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你這樣做很見外,把我看成什么人了?”
周建平的這一舉動,的確讓老劉過意不去。
“嗨,想那么多干嘛,這就算我的一點心意,你快收起來。”說完,周建平站起身,“時間不早了,我該告辭了。劉總,那就再等兩三天,等你開完會,上班以后,再去找你簽字?”
“建平,你是不是非常著急?”
這話讓周建平哭笑不得,還用問嗎?我不著急跑你家來又是送禮,又是提前給你好處費,我他媽腦袋進水了?
“劉總,你看我單位的辦事員一趟又一趟去附屬公司找你,自然是很著急了。”
“這樣吧,明天上午八點,我在公司辦公室等著,讓他們?nèi)フ椅摇!?br />
“那不得耽誤你開會嗎?”
“嗨,那么個安全生產(chǎn)會議,早去晚去,去與不去,都沒啥大不了的,看你那么著急,我還是先把字給你簽了。”
不要妄加揣摩,老劉這樣的干部怎么會見錢眼開?但是,就這么幾分鐘的功夫,他的態(tài)度確實發(fā)生了一百八十度轉變,也有些出乎周建平的預料。
“劉總,你是說讓我這邊的辦事員明天上午八點去你辦公室簽字?”經(jīng)過前面那么多曲折,周建平生怕自己聽錯了,他要再核實一遍。
“對,上午八點,我不能等的時間太長。”
“好,謝謝劉總。時間不早了,我得告辭。”
......
看見找一家擔保單位如此不易,周建平在考慮這筆貸款時,他多長了個心眼,現(xiàn)在企業(yè)的流動資金也不寬裕,土地過戶后,接著要新建辦公場所,在上報貸款申請時,他讓財務人員把購買土地的資金、建辦公室需要的資金和新增的部分流動資金一并考慮,好不容易求人擔保一次,多少也是費一回事。
健生食品廠的貸款申請由城區(qū)辦事處上報到聯(lián)社,按流程轉到了主管業(yè)務的副主任徐繼明手里,他很認真地對申請報告從頭到尾審核了一遍,貸款數(shù)額讓徐繼明吃了一驚,購買那么一塊土地,需要這么多資金嗎?作為業(yè)務副主任,徐繼明有責任把問題弄清楚。他撥通了周建平辦公室的電話,“建平,現(xiàn)在忙不忙?”
“喲,大哥,你有事兒?”
“有件事情我想跟你核實一下。”
“什么事?請講。”
“健生食品廠的貸款申請報告已經(jīng)到了我手頭,我想知道,你們的貸款數(shù)額經(jīng)過嚴格核算沒有?”
“經(jīng)過嚴格核算了,是我親自跟財務人員商定的。”周建平不明白徐繼明的意思。
“建平,你們購買那片土地,用得了這么多資金嗎?”
“用不了。”周建平實話實說。
“既然用不了,你貸這么多資金干什么?”
“你打電話就為這個事呀?大哥,你是不知道,找個保人太難了!既然求了人家一回,對方也答應了,那就不如一次多貸點。”
“什么?多貸點,難道你不知道每一塊錢貸款都要付利息?既然買地用不了這么多資金,你貸這么多不等于造成浪費了嗎?”徐繼明善意提醒道。
周建平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否則他就稱不上精明,“呵呵,多謝大哥替我想的周到,不過多出的資金一點都不浪費。你知道,土地過戶后,我馬上就要建辦公室,也需要一筆資金呀。”
“哦,看來這里面包括了新建辦公室的資金?”
“不僅包括了建辦公室的資金,現(xiàn)在流動資金稍顯緊張,其中還有一小部分是新增的流動資金。”
通過這件事,再次說明周建平這個人絕非等閑之輩,他考慮問題總是比一般人有所超前。想來也是,如果周建平是個只顧眼前的人,買地資金解決了,接下來新建辦公室需要資金怎么辦?不僅保人難找,而且又得向徐繼明求助,那會給徐繼明造成什么印象?
這筆貸款顯然有些不合情理,要不徐繼明也不會打電話核實。當然,畢竟是好朋友,周建平又在先前做了工作,知道這個情況后,徐繼明肯定會如數(shù)批準這筆貸款,如果換做其他人,按照規(guī)章制度和把關要求,他會把貸款額度砍掉一半。
......
此前,車間一直是白天運轉,機器設備的效能只能發(fā)揮出三分之一,隨著產(chǎn)品銷量的增加,一班制的運轉模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市場需要,生產(chǎn)副廠長胡國林問周建平該怎么辦。
“這很簡單,增加運轉班次就是了。”周建平在附屬公司生產(chǎn)一線干過一年多,那是一家大企業(yè),他對生產(chǎn)管理非常熟悉。
“增加運轉班次,你是說把現(xiàn)在的每天一班,改成每天兩班或三班?”
“對,人下班,機器繼續(xù)運轉,下一個班接著干。增加一個班次,就增加一倍的產(chǎn)量。”
“是啊,用這種辦法最多可以在現(xiàn)在的基礎上將產(chǎn)量擴大三倍。可是周廠長,增加班次就得需要增加人手呀!”
“所有大企業(yè)都是三班制的生產(chǎn)管理方式,咱們現(xiàn)在等于浪費了三分之二的設備產(chǎn)能。人手嘛,還用老辦法解決。”周建平道。
“廠長,現(xiàn)在一班運轉,車間員工二百來人,如果增加一班,就得增加二百人,要是三班運轉,將來廠里就得有六七百人呢。”
周建平意味深長地說:“國林,你認為六七百人的企業(yè)很大嗎?”
“呵呵,廠長的意思----”
周建平止住胡國林,“咱們先別談這個,根據(jù)銷售形勢,得抓緊新員工的招聘和培訓。”
“培訓不是問題,只要你把人招進來,我立馬開始培訓。”
此后不久,分兩批,周建平讓他的叔伯二哥,也就是元壩村的村主任周建良,在村里又先后招了四百名員工。至此,已經(jīng)有六百名村民在周建平的健生食品廠上班。
元壩村第一批進入周建平廠里上班的村民,至今也有兩年多了,這些年輕人在城里待的時間長了,很羨慕城里人的生活方式,看見城里的年輕人進進出出都騎著嶄新漂亮的自行車,有人在背后慫恿周建文,讓他去求他哥,請周廠長幫這些人買輛自行車。
周建文跟周建平這親哥倆性格迥異,也許兩人的素質差距較大,兄弟倆很少交流,面對這些同村工友們的請求,周建文非常為難。
這件事傳到生產(chǎn)副廠長胡國林耳朵里,他覺得這沒什么,在城里工作了兩三年,想買輛自行車,員工們有這樣的愿望并不奇怪,他決定向周建平反映員工們的想法。
聽胡國林說完,周建平皺起了眉頭,“國林,你知道自行車到目前為止還是緊俏商品,這件事不是太好辦呀。”
“周廠長,我看你這些老鄉(xiāng)很喜歡這玩意,你跟商業(yè)系統(tǒng)的人長期打交道,一定有不少朋友,你問問商業(yè)系統(tǒng)那些朋友,請他們給幫幫忙。”
周建平認為這完全是村里來的這些員工的虛榮心使然,不過轉念一想,也好,真要幫他們買到了自行車,這些人回村里說起來也是一件好事。
“好吧,我?guī)兔枂枺愠榭战y(tǒng)計一下,都有誰需要購買。”
在腦子里搜索了一圈,周建平想起了光明商場的楊經(jīng)理,先打電話問問他,“楊經(jīng)理,我是健生食品廠的周建平。”
“周廠長,你好!請問你有什么指示?”
“哪敢指示呀!又有一段時間沒跟你見面了,今天打電話向你請安。”
“不敢當,多謝了。說吧,你有什么事兒?”老楊道。
“有朋友想買自行車,你能幫我想想辦法嗎?”
“買自行車?我是食品部的,自行車屬于五交化產(chǎn)品,不歸我管呀!”
“這我知道,我是說你跟五交化部門的人熟不熟?”
“別管熟不熟,買倆自行車的情分還是有的。”
“楊經(jīng)理,我可不是買一輛呀,要買就得買幾十上百輛!”
老楊以為自己聽錯了,“什么?你是生產(chǎn)食品的企業(yè),買這么多自行車,你要干啥?”
“不是我要干啥,也不是我想買自行車,是廠里的職工想買。”
“這種事你還管呀?誰想買自行車就讓他自己買去吧。”
“楊經(jīng)理你有所不知,我廠里的員工,很多都來自我老家那個村子,這些人從前沒見過世面,在城里待的時間長了,很羨慕有自行車的人,他們也想買一輛,但這種緊俏商品,他們不可能買到呀!”
“周廠長,你替職工們想的真仔細,不過你買的太多,我們商場五交化部的自行車全算上也不到二十輛,除非是市五交化公司,否則哪家商場也不可能一次買到這么多輛自行車。”
“市五交化公司?我從來也沒跟這個單位打過交道,楊經(jīng)理,你在五交化公司有熟人嗎?”
“周廠長,我跟你一樣,咱們做食品的根本不跟五交化部門打交道,而且,你需要的數(shù)量太大,即使在五交化公司有熟人,如果不在關鍵崗位,也很難辦到。”
跟老楊的通話雖然沒能解決任何問題,起碼知道了市五交化公司可以辦這件事。
下午稍有閑暇,周建平撥通了馬興偉辦公室的電話。
“建平,你這個大忙人,今天怎么想起來打電話?”
“沒事兒,想跟你聊幾句,在市五交化公司,你有沒有認識的熟人?”
“市五交化公司?你跟他們還有業(yè)務關系嗎?”
“沒有業(yè)務關系,我想買自行車。”
“你怎么突然想起要買自行車?買自行車也用不著找他們呀,去稍微大一點的商場就行。”馬興偉道。
“不是我,是我廠里那些家在農(nóng)村的職工想買,而且要買上百輛!”
“為啥想起來買這么多自行車?”
“這些員工來自偏僻農(nóng)村,以前沒見過世面,看見城里人騎自行車很羨慕,現(xiàn)在手里有了些錢,就有人想買輛自己騎,不過大多數(shù)都是給老家買。一幫村里的兄弟爺們,他們跟我提出這么點請求,我便幫他們問問。”
“原來是這個意思!那我告訴你,徐繼明他媳婦,也就是我大姨子葉學梅,就是市五交化公司的會計,你找她準沒問題。”
“是嗎?這么巧啊,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