這輩子李媽的超市,李均準備照搬后世大型超市的裝修,管理,服務,他覺得李媽把超市開遍全國都不是問題。
李均和李媽現在統一戰線,跳進了一個戰壕。
“媽,你現在做生意,你說爸回來之后會不會雞飛狗跳?”
“以他的性格肯定會,可是老媽不希望兒子把事情再浪費在掙錢的事情上,你爸工資不高,我才皮革廠也就那樣,不如走出來,做生意。兒子,你以后好好念書,做生意的事情就讓我來做好了,老媽負責掙錢養家,你就負責好好念書,不辜負你爸爸對你的期望。”
“媽,我這聽你的意思,是先不打算先告訴老爸?”
“你老爸的工作我來慢慢做,他的性格一根筋,到時候租金怎么來的,開店起步的資金拿來的,還不得查出你,知道你不務正業不念書,還不得打死你,他都十分討厭周圍人經商,說這是資本主義黑線,你爸倔起來如牛,先不跟他說,我把事業做起來,到時候慢慢跟他說,我慢慢做他的工作。”
李均懂得李媽的意思。
不過他還知道這是李媽想自己翅膀硬氣了,到時候可以和李爸平等對話。
小學文化畢業的李在李媽那個“文化人”,“知識分子”的名頭下,她感覺自己是弱勢的,但是若是自己做成功了,那么她就能有和李爸在家庭里平起平坐的機會,而不是現在的李爸家長制,什么事情都是由他說了算。
李媽后世那么大年紀離家出走過,就是希望獲得家人的尊重,她那種心理,年輕的時候其實就有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