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過年不過節的,怎么突然想起要看望我父母?”常玉玲不明其意。
“我有很長時間沒見著毛毛他姥爺了,想跟他聊聊。”周建平道。
“想跟他聊,你自己去就行了,我們上個星期天剛去過。”
“明天毛毛不上幼兒園,你又沒有事,就陪我走一趟吧。”周建平近乎央求道。
“好吧,我們在哪兒待著都無所謂,我是怕我們兩個在那里,耽誤你們聊天。”
“耽誤不了,說不定還能讓你給出出主意呢。”
......
第二天上午十點左右,周建平一家三口,帶著禮物來到玉玲娘家。從自行車上下來,還離得老遠,毛毛就一邊往院子里跑去,一邊喊著姥姥。
聽見喊聲,吳桂香從屋里出來,一把抱住外孫子,“毛毛和誰來的?”
“爸爸媽媽在后面。”毛毛用小手指著院門外。
“你爸爸來了?”
此時,周建平跟玉玲正好步入院門,“可不是嘛,建平來啦!”吳桂香一邊跟女婿打著招呼,一邊朝屋里喊道:“老常,建平他們來了!”
常文新從屋里走出來,“建平來啦!”
周建平趕快支住自行車,“爸媽,你們都好嗎?”
常玉玲提著禮物進了屋,常文新拉著周建平的手,“走,進屋里坐。”
吳桂香在院子里哄著毛毛玩,常玉玲幫著沏了一壺茶,給他父親和周建平各倒一杯后,她也來到院子里。“今天不是年節,建平咋回來了?”吳桂香問道。
“誰知道,他說想跟我爸聊聊。”玉玲道。
“讓他們聊,咱們不管,一會兒領著毛毛去地里弄些菜,準備做午飯。”
周建平少不了打聽老丈人的身體狀況,“我這身子骨還算不錯,人上了年紀,肯定跟年輕時不一樣,只要吃飯睡覺沒問題,身體感覺沒啥異樣,就屬正常。你們的企業現在怎么樣?”常文新道。
“我們的企業---,正如你以前告誡的那樣,我們緊盯國家政策,不僅享受到了應該享受的政策優惠,新項目還緊跟形勢發展,成為北方市場的開拓者。”周建平道。
“從電視新聞和報紙上看到,步伐更大的開放政策正在南方一些地區實施,我估計從南到北新的一輪經濟建設熱潮將會到來。”老常是名退休在家的大型國企員工,還在原單位上班時,就養成了關注時事新聞和國家政策的習慣。
“很長時間沒見到你們二老了,今天主要為了看看你們,另外,我還有些事想跟你老人家聊聊。你剛才提到的這個情況,我們也注意到了,據我一個在市聯社工作的朋友說,他們已經接到了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指示,非常幸運的是,我們的企業就是他們重點支持的對象。”
“好事啊!金融機構主動上門支持,這是企業發展壯大千載難逢的機會,你們可得抓住了,說啥也不能失去。”常文新也是興奮異常。
“機會確實好,不過實際操作起來也不是那么簡單。”
“怎么,工作中遇到了困難?哪方面的?”
“市聯社的原則是支持新項目,因為我們前一個項目投產時間不長,我們建議做前一個項目的擴產,我的朋友原則上也同意了。我們的前一個項目做的是潔凈蔬菜產品,在資金有保證的情況下,工廠建設和產品保鮮倉儲等問題都好辦,唯獨與之配套的蔬菜種植基地不太好辦。”周建平道。
“是啊,沒有配套的蔬菜種植基地,等于工廠沒有原料保證,項目風險就大了!元壩村的蔬菜基地不能再擴大了嗎?”常文新對企業運作流程一點也不陌生。
“元壩村是個小村子,只有一千五六百戶,六千來口人,人均耕地僅有一畝左右,能種蔬菜的土地,百分之九十九都成為菜地了,可以說已經毫無潛力可挖。”周建平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嗯,配套蔬菜基地不落實,你們的項目擴產便不能動工。”
“爸,我聽玉玲說,咱們雙碑村有種植蔬菜的傳統?是這樣嗎?”
“雙碑村種植蔬菜----?是有這個傳統,小時候我就知道有些人會種蔬菜,那時還是生產隊,有人把種植的蔬菜偷偷摸摸拿到自由市場出售,現在村里也還有一些人種菜,咱們家玉玲她娘就會種菜,不過這都是自發的,既沒有人出面組織,也沒有人收購,絕大多數人種菜,都是為了自家消費。”
“我有個想法。”周建平道。
常文新起身為周建平和自己的杯子里加了些茶水,“說說看,你有什么想法?”
“我想在咱們雙碑村建蔬菜基地。”周建平鼓起勇氣道。
“在雙碑村建蔬菜基地?這個想法很大膽,也很有想象力,但蔬菜基地需要有人出面組織,還要對產品集中收購,這些工作都不簡單呀!”常文新認識到了事情的困難程度。
“在元壩村建蔬菜基地,當時還沒有任何經驗,這些困難我都經過了,確實不容易,但一件件做下來,最后把所有困難也都克服了。”
“可是建平,誰來替你組織呢?要是早幾年,我倒可以出面,但我現在年紀有些大了,有點力不從心啊!”
“爸,多謝你的好意,即使早幾年,也不能讓你出面組織,因為根據我的經驗,出面組織村民這件事,就不是某個人能獨自承擔得了的。”周建平道。
“那該怎么辦呢?”
“我想問問,咱們家有沒有跟雙碑村村委會主要領導認識或熟悉的。”
“這個----,”常文新略一思忖,“現在的村支書吳桂明跟玉玲她姥爺是一個小村的,跟玉玲她娘是叔伯表姐弟,論起來吳桂明得管我叫姐夫,但是年輕時我在外省工作,年老退休回家后,平時跟這些人也沒啥接觸,最多就是玉玲她姥爺那邊有啥事,我們見面也就打個招呼,寒暄幾句,根本沒有深交。”
“想辦法跟他接觸上,能跟他見個面最好了。”周建平迫切的心情寫在臉上。
常文新站起身來,“你稍等等。”他走到屋門口,沖院子里喊道:“玉玲,叫你娘進來一趟。”
吳桂香匆匆走進來,“找我啥事兒?”
“建平想跟村支書吳桂明見個面,你能想個什么辦法把他請過來?”
“建平怎么突然想起跟吳桂明見面?”吳桂香一臉的不解。
常文新接過話,“這你就別管了,你想個辦法把你這位當村支書的叔伯兄弟請過來就行了。”
“那就得我或玉玲親自去他家里請。”吳桂香道。
“你兩個去我覺得不一定請得動,最好先找到你兄弟吳桂林,讓他出面,事情也許差不多。”常文新道。
“嗯,你這個辦法最好了!桂林跟吳桂明是發小,兩人從小一起長大,他們不僅是表兄弟,還是關系很好的朋友。要是這樣的話,我就不用去了,玉玲找到她舅,跟桂林一說,保證沒問題。我正好準備午飯。”
“麻煩你把玉玲叫進來,跟她交代一番,讓她快去,免得晚了找不到人。”常文新道。
常玉玲騎上自行車,不一會兒就到了她舅家,看見她舅媽,常玉玲也不進屋,“舅媽,我舅呢?”
“玉玲來啦,先進屋說話。”
“不啦,我還有事呢。”
“桂林,你大外甥女找你有事!”
吳桂林從屋里走出來,“玉玲來啦,咋不進屋呢?”
“舅,我爸我媽請你去我家,哦,不,去他們家吃午飯。”沒等吳桂林答應,常玉玲壓低嗓音繼續說:“還給了你一個任務,讓你把村支書吳桂明帶去。”
“他們什么意思?請我吃午飯,還要帶上吳桂明?究竟請誰呀?”吳桂林莫名其妙。
“舅,你別問我,他們就是這么說的。”常玉玲道。
“玉玲,不是你捎錯信了吧?”
“絕對沒有,我一個字都沒說錯。舅,你看著辦,我不管了,還得回家幫我媽做飯。”說完,常玉玲騎上車回去了。
不管大姐兩口子什么意思,人家這么說的,吳桂林就得這么辦,大姐家條件一直不錯,想當初吳桂林結婚成家時,吳桂香在經濟上幫了不少忙,人家托付這么件小事,如果辦不好,今后如何面對大姐?
想到這里,吳桂林跟媳婦打了個招呼就出門了,他先去吳桂明家,得知吳桂明在村委會,又跑到雙碑村村委會,見面就問:“事情忙完了嗎?”
“桂林來了,找我有事?”
把吳桂明拉到一邊,吳桂林道:“中午跟我去大姐家吃飯,人家請你。”
“桂香大姐家,請我?”吳桂明更是奇怪。
“對,就是請你,我作陪。你要忙完了,現在就走。”
“這----,好吧,我跟他們說一聲。”
兄弟兩個一前一后朝著常文新家的方向走著,心里都在犯合計,這頓飯是什么意思呢?吳桂明跟叔伯大姐吳桂香當然很熟,但從來沒在她家吃過飯,跟那位退休在家的姐夫只能算是認識,相互根本就不了解。吳桂林到親姐姐家吃飯倒很正常,為啥非要帶村支書?
誰也沒想出問題的答案,不知不覺中就到了吳桂香家的院子門口。兄弟倆剛邁進院門,正在院子里洗菜的吳桂香看見了,她大聲喊道:“老常,建平,來客人了!”
“大姐,你忙著呢。”吳桂明道。
常文新從屋里迎出來,“歡迎書記來家里做客!”
“姐夫,你太客氣了,什么書記呀,叫兄弟就行。”
周建平也從后面迎上前來,“兩位舅舅,歡迎你們!”
吳桂明握著周建平的手,他問一旁的吳桂林,“這位是----?”
“你不認識嗎?他就是玉玲的丈夫周建平。”吳桂林介紹道。
“哎喲!聞名于華興市的企業家,咱們西山鄉的大能人,名字如雷貫耳,卻一直未見其人,見到你很榮幸!”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