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活“富足”的時候出現(xiàn)偷懶者是必然的事情,就算是過著艱苦的生活也會出現(xiàn)偷懶者,只不過偷懶者都被逐出部落,部落不會留下偷懶者,而富足的夏國不會將偷懶者驅(qū)逐走,最多就是進行一些懲罰。
而且隨著生活越來越富足,偷懶者也會越來越多,那該怎么來解決偷懶者的問題。
從公有制社會進入到私有制社會?蘇焱搖搖頭,將這個方案劃掉,這個方案對解決偷懶者的作用不大,反而會放縱偷懶者。
首先要明確什么是公有制和私有制:公有制即所有收獲歸集體,然后“平均分配”下去,私有制即自己獲得的東西歸自己。
不過在夏國所處的落后時代里,公有制有一些不同,這個時代里,一個部落所有族人的收獲會先集中起來,再由首領(lǐng)按照成年男性族人、成年男性族人、孩子、傷員這樣的方式分配下去,一般是為部落做出的貢獻越多,獲得的就越多,這是一種相對公平的分配方式。
反而現(xiàn)代社會所說的公有制非常的不公平,每個人出力不一樣,但每個人分配到手的東西都是一樣的,所以便出現(xiàn)偷懶者,而且在偷懶者的帶動下,偷懶者會越來越多,從而導致整體工作效率下降。
相對于其他沒有過上富足生活的部落,夏國反而有點向現(xiàn)代的公有制發(fā)展過去,畢竟夏國的人太多了,沒有辦法確定每個人的工作效率,也就沒有辦法按照其出力多少來分配多少物品。
更重要的是夏國有一些家庭的孩子非常多,可能依靠一對夫妻無法養(yǎng)活那么多孩子,只能依靠國家來養(yǎng),所以國家只能采用按人分配物資的方式。
若是夏國從公有制轉(zhuǎn)變成私有制,暫不說需要作出多少改變,單單是想到現(xiàn)代中那些不求上進的人就能明白私有制并不能讓懶惰的人變勤奮,只會讓懶惰的人更懶惰,和讓想要上進的人更加勤奮。
因為大部分懶惰的人不求上進,只需要做少量事獲得足夠自己生活的金錢就滿足了,這一點沒法改變。
若夏國轉(zhuǎn)變成私有制,可能“乞討者”會在夏國這出現(xiàn),也會出現(xiàn)很多餓死的人,同時因為夏國從公有制轉(zhuǎn)變成私有制,人人為了自己的生活努力,夏國的發(fā)展速度降了下來。
公有制比私有制最好的地方在于公有制能夠集中所有人的力量來發(fā)展,而私有制需要用足夠的利益來讓人們?yōu)橹Α?br />
以夏國的情況來看,長時間內(nèi)采用公有制才能讓夏國一直以最快的速度發(fā)展下去,為了夏國的發(fā)展,蘇焱才會第一個放棄公有制轉(zhuǎn)私有制的方案。
公有制不變,那繼續(xù)下去,偷懶者會越來越多,這是一個問題,必須要進行解決,蘇焱仔細想了想,感覺只有在制度上進行一些規(guī)定,才能對偷懶者的問題稍微解決一些,想要徹底解決偷懶者的問題,幾乎不可能。
蘇焱拿出紙筆,將一些想法記錄下來。
第一條就是對國民進行的獎懲制度,此獎懲制度不涉及軍人、官吏、未成年人、老人和病殘,軍人和官吏有另一套立功體系,未成年人、老人、病殘則基本上不參與勞作,獎懲制度主要針對夏國中那些普通成年國民,以農(nóng)民、工匠、漁民、牧民、織女等為主。
以城池為單位,每年按照各種職業(yè)或者勞作進行一次評選,選出十個優(yōu)秀者和十個不合格者。
評選由所有參與該項勞作的國民一起進行,不記名投票,最終按照票數(shù)來選出優(yōu)秀者和不合格者,同時也可以劃定一個標準票數(shù),優(yōu)秀者和不合格者的名額可以增加或者減少。
優(yōu)秀者相當于立功,能夠獲得賞賜,不合格者則受到懲罰,不需要施以身體的上的懲罰,而是在生活物資配給上進行一定程度的縮減,餓不死,但肉類、蔬菜都會減少甚至沒有。
雖然普通國民因為天賦的問題已經(jīng)沒有上進的道路,但是這條獎懲制度可以讓勤奮的國民獲得更多東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以物品作為獎勵,吸引一部分偷懶者勤勞起來。
第二條則是盡可能的減少偷懶者生存的土壤。
部落時代里,偷懶者會直接被趕出部落不管其生死,夏國不會對偷懶者做出這么激烈的懲罰,但也不會太輕松。
適當增加一條婚姻制度,若男人多次被評為不合格者,其妻子可以向戶部申請離婚,帶著孩子嫁給其他男人。
夏國分配給其家庭的房子也會收回,只給偷懶者一個差不多可以居住地的地方,只給與偷懶者勉強能夠填飽肚子的食物。
甚至可以允許其父母與偷懶者斷絕關(guān)系。
如此下來,偷懶者將會在夏國所有國民中顯現(xiàn)出來,再無處躲藏,平日里會受到其他人的指指點點。
若是這樣都無法讓偷懶者改變,那這偷懶者就真的無法改變了,夏國只拿出一點東西養(yǎng)著他們算是仁至義盡,就算是直接將他們驅(qū)逐出夏國也沒有任何問題。
主要是這兩條根本方案,以此來盡可能的減少偷懶者,但不可能將偷懶者根除,一些偷懶者會隱藏的更好,連身邊的人都無法發(fā)現(xiàn),這樣的偷懶者就沒有辦法來解決了。
不過只要將偷懶者數(shù)量降低下來,不會連帶著其他人一起變成偷懶者,這已經(jīng)是最好的改變,蘇焱最怕的是一個偷懶者帶動三個五個偷懶者出現(xiàn),三個五個偷懶者帶動更多的偷懶者出現(xiàn),整體工作效率下降,夏國不得不從公有制轉(zhuǎn)變成私有制。
公有制可是一個好東西,只要蘇焱一聲令下,夏國可以向著一個方向去努力,這是私有制很難做到的事情,若是可能,蘇焱真想夏國一直施行公有制。
另外偷懶者主要指男人,女人中實際上也有偷懶者,但女人最重要的任務是生孩子,其他的事情屬于次要,而且女人懶惰有丈夫看管,并不需要國家來管,一個男人連自己的女人都管不了,那就沒有什么可說的了。
將對偷懶者的大致方案制定好后,蘇焱召集中京城中的各部部長一起對方案進行修改和完善,今年的事情都已經(jīng)定下來了,這對偷懶者的方案要放到明年初春正式施行。
幾天后,蓄城方面的戰(zhàn)報送到中京城來,知道這一次騎兵部隊深入草原有一些收獲后,蘇焱松了一口氣,蘇焱還真的擔心草原上出現(xiàn)大變動,使得夏國無法再從草原上獲取牛馬羊,那才是一個麻煩的事情。
騎兵部隊擴編的事情要確定好,今后每年,城鎮(zhèn)的戰(zhàn)爭學院選拔十名騎兵新兵,縣城的戰(zhàn)爭學院選拔二十名騎兵新兵,中京城和例外的蓄城各選拔出三十名騎兵新兵,一起集中到蓄城進行三個月的訓練。
待訓練結(jié)束后,由騎兵部隊自己選擇新兵去留,就算騎兵部隊將所有新兵都留下來也可以。
蘇焱相信木軾、孔昌他們不會將不合格者留在騎兵部隊中,那樣會降低騎兵部隊的實力。
等夏國第二個五年計劃結(jié)束,夏國將會擁有一支超過三千騎兵的強大騎兵部隊,這絕對是夏國縱橫草原的最大資本。
只可惜蓄城那邊的夏國第一支戰(zhàn)車部隊,原本鹿哲還打算指揮戰(zhàn)車部隊進攻草原上的游牧部落,沒想到騎兵部隊需要深入草原那么多天才能尋找到游牧部落進行攻擊,戰(zhàn)車部隊要比騎兵部隊的行進速度慢一些,已經(jīng)沒有戰(zhàn)車部隊用武之地,讓鹿哲非常的無奈。
這一次騎兵部隊集體行動的成功讓木軾非常高興,不過行動中還有一些地方出錯,在回到蓄城后,木軾召集騎兵部隊中副隊長以上級別軍官進行多次會議,重新制定好幾套方案,準備下一次出征時使用。
當然,計劃趕不上變化快,戰(zhàn)場上還需要隨機應變,靈活運用各種戰(zhàn)術(shù),制定好的方案也只是參考作用。
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里,騎兵部隊先是完成擴編,從之前的十三個對擴編到十七個隊,總?cè)藬?shù)剛剛過一千六百。
十七個隊也可以算是三個鎮(zhèn)外加兩個隊,兩個隊為木軾直屬。
一下子多出四個隊,雖然多出來的人都是新兵,但對于騎兵部隊的實力來說還是有較大的提升,可以一次性對付更多的敵人,上一次狼群聯(lián)盟給騎兵部隊不小的壓力,還好騎兵部隊頂住壓力,與狼群聯(lián)盟大軍正面交鋒,直接將其覆滅。
正是因為狼群聯(lián)盟大軍的覆滅,才給予騎兵部隊收割戰(zhàn)利品的機會,要是狼群聯(lián)盟大軍有比較多的人逃走,比如四分之一的人數(shù),也會對騎兵部隊收割戰(zhàn)利品帶來很大的麻煩。
要是狼群聯(lián)盟聚集四千名以上的騎兵,那木軾可不敢與狼群聯(lián)盟大軍正面交鋒,只能選擇一邊撤退一邊回身射箭,但這樣做能夠殺死一半敵人算是多了。
狼群聯(lián)盟大軍損失一旦多了就會立即選擇撤退,而處于撤退狀態(tài)的夏國騎兵們還得轉(zhuǎn)向再追擊敵人,這就浪費掉追擊敵人的最好時間。
如今夏國騎兵部隊多了四個隊,這一次騎兵部隊能夠正面交鋒對抗的最大敵人數(shù)量將超過四千,但這對于騎兵部隊來說還是不夠的,木軾一直想著曾經(jīng)主動進攻蓄城的抗黑聯(lián)盟大軍,那可是五千多騎兵。
二、三年前就能聚集五千騎兵,那現(xiàn)在會不會聚集更多的騎兵,木軾也不敢確定,有這個可能,而且還不小,現(xiàn)在夏國騎兵部隊遇到超過五千騎的敵人也不能正面交鋒,一不小心就會讓敵人沖進眼前,給予夏國騎兵部隊較大的殺傷。
當然,一千六百夏國騎兵對五千敵騎,夏國騎兵絕對會取得最后的勝利,但木軾考慮最多的問題是降低己方的損失,以最小的代價殺死更多的敵人,收獲更多的戰(zhàn)利品,每一個夏國人的生命都是寶貴的,偷懶者例外。
騎兵部隊進行最后的訓練,新兵們已經(jīng)融入到騎兵部隊中,夏季第二個月中旬,木軾帶著一千六百名騎兵,從蓄城出發(fā),浩浩蕩蕩向草原深處馳騁而去,一千六百名黑盔黑甲黑馬的夏國騎兵部隊,仿若黑色的死神一般,其他游牧部落發(fā)現(xiàn)了都會遠遠退避。
一千六百名騎兵就是就是將近五千匹戰(zhàn)馬,還都是皮毛以黑色為主的戰(zhàn)馬,幸好這么多年來騎兵部隊都會定好時間深入草原征伐游牧部落,獲取到大批牛馬羊,否則還真難以湊出來五千匹黑色的戰(zhàn)馬。
黑盔黑甲黑馬,黑色已經(jīng)成為夏國騎兵的代名詞,怪不得最開始知道夏國騎兵情況的部落將之稱為黑部落騎兵,簡稱黑騎兵,在他們眼中黑色就是死亡的代名詞。
不得不說夏國騎兵多次深入草原給夏國騎兵帶來非常大的名聲,不說那些被夏國騎兵覆滅的游牧部落,單單是那些清楚了解夏國騎兵實力的游牧部落,一個個都想要遠離夏國騎兵,向著西方或者北方遷徙,以至于蓄城外越來越遠的距離上已經(jīng)沒有游牧部落存在。
可以說那片草原已經(jīng)是夏國的勢力范圍,其他游牧部落根本不敢靠近,或許只有一些小的游牧部落躲在某個地方?jīng)]有被發(fā)現(xiàn)。
也就是去年到今年年初,大部分游牧部落都找到盟友組建部落聯(lián)盟,距離蓄城比較近多少知道黑部落的那些游牧部落認為以聯(lián)盟的實力能夠抵擋黑部落騎兵,沒有必要搬家。
沒想到之后便發(fā)生狼群聯(lián)盟被黑部落騎兵重創(chuàng)的事情,也讓更多的部落了解到黑部落,有抗黑聯(lián)盟不斷宣傳黑部落的情況,其他部落想不知道都難。
知道黑部落的一些情況后又如何,選擇向遠方搬家?黑部落是敵人,其他的游牧部落聯(lián)盟也是敵人,向遠方搬家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他們沒有與黑部落騎兵接觸過,不知道黑部落騎兵的真正實力,又怎么會做出那個艱難的選擇,直到又一個聯(lián)盟的成員部落被夏國騎兵撞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